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网络文学前沿开辟诗学荆林
2010-11-24禹建湘
■ 禹建湘
在今天的文学现场,网络文学已经与传统文学、市场文学三分天下,并且在文学图书市场占据着销售排行榜的前列,这使它开始找到了进入文学主流的发展通道。早在十年前就以学术锐气潜心于网络文学研究的欧阳友权教授,在陆续出版《网络文学论纲》、《网络文学本体论》、《数字化语境中的文艺学》、《网络传播与社会文化》、《网络文学的学理形态》、《网络文学概论》、《网络文学发展史》等一系列著作之后,这次又以一部厚重的诗学研究专著《比特世界的诗学——网络文学论稿》(岳麓书社2009年10月作为“博导文丛”之一出版),为网络文学赢得主流文学的认可和尊重增加了一个有份量的学术筹码。正如有评价者所言:“欧阳教授是在文艺理论前沿性知识‘前设’下,通过网络文学的研究切入文艺学的核心问题的,试图构筑‘数字化时代的文艺理论新体系’,表现出学术的敏锐性与前瞻性。”①这部新著正是以学术的敏锐与前瞻,在网络文学的学术前沿开辟了诗学荆林。
《比特世界的诗学》是作者从自己近年来发表的众多网络文学论文中,以诗学的理论建构为逻辑经纬所遴选而成的新著。纳入全书的22篇论文,分别发表于《中国社会科学》、《文学评论》、《文艺研究》等国家权威期刊和《文艺理论研究》、《北京大学学报》等专业核心期刊。在理论结构上该著分为三个部分,一是从“史”的维度辨析数字传媒下的文论转型,二是从“论”的维度探讨网络文学的本体与本性,三是从“史”与“论”融合的维度反思“比特世界”的学理症结和诗学创生空间。通过这些有机联系的文论,系统而多角度地解读了网络文学的诗性蕴含,从纵向(史)和横向(论)的不同视野阐释了网络文学的审美可能和诗学限度。
首先,该著从传媒革命与文学嬗变的逻辑关联中辨析了数字媒介与中国当代文学转型的相依相生的内在关系。作者以20世纪80年代文学的边缘化和世纪之交的数字化媒体对文学的冲击为切入点,指出退缩中的汉语文学在数字媒体下,进行了存在方式、表意体制和价值观念的历史性转型。在数字化语境中,技术传媒带来的文学历史节点的延伸,由此引发的新媒体文学的历史更替、数字审美的精神现象学反思等重要问题,是数字媒介下文艺理论转型的基础理论命题。该著深入阐述了这一转型的学术理路,而网络文学的迅速兴起正是这一过程的必然结果,也是我们体认这一转型的本体对象。
网络文学最基本的存在方式是由语言文字向数字化符号转变,“以机换笔”的创作模式引发了文学构思过程中的“换脑”,文学传播以撒播的方式迅捷传达。这种转变直接导致数字化时代“读屏”多于“读书”,数字化的自由性符号替代传统文学的文字单媒的约束性符号,拟象与复制置换了传统文学的“真实”。由是,作者指出,数字媒介对当今中国文学的影响已远远超出媒介和技术层面,而关涉到文学的生存与走向,数字媒介对社会生态的全方位渗透,导致文学大范围转向“数字化生存”。正是这种文学变革,催生了文学新的症候:第一,促进文学从专业创作向“新民间写作”转型,技术化“在线民主”强化了在线写作的民间立场,激发了社会公众的文学梦想和艺术热情,“数字媒介的出现改变了精英书写的陈制旧规,网络传播重构的公共空间向民间大众特别是文学圈外人群开启话语权,重新确立了民间本位的写作立场。”②第二,为文学活动赢得了更大的艺术自由度,网络文学署名的虚拟性和隐秘性,为文学更自由的表达插上了翅膀,网络的交互特性,使作者与读者、读者与读者的交往变得平等而迅捷、自由而直观。第三,为文学体制的历史演进探索了新的可能,其中最明显的变化是一些新文体如“聊天体”、“接龙体”、“短信体”、“对帖体”、“链接体”、“拼贴体”、“分延体”、“扮演体”以及“废话体”等不断涌现,更深层的变化是,数字媒介写作由传统的“字思维”转变为工具理性的“词思维”,文学创作的意义生成交给了感觉的撒播。第四,文学功能从“寓教于乐”转向“自娱娱人”,这种转变,丰富和延伸了文学的功能。在数字媒介广泛影响的整个社会文化的历史转型期中,作者以网络文学作为考察的着力点,如北京大学董学文教授在此前所评论过的,欧阳友权教授对“一些网络文学‘元问题’作了自己的诠释,实施了对网络文学基础理论问题研究的学术性原创。它在问题设定和原理建构上所作的拓新式努力,进一步拉开了网络文学研究这一新领域的学术帷幕,并将其推进到一个新的阶段”。③
