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电磁屏蔽用化学镀金属化织物的研究现状

2010-11-14徐文龙刘志才焦玉雪

丝绸 2010年9期
关键词:金属化镀银化学镀

徐文龙,刘志才,焦玉雪,陈 虎,熊 杰

(浙江理工大学 先进纺织材料与制备技术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杭州 310018)

电磁屏蔽用化学镀金属化织物的研究现状

徐文龙,刘志才,焦玉雪,陈 虎,熊 杰

(浙江理工大学 先进纺织材料与制备技术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杭州 310018)

电磁屏蔽织物作为功能性织物,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介绍了各种电磁屏蔽织物的性能特点,综述了化学镀织物的制备原理、生产工艺、性能参数及研究现状。

金属化;电磁屏蔽;化学镀;导电织物

随着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和电子技术的发展,人们使用电子、电器产品和设备越来越多,如电脑、手机、电视、冰箱、空调等等,在使用过程中,电磁辐射已成为人们生存环境中新的威胁,称为“电磁污染”,是继水、空气和噪声之后的第四大环境污染[1]。此外,由于电磁泄漏引起的信息安全问题,还可直接威胁到国家的政治、经济、军事的安全[2]。因此,探索和研究电磁屏蔽材料,防止电磁污染,保护环境,保护人体健康,已经成为当今世界亟待解决的问题。

金属化织物屏蔽电磁波,其作用是将电磁波过滤、吸收或反射,使之减弱。此外,金属化织物还具有其他功能,如抗静电、抗菌防臭等[3]。同时它又保留了织物的易于裁剪缝制,手感柔软等特点,可以制成不同的几何形状对辐射源进行屏蔽,而且还可以缝制成屏蔽服、屏蔽帽等,使工作人员免受电磁波的辐射,是理想的屏蔽材料[4]。在各种电磁屏蔽材料中,金属化织物正是由于具有这些独特的性质而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近年来发展迅速。

1 金属化织物的制备方法

金属化织物按照制备方法不同,主要有以下几类:金属纤维混纺织物、金属涂层织物、真空镀织物、硫化铜织物、化学镀织物等。

金属纤维混纺织物是将金属丝拉成金属纤维,然后与服用纤维混纺成纱,最后织成混纺织物。金属纤维具有良好的导电性、导热性和耐高温性。但金属纤维横截面是不规则的多边形,摩擦系数大,对混纺工艺要求较高。

金属涂层织物是在树脂涂料中加入导电磁性颗粒形成导电涂料,然后涂覆到织物的表面而得。导电涂层金属化织物生产方法简单、成本较低、耐磨性和耐化学腐蚀性好,但是涂层与基体织物的黏结牢度对涂层工艺的依赖性很大,如果涂层工艺使用不当,往往会造成涂层脱落的现象,同时用涂层法生产的金属化织物也存在手感粗糙、透气性差、电磁屏蔽效果不理想等不足。

真空镀织物是在真空条件下,使金属形成蒸汽后沉积到织物表面得到金属化织物。真空镀的优点是操作简单、安全环保、镀膜速度快,但是存在着金属镀层与基体纤维结合力弱、容易脱落的缺点。

硫化铜织物是将含有氰基的纤维置于含有二价铜离子及可以使该铜离子还原成一价铜离子的还原剂(如金属铜、硫酸亚铁、葡萄糖等)的溶液中加热处理,使亚铜离子和氰基结合,继而在含硫物质(如硫化钠、二氧化硫脲、雕白粉等)溶液中加热处理,使纤维转变为外观绿色的导电织物[5]。硫化铜织物保留原织物的特点,质地轻薄,柔软透气,吸湿滑爽,但导电性和电磁屏蔽性能一般。

化学镀过程实质是化学氧化还原反应,有电子转移、无外电源的化学沉积过程。与电镀相比,化学镀的优点主要有:基体种类多,可以是金属、半导体,也可以是非金属,镀层有很好的化学、机械和磁性性能[6]。化学镀可以制备大批量的电磁屏蔽织物,且织物具有镀层均匀性好、致密度高、电磁屏蔽效能优越等特点。化学镀金属化织物主要有镀镍、镀铜、镀银及各种金属的复合镀织物。

