略论数字化时代艺术认知接受
2010-11-16桂俊荣
二十世纪后半叶,计算机的应用以惊人的速度改变了社会生产方式及人们的生活方式。在新的信息传播方式的冲击下,传统知识体系面临着有史以来最动荡的变革乃至解构的危机。与此同时,新的知识体系正在新的传播方式的带动下组建。知识体系的变更从根本上带动新的认知接受模式的产生。这是一场史无前例的变革。数字化艺术在这场变革中脱颖而出,并以其艺术手法的多样性与现代性,在语像时代给人们的阅读、娱乐带来前所未有的全新体验。
相对于传统的艺术形式,数字艺术消解了艺术的技术性和技术的艺术性之间的隔层,以电子文本的方式将艺术与技术融合。作为艺术传达的载体,技术与电脑代替了传统的艺术表达材料,将艺术感觉视觉化、听觉化,从而带动认知接受模式对传统知识体系下的主体性、经验和感觉的否定,并进而对科学知识的神秘性、神圣感、魅惑力的消解。“这种对崇高、神圣、儒雅、宏大叙事、元话语的能指疑虑和表征确认”[1],在学界誉为是具有后现代世界观意味的“祛魅”[2]。不管这种对传统既定话语权构成颠覆危险的“世界观”是否已成为现代科学和现代科学生产的依据或条件,或甚至就是科学本身的结果和前提[3],这种在现代数字化技术带动下,以电子文本为叙事形式的信息传播模式正彻底地改变着人们的知识认知接受。
一、传统知识体系下的认知接受模式
信息传播方式是知识体系的积极“组织者”。传统意义上的现代知识体系以纸笔为其显著特征。在这种知识体系下,纸笔建构的文本是信息传递的主要载体,文字图片阅读是信息接受的主要方式。这种体系下的文本构成同样以文字符号、图形(像)、声音为主。但是,这几种要素在组构信息时并不是有机地综合着的,而是文字符号或者图形、声音的单一使用或偶然的综合运用。这种组构信息的方式决定了人们的认知接受。同时,这种文本最显著的特点是组织上的线性和顺序性。文本阅读只能按固定的线性顺序进行,先第一页,然后第二页、第三页……这样的阅读方式决定了知识接受过程中的一些特点,如在阅读之前,文本的既定性使得接受者在阅读的过程中处于受动情势之下,阅读中被激发的期待心理有可能激发接受者的想象,读者只能在想象中对文本进行再创造等情况。这种接受模式必然形成文本、作者、读者三大区域及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文本是既定的,它是连接作者和读者的中间环节。这势必导致信息传播与接受的强势与劣势之分,由此产生精英文化与大众文化之争。作为强势面的精英文化必然对接受者的认知心理造成强大影响,使得认知接受自觉或不自觉地具有趋同性。这种趋同性是以人的思想意识中对精英文化的一致认同为认知接受前提。
二、数字化艺术的新质
认知心理学从试验的基础上得到的结构优势效应给知识组构以启发和理论支持。人们认识到如何使信息获得其最优化的传达形式是信息表征的中心问题。而信息表征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信息的传达及传播手段。也是在此问题上传统艺术与数字化艺术间形成不可逾越的鸿沟。所以有人认为:“艺术的发展史,从某种意义上说,就是一部艺术表达与传播的进化史。”[3]
当艺术发展进入到二十一世纪的时候,计算机技术的飞速发展已经将技术与艺术的融合推进到一个全新的阶段。在计算机技术的推动下,艺术进入到数字化艺术阶段(或称新媒体艺术阶段)。数字化艺术借助于由计算机带动下的网络等多种科技手段的综合运用,将文学、绘画、音乐、雕塑等艺术门类收罗于视频和音频中,全方位地调动人的感觉系统,给现代人营造了一个全新的视听阅读空间,并以最有效的传播途径——万维网将世界链接成一个信息整体。计算机、音频、视频等手段联合起来形成多媒体信息传播技术,形成信息传递与接受多样化类型:人际机媒型、人—机型、机—机型。不管是那一种类型,在多媒体技术下的数字艺术不再是单纯的人与作品的对话,而扩大了交流的范围,形成了人——作品(作者)——人(他人)的信息交流互动圈。这三者可以借助多媒体技术就某一方面进行共时性交流,艺术家与读者(或观众)处在同等的位置。西班牙前卫剧团的《半成品》的演出即借助多媒体技术通过视频联接几个城市,观众现场反馈的信息直接影响稍后的演出。[4]这较典型地反映了数字化艺术阶段艺术的传达接受形式。1997年“电子艺术中心”(Art Eletronica)组成的网络艺术评判委员会确定网络艺术的八条标准:[5]
1.技术应用:采用创新技术;
2.网络设计原理:如何采用超链、导航规则、框架结构与背景的应用法则等;
3.结构:非线性存取方式;
4.公众服务:是否为公众提供了服务;
5.网络意识或自我反省:是否有助于提升我们的知识和感觉等;
6.整合:各种元素的整合,小至声音、图片与文本的整合,大到页面、程序与界面的整合,是否通过整合丰富了作品;
7.社群与身份:是否令人产生归属感,促进新社区的构成;
