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妃甸生态城指标体系研究
2010-11-16陈磊王刚
陈 磊 王 刚
(1.北京师范大学环境学院,北京100875;2.唐山市城乡规划局,河北唐山063000)
曹妃甸生态城指标体系研究
陈 磊1王 刚2
(1.北京师范大学环境学院,北京100875;2.唐山市城乡规划局,河北唐山063000)
生态城指标体系是评价指导生态城建设的必要手段。现有生态城指标体系编制缺乏对城市建设过程的指导及地方特色的体现,限制了其在生态城市规划建设中的作用。本文以曹妃甸生态城指标体系构建为例,在国内外最新研究成果的基础上融合国内外先进的技术和曹妃甸当地实际情况,构建了曹妃甸生态城指标系统。该指标系统属于开放型的动态指标系统,由目标管理型指标体系和过程调控型指标体系两部分构成,共包含51个指标目标管理类指标和152个过程技术类指标。该生态城指标系统可用作为城市管理者评价生态城规划目标和建设成果的定量化工具,同时该指标系统将规划理念目标具体化为规划行为,为城市规划部门、施工单位提供了定量化依据。该指标系统充分考虑生态城市规划、管理、建设,无疑对国内生态城市构建有着巨大的指导意义和实践推广价值,城市管理者可结合自身特色,构建全面合理的指标体系用以指导评价生态城市规划和建设过程。
生态城市;指标体系;曹妃甸
国内外诸多城市纷纷提出了建设生态城的战略设想,为将生态城理念由抽象概念落实到具体的可操控层面,需要研制全面合理的指标体系来指导评价生态城的建设过程和建设水平。目前国内指标体系大多以国家环保部颁布的指标体系为主,缺乏对城市建设过程的指导及当地特色的体现。本文以曹妃甸生态城指标体系为例,旨在探讨如何构建兼顾城市规划建设、城市管理阶段且具有当地特色的指标系统。
1 生态城指标体系研究进展
生态城的评价方法包括城市代谢法、模糊数学法、生态足迹法、生命周期评价法、指标评价体系法几种。其中指标评价体系法是以评价指标为基准,引导并用达标考核来推动某项事业的发展。指标体系法是我国目前采用较多的方法。上个世纪80年代开始,伴随着生态城市建设,国内政府机构和学术界就陆续从不同角度对生态城指标体系进行了研究,并提出了相应的数学模型[1-3]。宋永昌等从城市生态系统结构、功能和协调度三方面构建了生态城市的指标体系,提出了生态城市的评价方法,并选择了上海、深圳、天津、香港等城市进行了生态化程度分析[1];顾传辉、梁保平则采用目标层、准则层、指标层的三级结构模式,对社会、经济和环境等领域提出了生态城市评价指标体系[4、5];李宏文在生态城指标体系中引入数学模型,并采用突变评价法进行生态城评价[6];焦胜对目前指标体系中存在的不确定性进行了研究[7];国家环保部从“城市社会、经济和自然三个子系统构成的复合生态系统[8]”发出,颁布了《生态县、生态市、生态省建设指标(修订稿)》,为地方指标体系构建提供了权威的参考依据。
从指标体系研究进展来看,目前生态城市指标体系大多从经济—社会—环境的角度进行系统分析和整体把握,主要用途是环保部门对生态市进行综合评价与达标考核,但是指标体系尚缺少对城市空间、城市功能的考虑,因此现有生态市指标体系对城市规划编制及城市建设缺乏指导性意见。另外国家环保部颁布的指标体系仅属于基础框架性指标体系,在制订地方性指标体系时,必须结合本地实际编制符合地方特色的指标体系。
2 曹妃甸生态城典型性分析
曹妃甸生态城地处唐山南部沿海、渤海湾中心地带,距离曹妃甸工业区5km、京唐港区10km,是在沿海滩涂上建设的国际生态新城。按照建设世界一流生态城市的目标,曹妃甸生态城将探索解决中国城市化过程中产生的资源破坏、能源高消耗、环境污染、交通拥堵等诸多城市病,对未来城市化发展提供示范经验。从城市选址生态环境现状来看,曹妃甸生态城选址地土地盐碱化程度高,海水倒灌造成淡水资源稀缺,大部分地下水不具备开发利用潜力,生态系统较为脆弱。在脆弱的生态基底上大规模建设曹妃甸新城,需要将生态治理的理念细化到具体的城市规划和城市建设过程中。同时作为中国与国外合作建设生态城的重要试点,曹妃甸已先后与瑞典、意大利、英国、荷兰、新加坡等国家展开了合作,国内外先进技术为曹妃甸生态城建设提供了强大的智力支持,曹妃甸生态城指标体系需要融合国内外先进的技术,将其建设成一个包容性强的动态指标系统。
3 曹妃甸指标体系概念框架
本课题组以国内外最新研究成果为基础,遵循系统性、可操作性、特殊性原则,参考规划目标并结合曹妃甸当地实际情况提出曹妃甸生态城指标体系概念框架设计思路(见表1)。
表1 曹妃甸生态城概念框架设计思路Tab.1 The conceptual framework of Caofeidian Eco2city
综上所述,生态城指标体系将由两部分构成:用来评价规划目标和建设成果的目标管理型指标体系;将规划理念具体化为规划行为,并用来为城市设计者、研究人员及承包商提供定量化依据的过程调控型指标体系,具体见图1。
图1 曹妃甸生态城指标系统结构Fig1 The structure of Caofeidian Eco2city indicator system
其中目标管理型指标体系以“经济—社会—环境复合生态系统”为基础,构建由经济、社会、环境三大子系统组成的管理类指标体系,用途是对生态城进行目标导向与监控生态城城市建设的达标情况。依据层次分析法将指标体系分为目标层、方案层、指标层、标准层4个层次。
