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时光的剪影——读萧萍童话《流年一寸》

2010-11-25范秋菊

文艺报·周五版 2010年42期
关键词:后记国度螳螂

范秋菊

读完萧萍的童话《流年一寸》,在合上书的一刹那,我们仍能体味到那种静静的温暖与淡淡的忧伤。在这部童话中,既可以感受到她一如既往的俏皮文风,同时又被另一种优雅而安静的气质所引领,在这样的动静转换中,一条名字叫“寸”的蚕的形象就深深地留在了我们的记忆里。

萧萍在后记中说:“寸或许就是很久以前或很久以后的你和我,或许就是千万个寻找远方的孩子中的一个,她那轻盈的羽化蕴含了无数的凶险、曲折以及成长的坚定与浪漫。所以这旋律一定是开放的,也一定蕴含着中国式的圆满——无论我们生命中亲历过怎样的山水,平淡或奇崛,都是真欢喜。”正如她所说的,她用寸的经历向我们展示了一个关于成长的主题,寸从最初的懵懂到向往远方,然后离家而走,路上遇到了各色各样的人物和事情,在这经历了丰富的人生阅历之后,她渐渐体会到了生命的真正意义,而最后时刻的羽化正是她涅槃的开始。

关于成长的主题在少年儿童文学中几乎是主流,也是一个无法绕开的话题,而萧萍在这部童话中所捕捉的灵感来源、所透露出来的独特气质以及特殊的叙述方式都使得这部作品具有了一种独特的艺术魅力。

在书的后记里,作者提到了故事的起源:“那个长于民间的马头娘娘的故事,它来自奶奶的讲述,在我儿时的记忆中留下了长久的温暖,终于在我的故事里重新鲜活起来,还有那幅古老的画面:欧丝之野大踵东,一女子跪据树欧丝。《山海经·海外北经卷八》”作者把这一切的古老幻化成了“寸”在尘世的光阴,她让寸经历了一次似假似真的梦幻之旅,这其中穿插了太多的插曲,瓢虫妈妈对于家庭的热爱让寸觉到亲情的可靠,雨点十姐妹的热情让寸发现友情的珍贵,而蜘蛛和螳螂的爱情攻势更让寸看到了人心的另一面,无论是颇富心计的蜘蛛,还是崇尚暴力的螳螂都无法让寸停下去远方的脚步,因为这样爱的表达不是寸想要追寻的东西,它们幼稚却不失真诚,但终究抵达不了同一个国度。

寸就这样从故事里走了出来,她遇到了“我”,并乞求“我”带她走进文明的国度,在文字的塔中寻觅精神之源。尽管寸深知她的生命是如此短暂,但仍执著不悔,这份倔强正如“我”最初的单纯与不安分,一样的倔强,一样的凛然。于是跟着寸的步伐,一个跨越无数国度的王国打开了大门,从安徒生到泰戈尔,从哈姆雷特到时代广场的蟋蟀,那许多的诗意与梦幻在彼此的交融中停在了书里。

作者把这样一个民间传说脱胎换骨而加入了现代的元素,用一种陌生化的手法将其推入了另一个时空,让我们在陪同寸一起经历这些风雨的时候,却隐隐听到一个来自遥远的呼唤,正如作者在后记中所说:无论我们的生命中经历过怎样的山水,平淡或奇崛,都是真欢喜。

有一种讲故事的方式是在故事渐入佳境的时候突然插进另一种声音,将这故事拦腰截断,它不紧不慢地叙述着,仿佛是与这情节毫无关联的事情,逗引着你焦急地期待着故事的继续,而你又不能轻易把它跳过,因为你不知道它会从哪一行开始又回到原有的轨道中,这就是萧萍在《流年一寸》中使用的独白方式。她把一个处于现实时空的“我”拎了出来,但这个“我”并不是所有人物的主宰,“我”只是个组织者,是一个同所有人物都平等的生物。这样一种话外音式的叙述方式,看似把故事隔开,而又让读者感受到现实世界的空气,让现实的喧嚣打破了童话中的静谧氛围,在它跳进跳出的过程中,读者一次又一次被引领到下一个路口,这种不知不觉中的牵引正是作者的高明之处。萧萍用一支沉稳的笔把一个古老的故事唤醒,带给了我们无限的喜悦和美好。

猜你喜欢

后记国度螳螂
神秘国度的传说
螳螂
环保国度
凝聚与铺张——孙绍振教授《以丑、呆为美》两岸同课异构教学观摩后记
螳螂
螳螂
谈小学语文课堂教学后记
粉钻·情缘
惹是生非螳螂虾
梦幻国度通行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