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舞蹈教育与素质教育的关系
2010-11-16顾芳
■顾芳
随着社会的进步,人们越来越注重精神方面的追求,有越来越多的孩子开始学习舞蹈。而在当今以独生子女为主的社会里,孩子们在家都是万千宠爱于一身的,慢慢养成了以自我为中心的观念,所以刚开始学习舞蹈时,很多孩子不适应,怕吃苦。由此让我想到了一个现在从幼儿园到大学都会提及的字眼——“素质教育”。何为“素质教育”?国家教委《关于当前积极推进中小学实施素质教育的若干意见》中作了明确解释:“素质教育是以提高民族素质为宗旨的教育。它是依据《教育法》规定的国家教育方针,着眼于受教育者及社会长远发展的要求,以面向全体学生,全面提高学生的基本素质为根本宗旨,以注重培养受教育者的态度、能力,促进他们在德智体等方面生动、活泼、主动地发展为基本特征的教育”。舞蹈艺术历史久远,是人们表达情感最古老和最直接的好形式,它对儿童品行素质、自身修养、生长发育、身体协调、想象力、创造力及记忆力等方面都起着极好的促进作用。舞蹈教育具有推动儿童素质全面提高的诸多潜在优势,是孩子们喜欢的一项活动。
首先,通过舞蹈训练可以强身健体,培养吃苦耐劳的精神。在舞蹈基础训练中,对训练者的肩腰胯腿柔韧度的要求非常高,通过对这些部位的拉升延展训练,可以有效提高孩子的协调性和灵活性,长期训练还有助于形体的健美,培养内在气质。儿童由于其年龄特点,骨骼、肌肉及肌腱非常嫩,可塑性很强,从儿童时期开始训练舞蹈可以矫正一些不良习惯导致的形体毛病。如:有的孩子习惯“内八字”行走导致小腿内侧弯曲或是“x腿形”,有的孩子端肩,有的孩子驼背,还有一些孩子体质虚弱,经常生病等。在经过一段时间的舞蹈训练后都能得到一定的矫正和改善,使她们的身体更挺拔,肢体更灵活。然而,练习舞蹈是非常艰苦的,现在的孩子都是独生子女,刚开始练功时因为怕苦怕累都会掉眼泪,甚至半途而废。这就需要家长和老师的正确引导,让她们在学习舞蹈的过程中有一个奋斗目标,只要有兴趣和目标,进步就会很快。舞蹈训练里有些动作是必须付出痛苦和艰辛才能完成的,当孩子们取得了一定的成绩时,她们就会懂得“苦尽甘来”的道理。这样,既培养了孩子吃苦耐劳的精神,又锻炼了她们的坚强意志。
其次,舞蹈可以陶冶情操,培养儿童对美的认识。一个人的性格不完全是天生的,也不是一朝一夕可以形成。虽然人的生理条件,尤其是神经系统的特点对性格的形成有一定的影响,但这种影响是微小的。人的性格是在长期的生活实践中,受到社会各方面的影响,及受到的不同教育而塑造成的。开展良好的舞蹈教育可以使孩子在轻松活泼的环境中通过身体动作去感受音乐形象,通过表情配合动作去表达自己的思想感情,易使孩子形成活泼开朗、热情大方的性格。因此我认为儿童舞蹈教育也是儿童形成良好性格的重要工具之一。舞蹈教育也是对儿童进行美育教育的最具广泛性的形式之一,在教学过程中,通过优美的旋律和优美的动作,两者的有机结合塑造出了优美的舞蹈形象,让孩子在学习训练表演的过程中受到美的教育。让孩子去认识美,感知美,有助于塑造儿童的形体美、行为美、品德美和人格美,还有助于培养和提高她们的审美意识和审美能力。
第三,学习舞蹈可以培养儿童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可以提高记忆力,促进智力发展。“孩子是天生的艺术家”。这是因为她们具有天生的创造力,她们活泼好动,喜欢新鲜事物,善于幻想。而舞蹈在这方面为她们提供了良好条件。因为有了这片天地,往往每个孩子对每一个舞蹈动作、每一个舞蹈作品、甚至舞蹈感觉都会有不同的理解和感受。可以把舞蹈教学过程变成儿童主动探索的活动,让她们充分发挥想象力,激发她们的学习兴趣,并抓住孩子天生的好胜心使其主动参与,积极投入。每一个舞蹈都是由一个又一个的动作组合而成,儿童在学习舞蹈的过程中充分调动了儿童的心理活跃因素,使其有了敏锐的观察力、较强的理解力和记忆力,并对儿童的想象力及创造力起到了一定的推动作用。
还有,儿童舞蹈教育是培养孩子团队精神的一种好形式。儿童舞蹈教育一般是一种集教学、训练、排练、表演为一体的集体教育活动,有着严格的统一性和规范性。这种统一性和规范性有助于培养儿童的纪律观念,有助于儿童的团结意识、协作配合意识、荣誉观念及团队精神,因为儿童舞蹈往往是以群舞的形式进行排练和演出,整齐的队形和动作常常是衡量舞蹈美感的标准之一,如果有一个孩子不认真,动作错,就会影响甚至破坏整个舞蹈画面的美感。那么,通过系统的训练,久而久之,集体观念自然形成,孩子们就会养成自觉守纪律,注意相互协作和配合,主动关心照顾其他人的行为习惯。
总之,儿童舞蹈教育是充满活力和希望的事业,它的广泛传播不仅对儿童的教育事业,而且对舞蹈事业的未来都起着积极的推动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