2 化学镀的制备原理与工艺流程

化学镀方法制备电磁屏蔽织物就是利用还原剂将电解质溶液中的金属离子化学还原在呈活性催化的织物表面,沉积出与基体织物牢固结合的镀覆层,从而获得金属化织物[7]。制备工艺一般包括除油、粗化、敏化与活化、化学镀。

除油:织物表面的油渍、污垢会影响金属镀层与织物的结合牢度,所以在施镀之前必须先除去。

粗化:粗化的实质是对织物表面进行刻蚀,使织物纤维表面形成许多孔洞结构,造成织物表面粗糙,以增大基体的比表面积,同时经过粗化的纤维表面会出现一些亲水性基团,可以降低织物的表面能,从而保证镀层与织物纤维的结合更加牢固。

敏化与活化:通过敏化、活化后,织物表面就可以吸附数量足够的贵金属催化中心,促使化学镀稳定连续地进行,从而获得均匀的化学镀金属层。

化学镀:利用氧化还原反应,在经过敏化、活化处理的织物表面沉积上一层均匀的金属层。

3 化学镀织物的性能参数

3.1 表面电阻与电磁屏蔽效能

根据Schelkunoff电磁屏蔽理论,织物表面镀层的电导率和磁导率直接影响到电磁屏蔽效能的强弱。材料的导电性越好,其电磁屏蔽效能就越好,影响织物表面电阻的因素都可以影响电磁屏蔽效能,如镀金属的种类、镀层的厚度、镀层的微观结构等。

詹建朝等[8]研究了增重率对化学镀银织物的表面电阻和电磁屏蔽效能的影响,如表1、图1所示。

表1 增重率对织物表面电阻的影响Tab.1 Effect of Weight Gain Rate on Surface Resistance of Fabrics

图1 增重率对织物平均电磁屏蔽效能的影响Fig.1 Effect of Weight Gain on Average Electromagnetic Shielding of Fabrics

随着增重率的变大,织物的表面电阻下降和电磁屏蔽效能增加比较明显,当增重率达70 %后又趋于缓慢,这是因为金属镀层在织物表面的堆积从不连续到连续的转变。考虑到镀层对织物的服用性能有不利影响及成本问题,应该在满足防电磁辐射性能的前提下,尽量减小镀层厚度。

周梁青[9]研究了化学镀织物表面电阻的形成机理和影响因素,推导了表面电阻的理论计算公式:

式(1)中:D为被还原金属的密度;M为主金属盐的质量;L1为电磁辐射防护织物的长度;m1为被还原金属的原子量;m2为主金属盐的分子质量;ρ为附着在织物表面的金属层的电阻率。

实际测得的织物表面电阻要高于理论计算值,这是由于金属镀层的不均匀性和化学镀反应的不完全性所致。选择合适的主金属盐种类及其数量与织物数量的比例、降低金属层的不均匀性、提高化学镀主反应的程度、抑制副反应,能有效降低织物的表面电阻,有利于提高电磁屏蔽效能[9]。

3.2 结合牢度、耐摩擦性、耐洗涤性

金属镀层与基体织物的结合牢度是化学镀织物中的重要参数,直接关系到电磁屏蔽织物耐摩擦性和耐洗涤性。影响结合牢度的因素主要是前处理中粗化效果的好坏。

赵俊等[10]研究了氢氧化钠、苯酚、聚乙二醇-600粗化液对涤纶织物的粗化效果,图2是使用3种不同粗化液粗化后再化学镀镍得到的织物对其进行摩擦实验。结果表明:使用氢氧化钠的粗化效果最好,在涤纶基体上可获得良好结合力的化学镀层。图3[11]是经过不同碱减量处理时间后化学镀铜织物的耐洗涤性试验。结果表明:未经碱减量处理或处理时间短者,随着水洗时间延长,表面电阻迅速上升,表明其耐洗性很差;而碱减量处理时间长者,耐洗涤性提高。这是由于适当的碱减量处理可使纤维表面形成微观凹坑,增大比表面积,促进金属镀层与织物的牢固结合。

