猪流行性腹泻的诊治
2010-12-04河北省无极县综合职业教育中心岳伟敏
河北省无极县综合职业教育中心岳伟敏
本刊特约通讯员 王占伟
1 基本情况
某猪场,先有10头左右的妊娠母猪出现食欲降低,精神沉郁,5天内,先后有50头母猪采食量下降,出现以腹泻为主的症状,疑是细菌所致或饲喂不洁饲料引起的,用抗生素进行治疗,但效果不佳。之后发生腹泻的病猪数量骤然增多,据不完全统计,在10天内,该场妊娠母猪发病率72%,10多头怀孕母猪发生流产,无死亡病例出现。15天内,妊娠舍发病情况得到控制。这时产仔舍开始发病,整个发病期40窝424头仔猪,90%以上发病,死亡40头,死亡率9.6%。
2 临床症状
母猪突然出现灰黄色水样腹泻,不食或少食,体温稍升高或正常,喜卧,少数猪出现呕吐,体温一般在39℃~40.5℃之间,在经过对症治疗后,部分病猪表现为2~3天或较长时间内拒食。哺乳仔猪一般在吃食或吃奶后部分仔猪发生呕吐,呈急性下痢,粪便为水样、灰白、黄色、带气泡,夹有大量未消化的凝乳块。少数仔猪出现脱水死亡。部分生长肥育猪与成年猪感染后持续腹泻4~7天,逐渐恢复正常,无死亡。哺乳母猪发病后会引起无乳症。
3 剖检变化
病变部位主要在小肠,肉眼观察小肠,肠管扩张,血管呈树枝状,内充满大量黄色或灰白色液状物。小肠肠壁变薄,弹性降低,呈半透明状,肠系膜血管呈充血状,肠系膜淋巴结肿胀。胃呈卡他性炎症,胃内有凝乳块,胃腺区黏膜轻度出血。部分病死猪表皮周边出血,脾瘀血,肾点状出血,肺叶大面积瘀血、实质变性,心肌点状出血。
4.治疗
4.1 紧急封闭
对全场工作人员进行了工作区域限制,禁止饲养员串舍,最大限度降低该病的传播。
4.2 启动疾病发生时的消毒方案
出入口消毒池一天一换,加强消毒工作和灭蝇、灭鼠等卫生管理。猪舍、用具用2%氢氧化钠或5%~10%石灰乳、漂白粉消毒,病猪在隔离条件下治疗。
4.3 紧急免疫接种
妊娠30~85天的母猪紧急接种猪传染性胃肠炎与流行性腹泻二联苗。
4.4 饲料添加药物预防继发细菌感染
在每100千克饲料中添加蓝圆热毒清(主要成分:荆防败毒散)300克,葡萄糖1千克(先将葡萄糖和药混匀后再拌入料中),让猪自由采食3~5天。每25千克水中加亚广五疫康(主要成分:荆芥、防风、羌活、独活、柴胡等)25克,葡萄糖1250克,食盐225克,让猪自由饮用3~5天。对育肥猪,在饮水中加黄芪多糖,葡萄糖、电解多维。对于没有腹泻,只是呕吐,但精神很差的,可以使用黄芪多糖+头孢噻呋,防病情恶化。为了预防继发感染,可以再另外加痢菌净(主要成分:4-二氧喹恶啉)。
4.5 发病猪护理与治疗
4.5.1 对出现症状的母猪肌注痢菌净20毫升/头,或复方磺胺嘧啶30毫升/头,或5%诺氟沙星20毫升/头,2次/天;同时用硫酸阿托品10毫升肌注。
4.5.2 对拒食和脱水严重的母猪耳静脉注射5%糖盐水500毫升、氨苄青霉素钠5克、NaHC03针剂10毫升×5支和维生素,同时在饮水中添加口服补液盐(配方为1000毫升水中加20克葡萄糖、3.5克氯化钠、2.5克碳酸氢钠、1.5克氯化钾)。
4.5.3 对病症严重的仔猪,前肢静脉补液50毫升/头(5%葡萄糖生理盐水40毫升+NaHCO3+氨苄青霉素10万单位+维生素C1毫升)。对病情较轻的灌服口服补盐液10毫升和庆大霉素200单位,或磺胺脒片60毫克/千克,2次/天。经上述紧急处理,全场疫情在一定时间内得到有效控制。
5 小结
5.1 在注射疫苗的同时还需加强饲养管理,增强猪只机体的抵抗力。
5.2 对妊娠母猪临产前30天,后海穴位(即尾根与肛门的凹陷部进针,针尖稍向上)接种猪流行性腹泻氢氧化铝灭活疫苗3毫升,使仔猪通过吃初乳获得被动免疫,从而降低发病率和死亡率。
5.3 于猪舍要注意保温,加强护理,勤换垫草,保持猪舍清洁干燥,有条件的地方,让猪口服补液盐溶液。一旦发病,立即采取隔离、消毒或急宰等措施,以防蔓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