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湘赣桂地区加里东期构造变形特征及成因分析

2010-10-24郝义李三忠金宠戴黎明刘博刘丽萍刘鑫

大地构造与成矿学 2010年2期
关键词:加里东扬子寒武

郝义,李三忠,金宠,戴黎明,刘博,刘丽萍,刘鑫

(中国海洋大学海洋地球科学学院海底科学与探测技术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山东青岛266100)

湘赣桂地区加里东期构造变形特征及成因分析

郝义,李三忠,金宠,戴黎明,刘博,刘丽萍,刘鑫

(中国海洋大学海洋地球科学学院海底科学与探测技术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山东青岛266100)

系统解剖了华南早古生代地层出露较好且加里东运动比较典型的地区,包括广西的元宝山、越城岭、大明山、大瑶山、云开大山地区以及湘赣边境等地区。通过对其褶皱、断裂形态的描述与分析发现大明山、大瑶山地区EW向的寒武系褶皱是云开地块在晚寒武世-早奥陶世由南向北推覆挤压的结果,而桂北元宝山、越城岭地区及湘赣边境地区NE-NNE向的早古生代地层的褶皱是由于华夏地块与扬子地块在晚奥陶世-早志留世沿郴州-临武断裂收缩挤压的结果,而且这一收缩挤压是属于陆内造山事件而不是前人所说的洋陆俯冲事件和陆-陆碰撞造山事件,且加里东运动先由南向北、后由东向西逐渐拓展,变形强度由强到弱。

加里东运动;云开地块;推覆挤压;华夏地块;扬子地块;收缩挤压;陆内

1 地质背景

华南早古生代地层出露众多,且其变形颇为强烈,是受加里东运动影响较大的地区。然而由于加里东期距今时代远,当时的地理位置和边界条件与现今状况有很大不同,其变形也多被后期构造改造。本文试图从现今构造格架中筛分出加里东期变形,判断其强弱,这对于确定加里东期构造属性,确定加里东事件是洋、陆俯冲碰撞造山还是陆内造山都有重要意义。此外,对于认识华南地区整体构造格架与成因及其对油气勘探的影响也有深远的意义。

华南陆块总体上以郴州-临武断裂为界(Wang etal.,2007),划分为:北西侧的扬子地块和南东侧的华夏地块。该区主要的早古生代地层有:寒武系、奥陶系、志留系。寒武系大面积在研究区南部分布,其它下古生界剥蚀强烈,研究区中部奥陶系大面积零星分布,志留系在雪峰山-江南隆起带以北和以西保留,与泥盆系平行不整合分布(图1)。其它加里东期角度不整合的空间分布及其变化为:南部下泥盆统角度不整合于震旦系、寒武系、奥陶系、志留系之上,向北中-下泥盆统角度不整合于板溪群、震旦系、寒武系之上,再向北石炭系角度不整合在板溪群、震旦系、寒武系、奥陶系之上,至西北雪峰山区二叠系不整合在板溪群、震旦系和下古生界之上。总体表现为加里东运动之后海水是由南往北侵入的。

在华南大地构造学、古地理学及岩石学的研究中,“华南洋”是一个关键性问题。由于至今还未发现作为大洋消亡直接证据的加里东期蛇绿岩套,导致关于“华南洋”是否存在,目前还有多种争论的观点。认为其存在的观点主要有:(1)该观点又称为“板溪洋”,“华南洋”自晚前寒武纪形成,直至三叠纪才消亡,至少经历了600M a的漫长历史,江南-雪峰古陆是一个来自华夏古陆的远程推覆体(许靖华和何起祥,1980;许靖华,1987)。由于该观点自身存在较大矛盾,已基本被国内外地质界所舍弃。(2)扬子与华夏这两个陆块作为独立的块体始于中元古代,它们之间被华南洋分隔,约1050~1000M a前的晋宁运动Ⅰ幕使华南洋向扬子陆块俯冲,在扬子陆块的东南缘形成增生的褶皱带和华夏古陆边缘的沟弧盆体系;约880~850M a前的晋宁运动Ⅱ幕导致华夏与扬子之间的古华南洋在扬子陆块的东段消失,西段的华南残留洋盆一直延续到加里东期(刘宝珺和许效松,1994;Wang and Mo,1995)。同意该观点的学者居多(蒲心纯等,1993;殷鸿福等,1998;尹福光等,2001;万方等,2003;陈洪德等,2006),该观点认为华南盆地为一个具有洋壳的洋盆,由于其上覆盖了巨厚的沉积岩层,导致洋盆在消减过程中不会形成沟弧盆系,也不会形成蛇绿混杂岩带。

图1 华南加里东期构造纲要图①(图中矩形框中的区域为重点研究地区)Fig.1 Sketchmap of Caledonian structures in Sou th China(areas in rectangle frame are key study areas)

认为华南洋不存在的观点主要有:(1)郭福祥(2000)根据长乐-南澳变质杂岩的原岩恢复、同位素年龄和古生物资料,提出华南东部震旦纪-志留纪的大地构造属性是由大陆边缘弧和弧背盆地(郭福祥,2000)构成的华南造山带,华南大陆内不存在震旦纪-志留纪的洋盆。(2)杨森楠(1989)认为华南裂谷盆地于新元古代开始收缩,志留纪末-泥盆纪华南裂谷盆地形成加里东造山带,华南造山带由于不具有蛇绿岩混杂岩带(刘宝珺等,1993),并且基底奠基于陆壳(任纪舜,1990),表明扬子地块与华夏地块之间在古生代没有出现过典型的大洋。(3)根据早古生代古生物地层学、古生态生物演化、构造沉积古地理环境和花岗岩体形成构造背景综合研究表明,从扬子雪峰带到华夏间是连续统一的陆内海盆而无洋盆的分割(戎嘉余和陈旭,1987;陈旭等,1995;陈世悦等,2009;张芳荣等,2009;舒良树,2006;王淼和舒良树,2007;Zheng etal.,2008)。

