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味中国国家馆
2010-12-03
2010年2月8日上午,上海世博会中国国家馆正式竣工,中国馆地区馆屋顶的 “新九洲清晏”景观也已初具规模。
据上海世博局介绍,中国馆建筑用地面积7.13公顷,总建筑面积为160126平方米,位于上海世博会浦东区AB片区的核心区域。于2007年12月18日开工建设,2008年12月28日顺利封顶并一次性通过验收,2009年5月25日外幕墙挂上第一块红板,2009年9月30日正式交付布展,直到2010年2月8日顺利竣工。中国馆是上海世博会中永久保留的展馆,该馆以 “城市发展中的中华智慧”为主题,系统地展示以 “和谐”为核心的中华智慧。
被命名为 “东方之冠”的中国馆,其设计理念可概括为:“东方之冠”、 “鼎盛中华”、 “天下粮仓”、 “富庶百姓”。中国馆分为国家和地区馆两部分。其中,国家馆高69米,建筑面积46457平方米,分为地下一层、地上六层;地区馆高13米,建筑面积113669平方米,分为地下一层、地上一层 (局部二层)。
据悉,中国馆地区馆的屋顶平台打造成为“新九洲清宴”,面积约27000平方米,在世博会中主要用于人流集散,在会后主要用于公共休闲活动。“新九洲清晏”,以九处园林景观寓意九个岛屿。中国国家馆位居 “新九洲”之首,然后依地势与气候把中国的典型景观抽象成 “田、泽、渔、脊、林、甸、壑、漠”八类。该景观衔接了公众地貌景观,行走其间,祖国山河的瑰丽画卷便依次展现在人的眼前。
然而,要真正解得其中设计、施工、安装理念和良苦匠心以及韵味,还得从头说起。
一、提炼的艺术
2007年4月25日,中国馆设计方案开始全球征集。从那天起,何镜堂和他的团队一直同中国馆魂牵梦绕……
1.切题之路
每个参与设计的团队成员都深知,作为世博会主办国建造的最重要展馆之一,中国馆以 “城市发展中的中华智慧”为核心展示内容,承载着中华民族对科技发展和社会进步的期盼。一方面要凝聚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一方面又要表达上海世博会的主题。肩负诸多 “使命”的中国馆,如何吸引世界的目光?如何展现中华智慧?又如何呼应国际性的审美,确立具有时代特征的建筑语言体系?
堆积在何镜堂头脑中的想法实在太多,经过层层筛选,“如何展现中华智慧”及 “如何紧跟时代步伐”成为两大构思。“中国元素、现代设计”是考验的硬标准。
跨出了这一步,何镜堂便率领团队开始 “解题”的过程,一场场头脑风暴带他们走上有关中国馆的 “切题”之路。
何镜堂说:“中国文化源远流长,很难用一个具象来代表文化精髓,因此必须从总体意象中提炼。”
他们首先想到了中国写意的国画、京剧、汉字,还有中国的文物,如宝鼎、斗冠等礼器,最后还考虑到中国传统园林。这些代表了中国古代文化灿烂多姿的元素一一进入了设计者们的视线。
如何将这些元素展现于建筑,让空间有一种气势,造成一种力量感?这是需要设计者解决的。“它并不是标新立异的实验建筑,而是时代精神主导下的主流建筑。”团队始终都有着清醒的认识和判断。他们发扬团队协作精神,开始 “兵分三路”。后来,中国器、中国结和中国园林三个方案都参加了招标。其间,对斗拱这一传统建筑构件进行提炼,形成的 “中国器”方案最为何镜堂和他的团队所满意,后将其更名为 “东方之冠”,以更体现出中国气度,最终因其冲击力成为优胜方案中的一件。
2.融合之旅
同一时刻,清华安地建筑设计公司和上海建筑设计院也同样接到了捷报,他们所设计的 “叠篆”方案也入选为优胜方案。
接下来要面临的问题是,如何将几件优胜方案融为一个凝结中华智慧结晶的中国馆方案?这对于讲求个性和风格的建筑师群体而言是个难题,但 “天时、地利、人和”,上海世博会中国馆方案的融合却出奇地顺利。
