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隐性需求开发的复杂产品系统创新模型研究
2010-11-25刘航
刘 航
LIU Hang
(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 管理科学与工程学院,郑州 450007)
0 引言
复杂产品系统(Complex Products and Systems,CoPS)的概念是由英国的学者Miller和Hobday在20世纪90年代中期提出的,特指一些研究开发成本大、技术含量高、小批量定制化、集成度高的大型产品、系统或基础设施[2,3]。复杂产品系统已成为促进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核心部分,与国家经济发展休戚相关。
CoPS的研发流程与普通的研发活动类似,同样遵循“研发一试制—生产”的过程。不同的是,用户高度参与整个复杂产品系统开发过程。复杂产品系统来源于技术进步,其应用的领域多为高科技领(如军事,航空航天)。由于用户自身科技知识的局限性,很难明确地用技术语言表达其真正的需求。因此,在复杂产品系统的研发阶段,用户需求信息通常都较为模糊且不全面,经常在开发甚至生产过程中发现自身的潜在需求从而改变要求。因此,对用户的需求,尤其是隐性需求的深入研究和分析对复杂产品系统成功开发有着至关重要的意义,本文拟在此领域进行探讨。
1 复杂产品系统的研究现状及理论回顾
相对于大规模制造产品创新所具有的相对成熟的理论体系,CoPS创新还没有一套公认的模式。与规模化生产的产品相比,复杂产品系统在产品特征、创新过程、市场特征等方面都有明显的不同之处:多是小批量生产,有限的交易数量,不具有规模效应,竞争焦点聚集于产品的设计与开发以及系统的集成。因此,大规模生产过程中的许多理论无法移植到复杂产品系统创新过程。
目前,国内外学者对复杂产品系统进行了初步研究。Andrew Davies[4]以蜂窝移动通信系统为例分析了CoPS生命周期各阶段的特征及关键问题,研究了政府在CoPS创新中的作用;陈劲[5,6]认为CoPS并没有明显的生命周期发展模式及该模式存在的条件;齐二石等[7]认为虚拟组织模式是开发CoPS的有效模式,建立了基于虚拟组织的CoPS全生命周期管理体系;Massimo 和Andrea[8]以航空武器装备系统为例,说明采用虚拟组织形式管理CoPS创新是不合适的。Hardstone G.A.P[9]比较了原有企业和出现CoPS企业功能、结构和战略的差异,认为基于项目的组织是进行CoPS生产和创新的理想组织形式;Mike Hobday[10]将基于项目的组织形式(PBO)与传统功能矩阵组织进行了比较研究,指出CoPS中多种组织形式存在的必要性以及选择适合组织形式的主要因素。所有这些学者的研究成果主要集中在复杂产品系统的过程以及组织形式,还没有研究者从需求的角度进行分析。因此,本文从用户需求的层面对复杂产品系统进行研究,提出了基于用户隐形需求开发的复杂产品系统创新模型。
2 基于隐形需求的复杂产品系统创新机理分析
复杂产品系统具体的设计指标和方案是在开发过程中由用户需求转化而来并最终确定的。然而,开发初期用户需求信息的不完备性会导致开发过程充满方案变动和修改,甚至在最终系统试制出来后,用户也很有可能对其提出新的要求。变动次数会因开发系统的复杂程度的提升而增加。同样,开发成本和周期也会随之显著上升。因此,系统开发商不仅要尽力满足用户的显性需求,更应发现用户自身未意识到的潜在需求。
所谓显性需求是指消费者已经意识到的、能够清楚表达出来的,用以达到基本期望的一种内在要求和行为状态。所谓隐性需求是指消费者为获取高层次的精神满足产生的或客观事物与刺激通过人体感官作用于人脑所引起的一种潜意识、未明确表述的,并能够实现或超越消费者期望的一种心理要求和行为状态[11]。隐性需求是与显性需求是相对的,隐形需求可以通过一定的转化过程而表现为显性需求从而被企业和用户认知。
用户需求能引导CoPS创新的方向,CoPS创新又能进一部能提升用户需求的层次,创新与需求形成动态的良性循环。客户需求尤其是隐形需求融入到产品开发中是CoPS开发成功的必要因素之一。所谓需求融入,就是把客户需求转化为具体的产品特征及属性。CoPS集成开发商通过对用户隐性需求挖掘和转化,并根据自身的技术能力和创新能力对转化后的产品属性进行识别和细分,通过产品属性的不同组合或不同表现形式实现系统创新。
3 基于隐形需求的复杂产品系统创新模型
隐性需求转化为系统创新,需要首先将隐形需求转化为显性需求。从转化机理来看,该过程主要包括创新程度、用户显性需求、用户隐形需求三个维度。整体转化及创新过程综述如下:
1)隐形需求的识别和预测。
其目的是识别顾客隐性需求并且提前准备,以最小代价和最快速度对当前的复杂产品系统做出调整和创新,从而赢得主动权。通过持续地对现有技术资料的研究,内、外部资源的挖掘以及过往开发经验的回顾,实现对隐形需求的搜寻、识别和预测,使新的创新思维源源不断地从用户处转移到开发的具体环节中。在这一步骤的实际应用中,隐形需求识别和预测的准确度是成功的关键。错误的需求识别会导致由此转化而来的产品属性和功能不满足用户实际需求,既增加开发周期和成本,同时又造成浪费。
2)隐形需求的开发甄选。
