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山东影视剧的地域文化特色阐释

2010-11-16张勇

电影评介 2010年6期
关键词:齐鲁崇高影视剧

近期一部《闯关东》红透的大江南北,也使得山东影视剧创作再次成为舆论关注的焦点。其实山东影视剧的创作从80年代一举夺得“飞天”、“金鹰”三连冠的《武松》、《今夜有暴风雪》、《高山下的花环》开始就得到了国人的关注,90年代历史巨作《孔子》、人物专题片《孔繁森》、大型故事片《长河入海》,再到千禧年后的《大法官》、《大染坊》、《旱码头》以及08年初热播的《闯关东》等,无一不是叫好又叫座的电视剧佳作。凭借着这些超人气的影视剧的创作山东影视文化产业已经形成一个响当当的品牌,在观众和业内人士两大受众群体中均获得广泛好评。那么究竟是什么原因使得山东影视剧能够得到观众的认可呢?其实梳理一下山东影视剧沿革的历史,不难发现无论在何种时代的背景下山东影视剧都浸透着浓郁的齐鲁文化特色。

一、平民英雄的着力塑造

山东影视剧之所以能够从80年代初期便异军突起,直至今天仍然能够获得观众普遍的认同,其中最根本的原因便是每一部影视剧都去着力塑造生活在观众身边的“平民英雄”形象。

从80年代初期的裴晓芸、梁三喜、靳开来到近期的朱开山、陈寿亭等无一不是观众所能够把捉到的生活中最普通的民众,而正是这些小人物却最终成为了观众心目的真正英雄,而这恰恰最为集中展现了齐鲁文化的浓厚特色。齐鲁文化的核心内涵便是“仁”,所谓的“仁”也即是孔子所言,“仁者,爱人也”,因此齐鲁文化真正的关注点便是普通民众的存在。在古代山东的文化传统中,我们极少数能够看到“才子佳人”的形象,更多的便是像水浒中梁山好汉式的平民英雄。而现在山东影视剧中的人物形象的塑造更是这种文化传统的现代展现。

以靳开来和梁三喜为代表的山东影视剧中的人物形象虽平凡单纯,但其内在价值却是意味深长的。对于以农耕文化为根基的中国文化而言正是这些生活在社会底层的芸芸众生才是构建我们民族精神的主体,透过这些人物形象所特有的隐忍宽容、性情笃真的特性,才真正的了解到了这个民族传统所留给后人的精粹。

二、文化守成的现代阐释

山东影视剧带给我们最大的冲击便是影片中所透射出如潮水般的“浩然秉正”之势,影片创作的主题绝大多数都是宣扬齐鲁传统文化中忠义礼孝、民族正气、道德情操以及安贫乐道等精神内核在现代社会中所特有的无可替代的重要意义和价值,从中无时不刻不散发出齐鲁传统文化思想的积极光辉和诱人的魅力。这种对于传统文化的坚持和守卫正是山东影视剧的最为独特的价值内涵。

《闯关东》便是这种齐鲁传统文化守成的最为集中的展现。影片通过朱开山一家在被迫进行的民族迁徙路途上所经历一次次的波折磨难为背景,着力描写他们与土匪、官兵、土豪、乡霸、流氓、流民、善人、妓女、瘾君子、矿工等等形形色色的人物交往和抗争的过程中的父子血肉之情、兄弟手足之情、夫妻感情特别是民族尊严等情感的抉择,彰显出了齐鲁传统文化内在的悲天悯人的人文情怀以及庄严深重的道德理性精神。这同时也在物欲横流的当今社会重新树立起了齐鲁文化人文精神的旗帜。

在人文精神和人性操守遭受到质疑和抛弃的时代里,山东影视剧的创作却还依然在恪守着对于崇高价值的坚守和人性美观的追寻。关怀人的生存命脉和人的终极价值意义,表现出一种自觉而悲壮的文化殉道意识,是山东影视剧创作体现出的共同的文化价值取向,也即是对于齐鲁传统文化内蕴的恪守和现代性的诠释。

三、崇高与梦想的完美结合

虽然山东影视剧秉承了齐鲁传统文化中道德理性主义和民族精神操守的核心价值观念,但是观看完后你并不会有道德说教和政治宣讲的印记,究其原因主要是在山东影视剧创作中还浸透着浓郁的崇高悲剧意味和人性理想光辉的环绕。齐鲁文化经过了新时期的洗礼后,所本有的重义尚礼、贵公敬忠的传统文化品格和道德操守更加具有崭新的内蕴。山东影视剧正是借助于对崇高的悲剧性阐释和梦想的着实追求将抽象的齐鲁文化中道德教条转换为具体可感的外化行为准则。

《高山下的花环》是目前军旅题材中最为优秀的作品之一。它的优秀并不是它描写了多么激烈的战争场景,也并不是它宣讲出了多少的豪言壮语。这部作品之所以令人看后久久难以忘怀的其实是影片中所展现出的人性善良和宽容,梁三喜不顾个人恩怨,为掩护赵蒙生而遇难,而他留给家人的却是一张620元的欠账单,但梁三喜的母亲和妻子没有任何怨言地倾其所有将欠账还清后默默离开。赵蒙生也因此而忏悔,他的人性也由此而转变复苏。这种重义、重情的形象谱系的塑造都集中而完整的展现了齐鲁文化中崇高和梦想的完美结合。

借助于厚重的齐鲁传统文化因子新时期以来山东影视剧创作具备了极大的阐释空间和理论提升的意义,关注日常平民的生活叙事,注重道德理想的现实转换以及对于民族大义的凛然颂唱都构建了山东影视剧创作的本质精神内涵。

猜你喜欢

齐鲁崇高影视剧
齐鲁声音
林尊文:我的齐鲁之缘
影视剧“烟雾缭绕”就该取消评优
齐鲁声音
无名的崇高
被影视剧带火的“胜地”
试论影视剧中的第三者现象
齐鲁书社
Yangjiabu : 500 Years of Pride, Paintings and Kites
The 11 Well-known Kite Families in Weifa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