华南经历的构造运动较多,形成了较多的角度不整合,其中加里东运动的研究较多,争议最大,包括一系列的运动,有:(1)郁南运动(莫柱孙等,1980),主要发生在寒武纪末-奥陶纪初,最主要的表现是:云开地区的褶皱隆升,武夷-云开一带的中酸性岩浆活动;大明山、大瑶山、雪峰山等地区也受到了不同程度的褶皱隆升作用;南盘江坳陷、桂中坳陷内仅部分地区有寒武系出露,缺失奥陶系和志留系也是该期运动的重要表现。(2)都匀运动(余开富和王守德,1995),主要发生在中奥陶世末期,是位于扬子稳定区的贵州省中南部地区加里东期相对强烈的一幕运动。它导致的沉积间断造成了上奥陶统的缺失、中奥陶统的剥蚀缺失及下奥陶统不同程度的剥蚀,志留系与中-下奥陶统平行不整合-小角度不整合接触。同时,由于受到区域挤压形成了宽缓褶皱及相应的断裂,它所形成的古构造、古地貌对早志留世的沉积起到了重要的控制作用。(3)北流运动(莫柱孙等,1980),主要发生在晚奥陶世末-早志留世初,该运动在桂东南地区表现较强,主要是使云开和大明山-大瑶山隆起进一步上升,其间的钦州-玉林坳陷剧烈深陷,在坳陷带两侧产生两条NE向断裂带,即博白-岑溪断裂带与灵山-藤县断裂带,这两条断裂带对志留纪及其以后的沉积岩相有着明显的控制作用。北流运动只引起了广西部分地区的隆起和凹陷,引起的褶皱变形较弱。(4)崇余运动(卢华复,1962),根据赣南崇义、大余山区晚奥陶世沙村群底砾岩之下的不整合提出,发生于晚奥陶世卡拉道克期。该运动可能引起了湘赣地区早古生代地层的强烈褶皱。(5)广西运动(Ting,1929),主要发生在志留纪末,是一次普遍的褶皱造山运动,该运动引起的褶皱以线状褶皱为主,桂西过渡区褶皱较为宽缓,不同地区构造方向和形态表现不一:桂北九万大山-越城岭一带主要为NNE向,融安至龙胜之间褶皱紧密倒转,断裂发育,构成一组向西倾斜的叠瓦状逆冲断裂群,九万大山、元宝山一带可能受元古代基底构造的制约,褶皱较开阔。大明山至大瑶山、大桂山一带,构造线近于EW向,断裂不甚发育,云开大山地区褶皱、断裂发育总体作NE向,局部NEE向或近SN向。

由于前人主要侧重局部地区的个例研究,如此多的早古生代构造运动发生在华南令人难以理解,它们之间什么关系也值得进一步系统总结和讨论。本文将从华南整体出发,着重选取早古生代地层出露较多且加里东运动比较典型的地区,主要分布在广西的大明山、大瑶山、元宝山、越城岭地区,云开大山地区以及湘赣边境地区(图1),通过对其褶皱、断裂形态的描述与分析来发现其中的规律,并初步探讨其成因机制及华南加里东期构造属性。

2 华南加里东期变形特征

华南加里东期构造形迹尽管局部变化非常大,后期褶皱叠加改造强烈,但是从整个华南加里东期褶皱轴迹的包络面分析,主体构造线方向为近EW向(现位,图1),其中局部NE、NNE、及NW方向的褶皱轴迹有些明显是印支期和燕山期褶皱叠加改造的结果,宏观褶皱轴呈波浪状起伏。加里东运动以后早古生代地层出露由SE向NW逐渐变新,由于研究区并非一个大的盆地区,所以这种逐渐变新并不是盆地自SE向NW逐渐封闭导致的加里东期沉积结束时限逐渐推迟引起的,而是说明剥蚀强度是由SE向NW逐渐减小的。雪峰山、湘中、湘赣边境、桂东南、桂东北等地区早古生代地层出露较多,非常有利于分析加里东运动及其变形的时空变迁。

2.1 大明山地区构造特征

该区寒武系受加里东运动的强烈挤压而变形,多表现为近EW向的紧密线状复式褶皱,主褶皱和次级褶皱的岩层倾角大多较陡,有的近于直立,甚至倒转,褶皱轴面大多北倒南倾,反映由南往北的挤压力。有两条晚期深大断裂,右江断裂和南丹-都安断裂控制该区,形成对冲格局(图2)。

右江断裂走向NW,断裂带倾角一般较陡,倾向SW。断裂带两侧发育有印支-燕山期的线状紧密褶皱,主体性质为逆冲兼有走滑。该断裂带对两侧晚古生代-早中生代的沉积盆地发育具有不同程度的控制作用,说明其可能发育于晚古生代以来。南丹-都安断裂走向NW,倾向NE,根据南丹-都安断裂沉积地层判断,其为早泥盆世拉张形成的同生正断层,是南盘江坳陷东侧边界及控制沉积岩相展布的重要断裂,印支-燕山期沿此断裂发生强烈的构造反转、挤压变形,形成宽阔的逆冲推覆构造带(周维博,2005)。虽然如此,但该断裂带两侧的加里东期构造形迹基本一致,所以该断裂对该区加里东时期的构造没有影响。

该区寒武系与其上的泥盆系之间为角度不整合接触,其间绝大部分地区缺失奥陶系和志留系。加里东期构造层属大明山-大瑶山大型EW向复式背斜的一部分,核部以出露较大面积复理石建造的寒武系为特征(图2),其与扬子型的台地相或台地边缘过渡相的寒武系娄山关群白云岩有着很大差异,说明该区与扬子地块当时可能不属于同一构造单元。

图2 大明山地区构造特征图(据1∶250万地质图修改)Fig.2 Structural map of the Damingshan area

图3 大瑶山地区构造纲要及剖面图(据1∶250万和1∶20万地质图②修改)Fig.3 Structural map and profiles of the Dayaoshan area