图2 不同粗化液的摩擦次数与试样失重质量的关系Fig.2 Sample Weight Loss Versus Friction Time Curves for Different Roughening Solution

图3 镀层表面接触电阻随水洗时间的变化Fig.3 Surface Contact Resistance of Deposits after Different Washing Times

3.3 抗氧化性

抗氧化性也是化学镀织物的重要指标,金属化织物的抗氧化性能与镀层的微观结构、镀金属的种类等因素有关,特别是对于镀铜织物。

由于金属铜容易被氧化,为了提高镀铜织物的抗氧化性能,甘雪萍[12]研究使用了先在涤纶上化学镀铜,然后再镀上一层镍磷合金保护层的方法。结果表明:这种方法可以有效地提高抗氧化性。如表2、表3所示,随着镍保护层重量的增加,织物在100 ℃下恒温处理和NaCl溶液浸泡后的表面电阻变化越小,也就是导电织物的抗氧化性越好。

表2 导电织物100℃下恒温处理后的表面电阻 mΩ/sqTab.2 The Surface Resistance of Conductive Fabrics after Heat Treatment at 100 ℃

表3 导电织物NaCl溶液浸泡后的电阻 mΩ/sqTab.3 The Surface Resistance of Conductive Fabrics after Immersion in NaCl Solution

3.4 透气性、强度

化学镀金属化织物的透气性与金属镀层的厚度有关,金属镀层的厚度越厚,透气性能越差,但镀金属层太薄,又会对织物的电磁屏蔽效能产生不利影响,这就要求在电磁屏蔽效能与透气性之间找到一个平衡点,在满足电磁屏蔽效能的条件下减小金属镀层的厚度。对于织物的强度,也有类似的情况,在前处理中,为了提高基体与金属镀层的结合牢度,一般采用碱减量粗化处理,它会降低织物本身的强度,所以这种碱减量处理要控制在适当的范围内。

4 化学镀织物的研究现状

4.1 前处理方面的研究

织物的前处理包括除油、粗化、敏化活化。它们对后面的化学镀效果会产生极其重要的影响,因此研究前处理工艺对化学镀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

粗化一般使用强酸性或强碱性溶液进行处理,会造成一定的污染,且比较耗时。相比之下,使用等离子体进行粗化处理更加环保,处理时间短,只需要数秒时间就可以达到粗化要求。

Simor[13],Yuen[14]研究用等离子体对织物进行预处理后化学镀镍,结果表明等离子体的处理可以有效地提高镀层与基体的结合牢度及镀层的均匀性。

Han等[15]研究发现,用KCl作活化剂效果比SnCl2更好,当SnCl2与PdCl2的摩尔比为1∶8,活化温度40 ℃时,通过在PET纤维表面化学镀铜得到的金属化织物性能优异,电磁屏蔽效能在100 MHz~1.8 GHz之间最高可以达到50 dB。

PdCl2是常用于活化剂的贵金属离子化合物,但由于氯化钯价格昂贵,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其使用,这促使了AgNO3作为活化剂的研究[16-17]。Guo[18]使用AgNO3作为活化剂进行化学镀铜,结果显示AgNO3作活化剂也可以得到均匀的镀铜层,所得到的镀层晶态属于面心结构,证明了AgNO3可以代替PdCl2作为活化剂,从而避免了使用价格昂贵的PdCl2,降低了成本。

4.2 化学镀镍方面的研究

化学镀镍技术已经比较成熟,施镀条件及镀液配方不同,得到镀镍织物含磷量也不同。早期的产品一般是含磷量为5 %~7 %的中磷产品,后来又研制成含磷量在9 %~12%的高磷产品,近年来又研制了含磷量在1 %~4 %的低磷产品。含磷量不同的镀层物理化学性能也不同,含磷量越低,其导电性能越好,电磁屏蔽效能也越好。镀镍织物一般具有较好的耐磨性和耐腐蚀性。

