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红色经典”影视作品的思想政治教育价值

2010-11-16河南科技大学政治与社会学院李洁超

电影评介 2010年16期
关键词:红色经典爱国主义革命

河南科技大学政治与社会学院 李洁超

“红色经典”影视作品的思想政治教育价值

河南科技大学政治与社会学院 李洁超

“红色经典”影视作品作为受众最广的艺术形式,在提高人民群众的思想政治素质方面具有特殊的优势。将“红色经典”影视作品中的红色精神融入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凸显其思想政治教育价值,对全民的爱国主义教育、理想信念教育以及民族精神的培育有着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红色经典影视 特征 思想政治教育 价值

“红色经典”影视作品蕴藏着独特的民族记忆与民族文化,它负载着国家意志和社会规范,体现着民族精神,反映了中国共产党在不同时期的政治理想、爱国情怀、价值观念和道德诉求,作为一种弘扬主旋律的独特的艺术形式,它具有较强的隐性教育功能。同时,作为独特的精神文化,“红色经典”影视作品所传承的民族精神、集体主义观念和爱国主义信念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具有内在的一致性,它所传达的红色精神,承载的思想政治教育信息,与我党的思想政治教育内容是高度统一的,具有重要的思想政治教育价值。

一、“红色经典”影视作品及其特征

“红色经典”就是指以革命话语为主要形式创作的影视作品。从广义上说可以认为,凡是反映共产党人、爱国进步人士为建立中华人民共和国所进行的浴血奋斗,以及推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所付出的艰辛努力的影视作品,都可以视为“红色影视”。狭义上说,“红色影视”则是反映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共产党人和爱国人士先进事迹的作品。[1]比如,《长征》、《开国大典》、《风云儿女》、《红日》、《烈火中永生》、《延安颂》、《铁人王进喜》等等。这些优秀作品构成了“红色经典”影视长廊,反映了共产党人、爱国进步人士和千千万万中华儿女在建立新中国过程中所展现的艰苦奋斗、甘于奉献、自强不息的民族精神,以及为推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而坚守信念、执着理想的大无畏的牺牲精神和革命乐观主义精神。

作为一种独特的艺术形式,“红色经典”影视作品一般具有以下四方面的特征:

1、政治性。“红色经典”影视作品反映了共产党人和进步人士坚定的革命理想信念、不屈的民族精神和优秀品格,体现着中国共产党的路线、方针、政策、优良作风和先进文化,以及社会主义事业所取得的伟大成就,反映了特定时期党和国家的政治要求,凸显着共产党人的精神风貌、价值取向和历史使命。[2]“红色经典”影视作品所传递的价值理念正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所倡导的核心价值观,具有十分突出的思想性和政治导向。

2、艺术性。作为“红色经典”的影视作品虽然有强烈的政治性,但其不是简单的停留在政治教化的层面,而是通过故事情节的生动曲折,场景的真实具体,人物形象的丰满可信,语言的质朴纯真和演员的出色表演来凸现其政治性,即通过艺术形式来传递政治理念。从中渗透出来的对政治信仰的执着和对国家的忠诚展现了崇高精神境界、道德境界之美、正气之美、大爱之美、执着之美,增强了“红色经典”的艺术价值。

3、教育性。“红色经典”影视作品本身所蕴含的爱国主义精神、集体主义精神、诚信教育等思想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具有内在的一致性,它所传递的革命先辈理想与激情、光荣与梦想以及集体主义、爱国主义和革命乐观主义精神激励、鼓舞和教育了一代又一代的中华儿女,使我们从中汲取丰富的精神营养。“红色经典”影视作品真实生动又感人至深,使观众在艺术欣赏中自觉不自觉地受到教育,它拥有的独特魅力成为提高人民群众思想政治素质的重要基础条件,为思想政治教育提供了丰富而生动的精神资源。

