戏剧表演团体应积极开拓农村市场
2010-11-16王静
■王静
近些年来随着文化产业的发展,给我国的文化事业带来了勃勃生机,文艺体制改革势在必行。戏剧表演团体面临着广阔的拓展空间和难得的发展机遇,同时也得面对更为严峻的挑战。剧种如何发展?剧团如何生存?历史的经验告诉我们,精神的力量是战无不胜的,观点意识上的创新,在新世纪的今天,显得尤为重要,更加迫切。面对改革的挑战,我们必须树立信心,看到困难,感到希望,努力奋斗、找出一条适合自己发展的新路子。在当今社会转型的大背景下,戏剧的衰微似乎已是不争的事实,地方戏曲更是举步维艰。值得观注的是一些剧团在城市市场日见萎缩,一年演出不了几场戏的情况下,却依旧守着城市阵地,不肯走出去,不肯送戏下乡,不肯走入社区,因此造成经费困难,演职员有意见,人才出不来,艺术上不去,设备老化,队伍松散,没有一点活力,形成了恶性循环。如果我们解放思想勇于开拓,根据自己的情况和实力,多排一些老百姓喜闻乐见的剧目放下架子走出去,真正走到市场当中去,走到广大的农村去,走进社区去,那么就会收到不同的效果,就会体现出你的存在价值,就会收到社会和经济效益的双赢。
农村市场是非常广大的,农村的广大群众缺乏应有的文化娱乐活动,他们除了看有限的电视节目外,农闲时节一些赌博、封建迷信等陋习恶习抬头,可见,广大农村迫切需要一些文化活动来充实他们的生活。因此,积极开拓农村演出市场,将成为地方戏曲走出困难的一个重要途径。众所周知,地方戏的根在于民间,它的产生和发展都在民间,它是一个通俗文化形式。它的欣赏群体是占人口绝大多数的基层民众。目前中国仍是农业大国,农民占全国人口的80%,地方戏曲的广阔天地和最广大的观众仍在农村。仅以徐州地区为例,这里是江苏梆子戏和江苏柳琴戏的发源地,这里的农民,无论男女,无论老少大都会哼唱几句“西门外、放罢了三声炮”或者“大路上来了我陈士夺”等一段段脍炙人口的戏曲唱段,地方戏曲在民间的扎根之深,影响之广,由此可见一斑。但是,近年来在农村很难看到正规剧团的舞台演出了,是影视的冲击改变了他们的嗜好吗?是经济条件制约了他们的观赏兴趣吗?根据有关部门的一项文化市场调查证明,事实并非如此,农民看不到戏的主要原因是没有剧团下乡,因此戏曲下乡不应该只是一句口号,而且应当是今后相当一段时间内中国地方戏区艺术发展的主要途径。我们应当清醒地看到,剧团在告别计划经济时代,逐步断绝“皇粮”的情况下,必须尽快适应市场经济带来的生存挑战,自谋出路,自寻发展。农村即是剧团发展的广阔市场,剧团开发农村市场的关键在于剧目。目前一些地方剧团为了扩大剧种和剧团的影响力,强化精品意识,这固然是必要的,但精品不等于意味着大投入、大制作。精品非奢品。当年的《李双双》、《铡美案》等戏,不都是精品吗?一个剧目的成功,投资是绝对需要的,尤其是在当今观众欣赏水平越来越高的情况下,地方戏曲从内容到形式的革新创造都仍需相当的经济资助,但重中之重应在剧目选择上多下点功夫,多搞些老百姓熟悉的故事人物,多开掘些老百姓关心的主题,多演些老百姓喜闻乐见的“家长里短”,同时调动各种演出手段和技巧,以方便送戏下乡。我们有些大制作、大投入的剧目,因场地、设备条件等原因就无法下去演出,要准备一些适合下乡的剧目,即使少量的投资也一定会在广阔的农村市场上赢得丰厚的回报。
开发农村市场是目前剧团应走的一步,但从长远的角度来考虑,走入市场各院团,仍需负出很大努力,首先是对新兴的文化市场的适应问题,戏曲作为文化产品,戏曲离不开所属的时代的经济环境,在现阶段我国逐步完善的市场经济体制下,戏曲或者走出一条市场之路,重新融入人们的文化生活之中,获得再生,或者成为博物馆艺术,为后代保留一份艺术资料发展其历史、文物甚至旅游资源的价值,虽然艺术传承的任务很重要,但是相当一部分戏曲要想发展、生存,就必须走向市场,充分发挥戏曲从业者自身的创造力,积极开拓市场空间,发挥戏曲的商品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