回忆起来,首先是有融合的基础,“东方之冠”方案的国家馆和 “叠篆”方案的地方馆,一个主体造型雄浑有力,宛如华冠高耸,形成开扬屹立之势,一个平台基座汇聚人流,寓意泽被神州,如同基座般延展于国家馆之下,形成浑厚依托之态。两个方案的融合没有难度,恰好各取所长,组成了中国馆整体建筑群。
其次,双方的诚意也鼓舞着两支团队。何镜堂至今难忘,清华大学建筑学院教授、两院院士吴良镛特地打电话给他,期望由他牵头来组成团队,带领队伍共同负责好中国馆项目。
这个 “机遇”让何镜堂每周往返于广州与上海之间,持续了近两年,直至上海世博会中国馆基座基本成形。为了让这座 “东方之冠,鼎盛中华”越发闪耀出熠熠光彩,何镜堂和他的团队仍然在边施工边优化设计。
“原先的设计,门是开在偏西面,与马路平行,但与世博建筑中轴线并不平行,还有几条从地面繁复斜伸到中空平台位置的道路,在后来的优化方案中,这些都被取消,门全部开在正南,斜道被阶梯替代……”
中国馆要兑现其对传统元素进行开创性现代转译的原则,并要实现其以建筑表述 “环境宣言”的使命。
国家馆造型层层出挑,在夏季,上层形成对下层的自然遮阳。地区馆外廊为半室外玻璃廊,用被动式节能技术为地区馆提供冬季保温和夏季拔风。地区馆屋顶 “中国馆园”还将运用生态农业景观等技术措施有效实现隔热。在建筑表皮技术层面,充分考虑环境能源新技术应用的可能性。景观设计加入了小规模人工湿地,可实现循环自洁,成为生态景观………
这些元素的组合让我们期盼,黄浦江畔的“东方之冠”能印证上海世博会的盛况,长久地成为面向世界的中国舞台。
二、七色的红妆
2009年5月25日,中国馆开始上色,一抹抹“中国红”涂上了这栋地标性建筑,展露 “东方之冠”的雄伟身姿。
色彩专家、中国美术学院副院长宋建明教授向记者娓娓讲述了关于中国馆红色 “外衣”的故事……
1.解密 “中国红”
红色与中国的建筑文化、传统艺术等息息相关。从古至今,灯笼、春联、姑娘出嫁……中国人的喜庆场景总与红色相关。
红色是丰富的,信手拈来,便能道出玫瑰红、洋红、朱砂红、陶土红、铁锈红、樱桃红等众多与红色相关的词汇。
中国尚红,已成为人们脑海中根深蒂固的观念。
渐渐地,一个没有明确色彩定义的 “中国红”印象,开始盛行,并被赋予了热忱、奋进、团结、吉祥、喜庆等涵义。
因此,在宋建明看来,上海世博会中国馆搭配 “中国红”,是再名正言顺不过了,这也是建筑设计者当时的想法。
那么,何为 “中国红”呢?似乎提到 “中国红”,大家都知道是什么感觉,却都又说不清到底是哪一种红色。
宋建明拿出了十几张图片,有紫禁城的围墙、太和殿、京剧脸谱、绸带等,都是中国人普遍认同的带有 “中国红”元素的建筑和物品。他笑着说:“我们平时不注意,其实这些建筑、物品都包含了多种红色,比如太和殿,牌匾、柱子等细节运用了5、6种不同的红色;又比如大家有共识的 ‘故宫红’,实则有7、8种红组织在一起,不同的门是不同的红色,不同的柱子有不同的红色,还有横梁上的彩绘也是各种各样的。”
所以,究竟哪个颜色是 “中国红”?并没有现存的色彩可以套用。
“严格意义来说,凡是中国人使用的,一组红得很正的颜色都可以叫 ‘中国红’。”宋建明称其为 “中国红”气象,即气很正,艳丽又不失沉着。
“红色分高艳度与中艳度,‘中国红’应该在高艳度区域。”宋建明边说边用色谱演示,将抽象的意义上描述的 “中国红”应用到实际层面,并推导出朱砂、辰砂、朱红、朱标、铁朱、大红、丹红等符合 “中国红”特质的色彩。
2.魅力 “七色红”
原本,记者想用 “那一抹红色”作为文章标题,但宋建明给了记者一个别样的表述。他认为一种红色是不可能把中国馆塑造起来的,中国馆最终由 “七抹”红色组合而成,外墙四种,内墙三种。
集七色之力,形成了一组 “中国红”印象,妆点中国馆。有了这个基础概念之后,宋建明的工作就是需要确定合适的 “红色”。
