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大学生人际冲突中的思想政治教育研究
——以蚌埠医学院调查为例

2010-11-02唐启寿黄中岩

滁州学院学报 2010年6期
关键词:人际冲突政治

唐启寿,黄中岩

(1.蚌埠医学院社科部,安徽蚌埠233030;2.安徽师范大学政法学院,安徽芜湖241000)

大学生人际冲突中的思想政治教育研究
——以蚌埠医学院调查为例

唐启寿1,2,黄中岩1

(1.蚌埠医学院社科部,安徽蚌埠233030;2.安徽师范大学政法学院,安徽芜湖241000)

大学生中人际冲突常有发生,对大学生健康成长也产生一定影响。思想政治教育是一种人际交往行为,也是各种人际交往的过程,人际交往是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载体,学习正确对待和解决人际冲突,是创新思想政治教育方法途径,增强针对性实效性的现实需要,符合大学思想政治教育改革与创新的潮流。在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过程中,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采取切实有效的教育干预策略,引导大学生以积极的心态对待人际冲突,消除人际冲突对大学生健康成长带来的消极影响,是本研究的主要目的。

大学生人际关系;大学生人际冲突;思想政治教育

在2010年全国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座谈会上,李长春同志强调,要更好发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作用,进一步创新方式方法和途径,不断增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针对性实效性和亲和力感染力。从现有研究来看,虽然国内外关于大学生人际冲突的研究取得了一定成果,但从发展和现实角度来看,仍然需要进一步探究,特别是与思想政治教育结合起来研究的较少。因此,在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过程中消除人际冲突,采取切实有效的教育干预策略,是创建和谐校园和促进教育事业协调发展的需要,也是创新思想政治教育方法途径,增强针对性实效性的现实需要。

一、大学生人际冲突与思想政治教育的关系

(一)解决大学生人际冲突是强化思想政治教育功能的前提

和谐校园的建设核心是全面调整校园的各种关系,大学生的人际交往属于重要的组成部分,而大学生必要的人际冲突处理能力是大学生的必备的基本素质,也是以后走向社会的必修之课。人际交往与思想政治教育是紧密联系的,二者相互影响,而解决大学生人际冲突是强化思想政治教育功能的前提。美国著名心理学家马斯洛(Abraham Maslow)认为,人际关系需要是人的基本需要,人际关系的和谐是自我人格实现的重要特征,而人际关系的不和谐则是导致心理疾病的根源。[1]处理好人际关系,解决好人际冲突,创造良好和谐的人际氛围,有助于在开展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过程中,调动大学生的动力和热情,促使大学生尽快融入集体,增强平等合作意识,加强彼此信任,创设有利的外部环境,以积极的心态投入到学习生活中,促进学生自由和全面的发展,达到教育者所期望的目标前进,发展的路径更顺畅,产生良性循环,切实创新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方法和途径[2]。

(二)思想政治教育引导大学生人际冲突趋于和谐

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要“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工作,注重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用正确方式处理人际关系”[3],说明党中央对青年健康成长的关心,尤其强调要正确处理人际关系。大学生通过人际交往认识了解社会和他人,建立相互之间联系渠道,思想政治教育以解决人际冲突,推动人际关系的和谐为目标,从而实现教育者的培养目的。在具体解决路径上,思想政治教育强化大学生人际交往践行力的养成,坚持对大学生的正面引导,强化世界观和价值观引导,锤炼其意志和心智,倡导高尚的道德品质,进行心理疏导,增强适应环境的能力,减轻心理压力,实现自我调控,抵制不良情绪,保证培养对象沿着正确轨道发展。尤其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环境中,要使学生认识到,人是社会的人,不能脱离现实而存在,因此要引导学生主动认识和了解不断发展的社会,以及与之相联系的社会对人有影响的人际关系,提高自身免疫力和应变能力,从而达到主动调节和自我适用社会人际的变化。通过扎实有效的思想政治教育,使人际冲突的机会减少或造成的伤害程度降低,培养正常的竞争和合作的有利环境,从而保证大学生在和谐的校园环境中健康成长。

