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假期》与香港城市身份意识的表达
2010-11-16徐州师范大学信息传播学院
徐州师范大学信息传播学院 王 畅
《上海假期》与香港城市身份意识的表达
徐州师范大学信息传播学院 王 畅
香港在九七年之前一直游离于中国主权之外,殖民臣属的现实使得香港多年来延续着对于城市身份意识的模糊与焦虑。拍摄于九十年代初期的电影《上海假期》着眼于普通家庭的生活,紧握时代特点,借由沪港双城内在一致性,利用电影元素描摹城市景观,展现人文环境,构建文化冲突,表达情感诉求,从而在多方位多层次影射及表达了香港的城市身份意识。
《上海假期》 香港 上海 身份意识
一、双城映像
香港位于我国海岸线南端,扼珠江门户,在海上贸易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1841年香港开埠,使得这个主要依靠渔业为生的小港迅速发展起来。鸦片战争后,香港被割让予英国直至1997年才回归祖国。百年以来,香港对其城市身份的归属难以界定。一方面,其根植于中华民族的文化土壤,自史以来便浸染着中国文化的特质。另一方面,西方统治者的殖民入侵使得随之而来的一系列西方文化迅速植入。在这个以移民构成主要城市人口结构的城市中,港人对于城市的身份焦虑从未停止过。
文化弃儿、殖民臣属和地理边缘的现实也促使港人的城市身份意识转化到文艺作品之中,多年以来影响着香港的文艺创作。电影作为现代性的标志之一,在香港的文艺界占有重要地位。特别是香港电影新浪潮后,一批新锐导演脱颖而出,更加关注现实与个体情感的表达,也将港人焦虑的城市身份意识用艺术语言呈现于大银幕之上,一批充满隐喻与现实关照的影片不断涌现出来。如《阿飞正传》、《长恨歌》、《老港正传》等等。这些影片无一例外地关注了香港的身份意识的表达,它们在表达手法及叙事风格上都有着多样的变化。而这其中,通过对上海的想象来影射香港从而表达城市身份上的敏感性与复杂性的影片亦不在少数,可谓开创了一种新的对读式的创作手法。如徐克的《上海之夜》、《花月佳期》,关锦鹏的《长恨歌》、《阮玲玉》,许鞍华的《倾城之恋》等等。这些电影无不是运用了沪港双城在内在特质上的一致性来建构新的故事。
上海,与香港一样同为港口城市,地理位置优越。作为中国现代化发展的代表,它的迅速崛起所带来的一系列发展变化与香港在某种程度上存在着一致性。沪港双城的现代化进程的起点都是第一次鸦片战争,《南京条约》的签订使得香港岛被割让,上海开放为通商口岸。上海的开放使得其逐渐变成了文化的熔炉,各种文化于此汇集并融合共生。贸易往来频繁,人口结构及阶级成分混杂,来自国内外不同文化背景的淘金者汇集于此,形成了上海独特的繁荣的文化风景。其鲜明的现代性与文化的多元异质性区别于中国的其他城市。而同时期被殖民者占据的香港,也基于其地理位置的优越使得贸易往来频繁,文化上也一如上海呈现出多元文化混杂的局面。1949年建国后的上海与香港在社会制度上的不同成为双城身份联系上的屏障。因而大多数香港电影作品对于上海的想象都停留在二三十年代的上海。这也是由于上海当时在身份上的模糊性与复杂性。当时的上海多种政治势力交汇,各国租界林立,这暗合了香港城市身份的特质,因而不乏香港电影中对双城身份意识的探讨,如《阮玲玉》、《倾城之恋》、《半生缘》等。可以说,香港是“上海这个传奇大都会的可怜镜像”,而现在的上海则是“镜像的镜像——对香港的现代或后现代的复制。”[1]
二、创作背景
许鞍华是香港电影新浪潮中涌现出的人文主义电影导演之一,她的创作注重内心体验与情感表达,视角广阔,既有对社会现实的犀利批判也有对家国情怀的深沉表达。身为移民香港的许鞍华自身也曾在采访中提到自己一生都在漂泊并也思考过再次移民,个人身份上的无依感与漂泊感也使得她对香港的身份意识有着更深切的认识和表达。因而在她的多部影片中都可见对于这一问题的思索与探讨。如《倾城之恋》中的白流苏、《半生缘》中的顾曼桢,以及《姨妈的后现代生活》中的姨妈。人物身份均如浪子浮萍般无所依附,这也在一定程度上暗合了香港的城市身份。