原本以为色彩是一门纯感性的学问,伯仲之间全靠艺术家的主观判断。但听罢宋建明对中国馆 “七色红”的演绎过程,记者方才感受到感性魅力背后的理性支撑。原来,色彩也可以充满着逻辑,讲究推理。
“我们是从概念演绎、物理学、生理学以及美学等多层面进行考虑……”宋建明开始讲解起七种红色的诞生过程。拿到建筑图后,为了寻找感觉,他将市面上的 “红色”全部买到,大约有上百种。几经调色搭配与层层筛选,最终,确定了七种合适的红色。在中国馆外墙,这些色阶渐变的 “红”被专家组由深至浅命名为1号红、2号红、3号红与4号红,其中,3号红为中国馆 “中国红”的基础色调。
宋建明认为,对 “红色”撒网式的收集和谨慎的定色,二十几个方案,经过了多轮考证,最终确定了一个最佳方案。根据从上到下、由深至浅的排列,中国馆 “斗拱”最顶端一根横梁将着1号红,其下两根为2号红,接下去三根为3号红,最底端一根为4号红。同时,4根核心筒柱子也将着3号红。
“这不仅解决 ‘阳伞效应’,错落有致的红色组合使得这座地标性建筑彰显灵活,富有节奏感。”宋建明表示中国馆的结构并不复杂,但体积庞大,既是永久性建筑,也是地标性建筑,因此外观颜色绝不能显得呆板和笨重,要赋予其建筑的韵律。
他还告诉记者,全球范围内,庞大的单体红色建筑案例不多,因为强烈的单色容易形成人们视觉的 “残像”,红色在光谱里是刺激性最强的,光谱最长,达780纳米,人眼睛看久了会有绿斑。“所以中国馆的七种红色在色彩上都没有用到极致,就是考虑到人们的视觉习惯。”
此外,中国馆内墙的红色偏粉,有的甚至接近灰色,宋建明表示由于内墙处在背光位置,只有做浅化处理,才能凸出红色,并且在内部,只要让游客有红的印象就可以了,这也避免了 “残像”的产生。
“巨大的建筑要有很多细节来弥补,否则会很单调。”七种红色、合理的搭配,不仅解决物理学、生理学的问题,也使得中国馆建筑看上去浑然一体,生动美妙。
3.理性VS感性
游客的眼睛也能辨识出这七种红吗?
“不会,除非这位游客也是研究色彩的。”宋建明笑着解释,“因为人在观看颜色的时候,不单是用眼睛,还有经验和文明,是带有主观认知的”。
乍一听有点玄乎,细一想十分在理。
人眼睛看出去的任何东西,不会是绝对客观的,都带着自己的知识背景、生活经历和心理认知等多种因素,掺杂在一起,就是宋建明所称的“经验和文明”。面对中国馆的七色 “中国红”,经过合理的布局,加上光线、环境等外界因素,在一定范围内,游客都会认为是一种红色,但又不是呆板、不变的,而是有节奏的、有活力的,并且很自然。
宋建明说,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感觉,读诗词也好,听歌曲也罢,每个人心中都会有一幅画面,只是不同的人有着不同的画面罢了。因此我们无需死抠字眼,观众不是傻子,他们有自己的经验,能读懂。同理,中国馆的 “七色红”也不需要过于理性地一一解析,只要设计者的工作做细致了,观众自然会看到一个漂亮的红色单体建筑。
采访现场,宋建明还做了个简单的 “实验”,证明有了现代文明的支撑之后,人自然会看到更美的事物。
他先给记者看了一张只用一种红色组成的中国馆外观效果图;随即,又展现了一张七种红色合理布局的效果图。
在没看到后者的时候,记者并不觉得前一张有何不妥,但看过第二张效果图后,便明显感到后者优于前者,并将前者摈弃。
宋建明称,“实验”虽简单,但能很好证明人对颜色的审美,与自身的文明程度是成正比的。他也希望借助这次中国馆的 “中国红”,进一步提升普通游客的审美素养,并将之储存为人们脑海中的色彩审美经验。
三、光影的流转
精彩的灯光艺术让建筑与环境更和谐,舒适的光环境不仅可以给人美的享受,还能充分展现城市的人文魅力。夜幕下,造型大气、内涵深厚的中国馆将为参观者演绎一场怎样的光影故事呢?