Jiang等[19]用化学镀方法制备了镀Ni-P的电磁屏蔽织物,并研究了织物的微观结构和力学性能,发现Ni-P镀层是均匀致密地沉积在织物表面的,当Ni-P镀层中含磷量大于7 %时,镀层呈现的是无定形结构,并且化学镀镍增加了织物的疏水性和抗静电性能,但对织物的透气性和缩水性影响很小。

Guo等[20]比较系统地研究了施镀温度对镀速、Ni-P镀层的表面形貌、化学成分与结构的影响。研究发现:升高温度可以提高化学反应的电动势,从而促使施镀速率的提高;但是化学反应中磷的沉积对温度的敏感性比镍的沉积更强,当温度升高的时候,磷的沉积速率提高比镍的沉积速率要快,所以随着温度的升高,Ni-P镀层中磷的含量也增加,Ni-P镀层处于无定形的瘤状结构,并且瘤状结构的大小随着温度的升高而变大。

Shinagawa等[21]的研究结果显示:Ni-P镀层中磷的含量对表面电阻和电磁屏蔽效能影响很大,表面电阻随着镀层中含磷量的增加而增加,这使得电磁屏蔽效能变差。林一帆[22]在文章中提到现今制备的Ni-P合金镀层的含磷量一般在3 %~15 %之间变动,含磷量会直接影响镀镍织物的电性能、磁性能、抗腐蚀性和机械性能。

另外,傅雅琴[23],胡智文[24]等研究了在涤纶织物表面化学镀镍,结果表明镀镍导电涤纶织物具有优良的导电性、耐磨性、耐洗性和优越的电磁波屏蔽效能,在2 160~3 360 MHz范围内,电磁波屏蔽率达99.7 %以上。

4.3 化学镀铜方面的研究

化学镀铜采用的主盐大多是硫酸铜,甲醛、次磷酸钠、硼氢化钠和肼等作为还原剂,并添加络合剂如酒石酸、EDTA等,其中甲醛为还原剂化学镀铜的技术最成熟,但会造成环境污染,因而被严格限制,于是促进了次磷酸钠作还原剂化学镀铜的研究和应用。

Gan[25-26]等人研究了使用次磷酸盐作为还原剂在涤纶织物表面化学镀铜,结果显示:当镀液中镍离子浓度高于0.003 mol/L,温度高于65 ℃时就可以获得连续的镀层,且镀铜速率随着温度、pH值和镍离子浓度的增加而加快;为改善镀层的性能,还研究了添加剂K4Fe(CN)6对镀层结构的影响,发现添加剂K4Fe(CN)6的加入可以减缓镀铜速率,同时提高镀层的致密性,从而提高镀层的导电性和电磁屏蔽效能,当镍离子浓度为0.003 8 mol/L,K4Fe(CN)6质量分数为百万分之二,镀铜量为40 g/m2时,制备得到的镀铜织物电磁屏蔽效能在100 MHz~20 GHz的频率范围内可达85 dB。

Guo等[27]研究了主盐硫酸铜浓度对镀铜速率、镀层成分、表面形貌、晶体结构、表面电阻和电磁屏蔽效能的影响,结果显示:起初当硫酸铜浓度增加时,镀铜速率快速增加,但当硫酸铜质量浓度达到6 g/L时,镀铜速率反而下降;镀层中铜含量随硫酸铜浓度增加而增加,同时镍含量减少很快,磷含量也略微减少;镀层呈现瘤状结构,致密性随着硫酸铜浓度增加而增加,且镀层的结晶度提高,导电性和电磁屏蔽效能也随之变好。

Li等[28]研究了在低pH值条件下用次磷酸钠作还原剂、HEDTA为络合剂的化学镀铜,着重考察添加剂硫脲对化学镀铜的影响,阐述了硫脲在溶液中的作用机理,发现硫脲的加入可以增强次磷酸钠在铜表面氧化的活性,从而极大地加快化学镀铜的速率。结果显示添加百万分之一的硫脲就可以使镀铜速率从1 μm/h增加到4 μm/h,镀层晶体的尺寸增加,导电性也得到很大改善。