4、持久性。“红色经典”表达了这类题材的突出特点——经典,这意味着这类作品拥有较高的艺术欣赏价值,在同时代、同题材作品中具有较强的吸引力,并得到观众广泛的认可和接受。“红色经典”影视作品从20世纪50年代诞生以来,历经历史变迁和时代推移,它不仅没有随着时间的流逝而消退,反而经受住了时间的检验更加显示出其独特价值,在历史的变迁中展现其经久不衰的独特魅力。

二、“红色经典”影视作品具有爱国主义教育功能

“爱国主义就是千百年来巩固起来的对自己祖国的一种最深厚的感情。”[3]爱国主义作为中华民族的光荣传统,是鼓舞中华儿女团结奋斗、昂扬向上的精神支柱,是推动中国社会前进的巨大动力。“红色经典”影视作品承载的红色精神所传达的本质正是爱国主义、集体主义和社会主义,它诠释了由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中国人民为了取得民族解放、民族独立,为了国家利益,为了实现共产主义的可歌可泣的经典爱国事例。

“红色经典”影视作品作为弘扬爱国主义、集体主义和社会主义的鲜活教材,体现了不同时期、不同群体和个人在不同条件和环境下的爱国主义行动,成为爱国主义教育的载体。例如,影片《风声》中的中共地下党员顾晓梦为掩护上级领导,传递情报,把个人的生死置之度外。只因她心怀崇高理想与坚定信念,才会留下如此遗言:“我亲爱的人,我对你们如此无情。只因民族已到存亡之际,我辈只能奋不顾身,挽救于万一。我的肉体即将陨灭,灵魂将与你们同在。敌人不会了解,老鬼老枪不是个人,而是一种精神,一种信仰。”同样,电影《刘胡兰》、《红岩》歌颂了革命者在酷刑考验下的坚贞节操,展现了革命者的崇高精神境界和爱国情操,成为令人难忘的革命英雄并深深的鼓舞了观众的爱国热情。若不是毫不犹豫的忠于党、忠于人民、忠于中华民族的解放事业,若不是怀有强烈的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精神,在小我与大我间的取舍就不会有视死如归的毅然之情。

“红色经典”影视作品中的革命志士正是为了中华民族解放的千千万万革命先烈的缩影。革命先烈所坚持的爱国主义、集体主义和社会主义的革命精神,正是中华民族的精神核心,是中华民族的民族魂。在“红色经典”影视作品中,所再现的长征时期、抗日战争时期、解放战争时期和社会主义建设时期的爱国主义、集体主义和社会主义的革命精神,深深的震撼和感染了每一位观众,激发了人们的爱国情怀。

三、“红色经典”影视作品具有理想信念教育功能

“红色经典”影视作品作为革命和建设年代积淀的特殊精神文化的代表,它本身就承载和蕴涵着为实现民族解放和共产主义事业而努力奋斗的理想信念。它所倡导的这种精神和信念,借助影视剧中典型的人物形象和动人的故事情节来激发和引导观众,从而使观众在自觉不自觉的观看过程中深化马克思主义信仰,树立社会主义信念。

信仰是人的精神支柱,在如今十分浮躁的市场经济环境下,我们特别需要用信仰的力量来让浮躁的心灵找到自己的精神家园。“红色经典”影视作品传达的红色精神正是我们心灵的“洗涤剂”。比如,电视剧《潜伏》中忠诚既是每个主角都面临的最大考验,也是每个坚定的革命战士所必备的道德品质,正是这信仰的力量在不断的支撑着余则成以忘我的精神投入到与敌人的斗争中去。电视剧《亮剑》中的主人公李云龙所表现出来的那种对共产主义的理想信念和对革命必胜的坚定信心,就代表了革命时期所有革命志士的精神面貌。革命志士心中的理想信念使他们无论在何种艰难的处境中,都能够顽强奋斗、坚定不移。电视剧《浴血坚持》给观众讲述的是艰苦卓绝的三年游击战争的革命历史,反映了周恩来、陈毅、项英等革命前辈率领的红军与敌人顽强斗争的过程,剧中所展现的革命先辈们在艰难岁月里对革命信念的执着坚守,涤荡着观众的灵魂,激发了观众的革命理想和信念。

