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代宗师刘天华
2010-11-16王思丹
■王思丹
他,温文儒雅;他,一付厚厚的眼镜下面透出一双睿智的眼睛;他,是第一个主张“把音乐普及到民众的”;他,是第一个主张“从东西调和与合作中,打出一条新路来的”;他,是刘氏三杰之一;他,是良师;他,是严父;他,把中国的京剧翻译成五线谱并带到了大洋彼岸;他,创作了中国最早的二胡、琵琶练习曲;他,创立了国乐改进社;他,就是一代宗师刘天华先生。
这些天一直沉浸在 《刘天华记忆与研究集成》这本书里。心情无比的激动。115年前,江苏江阴的一个知识分子家庭添了一个男孩,这就是后来的音乐奇才刘天华。自小就天资聪颖的他倍受同学们的仰慕,但是谦和,不张扬却一直伴随着他到生命的最后。
博学:从小因为受到家族的影响,刘天华在绘画和音乐方面显露出才华。中学时期,就读的常州府中学堂是一所文理并重,中西兼顾的新式学校。在那里加入了军乐队,而且对书法、中国古典文学和西洋绘画都有着极大的兴趣和造诣。在上海,加入“开明剧社”担任小号手及编曲工作,由此开始钻研音乐理论;随后在小学任教的他,又开始学习中国民族乐器,三弦、琵琶、二胡、唢呐;作为中学音乐教师的他又开设了乐理、唱歌和铜管乐队与丝竹合奏的课程;暑假期间又开始到河南学习古琴,并将古琴的技巧应用到自己创作的琵琶曲《虚籁》中。到北京大学后开始专业的琵琶、二胡教学工作。期间又拜俄罗斯小提琴家托诺夫为师学习小提琴;向燕京大学斯特勒吉学习和声,向燕京大学美籍教授范天祥学习理论作曲……学习是天华先生毕生的追求,不停地接受新的事物吸取养分是他渴望的,也是他付出自己的努力获得的。在后来对天华先生的研究中,有人曾经以表为释,总结出天华先生身上有着太多太多的(19种)多元文化的组合,这也是我们今天一直所推崇的,是21世纪的时代标志,但是早在19世纪天华先生就已经身体力行了,而且可以集如此多的多元文化于一身的恐怕也只有天华先生一人吧。
勤学:也许是受到父辈和兄辈的感染和鼓舞,作为刘氏三杰之一,曾经在小学、中学和大学任教的他,一直都在不停歇地学习着,向民间艺人、向国乐大师、向西洋教授们。为了学习他可以清贫,但是获得知识后的满足感是足以让他兴奋和喜悦的。在北京教书的时候,常常是每天在上完三个学校的课程后,回到家中连衣服都还来不及脱下就开始练琴;在夏日背对灶堂间的余火练琵琶,他的女儿在后来的回忆中写到“父亲从早到晚,从晚到夜地练琴,年年如一日。”孩子们是在他的琴声中入眠的,由此他常常引来邻居的责怪。也只有因为学习的勤奋才使得28岁才开始学习小提琴的他,老师给出的评价是“进步速度之快惊人。如果可以再早些学习的话一定会是个著名的小提琴家”。有学无类,他从来都是为了学习音乐不在乎对方的身份和地位。寺庙的僧人、街头的艺人等等这些当时最让人瞧不起的人,但是他把他们请到了家里,让他们演奏并记谱,从他们的身上吸收到了丰富的民间音乐的养分,为此有人还讥讽他说他跟叫花子交朋友。
良师:琵琶演奏家教育家曹安和先生是天华先生的学生,她在回忆中写到:自己到老师家吃饭,餐中曾谈起自己在女子文理学院当助教时,觉得学生难教而受到老师的责骂。天华先生认为老师的责任就是教好学生,学生学不好,不要说是学生的问题,而是应该反省当老师的教法,为什么教不会。如果学生都是天才就不需要老师了。因此无论学生多么的愚笨,他都尽力教导,尤其对不聪明的学生更是关心有加,多以赞扬和期望为鼓励;对于聪明的不好学的学生就严厉地批评,对于改过的就加以夸奖。以至于学生们都觉得老师的责骂是因为自己当时的过错而感到羞愧。也正是这样的爱生如子,奖惩分明,后来在天华先生的教导下诞生了很大一批大音乐家,而且他们在日后的教学中都一直延用着天华先生的教导方式。