4.4 化学镀银方面的研究

化学镀银是利用“银镜反应”,一般是用还原剂与银氨溶液反应,将银离子还原成单质银沉积到基体表面。与镀铜、镍织物相比,成本较高,但采用化学镀银方法得到的金属化织物,其电磁屏蔽性能更好,同时织物还具有柔软、透气特性,因此,在环保意识日益增强的今天,越来越显示出其巨大的市场潜力。

张辉等[29]分别使用了葡萄糖、蔗糖、甲醛、肼、酒石酸钾钠作为还原剂进行化学镀银,对各种还原剂得到的化学镀银层结构和表面形貌、成分进行分析,并对电磁波屏蔽性能进行测定。结果表明:蔗糖作还原剂的化学镀层与纤维结合牢固,镀层表面光滑、晶粒较小;其次为肼、酒石酸钾钠和甲醛镀银织物;而葡萄糖镀银织物因表面反应不完全而较差。各种还原剂得到的镀层银元素质量分数都在95 %以上,且结晶度在45 %~60 %之间。随着镀层厚度的增加,电磁波屏蔽效能开始时增加明显,当厚度达到一定值后又趋于稳定。当增重率基本相同时,不同还原剂镀银织物的电磁波屏蔽效能有所不同,其中蔗糖镀银织物电磁波屏蔽性能最好,SE可以达到75 dB以上,其次为肼、酒石酸钾钠和甲醛镀银织物,而葡萄糖镀银织物电磁波屏蔽效果较差。

另外,张辉等[30]还通过正交试验研究了化学镀银过程中影响镀速的因素,试验结果表明,影响沉积速度程度的大小顺序为:pH值>硝酸银>蔗糖>氨水。最佳工艺配方为:硝酸银5.4 g/L,氨水12 g/L,蔗糖25 g/L,氢氧化钾3.5 g/L,乙醇100 mL/L,pH12.5,温度35 ℃。并且提出利用超声波辅助进行的化学镀银,镀速会得到明显提高,镀层颗粒均匀,堆积致密。

王政等[31]研究了在聚氨酯纤维表面化学镀银,通过对纤维电导率的测试,探讨了纤维电导率与镀液条件的关系,发现硝酸银浓度、还原剂浓度、碱用量、镀液温度、反应时间等因素对纤维电导率都有影响;研究了镀银纤维的电导率与纤维表面所沉积金属银的质量的关系,发现镀银纤维的电导率与纤维表面所沉积金属银的量有着直接的关系。随着纤维表面所沉积的金属银相对质量的增加,纤维电导率也升高。当硝酸银用量3.5 g/100 mL,蔗糖用量7 g/100 mL,氢氧化钾用量2.5 g/100 mL,温度达到45 ℃,反应时间达20 min时,制备得到的镀层电导率最大。

焦红娟等[32]在PET纤维表面化学镀银,探讨了氨水浓度、装载量及稳定剂对纤维化学镀银的影响。实验表明,φ=0.10的氨水浓度有利于化学镀银;通过调整装载量,可提高纤维的增重率和硝酸银的利用率;稳定剂氨水的加入可阻止镀液自分解,但对包覆层的均匀性和致密性有影响。电性能测试表明,镀银纤维的体积电阻率可达3.35×10-3Ω·cm。

4.5 复合镀方面的研究

由于单一金属化织物或多或少地存在着一些不足,如镀镍织物耐氧化、耐腐蚀,但导电性不如铜;而镀铜织物导电性较好,但容易被氧化;镀银织物导电性和电磁屏蔽效能好,但价格昂贵。为此人们研制了复合镀织物,这种织物能够取长补短,优于单一金属化织物。

例如傅雅琴[19]等采用先甲醛为还原剂化学镀铜,然后镀上镍保护层得到金属化电织物,这种织物具备了铜优异的导电性,同时又兼具镍的耐腐蚀、耐氧化的优点。另外刘立荣、张辉等[33-35]成功地制备了镍-铜、铜-银、银-镍双层化学镀的涤纶织物,结果表明,复合镀织物在一些性能上优于单一金属化学镀织物。