过程调控型指标体系则属于过程调控式指标的集合。该指标体系从城市规划、城市建设、城市管理等多角度导向并调控生态城建设过程,是城市规划目标在城市空间形态上的具体体现,是目标管理型指标体系得以实现的综合技术系统和措施。过程调控型指标体系从城市规划建设各大子系统出发,共分为:城市功能、城市空间、建筑和建筑学、交通和运输、能源利用、废物循环利用、水资源和水污染、景观和公共空间等8大技术子系统。该指标体系通过运用技术和管理的手段综合城市功能和空间开发,制定发展系统措施和设计方案,并在规划和建设的过程中起到指导和监督作用,从而实现城市结构合理、土地利用高效、环境品质良好等目标。如图2所示,该指标体系应该是一个立体动态的开放体系,其指标涵盖不同的城市尺度(区域、城市、街区、建筑),或不同的阶段(城市规划、城市建设、城市运营)的技术和措施系统。具体见图2。
4 曹妃甸生态城指标体系选取
在具体指标遴选及赋值上指标体系应遵循以下原则:
(1)兼顾指标的完备性和精练性。即要求内容全面,又要求指标数量应少而精,尽量选择最具代表性的指标;
表2 曹妃甸生态城目标管理型指标体系Tab.2 Caofeidian Eco2city management indicator system
图2 曹妃甸生态城过程调控型指标体系Fig.2 Caofeidian Eco2city indicator progress system
(2)兼顾现行统计制度。在能够反映城市生态发展时代特征的前提下尽量选择现行统计制度下能够采集到的指标;
(3)考虑本地情况。选择指标体系中应尽可能反应曹妃甸新城的规划目标和实际情况。
以曹妃甸生态城指标体系为例,指标遴选过程课题组采用德尔斐法,目标管理型指标体系共选取51个指标。根据曹妃甸生态城“港城、创新性城市、活力城市、文化繁荣、世界一流宜居新城”的城市定位,提出对应目标层:有吸引力的开放城市、创新性城市、有经济活力的城市、高品质宜居城市、文化体育繁荣的城市等五大目标。而根据曹妃甸新城脆弱的生态现状,提出曹妃甸生态城应建设成为生态友好型城市。方案层指标遵循城市规划方案,根据生态城规划目标及当地实际情况设计,思路见表2。
指标层选取充分兼顾现行统计制度,选取统计成本相对较小的指标,另外生态体系中重点监控指标用3表示,指标的选取结果和指标的说明见表2。
表3 曹妃甸生态城过程调控型指标体系Tab.3 Caofeidian Eco2city progress indicator system
过程调控型指标体系则包含了8大子系统,共152个具体指标,构建理念和指标范围见表3。过程调控型指标体系是以目标管理型指标体系为依据,将城市建设的各项物质要素在当前拟建设开发的地区进行空间部署,按照生态城市特点,过程调控型指标体系共分为城市功能、城市空间、建筑和建筑业、交通与运输、生态循环系统、景观和公共空间等六个子系统。
(1)城市功能:反映城市的个性和特点,由城市的各种结构性因素决定城市机能,在指标体系中具体反映应是集约用地和可持续发展,一个实现资源优化配置的生态城市,应由多个特点清晰明确的功能区组成的,从动态的角度讲,城市功能区的形成过程应该是具体生态城指标体系在空间上落实的过程,因此在城市建设初期就应将城市人口密度、居住空间、服务设施的可达性等因素列为城市建设的约束性指标。
(2)城市空间:生态城市的空间应更注重人类的实际感受,而非总平面图、透视图及模型等城市规划设计方案所产生的图形感受,以拼贴城市、文脉主义、绿色尺度为理论依据设计城市空间结构、街道尺度,并将其反映到具体的指标上。
(3)建筑:在生态城市的建筑全寿命周期内,最大限度地节约资源(节能,节地,节水,节材),保护环境和减少污染,为人们提供健康,适用和高效的使用空间,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建筑。
(4)交通运输:结构性的减少小汽车的使用,支持公共交通在城市交通中占较大比例。
(5)生态循环系统:按照生态循环的模式构建城市资源管理体系,统筹考虑污水处理、固体废弃物、再生资源等公共设施。
(6)景观与公共空间:保证建筑(群)与自然环境产生呼应关系,提高其整体的艺术价值和空间的可达性。
5 总 结
现有生态城指标体系大多缺乏对城市建设过程的指导及当地特色的体现。本课题组探讨了包含目标管理型和过程调控型两大体系的生态城指标系统,可用来导向和监控生态城建设的达标情况并提供城市建设的评价标准,对生态城规划建设管理无疑有着巨大的指导意义。另外在具体指标的选取过程中,充分反映曹妃甸新城当地实际和城市规划预设目标,并为现行城市规划编制方案提供一定的定量基础。该指标系统的构建理念具有一定的推广价值。
References)
[1]宋永昌,戚仁海,由文辉.生态城市的指标体系与评价方法[J].城市环境与城市生态,1999,(5):16-19.[Song Y ongchang,Qi Renhai,Y ou Wenhui.the Indicator System and Evaluate Means of Eco2city[J].Urban Environment and Ecology,1999,(5):16-19.]