许鞍华拍摄于90年代初的电影《上海假期》,沿用了借由上海的镜像影射香港身份的思路,却区别于同类影片热衷于对二、三十年代上海的表现,而是展现了80年代的上海。选择此时的上海具有一定的代表性和特殊性:其一,80年代,中国改革开放初见成效,中国最大城市的上海作为展示中国改革成果的一个窗口具有一定的概括作用;其二,上海仍是当时中国开放程度最高的城市,与香港仍存在着诸多的共同点。1984年中英签署联合声明,确定了1997年香港的回归。导演“由回顾香港本土的历史及其中国传统开始……很自然地引发了他对现实中国的回应及对未来香港的想象。”[2]
三、身份意识的多重表达
《上海假期》讲述的是由午马扮演的退休教师顾大德在上海过着孤独的生活,家人都不在身边,只有一个侄女时不时地来照顾他的生活,孤独的老人只能与鸟儿为伴。由于儿子工作的原因,儿子决定将孙子顾明送来与老人短暂相处做伴。而在相处过程中爷爷与孙子之间由于文化差异而产生的矛盾日渐激烈,直到顾明离家出走。死里逃生的顾明在农村感受到了集体与家庭的温暖,渐渐打破了心理屏障,与爷爷重归于好,并开始逐步影响周围人的生活态度。直到最后假期结束,与爷爷和邻居们依依惜别,带着美好的回忆回到了美国。
(一)城市景观
电影以80年代的上海为背景,真实客观以及完整地再现了上海的城市景观与风貌,导演意图借此窥见整个中国大陆的发展状况,也意图利用沪港双城部分内在一致性来影射香港的城市身份。电影里的上海所代表的意象已不仅仅是一个城市,而是整个改革开放后不久的中国内地。上海作为中国现代化进程最高的城市,因而具有一定的代表性。改革开放的初步成果已在这座城市中得以展现。而这些成果的最直观体现就在于城市景观。当然,我们可以看到电影中不仅有对上海高楼林立与交通发达的现代化特性的表征,亦有对市民生存之地——里弄的细致描摹以及对郊区农村的完整展现。由此可见,中国的现代化尚未深入到社会各个阶层,市民长久依附的生活环境并没有发生改变。《上海假期》的故事就发生于一个里弄之中。影片中几次运用了俯角大全景展现了里弄瓦房在城市结构中所占据的重要位置。片中孙子顾明出走来到了农村,对于乡村景观风貌的展现使得对城市的表达更趋丰富完整。可以说,导演对当时中国的实际状况有着客观清醒的认识。
此外影片的第一个镜头,夜幕中江边的城市景观颇有些香港维多利亚港的影子。沪港双城同样临海,并靠发达的水路交通发展起来。电影便也颇具意味地从此开始了。导演通过对上海城市形象的表述缩影了一个中国,同时以其与香港的多重相似性关照香港,从而为其之后故事的展开与身份意识的表达提供必要条件。
(二)人文环境
受中国传统文化的浸染,中国人“家”与“和”的观念深入人心。家庭作为社会结构的最小单位而存在,因而人们的家庭观念与群体意识尤为凸显。里弄里生活的居民众多庞杂,个人生存空间狭小。因而人与人之间的关系相对紧密,隐私空间较少,不免家长里短,蜚短流长,“美国孙子”顾明的到来对步高里来说无疑是个重磅炸弹。当爷孙俩矛盾不可避免地发生时,邻居们浓重的小市民习气催使他们好奇地去窥探顾明口中的“隐私”,加之他们爱管闲事及不可触犯的民族自尊心和民族自豪感促使了祖孙俩矛盾激化升级。当顾明落难农村时,全村老少齐心帮助,正是其骨子中喜聚不喜散的特质及群体大家庭中“和”的观念使得顾明开始逐渐接受这个温暖的大环境并重新审视上海假期的生活。
中国人对情感的表达往往含蓄而深沉。片中的爷爷与侄女的母亲曾有过一段感情,因爷爷的含蓄而最终错过。片中邻居东生也重蹈了爷爷的覆辙,而勇敢表达情感的剧团演员最终收获了侄女的爱情。
如果说孙子顾明更像是香港的表征,那么上海及市民们就代表着整个中国的特质。人口密集,隐私空间较少,崇尚家庭与和的观念,市侩气息较重以及含蓄沉稳的传统气质等等。这即是香港即将面对的人文大环境,与其多年在西方文化影响下形成的独立、直接与快节奏的文化性格存在着诸多的不同。
(三)文化冲突
