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创造和谐的盛会
——“芳草杯”第三届和式太极拳交流大赛观感

2010-11-17原福全

少林与太极 2010年10期
关键词:温县流派太极拳

文/原福全

创造和谐的盛会
——“芳草杯”第三届和式太极拳交流大赛观感

文/原福全

2010年8月20日,由焦作市体育局、温县人民政府、焦作市太极拳研究会主办,温县体育局、温县赵堡镇政府、温县太极拳发展研究中心、温县和式太极拳学会承办的“芳草杯”第三届和式太极拳交流大赛在温县武术馆拉开帷幕。来自全国16个省市47支代表队的500多名和式太极拳运动员与各式太极拳爱好者参加了这次活动。活动项目有和式太极拳传统套路及器械比赛、男女青年组和中老年组推手表演、全国功力大赛项目——桩上徒搏、纪念和式太极拳创始人和兆元诞辰200周年和式太极拳学术研讨会(即高峰论坛)。

历时3天的活动,来自各地的太极拳爱好者欢聚在一起,进行着感情交流、信息交流和技术交流。大家称这次活动是一次创造和谐的盛会、一次推动和式太极拳团结发展的盛会。

交流大会的开幕式8月20日在温县太极武术馆举行。原国家武术协会秘书长、国家体育总局武术研究院专家委员会执行专家康戈武,焦作市副市长乔学达,市政协副主席和金贵,焦作市原市人大常委会主任、市和式太极拳协会名誉会长郭安民,原市政协主席、市太极拳研究会会长赵功佩,温县县委书记魏曰高、县长李英杰,市、县政府与相关部门以及来自上海体院、河大体院、中州大学、焦煤集团、千业水泥有限公司的领导和各地嘉宾出席了开幕式。

如此规格的阵容出席一个县级民间武术团体——和式太极拳学会发起的这次活动,足以表明各级领导对该拳种发展的重视和支持。

号称古国(夏代温国、商代邢国、周朝苏国)、古都(温、邢、苏三国的都城)、帝乡(晋宣帝的家乡)的温县,北依太行,南临黄河,位于怀川平原。养育华夏民族的四渎(长江、黄河、淮河、济河)有两渎(黄河、济河)流经这里。这片热土上,有伏羲、炎黄与大禹留下的足迹,孔子、老子也曾到这里传经布道,文化底蕴深厚,加上此地“春种一粒粟,秋收万担粮”,历代为兵家必争。古老的中原文化和武术文化的联姻,产生了诞生于陈家沟的太极拳,历经传承发展,在毗邻的赵堡镇衍生了和式太极拳,在这两个太极拳流派的基础上,直接或间接

地又演化出杨式、武式、吴式、孙式太极拳,形成了当今太极拳的六大支柱流派。

温县的历届领导非常重视各流派太极拳的团结和发展,提出了“大太极、大团结、大发展”的口号,自20世纪80年代初起相关部门就经常以观摩交流和比赛的方式,为诞生于本县的陈式、和式与忽雷

架太极拳搭建相互学习、交流提高的平台,为其提供了展示自我、发展自我的良好空间与氛围。进入90年代后,在各级政府部门的推进下,温县各流派太极拳实现了整体快速的发展,和式太极拳的发展形势尤为喜人。该拳种被温县正式列为温县国际太极拳交流大赛的比赛项目,使之进而走上了世界大赛的舞台与讲坛,在国内外得到了更加广泛的宣传与发展。从1999年起,焦作市委、市政府做出了打造太极拳品牌的战略决策,将太极拳事业的发展列入了市“十一五”发展规划。各级领导没有忘记对和式太极拳的关爱,从市级领导岗位上退休的几位主要领导积极为和式太极拳的发展出谋划策,分别担任了该拳种有关组织的名誉职务。和式太极拳的传人也不负重望,在倾力进行和式太极拳推广的同时,以科学严谨的治学态度,收集史料,整理家藏,去伪存真,出版了大量介绍和式太极拳起源、发展及本流派特点与风格的书籍和影像资料,积极参与国家有关部门的太极拳研究工作,完成了和式太极拳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申报任务,参与了国家武术管理中心和式太极拳段位制的制定,促进了和式太极拳在世界范围内规模性的发展。

近十多年,是和式太极拳团结与发展的黄金时代。赵堡和式太极拳研究会会长和保森在研讨会上发言时呼吁大家,“要珍惜和式太极拳发展的大好时机,进一步加强团结,共谋发展”。回想起和式太极拳发展十几年来遇到的风风雨雨,这次活动的发起者和组织者、温县和式太极拳学会会长和有禄进一步诠释说:“任何一个事物的发展,都需要一个和谐的环境,和式太极拳是太极拳大家庭中的一员,我们不仅要加强本流派内部的团结,也要搞好与其他兄弟流派的团结。只有互相尊重、取长补短、互相学习,才能在共同发展中提升自我。”

正是在这种理念的指导下,全国性的和式太极拳交流大赛几年来愈办愈大、越办越好。长期从事和式太极拳推广的侯尔良先生来自铜川,今年70多岁,精神矍铄。他经历了和式太极拳发展的一波三折,感慨很多。他告诉笔者:“和式太极拳发展到今天,靠的是大家的团结努力。这次活动,显示了和式太极拳传人团结向上的局面,不仅加深了各地和式太极拳朋友之间的了解和友谊,而且对和式太极拳的宣传和推广很有好处。”

在开幕式上,中州大学还向温县和式太极拳学会授了“中州大学学生暑期社会实践基地”牌子。一所大学派出领导和学生参与这次活动,令我兴趣油然而生。原来中州大学建校30年来,校领导很重视学生的社会实践活动,有针对性地在各地建立了一些暑期社会实践基地。温县是太极拳的发源地,太极文化氛围浓厚。太极拳,是我国传统文化的精粹之一,底蕴深厚,充满哲理,它不仅是一门武术,重要的是能通过太极拳的习练启迪人的思想,让人懂得做人处事的道理,在强身中睿智,在练习中修心。中州大学的领导正是从文化的高度,选定温县和式太极拳学会为学生社会实践的基地。太极拳受到世界人民的青睐,被称为“代理架”的和式太极正在传播太极文化中正发挥着积极作用。

猜你喜欢

温县流派太极拳
太极拳的『绝世秘籍』
俄罗斯藏学研究的主要流派及其成就
太极拳的“教”与“学”应“以点带面”
赵建忠《红学流派批评史论》序
温县武术协会换届大会顺利召开
温县陈氏太极拳发展现状调查与分析
百川何以争流
——关于戏曲流派传承的再讨论
影响温县铁棍山药生长的气象条件及丰歉年气候模式研究
当代诗词“实验体”流派与艺术风格的建构
短小的铁棍山药是个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