超前的理念:组织国乐改进社、创办音乐杂志、创设暑期音乐学校、组织研究所、规范乐谱记谱法、打消门户之见、从创造方面求进步、改良乐器的制造使中国的乐器与世界音乐统一。这一系列的理念也是我们现在一直在追求的,可是早在先生健在的时候就已经有了雏形,甚至很多已经成型了。这些都体现出天华先生的远见卓识和超前的理念。但是后来大多因为经费的问题而搁浅,令人惋惜。对于国乐的改进天华先生提出应该不要光学习西洋的乐器,盲目的认为一切都是外国的好,从而丢弃掉老祖宗留给我们的文化遗产;而我们自己国家的音乐文化也不应该流落到街头艺人和逃荒要饭上去,让人家鄙视,看不起。我们的国乐应该是吸收精髓,摈弃糟粕的。在这些问题上天华先生都是在默默的准备着,在私下里把当时人们认为是乞丐行为的二胡,带到了大学堂里,带到了音乐会上。让所有人都欣赏它,觉得它是高雅的,应该和西洋的小提琴相媲美的。对于音乐人才的培养天华先生认为,音乐应是所有有兴趣、有理想的人该具有的素质,是普通人都应该有的修养。应该普及到民众中去,不应该是少数人的专利。利用暑假举办音乐学校,让更多的人学习音乐而且这种学习是学费越少越好的,最好是不要钱的。所以天华先生在业余时间教的学生都是免费的。组织音乐研究所,集合众家之长,一起收集和研究国乐曲谱,保护和整理曲目,解决各类国乐上遇到的难题。天华先生在二十几岁的时候就一直为自己的梦想努力着,奋斗着,他的头脑中一直都在探求着国乐的复兴。
创作与改革:天华先生在短短的三十七年生命中,为我们子孙后代创作了十首二胡曲,三首琵琶曲,两首合奏曲和二胡练习曲四十七首琵琶练习曲十五首。这些都是使我们终生受
益的,一辈子都学不完的东西。他立足运用民族民间音乐的传统手法,融合他自己学习的西洋的和声和作曲法,创造性的自成一派。一方面是为理想、前进的积极的;一方面为困难与挫折、内心苦闷的。他创作的作品,多数是自传性的。初到北京,工作方面的不受重视,“琵琶导师兼事务员”的身份其实就是非正式的教员,在教课之余多做些打杂的琐碎之事;这些都没有影响到天华先生积极工作,没有打消他对国乐的追求,他一直坚持学习与提高,由学生演奏的他的处女作二胡曲 《病中吟》最终令大家对二胡另眼相看;在创立国乐改进社的时候他又专门创作了琵琶曲《改进操》,第一段引用了古琴中的注绰的手法,第二段则用琵琶的手法加入复音,作为改进国乐的象征,表现出对国乐改进的信心。因此他是在边创作边演奏边把国乐艺术传播的人。在乐器改造方面,无论是琵琶还是二胡,经过他从选料、制造工艺、定弦、演奏手法上的创新性的改革,都发挥出前所未有的艺术表现力,大大拓宽了琵琶的演奏音域,从琴弦的变化中音色随之而变化着,而且从天华先生的遗物中看到在演奏的义甲(非人手的指甲)上他已经提前到使用了银质指甲,琵琶的义甲使用是到二十世纪六十年代才开始普及的,他老人家又提前了一步。由于受到西洋小提琴学习的影响,改变中国传统的音乐学习方式——口传心授,给所有演奏的乐曲记谱,编写练习曲,使音乐学习系统化,科学化,这也应该是中国音乐史上仅有的先例。
爱国主义者:从一个普通的教育者到一个专业从事音乐的教育家,天华先生无时无刻都把国家放在心中最重要的位置。他一直都在说自己是中国人,是研究音乐为职志的人,如果不对濒临绝亡的国乐有所补救,是件很惭愧的事情。所以他要打消一切门户的隔阂,将大家合力起来成立国乐改进社,以挽救国乐。学习西洋的音乐是为了更好的借鉴人家的经验,为自己的国乐服务,更好的发扬和继承国乐;把民间艺人请到家里演奏记谱是为了更好地整理国乐;把梅兰芳的京剧演唱谱用五线谱记谱带到美国,是为了让外国的人都知道并更好地了解中国艺术。“五三”惨案后最先组织国乐改进社的演奏人员和进步学生举行义演,为死难烈士募捐;表现出中国人民不畏帝国主义的强盗行为,在反动政治的高压下,用自己的方式表达自己的爱国热情。
德国的音乐家雷兴曾经说:“刘君的贡献是中国音乐复兴上的最优美的希望,或者可以说是中国新乐的产生。”
天华先生离开我们已经七十八年了,但是他老人家的遗志一直都让我们每个学习和从事民族音乐的人所牢记——把音乐普及到民众中去,让中国音乐屹立在世界音乐之林;叹,天妒英才早逝;喜,民族音乐后继有人。让我们在天华先生的音乐中感受他的精神奋发,至高追求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