与其他的是物质资源不同,用户需求资源是抽象、动态和复杂的,但其与物质资源有着相同的价值属性。复杂产品系统的集成开发商在不同时期会设定不同的企业战略或随时调整发展战略,用于转化为创新指标的需求选择标准也会因此随之发生相应改变。因此,在识别或预测出的需求集合中挑选出恰当的需求资源进行开发是至关重要的。
企业在进行需求甄选时应采用动态的优化方法。首先,用户需求是动态的,会随着国内外技术发展和市场的变化不断地进行调整。其次,因为隐性需求通常是用户自身还未意识到的需求,当这些额外属性提供给用户时,可能会带给他们惊喜的感觉,但也可能存在风险。复杂产品系统的集成开发商在进行需求甄选时必须充分考虑到各种风险,时刻关注顾客需求的变化并在此基础上随时调整选择标准。
3)隐形需求向显性需求以及最终产品功能指标的转化。
这一步骤的转化可以利用多种方法实现,如产品功能展开(QFD )、价值创新工程(VCE)或灰决策等(具体公式和步骤可参考相关文献,本文不再赘述)。关键点是要将多种隐形需求综合考虑,进行需求细分,从中筛选出不同的功能集并将其转化为新产品。
4)CoPS新产品的设计、试制、生产。
根据3)得到的功能指标设计具体的创新方案,并进行试制。即使用户的隐形需求已经融入到实际的设计标准中,这一过程仍然可能会反复几次。
当目前的CoPS创新暂时满足用户需求后,随着用户对系统功能认知程度的增强和内、外部环境的变化,又会产生新的隐性需求。这就促使CoPS的集成开发商进行第二轮的开发,开发过程仍然重复上述四个步骤,整个创新链交叉前进。
4 结论
任何一种新产品或新服务都难以持久,这就要求每个企业必须不断地创新才能占领或扩大相应的市场份额。由于复杂产品系统自身的特殊性,其整个创新过程都是以最终用户为导向的,用户的需求和偏好才是产品开发成功与否的关键。为此,企业要想取得创新的成功,必须深入开发用户的隐性需求,注重研究潜在市场,通过技术方法将隐性需求转化为显性需求,建立以用户需求为先导的产品开发机制和主体目标,并将其贯穿于整个产品开发过程之中,才能创造最佳的市场利益。
[1] Brady.T, Tools, Management of Innovation and Complex Product Systems[R], Working Paper Prepared for CENTRIM/SPRU Project on Complex Product Systems/EPSRC, Technology Management Initiative, 1995
[2] Roger Miller & Mike Hobday, Innovation in Complex Systems Industries: the Case of Flight Simulation[J],Industrial and Corporate Change, 1995, 4(2): 362-400
[3] Andrew Davies, the Life Cycle of a Complex Product System,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Innovation Management,1997, 1(3): 229-256
[4] 陈劲,等.复杂产品系统创新的过程模型研究[J].科研管理,2005(2):61-67
[5] 陈劲,等.复杂产品系统创新对传统创新管理的挑战[J].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2004,(9):47-51
[6] 霍艳芳,齐二石,等.基于虚拟组织的复杂产品系统集成开发模式研究.制造技术与机床,2004,(9):46-49
[7] Massimo Paoli & Andrea Prencipe, The Role of Knowledge Bases in Complex Product Systems: Some Empirical Evidence from the Aero Engine Industry, Journal of Management and Governance, 1999, 3(2): 117-201
[8] Hardstone G.A.P, Capabilities, Structures and Strategies Re-Examined: Incumbent Firms and the Emergence of Complex Product Systems(CoPS)in Mature Industries,Technology Analysis and Strategic Management, 2004,16(2): 173-196
[9] Mike Hobday, The project-based organization: an ideal form for managing complex products and systems?,Research Policy, 2000, 29(7): 871-893
[10] 罗永泰,卢政营.需求解析与隐性需求的界定[J].南开管理评论,2006,(3): 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