[2]朱兴平,曹荣林.生态城市的数学模型建立[J].四川环境,2006,(2):16-19.[Zhu Xingping,Cao Ronglin.A Mathematical Model for Eco2city[J].Sichuan Environment,2006,(2):16-19.]
[3]郭秀锐,杨居荣,毛显强.生态城市建设及其指标体系[J].城市发展研究,2007,(6):56-60.[Guo Ruixiu,YangJurong,Mao Xianqiang.Eco2City Construction and Indicator System[J].Research on Urban Development,2007,(6):56-60.]
[4]梁保平,余丽娟,黄仿.生态城市评价研究的基本理论问题[J].广西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6,(3):91-94.[Liang Baoping,YuLijuan,Huang Fang.The Basic Theoryfor Ecological Assessment[J].Journal of Guangxi Normai University(Science),2006,(3):91-94.]
[5]顾传辉,陈桂珠.生态城市评价指标体系研究[J].环境保护,2008,(11):24-25,38.[Gu Chuanhui,Chen Guizhu.Research on Eco2City Indicator Evaluation System[J].Environment Protection,2008,(11):24-25,38.
[6]李宏文.突变评价法在生态城市评价中的应用[J].环境保护,2004,(9):26-32.[LiHongwen,The Application of Mutation Evaluation in Eco2city Assessment[J].Environment Protection,2004,(9):26-32.
[7]焦胜,曾光明,何理.生态城市指标体系的不确定性研究[J].湖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4,(1):75-78,90.[Jiao Sheng,Zeng Guangming,He Li.The Uncertainty Analysis of Eco2City Indicator System[J].Journal of Hunan University:science 2004,(1):75-78,90.
[8]马世俊,王如松.社会-经济-自然复合生态系统[J].生态学报,1984,(1):1-9.[Ma Shijun,Wang Rusong.Social2Economic2Natural Ecological System[J].Journal of Ecology,1984,(1):1-9.]
Research on Indicator System for Caofeidian Eco2city
CHEN Lei1WANG Gang2
(1.School of Environment,Beijing Normal University,Beijing 100875,China;2.Urban Planning Bureau of Tangshan District,Tangshan Hebei 063000,China)
The indicator system is a necessary means to evaluate the construction of an eco2city.Being scanty to guide the urban construcion process and reflect the urban characteristics,the existing indicator systems have limitations in urban planning and impletementation.Taking Caofeidian Eco2city as an example,this paper integrated the latest research results with the advanced technology and local conditions to bring forth an indicator systemfor Caofeidian Eco2city.The Indicator System for Caofeidian Eco2city is a dynamic and open system of indicators,integrating the management indicator system with the progress indicator system,which contains 51 indicators and 152 indicartors,respectively.The system can be used as a quantitative tool to evaluate the planning objectives,or a quantitative guideline for urban planning bureaus and construction departments by transforming the specific planning concepts into planning and construction activities.In consideration of the progress of urban planning,mangnagement,construction for eco2cities,the Indicator System for Caofeidian Eco2city may provide some guidance for urban managers,and the urban managers can make their own indicator systems to guide the eco2city process.
eco2city;indictor system;caofeidian
F062.2
A
1002-2104(2010)12-0096-05
10.3969/j.issn.1002-2104.2010.12.020
2010-08-10
陈磊,博士生,主要研究方向为流域水环境管理,城市规划管理等
(编辑:田 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