二、当前大学生人际冲突的现状

为了了解大学生在成长过程中的人际冲突情况,研究采取分层整群抽样的方法从蚌埠医学院随机抽取在校大学生500名作为研究对象,运用郑日昌《人际关系综合诊断量表》进行问卷调查施测[4]。调查共发放问卷500份,回收有效问卷469份,回收有效率为93.8%。调查对象包括临床医学、护理学、影像医学、生物科学、预防医学、精神医学、药学、研究生等专业学生。

(一)大学生人际关系的总体状况

根据郑日昌的《人际关系综合诊断量表》施测,结果发现:总体大学生在人际交往方面情况较好,有67.5%学生在人际交往方面困扰较少,但仍然有超过1/3的大学生在人际交往方面存在或多或少的问题,有24.4%学生人际交往尚存在一定程度的困扰,有8.1%学生存在着较严重的人际交往困扰。本研究的统计学特征详见下表:

表1 问卷统计分析

(二)大学生人际关系分类维度状况

根据《人际关系综合诊断量表》的评断标准,大学生人际关系具体体现在各类维度上,有交谈维度、社交和交友维度、待人接物维度和异性交往维度。本研究的统计学特征详见下表:

表2 问卷统计分析

(三)大学生人际关系的年级差异

从大一到大五再到研究生人际关系和谐程度越来越低,这表明高年级的学生比低年级学生在人际关系上面临更多的问题。另外,各年级大学生在交往单项维度的困扰情况也有所不同,大一学生在社交和交友存在的问题较多,大二、大三大学生在交谈沟通、待物接人维度分数较高,大四、大五学生和研究生在交谈沟通维度的分数高于低年级学生,但在与异性交往维度存在的较为严重的困扰。

(四)大学生人际关系的性别差异

在各分类维度上,女生人际关系和谐程度较低的比例都高于男生,尤其是在“交谈”和“社交和交友”两个维度上,女生人际和谐较低的比例分别达到1.9%和3%,而男生则分别只有0.9%和1.9%。

表3 问卷统计分析

通过以上调查分析我们不难发现,大学生人际交往中或多或少存在一定的问题,有的还比较严重,说明大学生在人际交往中存在一定困惑,严重的甚至导致人际冲突。这是由一定的自身局限性决定的:第一,客观环境的制约。大学生由于社会体验不丰富,受社会、家庭和成长环境的影响,对社会不能全面地接触和了解,因此不可能全面客观地了解现实的校园人际关系;第二,自身条件的限制。由于大学生身心发展还没有完全成熟,做事比较冲动,意气用事,缺乏交往技巧,在交往过程中往往存在一定的心理障碍,如自我封闭或我行我素,或是求全责备,对交往对象预期要求较为理想,稍有挫折,就很受打击。女大学生在人际关系和谐程度较低的比例都高于男生,主要对交往对象要求较高对情绪影响较大,导致情绪不稳定,容易引发人际关系不和谐。