2.2 大瑶山地区构造特征

该区寒武系变形强烈,褶皱形态以紧密长条状为主,北部次级褶皱北倾,南部次级褶皱南倾,构成一个大型复式背斜。岩层倾角陡,部分岩层直立或倒转,形成倒转褶皱,个别地段形成同斜褶皱。褶皱组合以对称性褶皱为主,背斜、向斜同等发育,褶皱轴局部有NW、NE向,总体近于EW向展布(图3)。褶皱轴束状平行排列,并出现分枝状褶皱。蒙山北侧的褶皱轴面主体倾向NNE(图3A-B),西侧以下朴泉岩体为界,北段向NNE倾,南段向SSE倾(图3C-D)。此处NE向的断层被SN、NW向的断层切割,说明NE向比SN、NW向的断层形成要早,这些断层切割泥盆及白垩系说明其形成时间至少为印支或燕山期。而且,广西黄村镇南西G321国道旁可见地层主体为寒武系(图4),地层走向为近东西向,上部为青灰色板岩,有板理发育,下部为黄绿色变长石砂岩,破劈理强烈发育,且其形成之后又被后期改造,一系列向SW逆冲的坡平式断层是由于后期NE-SW向的挤压所致。这些逆冲断层发育于S1板劈理之后,板劈理是该区复式褶皱的轴面劈理,是加里东期的产物,由此,进一步确定该区加里东期变形以褶皱为主,断裂是后期叠加改造的产物。

此外,桂平附近的地层为上寒武统灰绿色中粗砂岩,板理发育(图5)。寒武纪地层呈近EW走向是EW向褶皱的一部分,属于加里东期的变形,而轴面S1的变形反映后来一次褶曲变形的叠加,另外还有走向NE,倾向NW向SE逆冲的高角度断层发育。

2.3 元宝山、越城岭地区构造特征

三江-融安、寿城-屯秋、龙胜-永福三条断裂是该区较大的区域性断裂,控制着地层的沉积和褶皱形态的形成,断面西倾,走向为近SN向,形成向东逆冲的叠瓦状构造。

三江-融安断裂带及其以东地区,新元古界丹洲群发育厚2000m的细碧角斑岩,其中夹大量层状、似层状基性岩及少量中性和超基性岩;以西,丹洲群厚度突变为300~600m,未见海底火山岩,基性、超基性侵入体为数不多;震旦系厚度西厚东薄,碎屑岩西细东粗,与丹洲群正好相反。下石炭统则表现为西部较薄约1000余米,以碳酸盐岩为主;东部较厚约2500m以上,砂、页岩夹层显著增多(白忠峰,2006)。这种多次跷跷板式的沉积变化反映了三江-融安断裂两侧地壳结构的差异,说明该断裂从雪峰期就开始发育,加里东期、印支期还有活动。

寿城-屯秋断裂,北段寒武系向东逆掩在下泥盆统莲花山组之上。断层两侧,包括南部英山以北未见断层出露的地带,泥盆系、石炭系岩相变化明显。断层以东,下泥盆统那高岭组夹白云岩,中泥盆统郁江阶下段为页岩,上泥盆统及下石炭统分别为硅质岩相和碎屑岩相;而该断层以西,那高岭组不夹白云岩,郁江阶下段相变以砂岩为主,上泥盆统及下石炭统急剧相变为碳酸盐岩③广西壮族自治区地质局区域地质普查大队.1967.1∶20万融安幅区域地质测量报告书.。该断裂带对元古代和晚古生代地层的沉积岩性、厚度也具有明显的控制,震旦系碎屑岩西部较细且厚,东部较粗且薄(白忠峰,2006),说明该断裂在加里东期活动剧烈,在泥盆纪和石炭纪表现为正断层。

图4 广西蒙山县黄村镇南西G321国道旁后期坡坪式逆冲构造改造加里东期构造素描图(JX08-140点,GPS:N 24°03.791′,E 110°35.990′)Fig.4 Structural sketch showing flat-ramp thrust structures superposed on Caledonianfolds along Nationa Road G321,southwest Huangcun Town,Mengshan County,Guangxi(Station JX08-140)

图5 广西桂平市金田-紫荆公路旁寒武系两幕褶皱及逆冲构造素描(JX08-151点,GPS:N 23°38.960′,E 109°58.466′)Fig.5 Structural sketch showing two-stage fold-andthrust structures in Cambrian strata a long the Jin tian-Zijing Road,Guiping City,Guangx i(Station JX08-151)

龙胜-永福断裂带,北段龙胜附近东侧新元古界丹洲群中有少量基性-超基性侵入岩,西侧却有广泛的中基性海底火山岩及基性-超基性侵入岩,表明其在雪峰期已具有深断裂活动性质,已是重要的构造活动边界(白忠峰,2006)。断层东侧永福至黄冕一带,郁江阶厚度约1500m,以页岩为主,中泥盆统东岗岭组-下石炭统厚度约400m,为泥灰岩、硅质岩、碎屑岩相;断层西侧和平墟一带,郁江阶厚度为960m,以砂岩为主,东岗岭阶-下石炭统厚达2000余米,为碳酸岩相③。但是,该断裂对早古生代地层岩相没有控制作用,说明断裂可能于加里东运动后期再次活动,为正断层,控制了两侧泥盆系、石炭系岩相、厚度的变化,使断层西侧沉降幅度较大,而龙胜-永福断裂方向与印支期褶皱轴平行,说明在印支与燕山期继续活动,表现为逆冲断层。

三江-融安断裂西侧是由(824±4)M a、(825±6)M a的元宝山花岗岩(李献华,1999)为核部的复背斜,岩体中片麻状构造形成NE走向的挤压揉皱,存在切过片麻理的折劈理,说明825M a之后至少经历了两幕变形。通过40A r/39A r法测定该岩体的坪年龄为425~324M a(张桂林,2004),为变形年龄,说明元宝山卷入了加里东期变形。寒武系的褶皱轴向与岩体中韧性剪切带的总体走向一致,均为NNE向(张桂林,2004),褶皱紧闭,褶皱轴面倾向NW,倒向SE,SE翼被三江融安断裂切割(图6A-B剖面),说明此褶皱为加里东晚期形成。

三江-融安断裂与寿城-屯秋断裂之间为寒武系组成的紧闭线状褶皱,轴面倾向SE,倒向NW(图6A-B),次级褶皱发育,出现分枝状褶皱。褶皱轴呈NE向,轴线互相平行,方向性稳定,呈“川”字形排列。断层多为逆冲断层,断距较小,对褶皱构造的完整性破坏不大。

龙胜-永福断裂与寿城-屯秋断裂之间主要褶皱呈NNW向“川”字型分布,NNW向的断层和褶皱多被泥盆系角度不整合覆盖。褶皱紧闭,褶皱轴面倾向SW,倒向NE(图6C-D剖面),与融安东侧的褶皱形成扇形结构。

