扶正助脉方治疗缓慢性心律失常117例临床观察*
2010-11-19梁君昭刘文胜李逢春
梁君昭,刘文胜,李逢春
(西安市中医医院,陕西 西安710001)
缓慢性心律失常是临床常见的心血管病症,以心率缓慢、心室率低于60 次/min为特征,包括窦性心动过缓、心脏传导阻滞、病态窦房结综合征、室上性和室性逸搏等,属中医学“心悸”、“迟脉证”、“胸痹”、“昏厥”范畴。2007-06—2010-06,笔者采用扶正助脉方治疗阳虚瘀阻型缓慢性心律失常117例,取得显著疗效,总结报道如下。
1 一般资料
选择本院心血管内科门诊及住院的缓慢性心律失常患者156例,按照随机数字表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其中治疗组117 例,男72例,女45 例;年龄平均(51.24 ±6.71)岁;病程平均(5.12 ±2.45)年。对照组39例,男23例,女16例;年龄平均(50.94 ±7.12)岁;病程平均(4.95 ±3.53)年。两组患者一般资料对比,差别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2 病例选择标准
2.1 西医诊断标准
按照《实用内科学》[1]及《实用心脏病学》[2]相关标准拟订。临床表现:心悸,胸闷,心前区不适,头晕,乏力,记忆力减退,甚至出现昏厥、阿斯综合征。体格检查:心脏听诊心率低于55次/min、节律齐或不齐,心音强弱可出现异常。心电图检查:心率≤55次/min、持续≥1 min;或24 h动态心电图平均心率≤55 次/min,可出现窦性心动过缓、各种类型的心脏传导阻滞、病态窦房结综合征、室上性和室性逸搏等。
2.2 中医诊断标准
参照《中医心病诊断疗效标准与用药规范》[3]及《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4]标准拟订。中医病名诊断:心悸、迟脉证。
阳虚瘀阻证。主症:心悸不宁、胸闷时作、头晕视朦。次症:畏寒肢冷、体倦懒言、胸部刺痛、唇色紫暗。舌脉:舌体胖、舌质暗或有瘀斑、苔白或腻、脉沉迟或迟涩。符合主症1~2项,次症2~3项,结合舌脉,即可诊断阳虚瘀阻证。
中医症候(症状及舌脉)分级量化评分标准:主症以0, 2, 4, 6分计,次要症状以0, 1, 2, 3分计,舌脉不计分,具体描述。
3 试验病例标准
3.1 纳入病例标准
符合上述西医诊断标准和中医病证标准,年龄18~75岁的门诊或住院患者。
3.2 排除病例标准
药物或电解质紊乱等引起窦房结冲动形成及传导障碍者;妊娠及哺乳期妇女伴心动过缓者;已安装心脏起搏器者;严重心律失常出现频发阿斯综合征及病窦出现慢快综合征者;合并有严重的心脑血管疾病及严重肝肾等脏器功能损害者;不能按规定坚持服药者。
4 治疗方法
对照组给予口服心宝丸(由广东省药物研究所制药厂生产,批号20070326, 60 mg/丸), 6 丸/次,3次/d, 3餐后温服。治疗组给予口服扶正助脉方(由桂枝、党参、淫羊藿、苏木、地龙、清半夏、薤白、连翘、鸡血藤等12 味中药组成)。制法:中药饮片由本院药剂科购进,经鉴定无伪劣品后,按规定剂量由本院制剂室常压煎煮90 min, 2次,合并提取药液、减压浓缩至相对量(每剂药物相对提取浓缩液160 mL),无菌瓶装, 500 m L/瓶。服法:60 mL/次,3次/d, 3餐后温服。
两组均以7 d为1个疗程,连续治疗4个疗程。
5 观测指标及方法
5.1 临床症状、体征及舌脉的变化
治疗前后各观察记录1次症状、体征及舌脉,采用中医症状量化计分法[4]。疗效指标=(某症/征治疗前量化值-治疗后量化值)/治疗前量化值×
100%
5.2 心电图疗效指标
治疗前后各记录1次常规心电图或24 h动态心电图。
6 疗效判定标准
参照《中医心病诊断疗效标准与用药规范》[3]及《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4]中疗效评定标准制订。
6.1 中医症候疗效评定标准
根据症候积分变化判定。显效:临床症状、体征明显改善,症候积分减少≥70%。有效:临床症状、体征均有好转, 30%症候积分减少<70%。无效:临床症状、体征无明显改善, 甚或加重,症候积分减少<30%。加重:临床症状、体征均有加重,症候积分减少<0%。
6.2 心电图疗效判定标准
常规心电图检查者需计算1 min以上心电图记录。显效:平均心率恢复到60次/min以上。有效:平均心率较用药前增加20%以上。无效:平均心率无变化。加重:平均心率较用药前减慢20%以上。
7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3.0统计分析软件处理。计量资料数据以均数(¯x)±标准差(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等级资料采用Ridit分析。
8 结 果
8.1 两组中医症候疗效对比
见表1。两组对比,经Ridit分析, u=2.56, P<0.05,差别有统计学意义。
表1 两组中医症候疗效对比