1.“灯光要用心去感受”
中国馆造型大气、稳重,居中升起,层叠出挑,凝聚中国元素,象征中国精神,体现了中国传统文化的内涵。白天,在太阳的照耀下,金色的阳光铺洒在红色的外立面上,反射出别样的光彩。此外,中国馆的自遮阳体系会营造出光和影的效果,随着阳光照射角度的移动,光影也会随之流转。
那么,夜晚呢?夜幕下的中国馆将呈现怎样的光彩呢?
中国馆项目经理姚建平表示:“相对白天而言,晚上要给参观者不同的感受!要达到这个效果,就需要借助成功的灯光造型。”目前,项目团队正在进行中国馆灯光造型的整体设计,用姚建平的话说,“这是一个实地试验的过程,灯光从来都是用眼睛去看,用心去感受的,而不是单单画在设计稿上。效果好不好一定要做出来才知道。”
据姚建平透露,中国馆灯光设计的总体思路是要配合建筑稳重大方的气质,体现建筑本身的色彩和肌理,要在原有的基础上锦上添花,而不是追求争奇斗艳的花哨效果。在这个思路的指导下,内透光和外投光的结合使用,成了中国馆灯光设计的基本手段。
中国馆的外立面由红色的横梁和玻璃相间组合而成,夜幕下,想要使中国馆呈现出通透开放的效果,就需要内部的光均匀地透过外立面的玻璃映射出来,也就是姚建平所说的 “内透光”。别看这简单的 “均匀”二字,里面包含了很多的学问,比如说灯点位置的选择、色温的选择等等。经过多次试验,设计团队试图在中国馆顶部安装一个反光平顶,形成反光面,偏暖的黄色灯光照射在反光平顶上,再反射到外立面的玻璃上,这样,暖暖的光就从中国馆内部均匀地透了出来,让人觉得格外温馨。
外投光也有很多技术难点,既要选择亮度高、可控性好的光源,也要注意建筑整体亮度与周边环境的一致,防止眩光带来的光污染。这些问题,设计团队都在一一攻克。
除了内透光和外投光这两个基本的手段外,一些灯光特效的设置也将会为夜幕下的中国馆带来令人惊喜的感觉,“天地交泰”就是其中的一个设计。所谓 “天地交泰”就是利用灯光的照射使建筑形成与天交融、与地相接的效果。设计师选择在中国馆68米高的采光天棚四周设置聚光灯向上打光,而向下的光将打在中国馆底部入口平台上。从外面看上去,就像一条光束在中国馆内部直通天地。这种设计传承了中国传统文化中“问天”的意境,以及体现了中国古代 “天人合一”的哲学思想。
2.“绿色照明理念贯穿设计始终”
绿色照明理念是人类追求可持续发展在城市照明领域中的体现,在倡导节能环保的今天,绿色照明技术已经成为未来照明技术的发展方向。承担中国馆泛光照明工程设计的设计师应劲松提前为我们揭秘了中国馆绿色照明的技术亮点。
“在中国馆灯光照明设计过程中,绿色照明的技术理念贯穿始终。”应劲松说,“中国馆主要使用的是新型节能的LED光源以及其他高光效、长寿命的光源和设备。这些光源低热量、节能、无辐射,对环境的污染较少,是清洁光源的代表,而且它们的可控性比较好,容易控制明暗的变化。”
在中国馆的灯光造型设计中,设计师很细心地考虑到了视觉舒适度的问题,并试图利用高科技手段让参观者得到更加愉悦的参观感受。这个高科技手段就是智能的亮度平衡控制系统。按照设计,若干亮度感应探头将被安置在建筑周边的绿化广场上,用于采集周边环境亮度。根据采集到的数据变化,控制系统将实时调整建筑外表的亮度。应劲松认为:“从黄昏到夜晚,周边环境的亮度是不同的,这个系统可以实时监控,实时调整,让建筑外表的亮度始终与环境保持一致,既不暗淡,也不突兀,在确保整体视觉舒适度的同时,也动态地利用了资源。”目前,这一系统还在深化设计之中。
四、东方的寻觅
中国国家馆的主题被定义为:“城市发展中的中华智慧 ”。