龙胜-永福断裂东侧是由加里东期的苗儿山、越城岭花岗岩体为核部的大型复背斜,该区有奥陶系出露且与下伏寒武系整合接触。褶皱相对宽缓(图6E-F剖面),呈NE、NNE走向。

这三个小区不同的加里东期角度不整合之下的褶皱轴迹变化如此之大,并非是加里东期的结果,因为泥盆系及其以上其它上古生界中的褶皱轴迹总体为NE向,且褶皱转折端正是下古生界转折部位,显然下古生界中这种褶皱轴迹的转变和后期构造叠加有关。除此后期褶皱影响外,上述三条断裂对其影响也不容忽视。

此外,加里东运动在该区形成了广泛的角度不整合,在融安县城北209国道旁(图7),可见中泥盆统东岗岭组高角度不整合在寒武纪地层之上,泥盆纪地层褶皱宽缓,轴面走向近SN向。寒武纪地层褶皱强烈,由S0:342°∠39°和S0:165°∠73°经赤平投影得褶皱枢纽为B2:254°∠2°,褶皱轴走向为NE,地层倾角较陡多为70~80°,有劈理发育且没有穿过泥盆系,说明劈理是加里东期形成,存在一倾向NEE的高角度逆冲断层。

融安县北丹洲收费站北209国道旁下寒武统变形较为强烈(图8),断层主体向NW逆冲,有箱状褶皱发育。存在三幕褶皱:第一幕褶皱为S0被弯曲成紧闭的褶皱F1,第二幕褶皱为S1被弯曲,形成较为宽缓的褶皱F2,第三幕褶皱F3为膝折构造,膝折走向为近SN向,与该区燕山晚期褶皱轴迹相同,推测形成较晚,为加里东期褶皱的后期叠加改造构造。由S0:130°∠60°和S0:296°∠70°经赤平投影得褶皱枢纽为B2:211°∠15°,走向为NNE。

图6 元宝山、越城岭地区构造纲要及剖面图(据1∶250万和1∶20万地质图④修改)Fig.6 Structuralout line map and profiles of the Yuanbaoshan-Yuecheng ling area

图7 融安县城北209国道2342公里程碑处角/度不整合素描(GX2007-036点,GPS:N 25°17.801′,E 109°25.102′)Fig.7 Structural sketch showing angular unconformity at Milestone 2342 km a long National Road 209,nor th Rongan County(Station GX2007-036)

图8 融安县北丹洲收费站北209国道2808公里碑处构造野外素描(GX2007-057点,GPS:N 25°26.289′,E 109°28.949′)Fig.8 Structural sketch at Milestone 2808 km a long Natinal Road 209,Danzhou Town,north Rongan County(Station GX2007-057)

2.4 湘赣边境地区加里东期构造特征

在江西高安市蓝坊镇可见角度不整合面之上为中泥盆统跳马涧组(D2t),上部为紫红色长石石英砂岩,下部以土黄色砾岩为主,构造特征为尖棱的向斜和背斜。不整合面之下为板溪群(Pt3bn)的紫红色砂质板岩。二者呈高角度不整合接触,不整合面被由SE向NW逆冲的断层切割。板溪地层中变形强烈,有两幕褶皱发生(图9),第一幕褶皱为S0被弯曲成较宽缓的褶皱,第二幕褶皱为轴面劈理S1中的膝折构造,而跳马涧组中仅有一幕厢状褶皱。虽然我们很难确定板溪群中的变形是加里东期的还是印支期的,但我们可以肯定该区板溪群中较上古生界多一幕变形,这必然是加里东期的变形,且该区在加里东期遭受了剥蚀,形成了角度不整合,但角度明显比南部变小,即加里东运动已波及到该区域,但强度明显变小。

图9 江西高安市蓝坊镇角度不整合野外素描(JX08-004点,GPS:N 28°22.794′,E 115°30.134′)Fig.9 Structural sketch showing angular unconformity at Lanfang Town,Gaoan City,Jiangxi(Station JX08-004)

以郴州-临武断裂为界,北西侧为扬子地块,南东侧为华夏地块,由于二者在加里东期沿该断裂发生收缩挤压,导致断裂两侧褶皱形态和断裂展布都有很大差异。由北往南、由东往西分别表现为:(1)永新北部的寒武系褶皱轴走向为NEE向,轴面倾向SE,倒向NW(图10A-B剖面),说明此处受SE向NW的挤压作用。(2)遂川北侧的褶皱紧闭线状分布,南端轴向近SSE向,向北呈弧形弯曲。(3)彭公庙北侧以下古生界组成的紧闭褶皱和与轴线平行的冲断层为构造形迹,轴向为NW。背斜核部由寒武系组成,向斜核部由上奥陶统组成。轴面陡倾斜或直立,部分褶皱倒转。(4)汝城西侧的寒武、震旦系褶皱轴向由NW逐渐转为NWW,有与轴线平行的断层发育,褶皱紧闭。背斜核部主要由震旦系组成,其两侧沉积的泥盆纪至二叠纪地层,形成NNE向褶皱形态,与下伏下古生界褶皱组成立交桥式结构,此地是褶皱叠加的经典之处。(5)崇义-大余一线、连平以东及韶关西侧发育有近SN向的褶皱,主要由寒武、震旦系组成,褶皱紧闭,有与褶皱平行的断层发育。(6)双牌东侧的褶皱主要为奥陶纪、志留纪地层,轴线为NE向,褶皱较为宽缓,次级褶皱发育,时有倒转出现。奥陶系主要与下泥盆统不整合接触,志留系主要与中泥盆统跳马涧组不整合接触。(7)九嶷山地区有寒武系、震旦系分布,边界或被下、中泥盆统覆盖,或受断裂所局限。构造线略成弧形,自南西向北东,走向由NE逐渐递变为NEE向乃至近EW向。构造形迹以强烈的同斜倒转褶皱为主,轴面多向弧形构造的凹面倾斜,次级向斜较多,并有走向断裂相伴随。两翼地层陡缓不一,一般NW翼较缓,SE翼较陡,周边泥盆系褶皱为近SN向。但是,这种复杂性经分析表明都是印支期和燕山期改造的结果,因为角度不整合的角度和研究区南部相比相对较小。

