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符号化的明星——浅析二十二大明星现象
2010-11-16王洁松
一、二十二大明星溯源
上世纪六十年代各大影院都曾悬挂过22位中国电影明星巨大的黑白宣传海报。在那个运动不断激情万丈的年代里,给无数的中国影迷留下深刻的印象,他们所扮演的角色也成为中国电影的经典角色被写进了电影史。1961年6月,中共中央宣传部和国务院文化部,同时在首都北京的新侨饭店召开“全国文艺工作座谈会”和“全国故事片创作会议”,目的是贯彻中央提出的“调整、巩固、充实、提高”的八字方针,总结“大跃进”运动以来的经验和教训,改进对文艺工作的领导方法,并讨论文艺工作和电影创作的有关条例。这就是在中国文艺界和电影界有名的“新侨会议”。因“两会”的主会场均设在北京崇文门十字路口的西北角新桥饭店举行,故得此名。周恩来总理在“新侨会议”上作了重要讲话,周总理共讲了“物质生产与精神生产问题”、“阶级斗争与统一战线问题”、“为谁服务的问题”、“文艺规律问题”、“遗产与创造问题”、“话剧问题”、“领导问题”等七大纲领性问题。这次重要讲话以后,周总理又约请各地电影厂的一些编剧、导演和演员们,到中南海西花厅进行座谈,随后周总理针对国内影院已经悬挂12年的苏联二十二大明星的现状,提出了中国要评选属于自己的明星。在这个提议下,国内的四大电影厂纷纷将演员名单递交总理手中审核,最终由文化部确定,在形式上也参照苏联二十二大明星,一共选定了二十二个新中国的老、中、青演员,做为新中国的电影明星。最后确定了上海电影制片厂的赵丹、白杨、张瑞芳、上官云珠、孙道临、秦怡、王丹凤;北京电影制片厂的谢添、崔嵬、陈强、张平、于蓝、于洋、谢芳;长春电影制片厂的李亚林、张园、庞学勤、金迪;八一电影制片厂的田华、王心刚、王晓棠;上海“青年艺术剧院”的祝希娟22人定名为“新中国人民演员”,俗称“二十二大明星”,他们的标准照与1962年被冲洗放大悬挂于中国的各大影院。直到1964年因国家政治形势紧张和大小运动的不断,文艺界重点批判“功利主义”、“名利思想”和“四清运动”的到来,以及受到江青等人的极力阻挠,在当年的9月27日,由文化部电影局下达命令,将悬挂在全国各大影院的“22大明星”的巨幅照片全部取下。
二、二十二大明星评选原因探析
从外部条件来看。 新中国成立后,中国在政治体制、经济模式、文化方针等方面,采取了参考苏联模式与自身国情特点相结合高度集中的政治经济体制路线,所以在电影领域,长期受着苏联社会主义现实主义模式的影响,导演的拍摄特点、演员的表演风格、剧本取材等等都有着浓重的苏联模式的痕迹,尤其是新中国建立后,为了对抗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帝国主义国家的政治经济封锁,外交政策采取一边倒的策略,苏联的电影模式就被奉为经典安全的创作路线,而其他西方国家的影片,被逐渐的减少限制放映,最终被扣上了“资本主义毒草”的帽子。中国电影逐渐的切断了与外界的交流,在那个政治运动形式复杂多变的年代,拔白旗、反右倾,让不少优秀的电影艺术家被打成右派,对于孙瑜《武训传》在政治号召下的全国声讨批判,让路线方向成为电影的衡量标准。这对电影界震惊颇大,电影艺术家往往追求“不求艺术有功,但求政治无过”的准则。电影的生产也严格按照计划经济模式,有计划的规划题材,严格掌握拍摄进度,和统购统销的产品营销模式。个人的艺术创新与探索成为禁区,苏联模式的创作方向变成了电影的安全区,在新中国初期苏联对中国政治、经济、文化领域都给予了巨大的帮助,并派遣了数千名苏联的专家来华帮助中国发展经济、文化。所以中国政治文化上对苏联这一同一意识形态国家的推崇,苏联的电影明星长期占据着中国的电影银幕,苏联二十二大明星在中国悬挂了十二年也就不足为怪了。进入五十年代中后期,由于中苏两国关系逐渐由分歧到破裂。尤其是1960年苏联将在华的专家全部撤回,中苏关系由热到冷。继续悬挂苏联的电影明星就显得不合时宜,政治局势的变化导致了文化表现形式的变化,于是有了选定中国自己的“二十二大”明星。
明星虽然由苏联明星到国内明星的更替并没有改变明星身上所肩负的政治宣传使命,十七年电影中电影明星的本质仍然是作为政治符号化的人,在银幕上他们所扮演的角色只是经过精心包装下的政治编码,而不是正常状态下的七情六欲的人,人的天性被后天的割裂开来,友情成为社会主义,而爱情则成为资本主义。他们身上表现的善和恶元素都指向了背后的意识形态和社会制度,成为纯粹状态的政治符号,革命主体变成思想道德、行为上的圣人,被革命的对象则在思想、行为上同畜生等同,这种状态在文革中则发挥到极致,世界范围内恐怕也难出其右。《永不消失的电波》中的李侠,这个视觉图像的我党战士,在完美无缺的完成革命任务后,选择了大义赴死,在涅盘中了完成了对我党的忠诚和个人追求的完美升华。《红色娘子军》中的南霸天则是具有着历史上所有奸臣的全部特征,为人奸诈、贼眉鼠眼、贪财好色、对农奴毫心狠残暴,最终被我党所代表的正义的力量与历史的潮流所淹没。