其二,阐述了网络文学的存在方式与存在本质的本体论问题。在阐述网络文学的诗性本体问题时,作者首先实施了对网络文学存在本体的“合法性”追问,以解决网络文学的“命名焦虑”。该著明确界定了网络文学:“是一种用电脑创作、在互联网上传播、供网络用户浏览或参与的新型文学样式。”④这是当前被学术界普遍接受的一个界定。这种文学寄寓于“网络父根”和“文学母体”之中,是“双性同体”的神妙化工构筑出来的文学审美的艺术本然世界。这种“双性同体”使得文学在新媒介中“出场”以后,重获文学的“文学性”,解答了人们担心的网络文学“出场”和“文学性”缺席的矛盾。
在辨析网络文学本体论结构时,该著从显性结构与隐性结构的双重视域揭示了网络文学“如何存在”的奥秘。书中提出,网络文学本体的显性结构是一种“软载体”结构,包含着媒介赋型、比特叙事、欲望修辞、在线漫游、存在形态等五个互相依存的逻辑层面。这五个层面的关系是:“媒介赋型是载体,比特语言是文本叙事的工具,间性主体的欲望修辞是网络写作的人本前提,在线性的虚拟真实构成赛博空间的书写内容,而电子化作品的存在范式则完成了从纸介书写向数字化文本的艺术转换。”⑤而网络文学的隐性结构则由以下五个层面构成:一是体制重建,在知识谱系和文学体制重建文学的“原点”;二是民间立场,构筑网络文学的自由、兼容、民主、共享的“在线民主”;三是电子诗意,网络文学以袪魅与返魅打造新媒介的艺术灵魂;四是文化表征,形成了一种后现代主义文化精神;五是人文含蕴,用“意义”承载“精神”是网络文学生产“原道”的图腾。通过网络文学的显性结构和隐性结构,《诗学》从本体论上分析了网络文学的“形态”与“价值”,在学术上完成了对网络文学观念的重铸。作者在《网络文学的学理形态》中说过:“体裁文类、文本构型的改变和后审美范式的置换,是网络在解构文学旧制时开辟的文学性返魅路径,同时也是文学在网络虚拟空间中试图重构的电子诗性。”⑥欧阳友权对新媒介下的文学存在进行孜孜不倦的研究,让网络文学这一新兴文学样式登堂入室,走进文学历史的长河中,赢得文学史的“节点”地位,其学术思想必将在文学研究史上留下深刻的理论印迹。
其三、《比特世界的诗学》反思了网络诗学诗性建构与商业介入的艺术失衡问题。书中提出,网络技术对于文学的“文学性”和技术审美的诗性具有解构与建构的双重功能,而网络文学要提升其诗性的建构需要在商业介入和市场甄淘中迈过前行路上的“三道坎”:一是“文学”的膨胀与“文学性”匮乏的落差,二是写作自由与承担虚位的矛盾,三是“艺术正向”与“市场焦虑”的困惑。尤其对于文学与市场如何兼得的问题,书中花了大量篇幅探讨网络文学过程中艺术与商业资本接轨所带来的正面和负面效果,并提出“用网络打造文学诗意”的主张。他说:“科学与诗,本是人生的两极境界,现代高科技以其穿越时空、启迪想象的新发明和新创造,让凝聚了人类智慧心血的技术产品,以物质寄寓精神,用创造吐纳情怀,靠技艺生产美感,使得科学与诗、精密的数学与抽象的哲学、毫厘不爽的设计与激情勃放的臆想,激活出现代生活的盈盈诗意,引导并印证着现代人的生存幻想,让高品位的生活质量和高享受的诗意关爱一道走进人们的生活空间。”⑦然而,市场化的商业介入可能会消弥网络文学的审美性能,让文学诗性落入商业资本利润最大化的槽模;同时,另一方面也要看到,商业的介入,也能刺激文学市场,激发创造活力,帮助文学网站推出更优秀的作品,赢得更多的读者,从而促进网络文学的传播,为网络文学健康发展奠定物质基础。因而,作者提出:“应该秉着一种人文的立场,技术对文艺的全方位的覆盖,不应该成为技术对人文的颠覆。”⑧有评论者说:“欧阳友权着力表达的恰恰是被许多人所忽略的,其高屋建瓴的勇气、治学严谨的风范和真知灼见的才情无不令人折服。他在繁杂和荒芜的理论原野执着地开辟出一片绿洲。”⑨读过《比特世界的诗学》,又一次加深了我们对这种评价的理性认同。
注 释
①傅其林:《网络文学的理论建构“三部曲”》,《中国文学研究》2006年第2期。
②④⑤⑦欧阳友权:《比特世界的诗学——网络文学论稿》,岳麓书社2009年版,第15页、第122页、第131页、第228页。
③董学文:《网络时代的文学理论序曲——读欧阳友权〈网络文学论纲〉》,《云梦学刊》2003年第1期。
⑥欧阳友权:《网络文学的学理形态》,中央文献出版社2007版,第218页。
⑧欧阳友权、禹建湘:《网络·网络文学·公共空间》,《文学评论》2009年第5期。
⑨聂茂:《审美创新:一种基本的话语立场——欧阳友权〈数字化语境中的文艺学〉读幽》,《曲靖师范学院学报》2006年第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