80年代的中国内地刚刚实行对外开放政策不久,因而在其文化环境上也呈现出初步开放的状态。洋快餐、游戏室、带有英文频道的宾馆电视都在电影中有迹可循。文化环境的开放为电影本身提供了最有利的支撑。大批的留学生留学海外,亦有大批的“海归”带来新鲜的文化气息。这样的现象也被一向关注时代进程与现实生活的导演许鞍华缩影为一个家庭的故事,从寻常巷陌的生活细节处展现文化差异。作为曾经盛极一时的“魔都”,80年代的上海对异质文化依然有着很强的吞吐能力。即使这样,中西方文化的差异不免带来矛盾冲突。中式的家庭教育与西式的自我独立意识的培养方式有着很大差异。片中爷爷一早为孙子安排好了住处,却不曾问过孙子的意见。中国的传统教育方式以家长代替孩子做主的方式在深受民主思想影响的孙子心中引起了极大的反感。在学校中,孙子与人发生冲突,他所习惯的是自己解决问题而不是寻求集体的帮助,结果显而易见。当他落入危险,孤立无援之际才想到家庭的温暖,最终是农村大家庭集体的力量拯救了他。片中爷爷作为传统道德的化身,而顾明则具有典型的现代人格。亚历克斯•英格尔曾归纳现代人的心理特征:“一个现代人,在受到传统势力影响的时候,特别在处理个人事务上做出决策的时候,有高度的独立性和自主性,与此同时,他愿意接受新的经验和新的思想,头脑开放。”[3]东西方文化差异,传统与现代的意识碰撞,公共理性向伦理理性的挑战构成了电影的基本矛盾冲突。此外,物质条件上的差异也是引起矛盾冲突的重要原因之一。
影片中以顾明喻香港的游子身份,导演也在其中前瞻式地思考着,当香港真正寻回身份归属时所要面临的将是怎样的文化冲突,这想必也是所有港人所心存的隐忧。导演巧妙地在电影中隐晦地表达了这种心态。一方面渴望结束游离于故土之外的尴尬文化身份,一方面对即将到来的身份变化感到惶恐。片中对于祖孙及顾明与其他人的冲突,正是一种担忧:个人意识与集体意识的对抗,资本主义制度同社会主义制度的相异。
(四)情感认同
文化及政治上的差异看似有着天壤之别,不可调和,情感却能春风化雨,以柔克刚。电影中顾明负气离家出走后,是陌生的村里人不计回报的热情款待最终打动了顾明。当晚上顾明在澡盆里看着身旁的父子嬉闹时,家庭的温暖成为他此时最大的向往。陌生人待他尚能如此,更何况血缘至亲,因而顾明的改变由此开始。人性的温暖与宽容是消除矛盾的最好武器。顾明回家后和爷爷重归于好,也与邻居们建立了良好的友谊。他已接受了上海假期的生活方式,也在用自己的观念改变着周围人的想法和生活。他和东生一起玩滑板时鼓励他要勇敢地追求爱情,也鼓励爷爷主动寻找晚年幸福。情感虽不可能消除文化差异,但它的存在使得这些差异得以在同一片天空下从容地自处与共生并互相影响,最终达到异质同构,和而不同。
香港与祖国一衣带水,血脉相连。电影中爷爷颇具隐喻含义的一番话“你很幸运,比别人多了一种选择生活的方式,爷爷尊重你的选择……但有些事是不可以选择的,比如你的肤色以及你是我顾大德孙子这件事。”说明了香港最根本的身份归属。导演相信至亲的血缘与情感的关怀将消除物质上的差异及两岸交流的屏障,最终达到和谐发展并互相影响促进。
结语
导演许鞍华通过象征、隐喻等表现手段寄情于普通百姓的日常生活,构建于沪港双城内在一致性的基础上以小见大地表达了对香港身份归属问题的隐忧与寄望。包括《客途秋恨》、《女人四十》、《倾城之恋》在内的,以及后来的《姨妈的后现代生活》等一系列电影中都对香港城市身份意象做出了不同的表述。
沪港双城的故事从未停止,在变幻的时代环境下又以不同的身份建立新的联系。而今香港早已回归祖国13周年,其文化性格真正得到了尊重,港人所担心的问题并没有出现,祖国以最好的方式解决了香港在身份上的忧虑。而今,两岸也在更多的交流中相互影响,也必将朝着更好的方向迈进。
注释
[1]李欧梵 《上海摩登---一种新都市文化在中国(1930--1945)》[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1:337
[2]焦雄屏 《新亚洲电影面面观》[M] 北京:远流出版事业股份有限公司 1991:51
[3](美)英科尔斯,史密斯 何欣译《迈向现代化》 [M] 台北:台北黎明文化事业公司1981:313
10.3969/j.issn.1002-6916.2010.16.012
王畅(1990- ),女,徐州师范大学信息传播学院广播电视编导专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