3 加里东期构造变形成因分析和时空变化

3.1 广西地区EW向构造成因分析

郁南运动在广西云开地区最主要的表现是:岑溪县筋竹至广东郁南一带,奥陶系底部或下部砾岩中含有变质的砂、页岩和花岗岩的砾石;博白县黄陵一带,下奥陶统下部有厚达数百米的含砾石长石砂岩;大明山地区下奥陶统底部亦有厚45m的砾岩存在(广西壮族自治区地质矿产局,1985)。丘元禧(1993)在广东的德庆和郁南一带也发现寒武系和奥陶系之间有明显间断,奥陶系底部的罗洪组以砾岩为主,厚达500m,不整合于下伏地层之上。

此外,在云开大山地区测得下古生界混合岩、混合花岗岩同位素年龄值为487~552M a,时间与该运动相当接近(广西壮族自治区地质矿产局,1985);云开大山绿片岩和变粒岩的Rb-Sr等时线年龄为487M a,同时,发育逆掩断层系和同斜褶皱(丘元禧,1993);云开大山寒武系类复理石建造发生了绿片岩相的区域变质作用,形成绢云母及黑云母两个变质矿物带(广东信宜合水片岩、变粒岩Rb-Sr等时线年龄为(487±24)M a),而奥陶志留系却没有发生这种变质(杨树锋,1987),受混合岩化地层主要是寒武系和云开群;化州杨梅混合花岗岩的Rb-Sr全岩等时线年龄为(510±12)M a(杨树锋,1987),这些测年数据都说明该区存在加里东早期的区域变质作用和区域混合岩化作用。

图10 湘赣边境地区构造纲要及剖面图(据1∶250万和1∶20万地质图⑤修改)Fig.10 Structural outline map and profile of the Hunan-Jiangxiborder area

据丘元禧(1993)研究,郁南运动形成云开地区由南向北的推覆构造,沿古断裂带发生的混合岩化时限为510M a左右,即寒武纪末-奥陶纪初。在广东罗定泗沦、扶合一带,混合岩化以前的近平卧褶皱和折叠层的走向为EW,轴向北倾,如扣除叠加的燕山期自北向南的逆冲推掩的改造,复原后的轴面向南倾,这说明是自南向北推掩的。通过同位素年代学和构造形迹研究,也发现云开地块加里东早期以南北向水平挤压变形为主(邵建国等,1995;彭少梅和伍广宁,1996),这和大明山-大瑶山地区近EW向的寒武系线形褶皱带相一致。

通过以上资料可以看出,加里东早期的郁南运动是云开地块由南向北的挤压推覆引起的,该运动使云开地区褶皱隆升,海域范围缩小。大明山、大瑶山寒武系近EW向的褶皱隆起带便是在此时形成的(刘博等,2009)。桂北九万大山、元宝山一带只出现一些宽缓的EW向褶皱并且只见寒武系出露而无奥陶系分布。图6E-F剖面中寒武系与奥陶系呈整合接触也可以说明加里东早期郁南运动并未影响到桂东北的越城岭一带,此外,南盘江坳陷、桂中坳陷内仅部分地区有寒武系出露,缺失奥陶系和志留系也是郁南运动的重要表现,钦州-玉林地区也在该运动中出现凹陷。但是,图6E-F剖面中也可见泥盆系下部的下古生界还是卷入了变形,说明这里是加里东晚期变形的产物,也可以推断加里东期变形是逐渐由南向北拓展的。

3.2 桂东北及湘赣边境地区NE-NNE向加里东期构造成因分析

卢华复(1962)和Guo etal.(1989)都在赣南崇义大余山区发现晚奥陶世沙村群底砾岩不整合于寒武系或震旦系之上。此外,郝杰和杨美芳(1993)在该区还发现了大量阳岭砾岩,在赣南祟义阳岭地区,中泥盆统跳马涧组红色砂岩与震旦系-下古生界浅变质岩系之间发育着-套紫红色含砾砂岩和砾岩,厚度在1~100m不等,根据牙形石等微古资料,将该套砾岩的地层时代定为志留纪。龚由勋和孙存礼(1996)进一步描述了阳岭砾岩的地层层序、岩性、沉积构造、古生物化石等,判断其成岩时代也为志留纪。

通过龚由勋和孙存礼(1996)所测的崇义、大余两地的剖面可以看出,阳岭砾岩上部地层产状平缓,与上覆泥盆系产状差别不大,但与下伏下寒武统高角度不整合。因此,可以判断导致阳岭砾岩形成的造山运动在早志留世后期可能已弱化,志留纪后期和泥盆纪早期并无明显造山运动的证据(吴浩若,2000a)。

阳岭砾岩主要分布于华夏地块和扬子地块的结合带,其形成原因可能是在晚奥陶世的后期(龚由勋和孙存礼,1996),华夏地块向北与扬子地块发生陆内碰撞拼合。阳岭砾岩是加里东造山带中的一套磨拉石相沉积,它的发现及其形成时代可以证实,东南地区应发育有加里东晚期陆内造山带。

陈旭和戎嘉余(1999)根据湖南大庸-桃源-桃江-祁东一线奥陶系-志留系的地层工作,提出碎屑楔的出现时代从晚奥陶世卡拉道克晚期开始由SE向NW逐渐变晚,代表广西运动的扩展过程,运动结束于早志留世特里奇末期。崇义在祁东的东南,卡拉道克期的沙村群已出现粗碎屑沉积,与湖南的情况一致。这是华夏地块和扬子地块挤压作用开始的标志(吴浩若,2000a)。

云开地区作为晚加里东期造山幕构造-变质-岩浆事件年限的同位素年龄值为445M a左右(丘元禧,1993;叶伯丹,1989),正相当于晚奥陶世。劳秋元等(1997)和覃小锋等(2007)也分别提供了极为相近的447M a、450M a的构造-热变质年代数据。而华夏古陆其它地区在440~400M a也发生过强烈的构造-岩浆热事件,对应加里东晚期强烈的推覆变形事件(杨树锋和陈汉林,1995;舒良树等,1999;舒良树,2006)。在赣南、南岭、云开大山地区发现了大量锆石U-Pb年龄为460~380M a的强过铝质S型花岗岩,绝大多数为板内花岗岩或碰撞型花岗岩(舒良树等,2008)。W ang etal.(2007)在华南地区所测的加里东花岗岩体的年龄也主要集中在400~450M a,对应晚奥陶世到志留纪这一时间段,这些岩体整体呈面状分布,且地球化学测试结果表明为壳源S型花岗岩,无洋陆俯冲碰撞属性与带状控制特点,说明是陆内碰撞造山事件的结果。根据湘赣桂地区加里东期地层的沉积古地理特征研究表明,在郴州-临武断裂带两侧的加里东期沉积不存在两大古地理体系的截然跳相现象,而是表现为两侧沉积相带的指状交叉、过渡或完全相同、统一的岩相古地理单元(张鹏飞,2009),说明在加里东期扬子地块与华夏地块间没有大洋相隔,也不可能存在陆-陆碰撞造山事件。