大学生人际冲突影响大学生正常的学习和生活,不利于大学生顺利完成学业,因此,在人际冲突中进行思想政治教育是必要和紧迫的。

三、大学生人际冲突中思想政治教育的对策与有效途径

(一)形成全社会思想政治教育整体合力

切实加强学校、家庭、社会三结合的教育网络建设,努力形成教育整体合力。“如何组织和协调社会有关方面的力量,形成全社会关心和支持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整体合力”,是胡锦涛总书记提出的一个关系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全局的重大课题。和谐校园是校园内的各要素处于一种相互依托、相互协作和相互促进的状态,主要表现为校园内部组织结构系统之间的和谐、育人环境的和谐、大学生之间人际关系和谐、教师和学生关系和谐以及学校、家庭、社会和自我教育和谐的统一整体。因此,要有效解决人际冲突,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就要在大力整合高校内部资源的同时,大力利用家庭和社会教育资源,动员社会各方面的力量,整合社会各方面的资源,为大学生成长创造一个良好的社会大环境,从而不断开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新局面。在家庭教育方面,要把家庭作为大学生接受人生教育的第一课堂,让家长当好大学生的第一任教师,尤其现在的大学生大多是独生子女,由于社会、家庭及个人等种种因素,大学生在心理、人格等方面存在着诸多缺陷,这与建设和谐社会所需要的合格人才形成很大反差。对于青年学生来说,是否具备健全的人格不仅是个人整体素质的综合体现,而且还关系到今后个人的前途和发展,决定着能否为国家和社会作出应有的贡献。因此,家长要引导大学生加强个性修养,塑造健全优良的人格,有助于大学生今后更好地去适应发展变化的社会,顺利地进行人际交往,正确面对困难和挫折。要教育子女关心爱护他人,设身处地为他人着想,和他人和谐相处,以自身良好的品行修养作出表率,为大学生成长成才营造良好的家庭教育氛围。在学校和家庭教育的结合点上,学校可以以家长会的形式,或者其它信息沟通形式,及时通报学生的情况,互通有无,达到及时了解学生的思想状况,有针对性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目的。在社会教育方面,大力整合和运用社会教育资源,加强舆论宣传,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鼓励大学生志存高远,做体现时代进步要求的新道德规范的实践者,做新型人际关系和良好社会风尚的倡导者。真正形成以学校教育为主导、以家庭教育为主托、以社会教育为主线的教育体系,努力形成全社会关心和支持大学生健康成长的思想政治教育的整体合力,切实形成良好和谐的人际关系氛围。

(二)加强日常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要促进大学生交往能力的培养,扩大与大学生交流的机会,特别是思想的交流,增强大学生人际交往的能力。营造和谐相处的人际关系和良好的人际氛围是关键,学生是营造和谐的人际氛围的主体,每个人在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上都是一样的,在人格上都是平等的,教学生学会做人做事,引导大学生树立“合作共赢”的人际交往观。在交往中,尽可能寻找双方合作的结合点,减少人际冲突,促进双方和谐相处;有针对性地提升大学生人文素质培养(尤其在理工科院校),消除大学生人际交往的隔阂,提高有效沟通,促进交往双方相互理解,增进彼此融洽;鼓励大学生积极参加丰富多彩的校园集体文化活动,在互动中养成与别人友好相处的交往技巧;引导大学生正确认识自我和他人,把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立足于素质的全面提高上,全面分析教育对象的长处和不足,调动他们内在的积极因素入手,克服消极因素,加以正确引导,提高思想政治工作的实效;结合大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引导大学生养成良好的心理品质和优良品格,增强大学生战胜困难、承受挫折的能力;经常深入学生当中与学生进行交流,了解他们的想法,观察他们的言行,对易出现问题的学生及时开展个别谈心,通过学生班干辅助工作等方式做好疏导工作。只有把爱的情感浇灌到学生的心田,才能在日常的思想政治教育中收到良好的教育效果,才能把一些心理危机问题消灭在萌芽状态,才有利于良好人际关系的形成。

(三)加强心理健康咨询辅导和心理危机干预

人际冲突是最能反映大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科技技术发展迅猛,信息传播量大,各种竞争尤为激烈,人际交往复杂多变,大学校园往往是社会的一个缩影,在学校这个小社会中,大学生随时会碰到和社会相似的新情况和问题。因此,大学生在大学校园中应该具备较强的社会适应能力、心理承受能力和经受挫折的能力,以适应各种不断变化的环境[5]。大学生要通过积极主动的交往,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来培养和强化自己的心理素质,大学生心理健康需要各方面的关怀和教育,需要不同层次的心理咨询和辅导机构来提供心理支持和援助。通过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咨询指导中心、院(系)心理辅导室、大学生心理健康互助协会等社团组织,或由班级心理辅导委员等组织和人员,开展丰富多彩的心理健康教育活动;选拔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参加心理咨询的基本理论、方法和测试技术的培训,让他们深入到学生中去,及时发现学生中存在的各种心理问题,进行必要的心理咨询和辅导,帮助学生学会自我心理调整;同时,开展团体心理辅导是一种发展性咨询,通过一些团体训练项目,让受训者领悟到团队的力量来自于团结协作,需要彼此信任,从整体上促进学生的心理健康,促进和谐人际关系的形成。