5 结 语

前人已经对化学镀做了大量的研究,镀镍、镀铜技术已经比较成熟,但是工业中用于镀铜的还原剂主要是甲醛,会造成环境污染,所以目前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使用其他还原剂替代甲醛方面,如用次磷酸钠作为还原剂,但目前对以次磷酸钠为还原剂化学镀铜工艺的研究仍不够充分,还有很多问题需要解决,如次亚磷酸钠还原性弱、得到的镀层结构疏松、多孔,电阻率高,次磷酸钠的消耗量大等问题。

在化学镀银织物方面,还存在着不少问题,如化学镀银液的稳定性差,一般只能稳定20 min左右。因此研究稳定的化学镀银配方,是各国学者早就致力于探讨的重要课题。如何控制化学镀银的速度也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重要问题。同时,在生产中,如何维护好镀液,如何做到镀液的重复利用等都需深入研究。

[1]万刚,李荣德.电磁屏蔽材料的进展[J].屏蔽技术与屏蔽材料,2003(1):40-41,45.

[2]吕德龙.电磁屏蔽技术[J].新技术与新工艺,1996(1):8.

[3]陈栋梁.织物的金属化处理及其产品应用前景(一)[J].印染,2001(9):31-35.

[4]张碧田,李国勋,瞿俊瑛,等.电磁屏蔽纤维的制备及应用[J].环境工程,1995,13(5):38-40.

[5]林一帆.织物金属化[J].上海工程技术大学学报,1996,10(1):14-17.

[6]李宁.化学镀实用技术[M].北京:化工工业出版社,2004.

[7]梁志杰.现代表面镀覆技术[M].北京:国防工业出版社,2005:254-255.

[8]詹建朝,张辉,沈兰萍.不同增重率化学镀银电磁屏蔽织物的研究[J].表面技术,2006,35(3):25-27.

[9]周梁青.化学镀电磁辐射防护织物表面电阻的形成机理和影响因素的探讨[J].产业用纺织品,2004,22(4):36-39.

[10]赵俊,吕广庶,王迎春,等.涤纶织物化学镀镍前处理粗化工艺的研究[J].电镀与涂饰,2006,25(5):16-19.[11]杜宁,罗欣,汪晓东.化学镀法制备电磁屏蔽聚酯织物的研究[J].北京化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7,34(3):275-278.

[12]甘雪萍.电磁屏蔽用导电涤纶织物制备新技术及其产业化应用研究[D].上海:上海交通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2007.

[13]SIMOR M, Rahel J, Cernak M, et al. Atmospheric-pressure Plasma Treatment of Polyester Nonwoven Fabrics for Electroless Plating[J]. Surface and Coatings Technology,2003, 172: 1-6.

[14]YUEN C W M, JIANG S Q, KAN C W, et al. In fluence of Surface Treatment on the Electroless Nickel Plating of Textile Fabric[J]. Applied Surface Science, 2007, 253:5250-5257.

[15]HAN E G, KIM E A, OH K W. Electromagnetic Interference Shielding Effectiveness of Electroless Cu-plated Fabrics[J].Synthetic Metals, 2001, 123:469-476.

[16]傅雅琴,袁骏.涤纶织物银催化铜镍复合镀的研究[J].合成纤维,2000,29(3):32-34,37.

[17]陆邵闻,王炜,孙国琴.新型钯-银联合活化电磁屏蔽材料的工艺初探[J].纺织学报,2008,29(1):49-53.

[18]GUO R H, JIANG S Q, YUEN C W M, et al. An Alternative Process for Electroless Copper Plating on Polyester Fabric[J]. J Mater Sci: Mater Electron, 2009, 20: 33–38.

[19]JIANG S Q, GUO R H. Effect of Polyester Fabric through Electroless Ni-P Plating[J]. Fibers and Polymers, 2008, 9(6):755-760.

[20]GUO R H, JIANG S Q, YUEN C W M, et al. Microstructure and Electromagnetic Interference Shielding Effectiveness of Electroless Ni–P Plated Polyester Fabric[J]. J Mater Sci:Mater Electron, 2009,20: 735-740.

[21]SHINGAWA S, KUMAGAI Y Uabe K. Conductive Papers Containing Metallized Polyester Fibers for Electromagnetic Interference Shielding[J]. Journal of Porous Materials,1999, 6:185–190.

