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论创新地市党报的理论评论

2010-11-17王仙明

新闻爱好者 2010年17期
关键词:党报选题决策

王仙明

党报是党的喉舌,党报要坚持党性原则,媒体改革“党管导向不能变”,这种要求首先体现在党报的理论评论工作之中。党报理论评论工作肩负着“以正确的舆论引导人,以先进的理论武装人”的历史使命,它既是报纸的旗帜与灵魂,也是党报的特色与生命。

在当今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人们的价值取向日益多元化,不同知识层次、不同目标追求的社会人群所构成的复杂受众体系,给地市党报理论评论工作提出了新的课题。笔者认为,在办报方面,党报要创新,求突破,所指称的并不仅仅在新闻采与编方面,理论评论同样承担着这一重任。

提升理论高度,突出政治性,树立政治意识、大局意识、责任意识,紧密配合当地党委、政府的重大决策,并力求超前。地市党报是地方党委的机关报,在宣传上要有权威性、针对性、指导性,不但要反映本地党委和政府的意图,还要站在一定的高度上,为本地党政领导的决策提供理論依据,起到智囊的作用。笔者在十几年的新闻采编实践中深感:有很多读者尤其是基层党政干部,对当地党委、政府的重大决策和下一步动向的了解,是通过阅读本地的地市党报获取、或通过本地的地市党报强化认识的。这也正是地市党报的权威性与公信力之所在。

对此,理论评论工作要结合实际,着眼于本地政治、经济状况的发展,围绕本地一个时期的中心任务发表系列评论文章。这些文章力争以理论阐述的形式,全面、准确地论证一定时期党委、政府决策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从不同角度透彻说理,力求引起较强反响。这些文章发出号召,指明方向,进而起到引导舆论、指导实践、打造党报权威性的作用。

紧密配合当前形势,突出新闻性。理论评论也要像新闻报道那样,力求见报迅速,增强时效性。“报纸是新闻纸”,时效性是新闻的第一特性,也应当成为党报理论评论工作的第一特性。地市党报要通过理论评论的形式,及时地把中央精神贯彻传达到基层,对于中央的一些重大决策,对于重大节庆纪念日以及一些重大新闻报道、重大事件,理论评论部门应密切关注、反应灵敏,力求同时配发社论或评论员文章。理论评论工作既要宣传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也要注重宣传党的最新方针、政策、决策。这就要求理论评论工作必须围绕党和政府的重大决策和中心工作抓选题,这既是党报的职责,也是理论评论突出新闻性的重要方面。

地市党报理论评论工作必须察民情、解民意,做到有的放矢。因此,理论评论的论题始终要有新闻性,没有新闻事实的依托,理论评论就成了无本之木。理论评论应及时以本报发表的新闻所提供的事实为出发点,引述事实,分析说理。对于新闻报道中的重要事实进行分析、评价,明确指出新闻报道的思想政治意义;对于一些客观事实进行具体分析,就实务虚,讲清道理,有效帮助读者理解新闻报道的主题思想。

当然,应该指出的是,理论评论的时效性,一定要服从它的政治性,务必做到议论得当,发言适合时宜。

贴近本地实际,贴近本地群众,有的放矢,加强针对性。地市党报的理论评论工作应避免缺乏针对性,对于群众最关心的理论问题应及时反映、解决。理论评论文章应避免讲泛泛而谈的大道理,要紧紧抓住本地发展的脉搏,针对本地群众关心的“热点”问题阐述观点,传播正确的意见。

笔者曾作过一项调查,了解到读者最想看到的是言之有物的理论评论文章。地市党报理论评论工作要讲究方法与策略,最重要的是要了解当地党委、政府的宣传思想,切实解决本地群众头脑中存在的有共性的思想问题。具体而言,应紧密地与本地政治、经济、文化发展的实际联系在一起,结合变化着的本地形势和方针政策,从某个角度和侧面,借题发挥,提出一些引人深思的问题,有选择有针对性地发表议论,进行深入、深入、再深入的思想性的说理。

理论不应是灰色的,要改进理论评论文风,增强理论评论的说服力和影响力。当前地市党报理论评论工作普遍存在的问题是脱离实际、内容呆板,空话、套话过多;形式陈旧、面孔单一、文风僵硬。这些问题使读者对理论宣传产生回避和麻木心理,很难让读者产生亲切感、亲近感,从而大为降低理论评论的吸引力,影响了党报理论评论宣传的效果。理论评论文章理论性强,说理的色彩浓,但是过于深奥就会拒人于千里之外。理论不应是灰色的,理论评论文章不应“板着脸孔”、“端着架子”说话,地市党报的理论评论文章应该进入千家万户,进入群众心中。

因此,要力避程式化、公式化的“官样文章”,更不能总是千篇一律。理论评论文章也要勇于创新,要说新话、出精品。要想方设法使理论能够满足不同层次群众的需要,立论客观、公允,为民代言、为民立言,使理论真正掌握群众,成为正确舆论的传播者和引导者。同时,理论评论文章的表达方式、语言风格也要力求符合普通读者的口味,要把深刻的道理渗到生动具体的语言当中。

就理论选题,建立研究、讨论机制;加强策划,确保理论评论的前瞻性、方向性。新闻采编是“合力”的产物,理论评论同样如此。地市党报理论评论工作首先应该围绕当地党委、政府的重大决策来抓选题。服务大局,做好宣传,是不容推卸的职责。理论评论部门要有主动意识,立足新的实践,分析新的情况,善于用“新闻眼”捕捉重大而又新鲜的题目。

具体而言,理论评论部门应建立研究、讨论理论选题机制;并与版面建立起高效协调机制,与版面负责人定期讨论选题的策划及实施。应该经常性地推出一个个核心主题,连接不辍,保持理论评论宣传密切联系实际、既紧凑又有序的势头。此外,理论版理论文章力争期期有主题,提高理论版的品位及可读性。

以上思考的落脚点在于,真正让地市党报的理论评论文章不仅为当地党委、政府所肯定,还要为读者所喜闻乐见,最终成为打造地市党报公信力与权威性的不可或缺的支柱。

(作者单位:聊城日报社)

编校:施 宇

猜你喜欢

党报选题决策
为可持续决策提供依据
本刊诚征“独唱团”选题
谈诗词的选题
本刊诚征“独唱团”选题
本刊诚征“独唱团”选题
决策为什么失误了
党报专副刊怎样撑起“半边天”
办好党报内参的思考与探索
党报创新文娱报道的实践与思考
关于抗美援朝出兵决策的几点认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