8.2 两组心电图疗效对比
见表2。两组对比,经Ridit分析, u=2.50, P<0.05,差别有统计学意义。
表2 两组心电图疗效指标对比
8.3 两组治疗前后平均心率对比
见表3。
表3 两组治疗前后平均心率对比次/min, ±s
表3 两组治疗前后平均心率对比次/min, ±s
注:与本组治疗前对比, ** P<0.01;与对照组治疗后对比, ##P<0.01。
组 别 例数 治疗前 治疗后治疗组 117 45.37±6.32 62.38±8.51**##对照组 39 46.42±5.94 58.24±7.76**
9 讨 论
缓慢性心律失常常见于各种器质性心脏病,尤以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高血压性心脏病、心肌炎、心肌病、风湿性心脏病患者居多,少数病因不明。临床表现为不同程度的心悸气短、胸闷隐痛、头昏乏力,动则加重,伴畏寒肢冷、夜间憋气、失眠健忘、反应迟钝,严重者出现反复晕厥史,突发抽搐、心前区剧痛,可并发心力衰竭、心源性休克、心脏猝死等。中医治疗缓慢性心律失常有独特的优势,且为大多数患者所接受和青睐,而临床和实验研究也从不同方面印证了中医药的治疗作用。中医诊疗得当,能明显改善症状和体征,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和增强其对治疗的信心,中药毒副作用小,简便易行,发展潜力巨大[5-6]。笔者认为本病虽以阳虚瘀阻为主,涉及心、脾、肾脏,属本虚标实之证,但病位实质在心之络脉,“久病入络”、“久虚入络”、“久瘀入络”[7],病程日久,由“经脉继及络脉”,而络脉易滞易瘀,络瘀日久化浊生毒,形成脏络并病,滞、瘀、浊、毒互结。故临床单用温阳益气助脏之药难获良效,化痰降浊或活血化瘀又难尽其意,而治当“补其不足,损其有余”,脏络同治,滞瘀浊毒并祛,即扶正通络、祛瘀化浊并举。
笔者在对中医古籍挖掘整理、继承理解的基础上,结合多年临床研究,归纳阳虚瘀阻型缓慢性心律失常的主要病机为脏虚络滞、瘀浊互结,损伤并留伏心经络脉而发病,初步总结出从脏络论治阳虚瘀阻证缓慢性心律失常的治疗思路及扶正通络、祛瘀化浊四位一体的整体疗法,总结出临床经验方扶正助脉合剂。方中突出补脏不忘养心络,祛瘀不忘化浊毒的治疗思路;用药以温心经为主,兼补脾肾;祛瘀以活血为主兼通心络,化浊以祛痰为主兼以排毒。方中桂枝补心气之不足,温心通阳、疏通心络,为君药;党参、淫羊藿培补脾肾,扶正固本,助通心络,为臣药;苏木、地龙行滞活血、走窜通络,清半夏、薤白宽胸化浊、散结通络,配连翘排解心络浊毒,以利心气、充络,共为佐药;鸡血藤养受损之心体,补血活血,养心通络,为使药。全方在扶正补虚、注重心脾肾的基础上,突出温养心经、疏通心络、祛瘀行滞、化浊排毒,此乃立法、组方之特色所在。现代药理研究证实[8],桂枝能强心,加快心率、抑制异位起搏点,加强心肌正常传导机能,促进血液循环;党参能改善心脏功能,纠正心肌的代谢和缺氧,且能减弱或消除心律不整;淫羊藿有增加冠脉血流的作用,扩张外周血管,增强心肌兴奋性和自律性,并能调整植物神经功能紊乱;苏木缓解血管痉挛,抑制血栓形成及血小板聚集;地龙能增强心脏兴奋性,促使血管弹性增加,改善心律;半夏有扩张冠脉、抗心律失常作用;薤白能抑制血小板聚集、抗心肌缺血缺氧作用;鸡血藤加强心肌供血供氧,增强纤维溶解活性。全方加强冠状动脉供血,改善心功能和心肌细胞代谢,增强心肌细胞自律性、兴奋性和正常传导,有利于改善心脏窦房结的营养状况和窦房结功能。
[1]陈灏珠.实用内科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2005:136-147.
[2]陈灏珠.实用心脏病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5:36-48.
[3]沈绍功, 王承德, 闫希军, 等.中医心病诊断疗效标准与用药规范[M].北京:北京出版社, 2001:6-12.
[4]郑筱萸.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M].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 2002:233-238.
[5]万素君, 刘如秀, 郑军, 等.强心复脉颗粒对动物缓慢型心律失常模型心率的影响[J] .现代中医药, 2007, 27(1):35.
[6]梁昌年, 王华.中医药治疗缓慢性心律失常近况[J].中医药临床杂志, 2006, 18(3):309-311.
[7]吴以岭.络病学[M] .北京: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 2004:322-335.
[8]沈映君.中药药理学[M] .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97:1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