镇江市“文心合唱团”的特色及走向
2010-11-16陶然
■陶然
镇江市是有三千年历史的文化名城,有着深厚的文化底蕴。在名山胜水熏陶中的镇江人,似乎生来带有几分蕴藉儒雅,带有对艺术的渴求和亲近。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镇江人对音乐这一艺术门类的喜爱,愈见高涨。为顺应城市文化的发展和群众品位的提升,镇江市文心合唱团应运而生。其构成与特点,活动与影响,均有与众不同之处。
一.构成与特点
镇江市文心合唱团原名镇江市群星合唱团,是由镇江市文化馆于2005年4月经过较严格的考试、选拔而组建的。通过两年的发声、合唱训练,又经过两次考核、整编,在2006年上半年建成48人的规模,能够演唱混声四部合唱(包括无伴奏合唱),演唱形式多种多样,有歌曲原创及改编能力,在镇江有不可小觑的影响力。2008年,镇江市群星合唱团正式更名为镇江市文心合唱团,取《文心雕龙》的雅韵,以竹林千竿的南山风景区为意识想象背景,同时也强化、突出了镇江的地域性。改名“文心”标志着它中型合唱团地位的进一步确立。
镇江市文心合唱团(下称“文心合唱团”)设团长1人,统筹事务,全面组织协调;设副团长2人,分别负责日常行政事务、对外联络事务工作和教学事务工作;下设行政组与教学组,两位副团长各管理一组。此外设声部长4人,各自带领男高声部、男低声部、女高声部、女低声部。合唱团团员主要为市区的文教、机关、工厂的退休干部职工,平均年龄在60岁以上,甚至有年近八旬的老同志欣然参加。这样的职业背景、年龄结构,也决定了合唱团的某些特点。
1.业余中有专业。文心合唱团由退休干部、职工构成,创建之初,主要是让老年人的艺术情怀有所寄托,让他们老有所为、老有所乐,具有浓厚的业余团队的色彩。但因其中有不少退休教师和机关人员,自身有一定的文艺素养、文化素养,有打造成为较专业的合唱团的潜力。经专家老师的训练点拨,它的艺术水准大幅上升,有些方面比之专业团体,也并不逊色。成员本身的优良素质是它能够在短短几年时间内连上几个台阶的重要原因。
2.轻松中有严谨。众所周知,经过历史风云洗礼的老同志们多有勤奋好学的态度,坚忍不拔的精神,认真负责的作风。年龄结构的“老化”反而成为合唱团精益求精的内驱力。
除以上两点外,笔者还总结出以下几个特点:
3.原则中有灵活。合唱团的宗旨是繁荣镇江的群众文化,以此之故,他们经常无偿的义务的参加各类演出,公益性是其基本面。同时,在市场经济的大潮中,他们也寻求与知名企业挂靠,进行产品、品牌、服务的宣传演出,对内为企业员工增加凝聚力,对外提升企业的知名度和竞争力。收入则用于添购服装、乐器、教材及团员的劳务费用,为团队的良性循环提供了保障。
4.全面中有侧重。文心合唱团以“唱”为本,演唱曲目的选择显得尤为重要。看文心合唱团的一些常备歌曲,我们发现,当中既有《曹操:观沧海》等“中国风”的作品,亦有《波希米亚人之舞》等异国风情的作品。从数量上看,合唱团有鲜明的定位,即侧重中国歌曲。除上面提到的那首有传统文化馨香的《观沧海》,他们经常演绎的还有现当代的一大批广为传唱的经典之作,如《黄河大合唱》选段、《半个月亮爬上来》、《松花江上》、《山丹丹花开红艳艳》等。选曲的倾向性是不言而喻的。
5.继承中有创新。在形式上,除了合唱,还杂以表演唱等;在内容上,除了演唱耳熟能详的名作,还改编了《新四军军歌》、《历史告诉未来》、《我家在镇江》、《题金陵渡》,原创有紧跟时代的《牢记八荣八耻歌》。锐意创新的精神弥足珍贵。
二.活动及影响
因为具备以上五个特点,文心合唱团越办越好。成员在原来40余人的基础上又有扩张,固定人员达60余人,全体成员超过百人。团长、指挥、编导人选也根据新的形势做了优化调整。文化圈内,老百姓中,对之熟悉、称道者大有人在。镇江市市委书记许津荣女士在某次观看完演出后曾笑言她退休后也愿加入该团。“文心合唱团”不折不扣成了一个品牌。