“智慧可以感觉到,却很难讲清楚;更具挑战的,是用展示的语言去表达。”中国馆部部长钱之广说。
那么,不如来一次寻找真谛的旅行吧!上承“天人合一”的中华哲学,下启 “和谐共生”的美好理想,经过策划者的倾心打造,充满玄机的故事、极富感染力的演绎被放入这个巨大的 “东方之冠”。
而我们要做的,是进去寻找答案。
“城市发展中的中华智慧”包涵 “自强不息”、“厚德载物”、 “师法自然”、 “和而不同” 的精神理念。
“自强不息、 厚德载物” 出自 《周易》:“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 “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
这两个 “智慧”是对 “人”的品行的要求,概括了中国文化中民族精神与民族命运关系的认识。其中 “自强不息”体现了中华民族刚健、蓬勃、顽强的一面,“厚德载物”体现了中华民族谦和、宽容、乐观的一面。
“师法自然”源自老子的 “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要求尊重自然,顺应客观规律,保持人和自然的和谐。
“和而不同”源自孔子的 “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意思是,世间万物都是 “和”,而不是 “同”,要尊重不同的文化,善于学习、交流、融合,要保持人和人之间的和谐。
选择 “城市发展中的中华智慧”作为中国馆的展示主题,是因为与其他国家相比,中国的城市发展实践有其独特性。中国城市历经千年,生生不息;中国的城市地方文化多元万象,气韵深厚;中国城市的营建顺应自然,惠及万物,与当今世界的可持续发展理念不谋而合。追根溯源,中国城市发展的独特性扎根在深厚的中华文化土壤中,指导中国城市发展的价值观、方法论是中华文化中的亮点,而中华智慧也在城市这个载体上得到了淋漓尽致的表现。
在具体的展览策划中,中国馆将通过一条精心设计的 “寻觅”线索,让参观者在游览的过程中,发现并感悟 “城市发展中的中华智慧”这一主题。
展示从当代切入,以中国城市化中几亿人“进城”为序幕,凸显近三十年以来中国城市化进程的体量、规模和成就,引发参观者对于未来中国城市化道路的思索。随后,展馆带领大家穿越时空,回到千年前的城市,探寻中国城市的底蕴和传统。回溯寻觅之后,一条绵绵不断的智慧之脉引导参观者走向未来,在直面中国城市化进程的挑战的同时,感悟立足于中华价值观和发展观引导下的未来城市发展之路。
中国馆大事记
——2007年4月25日,中国馆建筑方案向全球华人公开征集。截止到2007年6月15日24时(北京时间),共计收到合格应征方案344个。
——2007年12月10日,中国馆项目展示设计方案向全球公开征集。
——2007年12月18日,中国馆正式动工建设,同时,中国国家馆定向捐赠正式启动,定向捐赠起捐金额为1元人民币。
——2008年11月28日,中国馆核心筒混凝土结构封顶,雄姿初展。
——2008年12月31日,中国馆主体结构封顶。
——2009年5月25日,中国馆外立面正式吊装具有浓郁中国色彩的 “中国红”,由此,披上“中国红”的中国馆开始展露其 “东方之冠”雄伟的身姿。
——2010年2月8日,上海世博会中国国家馆正式竣工。中国馆地区馆屋顶的 “新九洲清晏”景观也已初具规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