广西运动存在的其它依据是:广西泥盆系普遍呈角度不整合超覆于下古生界及其它老地层的不同层位上,在大瑶山、大明山和西大明山等地,下泥盆统莲花山组与寒武系或奥陶系接触;桂西德保至隆林一带,郁江组与寒武系接触;在桂北地区,中泥盆统信都组或东岗岭组甚至上泥盆统超覆于寒武系及其它老地层之上(广西壮族自治区地质矿产局,1985)。而吴浩若(2000a)通过分析泥盆系莲花山组下面的砾岩认为其不是磨拉石,而且很可能只有沉积间断,没有不整合,莲花山组及相应地层不是磨拉石建造,广西运动在志留纪末发生就失去了重要依据。他认为广西运动并非来自扬子地块和华夏地块的碰撞,很可能是云开地块和桂滇地块在寒武纪末-早奥陶世初会聚的结果。而扬子地块和华夏地块的会聚过程应发生于晚奥陶世-早志留世(陈旭和米切尔,1996),主要影响湘赣地区,志留纪末,广西地区可能并无造山运动。广西运动的规模与范围均有限,并未导致早古生代地层发生普遍的紧闭褶皱(戎嘉余和陈旭,1987)。

所以,根据前人的研究可以推测,华夏与扬子地块收缩挤压的时间主要集中在晚奥陶世-早志留世,时间上对应崇余运动,属于加里东运动晚期,该运动是陆内造山运动。运动的结果产生了许多与这一时间相对应的花岗岩体、泥盆系底部的砾岩以及早古生代地层中的一些NE-NNE向的褶皱带,主要分布在湘赣两省及广西东北部的元宝山、越城岭一带。湘赣边境地区也存在一些NW、NWW向的下古生界褶皱,而震旦纪到早奥陶世秦岭板块处于构造的扩张期(张国伟等,1996),所以湘赣边境地区这些NW、NWW向的褶皱可能是由于秦岭大别地块与扬子地块的挤压作用所形成的早期构造形迹。云开地区受晚加里东运动的影响,也发生了一些构造-变质-岩浆热事件。

3.3 加里东期变形的时空变化

通过以上分析可以得出,大明山、大瑶山地区近EW向的寒武系褶皱是云开地块在晚寒武世-早奥陶世由南向北推覆挤压而形成的,该事件与郁南运动相对应。而桂东北元宝山、越城岭地区、湘赣边境地区NE-NNE向早古生代地层的褶皱、云开地区的构造-岩浆热事件以及华南大量加里东期花岗岩体的形成都是由于华夏地块与扬子地块在晚奥陶世-早志留世沿郴州临武断裂收缩挤压的结果,该事件与崇余运动相对应。湘赣边境地区NE-NNE向的下古生界褶皱又对早期形成的NW、NWW向的褶皱进行了叠加改造。据此说明加里东期运动是由南向北、由东向西逐渐拓展,变形强度由强到弱。

4 动力学模型

加里东运动距今年代较远,当时各地块的准确位置很难确定。前人的研究认为,早古生代云开地区应该当作扬子板块的东南部(Wang and Mo,1995),一个独立的岛弧型地块(张伯友和俞鸿年,1994;吴浩若等,2001)。通过古地磁研究,前震旦纪时中国南方为统一板块,古纬度大约在南纬20°,震且纪开始扬子和华夏两个板块逐渐拉张分开(刘宝珺等,1993),扬子地块在中寒武世应该位于南半球低纬度地区(白立新等,1998),奥陶纪至早志留世扬子地块的旋转运动不明显,主要表现为向南的平移(朱日祥等,1998),同时,华夏地块向北西漂移,华南裂谷盆地发生收缩运动,扬子地块相对华夏地块的东北部最早结合(白立新和朱日祥,1996),中奥陶世至志留纪华夏地块和扬子地块碰撞在一起(刘宝珺等,1993)。

根据上述古地磁资料、吴浩若(2000b)的古地理资料和本文变形规律分析,推测其陆内块体拼合的动力学过程如下。

加里东运动的早期,云开地块由南向北运动与桂滇-北越地块发生碰撞(图11A),在大明山、大瑶山地区形成了近EW向的寒武系褶皱,该运动还使云开地区褶皱隆升,陆内海域范围缩小,桂北九万大山、元宝山一带只见寒武系出露而无奥陶系分布,此时该区可能出现一些宽缓的近EW向褶皱。

图11 加里东期陆内块体拼合模式图(据吴浩若,2000b修改)Fig.11 Schematic diagrams of assembly of Caledonian blocks

加里东运动的晚期,华夏地块由南东向北西运动与扬子地块发生收缩挤压(图11B),该运动是陆内造山运动。运动的结果产生了许多与这一时间相对应的花岗岩体、泥盆系底部的砾岩以及湘赣两省及广西东北部的元宝山、越城岭一带一些NE-NNE向的褶皱带。云开地区受该运动的影响,只发生了一些构造-变质-岩浆热事件。

前震旦纪华夏与扬子不是同一大地构造单元,岩石组合不能对比,从晚泥盆世开始二者的岩石组合类型才基本一致,反映加里东期构造事件后,各地块碰撞拼合,一个统一的中国南方古地理格局才真正形成(舒良树,2000)。

5 结 论

综上所述可以得出以下结论:(1)加里东期运动是陆内造山运动,总体构造线方向为近EW向,其间也有NE-NNE向的褶皱出现,是后期改造的结果;(2)晚寒武世-早奥陶世云开地块由南向北推覆与桂滇-北越地块挤压形成了大明山、大瑶山地区近EW向的寒武系褶皱;(3)晚奥陶世-早志留世华夏地块与扬子地块的收缩挤压形成了桂北元宝山、越城岭地区,湘赣边境地区NE-NNE向的早古生代地层的褶皱,华南大量面状分布的加里东期花岗岩体,并产生了云开地区的构造-岩浆热事件,而且这一收缩挤压是属于陆内造山事件而不是前人所说的洋陆俯冲事件和陆-陆碰撞造山事件;(4)加里东运动是先由南向北、后由东向西逐渐拓展,变形强度由强到弱。

致谢:感谢李师汤老师在论文写作过程中提出宝贵的建议,感谢两位审稿人及编辑部老师提出的修改意见!