8.开放型:是否便于修改和增添新内容。
这八条标准确定了网络艺术发展的总方向及特性。虽然网络艺术方兴未艾,但是,这八条标准很明确地将网络艺术所代表的数字化艺术与传统艺术区分开来。
在极力整合现代技术的同时,数字化艺术将传统意义上的认知接受者转变为知识传播的参与者,知识的认知接受更加自由、主动而变得积极。艺术形式在其演绎下更加具有可感性,虽然审美感受是隔着一道玻璃屏障进行的。但这并不影响审美体验的展开,尽管这种体验消解了艺术审美的沉浸感和艺术意象的丰富想象性。
三、网络时代的艺术接受
网络时代的到来,打破了地理上的疆界国域及文化上的樊篱,在信息交流层面的时事性话语上真正实现了全球一体化,人们观念中的现实被边缘化。网络的虚拟成就了另一种秩序。这种秩序附带着网络时代特有的文化观念,左右着网络,并造成网络与现实的距离感,影响了人的精神生活。而它在信息传播上的强势,悄无声息的改变着人的意识形态、价值观念,而不仅仅只是影响这么简单。与此同时,网络也造成传统艺术媒介的边缘化。人们认为数字艺术在不久的将来会成为主流艺术。虽然此语有言过其实的地方,但是,传统艺术形式确正面临被颠覆的危机,从接受主体来说,传统的认知形式也已经完全不能满足网络时代现代人对信息的摄取要求。
很显然,现代人把更多的时间花费在网上冲浪上。文本阅读方式在观念上已成为明日黄花。文字、图形、声音、造型或者他们之间的两两结合的信息传播手段已经远远不能满足人在感官上的生理刺激要求,更不用说心理上的审美需求或是更深层面的知识接受。现代人需要更多的感官上的刺激,以激活在现代重压下日渐麻木的神经末端系统。意识的活跃是知识接受的重要推动力,这正如在二十世纪我们熟稔于心的教育格言:“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而现代人从内在和外在两个方面都已充分打造完备,并在心理上拥有足够敞阔的接受空间让数字艺术充分展示其魅力。在这种形势下,数字化艺术的出现继而飞速发展就成为顺理成章的事情了。
数字化艺术在数字领域把传统艺术的媒介如声音、画面、造型等综合起来全面地调动起人的视、听、味、触、嗅,开创了艺术的新局面。正如设计艺术一以贯之的本质原则:对生活做合理的规划设想,设计人类的生活。数字化艺术同样的在这一点上体现出设计艺术与时代同步、与人的生活密切相关的特点。应该说,数字化艺术在对现代人心理需求分析的基础上,调动了一切可资利用的现代科技,最大可能地以多种途径冲击人的感觉系统。在数字艺术天地,虚拟的数字网络给予现代人追求自由自在和理想幻灭后的个性化表达以技术上的支持。没有了艺术表现的技术障碍,艺术变得大众化。所有热爱数字网络的人都可以成为自我表述的艺术实验者。艺术在满足不同层面的消费者的同时变得大众化。
毋庸置疑,数字化艺术作为一种新的艺术形式,其在内容上并不具有创新性,只是数字化艺术调动了现有的多种先进技术创造了一种全新的知识信息组构形式。它充分利用人的知觉在模式识别上的结构优势效应,在三维有机结构中将文字、声音、图片综合成为具有强烈感官冲击效应的艺术形式,有效地调动人的知觉系统。但是,这种认知接受受其媒介的影响,决定了人在进行认知时缺乏足够的时间对之进行分析、检测,因而在记忆机制中存留的时间极其短暂。感官上的感受过强,使信息接收系统和分析系统不能充分的调动,而导致信息缺失。虽然这方面的不足可以被数字化技术独特的储存手段弥补,但是,人类心理机制中的很多方面都没被调动起来。应该说,数字化艺术在内容的新奇、形式的多样上远远胜过传统艺术,但是从人的接受认知角度看,它对人感官的冲击胜过对人意识的影响。而且,在这种信息结构模式下,它消解了传统艺术审美体验模式对审美韵味的赏析与深度玩味,用直接的感官刺激感受代替艺术审美体验。在一定层面上说,艺术被感官化。
注释
[1][2][3]《互联网对文学性的技术祛魅》 欧阳友权 《文艺理论》2005.3 第96页
[4]《网络艺术》徐行明 杜桦等 北京广播学院出版社 2001.11版 第58页
[5]《新媒体艺术》童芳编著,东南大学出版社,2006.5版,第70页
[6]同上,第99页
[1]《电脑艺术学》 黄鸣奋 著 学林出版社
[2]《数字化艺术论坛》 丁同成等编 浙江人民美术出版社
[3]《认知心理学》 罗伯特.L.索尔索 著 黄希庭 李文权 张庆林译 教育科学出版社
[4]《接受之维》 丁宁 著 百花文艺出版社
[5]《接受美学与接受理论》 H.R.姚斯 著 周宁 金元浦译 辽宁人民出版社
[6]《网络艺术》 徐行明 杜桦等 北京广播学院出版社 2001.11版
[7]《互联网对文学性的技术祛魅》 欧阳友权 《文艺理论》2005.3
[8]《新媒体艺术》童芳编著,东南大学出版社,2006.5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