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析电视文化类专题片的缺失

2010-11-17杨晓珍

新闻爱好者 2010年17期
关键词:专题片纪实甘肃

杨晓珍

10多年来,在我国的电视荧屏上,出现了一批较有影响的文化类专题栏目。像中央台四套的《走遍中国》,浙江台的《江南》,重庆台的《人文天下》,北京台的《纪录》,甘肃台的《丝绸之路》、《美丽甘肃》,陕西台的《影像》等,而中央台10套节目的开播,则标志着文化类节目的制作和播出已走向一个高峰,并有了主流的阵地,产生了一批有代表性的栏目(《探索·发现》、《影响志》、《见证》)和一大批精品文化类专题节目。

但同时也出现了一些问题,特别是一些省市县的自办文化类专题栏目,这些问题更加突出,具体表现为纪实化、文学化、社会化三个方面的缺失。现简单分析如下:

纪实化是文化类专题片的现实主义精神的体现,是专题片贴近动态现实的一种方式和手段,是历史与现实结合的必然。文化类专题片纪实化的几个主要表现特征为:(1)从正在进行的一件文化事件入手,切入歷史的表述。文化的历史与现在交错进行;或完整记录一个鲜明的文化活动:婚丧嫁娶、社火、祈雨、祭祀、大法会等。(2)充分运用自然的现场声音,现场声音成为表达的主体。(3)合理运用音乐,以少为好。音乐有独立的空间,和解说交替进行,而不是相互打架、覆盖。如法国纪录片《迁徙的鸟》中的音乐元素为鸟飞行时翅膀拍打的声音。音乐必须有出处、有含义,否则宁可不用。(4)各种声音交错进行,扩展声音时空。比如表现崆峒山、武夷山、少林寺,声音除解说、音乐之外,还有钟、鸟、风、游人、做佛事所发出的声音。而这些声音是节目内容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纪实化不可或缺的元素。

纪实化的文化类专题片以《望长城》为代表,《望长城》就是凭借彻底的纪实而横空出世,成为中国文化类专题片走向成熟的标志。

在甘肃电视台5年前创办的日播文化类栏目《美丽甘肃》中我们看到:天水台反映民俗的《年初一》就是因纪实而取胜,它充分反映了民俗中原生态的摇曳多姿。但这样的作品比例偏少,也因此影响了这个品牌栏目的现实主义精神。现在甘肃卫视播出的《中国西北角》栏目,已经意识到了这个问题,纪实化的元素大大增加。

文学化是文化类专题片成熟的标志。文化类专题片不是新闻专题,恰到好处的文学化是此类专题片的必要因素。从《话说长江》、《话说运河》、《西藏的诱惑》到《望长城》,再到近几年出现的大型文化系列片《江南》、《苏园六记》、《中国博物馆》、《考古中国》以及中央台10套节目的开播,我们可以看到:电视一直与各种文学思潮(文学复兴、哲理小说、寻根文学、纪实文学、文化散文)相伴相生,文学化已成为中国文化类专题片的整体趋向和成熟的标志。同时,一批知名作家作为策划和撰稿进入文化类专题片的创作,更能说明这一点。

文学化是编导对采访对象的发现、创造与想象,是对过往历史的复读、复活;文学化不是漂亮词语的堆砌、不是对画面浅表化的描述,而是编导对画面背后所蕴涵的文化信息含量的解读、提炼与升华;文学化是编导个人情感的投入,画面因情感而复活生动,节目因情感被长久记忆。而电视文学化的一种主要手段是“陌生化”。陌生化是一个戏剧理论的概念,通俗来讲是将熟悉的事物陌生化,将陌生的事物变为熟悉的;将近变远,将远变近……

文学化的几个主要表现特征为:叙述基调统一,呈现个人风格;具备文学语感,富有诗意;编导的情感投入与文字控制;文化的发现。

在笔者创作的纪录片《东方的微笑》里,重点表达的是麦积山石窟的风雨千年,我们发现这座原本自然的山已经变成了文化之山,成为丝绸之路佛教石窟的又一高度;同时,和塑像一样,麦积山也完成了自己的千年禅修:原本远离人间,最后又回到人间烟火,与不断进行的现实遥相呼应又合二为一。在这里,文学化最后催生了麦积山在今天的现实意义。

文化类专题片的社会化是节目的深度表现,是对文化的深层次挖掘与思索。社会化的过程是编导将纷繁的采访素材进行系统化的过程。它要求我们不要单一地去看待一个问题,而是将采访素材纳入广阔的社会学空间,来判断取舍,并阐释文化的含义。说到底,文化类专题片最后的落脚点必须是对文化的、社会的、历史的、现实的透视、提炼、表述与发现。比如甘肃庆阳的窑洞,兰州的中山桥、羊皮筏子、牧民的帐篷,它们的变化是社会进步的体现,也是文化变迁的有力载体。所以,兴隆山、麦积山、崆峒山这些甘肃名山,它们之所以风格各异,是因为它们的文化背景独具风采,而不仅仅是因为摇曳多姿的风光。山因为文化而存在,而被人阅读;阅读的人多了,山也就成为一代名山。

我们可以说美丽风光是招牌、是索引,那么索引的背后是什么?在法国纪录片《迁徙的鸟》中,导演雅克贝汉向我们昭示的是:鸟无言无辩,却坚持飞翔,生命不止。而在众多的游记中,赏三峡、登黄山、临赤壁、悟敦煌、游故宫……除了传递水墨画般的自然意境之外,更多的是对遗址的凭吊、历史的感悟、人生的喟叹、文化的阐释、时代精神的挖掘等。

在范仲淹的《岳阳楼记》里,阳光明媚与风雨摇曳的交错中,是这样的慨叹: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在余秋雨的文化散文里,我们又经常在文化古迹中,看到一个个王朝的背景,一个个曾经风华的书生命运与时代大潮的穿行与错失……

总之,文化类专题片不要因为风光美丽而躲避动态的生活所蕴涵的文化;不要因为文化而忽略深度;不要因为非线编辑等技术忘掉节目的朴素和节奏;不要因为不合适的音乐而破坏了解说的空间,破坏了生活的原生态,损耗了节目素材丰富的内容含量;文化就在我们的生活里,在我们的社会里,在一点一滴的细节里;文化就在我们敏感的心灵和豁达的胸怀里。我们文学地、纪实地、社会地去表达美丽甘肃、美丽中国、美丽世界,因为,人类诗意地、艰难地、顽强地栖居在大地上。

(作者单位:甘肃广播电影电视总台)

N

猜你喜欢

专题片纪实甘肃
行走甘肃
甘肃卷
大美甘肃,我们来了
砚边纪实
中国梦 (大型文献专题片《我们走在大路上》插曲)
甘肃卷
梦想阳光(大型专题片《必由之路》主题歌)
浅析对电视专题片节奏的把握
浅谈新闻及专题片中的同期声采访拍摄
CHINAPLAS2016采访纪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