陈洪德,侯明才,许效松,田景春.2006.加里东期华南的盆地演化与层序格架.成都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33(1):1-8.

陈世悦,张鹏飞,杨怀宇.2009.湘西北江坪地区志留系风暴沉积特征及意义.古地理学报,11(1):51-57.

陈旭,米切尔.1996.塔康运动与广西运动的地层学证据.地层学杂志,20(4):305-324.

陈旭,戎嘉余.1999.从生物地层学到大地构造学——以华南奥陶系和志留系为例.现代地质,13(4):385-388.

陈旭,戎嘉余,D B Row ley,张进,张元动,詹仁斌.1995.对华南早古生代板溪洋的质疑.地质论评,41(5):389-400.

龚由勋,孙存礼.1996.赣西南加里东造山带磨拉石相沉积的发现.中国区域地质,(2):108-113.

广西壮族自治区地质矿产局.1985.广西壮族自治区区域地质志.北京:地质出版社:656-657.

郭福祥.2000.华南东部震旦-志留纪大地构造属性.华南地质与矿产,(1):39-42.

郝杰,杨美芳.1993.东南地区磨拉石地层及其大地构造意义//李继亮主编.东南大陆岩石圈结构与地质演化.北京:冶金工业出版社:55-58.

劳秋元,叶真华,胡世玲.1997.云开群硅质岩的40A r/39A r年龄及其地质意义.地球科学,18(增刊):98-101.

李献华.1999.广西北部新元古代花岗岩锆石U-Pb年代学及其构造意义.地球化学,28(1):1-9.

刘宝珺,许效松.1994.中国南方岩相古地理图集.北京:科学出版社:10-11.

刘宝珺,许效松,潘杏南,黄慧琼,徐强.1993.中国南方大陆沉积地壳演化与成矿.北京:科学出版社:9-124.

刘博,李三忠,周永刚,金宠,戴黎明,刘丽萍,王涛,王建,郝义,刘恩山.2009.桂北河池-宜州断裂带构造特征及其演化:柳城段浅部到深部结构的启示.大地构造与成矿学,33(4):488-496.

卢华复.1962.赣南崇余山区前泥盆纪地层中角度不整合的发现及其意义.南京大学学报(地质学版),(l):75-87.

莫柱孙,叶伯丹,潘维组.1980.南岭花岗岩地质学.北京:地质出版社:4-6.

彭少梅,伍广宁.1996.云开地块的构造演化及其动力学特征.广东地质,11(2):39-45.

蒲心纯,周浩达,王熙林,罗安屏,李善姬,王剑,叶红专,潘杏南,曾若兰,黄志英,林明.1993.中国南方寒武纪岩相古地理与成矿作用.北京:地质出版社:10-16.

覃小锋,王核,钟锋运,周府生,胡贵昂,李广宁,谢凌锋,周开华,潘艺文.2007.桂东南云开岩群斜长角闪岩的变质作用PT轨迹及其动力学意义.大地构造与成矿

白立新,吴汉宁,朱日祥,郭斌,吕建军.1998.扬子地块中寒武世古地磁新结果.中国科学(D辑),28(增刊):57-62.

白立新,朱日祥.1996.扬子地块古生代大地构造演化及古地磁学研究综述.地球物理学进展,11(3):109-116.

白忠峰.2006.桂中坳陷构造特征及其与油气关系.中国地质大学(北京)硕士论文:20-22.学,31(2):234-244.

丘元禧.1993.云开大山及其邻区构造演化//丘元禧,陈焕疆主编.云开大山及其邻区地质构造论文集.北京:地质出版社:1-11.

任纪舜.1990.论中国南部的大地构造.地质学报,(4):275-287.

戎嘉余,陈旭.1987.华南晚奥陶世的动物群分异及生物相、岩相分布模式.古生物学报,26(5):507-535.

邵建国,彭少梅,彭松柏.1995.云开地区前海西期构造演化的同位素年代学特征.广东地质,10(2):41-50.

舒良树.2006.华南前泥盆纪构造演化:从华夏地块到加里东期造山带.高校地质学报,12(4):418-431.

舒良树.2000.华夏古陆探讨∥中国古陆块构造演化与超大陆旋回专题学术会议:37-38.

舒良树,卢华复,贾东,夏菲,福赫.1999.华南武夷山早古生代构造事件的40A r/39A r同位素年龄研究.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35(6):668-674.

舒良树,于津海,贾东,王博,沈渭洲,张岳桥.2008.华南东段早古生代造山带研究.地质通报,27(10):1581-1594.

万方,尹福光,许效松,陈明,周明辉,钟端,谢刚平.2003.华南加里东运动演化过程中烃源岩的成生.矿物岩石,23(6):82-86.

王淼,舒良树.2007.武夷山新元古代蛇绿混杂岩岩石地球化学特征.中国地质,34(4):572-583.

吴浩若.2000a.重新解释广西运动.科学通报,45(5):555-558.

吴浩若.2000b.广西加里东期构造古地理.古地理学报,2(l):82-88.

吴浩若,邝国敦,王忠诚.2001.志留纪以来的云开地块.古地理学报,3(3):32-40.

许靖华.1987.中国南方板块构造.广西地质,(2):1-9.

许靖华,何起祥.1980.薄壳板块构造模式与冲撞型造山运动.中国科学(A辑),(11):1081-1089.

杨森楠.1989.华南裂陷系的建造特征和构造演化.地球科学,(1):29-36.

杨树锋.1987.成对花岗岩带和板块构造.北京:科学出版社:1-98.

杨树锋,陈汉林.1995.闽北早古生代岛弧火山岩的发现及其大地构造意义.地质科学,30(2):105-116.

叶伯丹.1989.两广云开地区同位素地质年龄数据及其地质意义.广东地质,4(3):39-56.