从内部条件来看,新中国的建立让中国取得了独立,结束了连年内战外忧内患的局面,新政权开始逐步的建立自己的政治经济体制,发展经济改善人民生活,人民群众、电影创作人员对于这一新生政权有着无法言说的喜悦之情,他们希望自己能够为这来之不易的新政权作出一份自己的努力,但是新政权刚刚建立,国内人民群众思想不统一,国内小农思想、封建思想、资本主义思想、社会主义思想等思想同时并存。对于一个新生的政权,为了维护政权的统一稳定,调动人民投入经济建设的热情,进行思想统一是必要的,其中电影就是一个重要的武器,列宁在苏维埃政权建立初期就对电影对意识形态的宣传所具有的重要作用给予了充分的肯定。同时,新中国电影也需要具有本土民族认同感的电影明星,这种认同不同于政治模式上的认同,而是本土化的地域民族认同,达成演员与影迷之间的心里认同。新生的政权也需要将自己本土明星和意识形态的教化进行缝合。在高度集中的计划体制中,电影的题材选定是受到限制的,导演进行的只是一种命题作文。在题材选择方面主要集中在一下几个方面:
1、革命历史题材,凸显在中国百年独立的血泪史中涌现出来的英雄,和工农兵等革命的参与主体。新中国建立后,按照1942年毛泽东《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文艺为工农兵服务的方针,成为指导电影创作的纲领性文件。“在这一方针的影响下,新中国的电影从叙事到影像风格发生了全方位的变化,出现了有别于民国电影的不同风貌。”《李少白——中国电影史,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6》。
银幕的主题是作为历史主体的工农兵形象,革命历史题材成为影片的主要样式。从1949年新中国建立到1966年文化大革命之前是中国电影的“十七年电影”时期。新中国建立伊始,无论新生的社会主义政权、还是崭新的意识形态都需要电影这一最为有效的舆论宣传工具在思想上对人民群众进行革命宣传和教育。影片内容多是对封建制度对人民的压榨、对人性的压抑的批判——白杨主演的《祥林嫂》中祥林嫂在饱经地主的盘剥压榨后,一贫如洗,家破人亡,最终沦为乞丐。通过对旧社会女性的悲惨经历,深刻的批判了封建制度是人民贫困的根本。陈强主演的《白毛女》则直白的阐述了旧社会把人变成鬼,新社会把鬼的命题。影片对中华民族历史上的英雄也给予了深情的赞扬,赵丹在《林则徐》中饰演的林则徐,面对腐败动荡的局面下,力排众议,沉重的完成了虎门销烟,升华为民族英雄。
2、新时期国家假设中涌现出来的先进人物,和对新时期内人民对于经济建设的高涨热情的歌颂。新中国成立百废待兴,人民对于新生政权有着无限的热情,将自己的才能与精力都投身于新生政权的建设中,五年计划、农业合作化这些共和国历史上的大事,都是电影选材的对象。但是在这是一个坎坷与进步并存的过程,社会当中仍然存在着有着旧社会的残余思想的不积极分子。他们也在银幕上得到了呈现。但是对于批判采取了截然不同不同方式。批判在电影中以轻喜剧形式存在。电影中带有问题式的人物和现象,在先进人物的影响下,最后会达成和谐的结尾。
电影《李双双》是众多反映合作化的影中的佼佼者。片中的妇女队长李双双爽朗、泼辣,却又不乏性的温存、体贴,性格的丰满使得这一形象摆脱了当时影坛姑娘的窠臼,也因此得以深入人心。但作为那个时代的典型李双双蕴含着极为深厚的意识形态属性,而承担、诠释这一的,便是她身上处处闪现的生产热情。李双双是忙碌的,出场便是扛着锄头从田间回来,河边洗脸时还顺带为丈喜旺洗衣服。此后,她带领妇女主动请缨,上工地、修水渠、展劳动竞赛,以高扬的姿态进入生产者的角色,同身边强势男性一样成为社会主义建设的主力军。这一角色得到了村老支书和公社书记两极领导的肯定,上层的指引推动着李双的建设、生产之路,她被大家推举为妇女队长,感染、改造妇女大凤,并带动了私心甚浓的丈夫喜旺的转变,就此双双“角色模型”的地位正式形成,为社会提供了一个大数人能够接受的行为范本,发挥出强大的辐射功能。
二十二大明星是作为政治化明星存在的,是独特的社会条件下的产物,也带有着这个社会的独特的特点。它不同于产生于好莱坞商业文明的明星制,不是在制片人制度下的产物,它的产生不是由影迷群体的感情喜好而构建的商业包装的对象,所以在商业文明产生、发展的明星现象,是不符合这个时期中国名星的。它在特殊的政治局势变动和政治需求下产物,它是由政治力量的号召下发起、由行政力量选定人员,由行政力量在全国推广。二十二大明星享受到了好莱坞明星也难以享受到的迅速成名与广阔的声誉覆盖面。几乎在一夜之间用有了无数的影迷,成了人们街谈巷议议论的对象。作为政治符号化的明星,他们的命运自身也难以把握,他们自身进退不是由他们的影迷决定,而是由政治形势决定,在新中国那段青春岁月里,政治形势复杂多变,跌宕起伏,他们在这激流中很难自保,就在二十二大明星选定的三年后,由江青发动的政治批判,让这些高高在上的明星瞬间跌入低谷,成为被批判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