“红色经典”影视作品中所蕴含的信念、诚信教育、意志力、责任心的培养和艰苦奋斗、不屈不挠的革命精神,与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中提出的社会主义荣辱观具有内在的一致性。它所展现的革命前辈为了实现理想不怕牺牲,顽强拼搏的革命精神,体现了树立科学正确的理想信念、政治信仰、艰苦奋斗精神的重要性,使观众自觉地接受了理想信念教育并自觉的明确坚定自己的政治信仰,去寻找物质之外的不朽精神。

四、“红色经典”影视具有民族精神的培育功能

在五千多年的发展中,中华民族形成了以爱国主义为核心,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伟大民族精神。[4]“红色经典”影视作品中所呈现的革命、建设年代积淀的独特的民族记忆和民族精神,承载着厚重的民族气息、民族感情、民族气节,这己经成为中华儿女一笔宝贵的精神财富。

“红色经典”影视作品中所呈现的艰苦奋斗、自强不息不仅是中国共产党和广大人民群众的生活方式,更是一种精神状态和境界,是一种不怕困难,百折不挠的意志的体现,是一种艰苦朴素、勤俭节约的传统美德,是一种开拓进取、蓬勃向上的精神风貌,这是我们中华民族宝贵的精神财富。电视剧《井冈山》、《长征》、《遵义会议》、《延安颂》、《共和国的摇篮》等反映中央红军10年革命斗争的“红色经典”电视剧,通过表现革命英雄人物共产主义信仰和精神,讴歌革命先烈英勇献身的崇高精神,所表现出来的那种坚定信念、百折不挠、自强不息、团结奋进、艰苦奋斗的民族精神,能够潜移默化地深入观众的思想,感染观众的心灵。使观众在艺术欣赏中自觉受到中华民族优良传统和革命传统的教育,不断强化其民族自信心、自尊心和自豪感。

20世纪的中国革命史,就是中华民族寻求解放、自强不息的民族精神演进的历史。作为反映这段历史的“红色经典”影视作品对于我们继承革命先辈光荣传统,珍惜生活、珍爱生命,把对国家的热爱之情无私地献给伟大的社会主义建设事业,对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有着不可替代的时代价值。

纵观“红色经典”影视剧长河,一部部优秀的作品无疑是一本本生动的教科书,既展现了英雄人物传奇般的革命经历,也展现了战争中“小人物”的英勇事迹;既反映了领袖、英雄在历史中的重要作用,也揭示了人民群众创造历史的真谛。这些优秀的作品不仅是我们宝贵的精神财富,而且它以其形式多样、资源丰富、形式生动的优势,弥补了思想政治教育内容枯燥、形式单一的不足。“红色经典”影视作品在给观众提供精神产品的同时,也为观众打开了一扇通往其心灵和精神家园的大门,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开辟了一片新的天地。

[1]柳礼泉、张红明.“红色影视”—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新亮点[J].思想教育研究.2007,第02期:53-56.

[2]郑安波、宋建国.利用“红色经典”影视剧加强对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J].时代文学.2009,第24期:213-214

[3]列宁.列宁全集:第28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56,168-169

[4]江泽民.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在中国共产党第十六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2:38

10.3969/j.issn.1002-6916.2010.16.008

李洁超(1985-),女,彝族,云南楚雄人,河南科技大学政治与社会学院,在读研究生,主要从事思想政治教育研究。

猜你喜欢

红色经典爱国主义革命
在疫情大考中彰显爱国主义力量
油改水革命谁主沉浮
“红色经典”文学审美的人本性解读
革命人永远是年轻
《智取威虎山3D》多元类型的杂糅
粉红革命
爱国主义教育
爱国主义教育
浩然正气贯长虹 爱国主义谱新曲
读《革命年代》遐思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