最直观的表现就是在一系列的活动中都少不了他们——“和谐之声合唱音乐会”:“首届中国镇江七夕节纪念活动暨吉冈茂美音乐会”有他们的身影,驻镇高校“百名教授老区行”又见他们的银发闪动,“纪念抗日战争胜利60周年音乐会”自然也由他们精彩献声,“淡淡江南月——汪秋逸抗战歌曲音乐会”也有他们的鼎力加盟,新年专场文艺演出就更是一年一度形成惯例……
文心合唱团参加的活动之多,层次之高,频率之密,社会影响之大,令人瞩目。《镇江日报》、《京江晚报》和相关的网站上常有他们的报导。2006年,四声部合唱曲 《飞奔的黄河就是你——中国》获得了江苏省文化厅主办的省“五星工程奖”的表彰;2008年,他们代表镇江参加江苏省合唱比赛获得了第三名;2009年在 “如意江南”镇江歌咏节合唱比赛中他们夺得了第一名。
三.未来发展的方向
古语说居安思危,在文心合唱团发展态势蓬蓬勃勃的今天,不能满足于已有的成绩。社会日新月异,团队竞争激烈,机会稍纵即逝,该团如何更好更快的往前走,是个值得探究的问题。对此笔者有以下几点浅见:
1.保持特点。文心合唱团获得成功,积累起口碑,以往的优长和强项应矛保持、坚持。如前述的五个特点:业余中有专业、轻松中有严谨、原则中有灵活、全面中有侧重、继承中有创新,是使该团作为“这一个”而不是“这一类”存在的前提与基础。没有它们,便可能沦于庸常,流于平淡。在任何情况下,都要紧抓不放。
2.大胆革新。不管是人事制度还是团队组织,行政方面也好,艺术方面也好,发现问题,不可因“牵一发而动全身”怕麻烦,就回避苟且;或视之为可以忽略的小疵,掉以轻心。“千里之堤,溃于蚊穴”是颠覆不灭的真理。只有敢于大刀阔斧的的纠错、除弊、改革,才能让团队更稳健,更优秀。这一点对于正副团长的眼光和魄力,尤其是个挑战。
3.扩大辐射面。这要分两个层次来谈。一是成员组成。目前以市区为主,以后可多吸收句容、丹阳、扬中、新区等辖市区的老年文艺人才。搜罗的面广,找到高水平成员的机率也大。至于交通不便,可视今后的经济情况,定期排演时,租中型客车到各地接送。老年人以外,一些有条件的、闲居的中年人也可考虑充实进队伍里来。中年人身体状况较好,是个不得不承认的优势。二是演出范围。目前活跃于镇江市,今后可到周边、省及全国各地交流演出。既能学习借鉴别人的长处,也能让文心合唱团的影响辐射得更远。这两点都与资金密不可分。除了商业创收外,是否可向文化局、市委宣传部申请一定拨款——既然合唱团的发展壮大、涉足外地对弘扬镇江文化有利,创作一些宣传镇江建设成就、山水风光的歌曲,相信对申请拨款不无助益。
4.突显亲和力,彰显“群文”特征。在曲目的选择和表现的形式上,在坚持高雅品位的同时,应加强与普通听众的沟通与互动,使合唱团不仅是欣赏对象,还是沟通对象、言说对象。审美趣味的雅与“群文”的生动活泼并非天然的冰炭不能同炉。通俗不是庸俗。若能放下身段(不是刻意取悦观众),平视百姓,演唱中间加插相关乐理知识的深入浅出的解说,或偶尔设置问答,都不失为与听众互动的方法。由镇江市文化馆组建的文心合唱团,既要有自身的某些专业属性,也要兼顾到文化馆对群众文化普及播扬的要求。群众文化是具有创造意义的、复杂的实践行为,是有它的独特规律与形态的。
四.结语
文心合唱团依靠自身特色走出了一条独异的道路,还将以其特色在这条路上走得更远。它已是一个较为成功的范例,但仍有完善和提高的空间。如何更好的增强团员素质,加大演出市场的开发力度,更好的服务于社会和群众,不仅是文心合唱团的问题,也是许多与它情况相近的艺术团体应当思考的课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