心理健康教育实践中发现绝大多数学生的心理危机是与缺乏正常的人际交往和良好的人际关系相联系的。大学生人际交往主要在师生、同学、朋友和家庭成员之间,因此要建立由辅导员、班主任、学生家长、心理互助员和心理咨询机构、社会专业诊疗机构等成员组成的突发心理危机干预联动机制和心理预警网络。每年对大学生进行人际交往心理健康普查,及时发现心理有问题的学生,主动约请他们到心理咨询机构进行心理诊断,根据面谈分析,区别不同的问题类型与程度,采取不同的应对措施,做到心理问题及时发现、及早干预,引导学生以积极的心态进行人际交往,预防人际冲突的发生。

(四)重视校园文化环境建设

营造和谐的大学校园文化环境,最终目标是培养全面发展的创新人才,其前提是塑造大学生完美的个性人格。作为大学,要高度关注校园价值观对引导和约束人们行为方面的重要作用,以校园文化环境建设为抓手,大力开展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的培育,教育引导大学生深刻认识人与人的依赖关系、人与社会的依存关系、人与自然的友好关系,并实现彼此之间的良性互动,在大学校园中树立起和和谐社会相适应的宽容和谐的人际关系氛围[6]。从人际关系角度,和谐社会应形成融洽和谐的人际环境。而拥有和谐精神的人,必须具有海纳百川、有容乃大的胸怀和气度。要相互理解、增进互信,宽以待人、善于沟通,共同营造自由宽松和包容多样的良好社会风尚。因此,只有通过构建和谐校园文化,才能建设和谐的校园环境,才能建立良好的人际氛围。

学习正确对待和解决人际冲突,是大学生必备的基本素质。在思想政治教育的过程中,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掌握必要的对策和方法,引导大学生以积极的心态对待人际冲突,消除人际冲突对大学生健康成长带来的消极影响,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有利于维护与促进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提高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针对性和实效性。同时,构建和谐校园人际关系,需要党的坚强领导,需要全社会全方位力量的参与和大学各级学生工作组织的支持关爱,切实形成社会、学校和家庭教育的整体合力。

[1]邬 丽,周先进.论人际和谐与思想政治教育的相互影响.思想政治教育研究,2010(1):50-61.

[2]艾 娜,张 楠.论大学生的人际关系冲突[J].甘肃农业,2006(09):201.

[3]中国共产党第十七次全国代表大会文件汇编[C].北京:人民出版社,2007.34.

[4]郑日昌.大学生心理诊断[M].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1996,339-341.

[5]苏梦媛.和谐校园构建下大学生人际冲突归因分析及对策研究[D].西安科技大学硕士论文,2009.32.

[6]杨 霞,白 萍,杨雅玲.浅谈大学生人际冲突应对教育[J].吉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8(1):043.

G640

:A

:1673-1794(2010)06-0059-03

唐启寿(1978-),男,蚌埠医学院讲师,安徽师范大学研究生,研究方向: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思想政治教育;黄中岩,蚌埠医学院讲师。

安徽省教育厅人文社会科学项目《大学生师源性焦点与辅导员教育》(09JDSZ3049);安徽省教育厅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大学生人际冲突与思想政治教育》(2010sk500);蚌埠医学院科研项目《医学生人际冲突与思想政治教育》(BY0818SK)

2010-10-11

猜你喜欢

人际冲突政治
耶路撒冷爆发大规模冲突
“讲政治”绝不能只是“讲讲”
“三宜”“三不宜”化解师生冲突
搞好人际『弱』关系
“政治攀附”
“政治不纯”
政治不过硬,必定不可靠——政治体检不能含糊
从《战国策》看人际传播中的说服艺术
英文歌曲Enchanted歌词的人际功能探讨
“邻避冲突”的破解路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