[22]林一帆.织物化学镀金属研究[J].上海工程技术大学学报,1997,11(1):24-30.

[23]傅雅琴,陈文兴,袁骏,等.化学镀镍导电涤纶织物的研究[J]. 浙江丝绸工学院学报,1999,16(1):1-5.

[24]胡智文,傅雅琴,陈文兴.化学镀镍涤纶抗静电纤维研究[J]. 纺织学报,2000,21(5):45-47.

[25]GAN X P, WU Y T, LIU L, et al. Electroless Plating of Cu–Ni–P Alloy on PET Fabrics and Effect of Plating Parameters on the Properties of Conductive Fabrics[J]. Journal of Alloys and Compounds,2008, 455: 308–313.

[26]GAN X P, WU Y T, LIU L, et al. Effects of K4Fe(CN)6on Electroless Copper Plating Using Hypophosphite as Reducing Agent[J]. Journal of Applied Electrochemistry,2007, 37: 899–904.

[27]GUO R H, JIANG S Q, YUEN C W M, et al. Effect of Copper Content on the Properties of Ni–Cu–P Plated Polyester Fabric[J]. Journal of Applied Electrochemistry, 2009, 39:907–912.

[28]LI J, PAUL A, KOHL. The Acceleration of Nonformaldehyde Electroless Copper Plating[J]. Journal of the Electro-Chemical Society, 2002, 149(12): C631-C636.

[29]张辉,沈兰萍,詹建朝.涤纶织物不同还原剂化学镀银及防电磁波性能[J].材料工程,2007(5):31-35.

[30]张辉,詹建朝,沈兰萍.涤纶织物超声波辅助化学镀银[J]. 表面技术,2006,35(5):37-39.

[31]王政,赵炯心.镀银聚氨酯纤维的导电性能研究[J].合成技术及应用,2007,22(3):21-24.

[32]焦红娟,郭红霞,李永卿,等.镀银导电纤维的制备和性能[J].华东理工大学学报,2006,32(2):173-176.

[33]刘荣立,张辉.涤纶织物化学镀镍铜合金研究[J].青岛大学学报:工程技术版,2008,23(1):25-28.

[34]张辉,刘荣立.涤纶织物铜-银双层化学镀研究[J].表面技术,2008,37(2):21-22.

[35]刘荣立,张辉,罗珊.涤纶织物银-镍双层化学镀研究[J].天津工业大学学报,2008,27(2):36-39.

The Current Status of Electroless Plating Metallic Fabrics Used as Electromagnetic Shielding Material

XU Wen-long, LIU Zhi-cai, JIAO Yu-xue, CHEN Hu, XIONG Jie

(Key Laboratory of Advanced Textile Materials and Manufacturing Technology, Ministry of Education, Zhejiang Sci-Tech University,Hangzhou 310018, China)

As a functional fabric, electromagnetic shielding fabrics have a wide application prospects.Performances and characteristics of variety kinds of electromagnetic shielding fabrics were introduced in this paper. The principle of preparation, production process, property characteristics and current research situation were reviewed in detail.

Metallic; Electromagnetic shielding; Electroless plating; Conductive fabrics

TS106.85

A

1001-7003(2010)09-0015-06

2010-03-15;

2010-04-22

浙江省质量技术监督系统科研项目(20090105);教育部长江学者与创新团队发展计划(IRT0654)

徐文龙(1984- ),男,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功能复合材料。通讯作者:熊杰,男,教授,博导,jxiong@zstu.edu.cn。

猜你喜欢

金属化镀银化学镀
铜铟镓硒靶材金属化层制备方法
化学镀Ni-Sn-P合金镀层性能的研究
不锈钢化学镀Ni-Mo-P沉积速率的研究
铸铝合金镀银工艺的改进
不锈钢化学镀Ni-Mo-P合金
微波介质陶瓷谐振器磁控溅射金属化
钨基密封材料化学镀Ni-P镀层的制备方法
酚醛树脂/镀银碳纤维导热复合材料的制备与性能
pH对化学镀P-Ni合金性能的影响
镀银漂洗水零排放工艺探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