尹福光,许效松,万方,陈明.2001.华南地区加里东期前陆盆地演化过程中的沉积响应.地球学报,22(5):425-428.

殷鸿福,吴顺宝,杜远生,彭元桥.1998.华南是特提斯多岛洋体系的一部分.地球科学,24(1):1-12.

余开富,王守德.1995.贵州南部的都匀运动及其古构造特征和石油地质意义.贵州地质,12(3):225-232.

张伯友,俞鸿年.1994.粤西海西-印支碰撞带深层次推覆构造.北京:地质出版社:120-122.

张芳荣,舒良树,王德滋,于津海,沈渭洲.2009.华南东段加里东期花岗岩类形成构造背景探讨.地学前缘,16(1):248-260.

张桂林.2004.扬子陆块南缘(桂北地区)前泥盆纪构造演化的运动学和动力学研究.中南大学博士论文:117-123.

张鹏飞.2009.中扬子地区古生代构造古地理格局及其演化.中国石油大学博士论文:121-147.

张国伟,孟庆任,于在平,孙勇,周鼎武,郭安林.1996.秦岭造山带的造山过程及其动力学特征.中国科学(D辑),26(3):193-200.

周维博.2005.广西西大明山隆起构造特征及其与周缘盆地的关系.中国地质大学(北京)硕士论文:10-30.

朱日祥,杨振宇,吴汉宁,马醒华,黄宝春,孟自芳,方大钧.1998.中国主要地块显生宙古地磁视极移曲线与地块运动.中国科学(D辑),28(增刊):1-16.

Guo L Z,ShiY S and Lu H F.1989.The Pre-Devonian tectonic patterns and evolution of South China.J SE Asian Earth Science,3(1-4):87-93.

Ting V K.1929.The o rogenicmovements in China.Bu lletin of Geologica l Society of China,8(2):151-170.

W ang H Z andM o X X.1995.An outline of the tectonic evolution of China.Episodes,18(1-2):6-16.

W ang Y J,FanW M,Zhao G C,Ji S and Peng T P.2007.Zircon U-Pb geochronology of gneissic rocks in the Yunkai massif and its implications on the Caledonian event in the South China B lock.Gondwana Research,12:404-416.

Zheng Y F,W u R X,W u YB,Zhang SB,Yuan H L and W u F Y.2008.R iftm elting of juvenile arc-derived crust:Geoche micalevidence from Neoproterozoic volcanic and granitic rocks in the Jiangnan Orogen,South China.Precambrian Research,163:351-383.

Abstract:This paper selects some regions with many typical Lower Paleozoic strata and intensive Caledonian orogeny.The regions mainly include the Yuanbaoshan-Yuechengling,Dam ingshan-Dayaoshan,Yunkaimountains areas in GuangxiProvince,as well as the Hunan-Jiangxi border area.By the description and analysisof the folds and fractures in these regions,it show s that the E-W-striking Cambrian fold belts in the Damingshan-Dayaoshan area were caused by the Late Cam brian-Early O rdoviciannappe thrusting and pushing of the Yunkai B lock from south to north.However,the NE-NNE-striking fold belts of Lower Paleozoic strata in the Yuanbaoshan-Yuechengling area and Hunan-Jiangxiborder areaw ere caused by the Late Ordovician-Early Silurian collision between the Cathaysian B lock to the Yangtze B lock along the Chenzhou-Lingwu fault zone.Moreover,this shortening wasneither related to ocean-subduction nor continent-continent collisional event,but the intracontinental orogenesis.The Caledonian Movement was gradually propagated from south to north at early stage and from east to westatlate stage,and the deformation strength increased from south to north.

Keywords:Caledonian orogeny;Yunkaiblock;nappe thrust;Yangtze block;Cathaysian block;intracontinental orogeny

“第三届构造地质与地球动力学学术研讨会(构造论坛)”成功召开

由中国地质学会构造地质与地球动力学专业委员会和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等25个单位发起、中国科学院广州地球化学研究所承办、广东省科学技术协会和广东省矿物岩石地球化学学会协办的“第三届构造地质与地球动力学学术研讨会(构造论坛)”于2010年3月25~28日在广州珠江宾馆成功召开。许志琴、钟大赉、张国伟、金振民、郑永飞等院士和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中国科学院和广东省科协等单位主管领导以及来自47个科研、高校与企业单位的国内同行与澳大利亚、新西兰、香港、台湾等国家和地区的代表400多人参加了会议。

该次会议组织了朱光、林伟、Yanhua Zhang和赵振华四位教授针对构造地质学野外研究方法、构造地质学前沿研究动态及其与相关学科交叉等热点问题开展了会前讲座,有许志琴、张国伟、郑永飞、张培震、章军锋、刘少峰、刘静和张波八位老中青科学家就构造地质学的不同研究领域做了大会报告,另有180位专家分别就“克拉通破坏的构造-岩浆制约”、“华南大地构造与演变”、“中亚增生造山作用与燕辽构造带”、“青藏高原隆升及其构造岩浆作用”、“盆山耦合与油气构造”、“构造成矿与矿产资源”、“新构造与自然灾害”等汇报了其最新研究成果并进行了广泛热烈讨论。会议也就未来5~10年构造地质学的发展方向开展了卓有成效的研讨。最后经会议专家推选产生了13位优秀研究生学术报告以鼓励其出色研究。

第三届构造地质与地球动力学会议的成功召开为国内从事构造地质学研究的广大专家、学者,特别是年青人提供了一个很好的交流与学习机会,为更好“把握国内构造地质动态,增进专家学者之间的相互了解,提升我国构造研究水平”提供了良好机遇,将极大地促进我国构造地质学研究的发展。

会后,会议组织者与《大地构造与成矿学》编辑部将选取部分与会论文,结集出版。

(会务组报道)

Ca ledon ian Structural Characteristics and Mechanism in Hunan-Jiangxi-Guangx iProvinces

HAO Yi,LISanzhong,JIN Chong,DAILiming,LIU Bo,LIU Liping and LIU Xin
(MOE Key Lab of Submarine Geosciences and Prospecting Technique/College ofM arine Geoscience,Ocean University of China,Qindao 266100,Shandong,China)

P542

A

1001-1552(2010)02-0166-15

2009-07-22;改回日期:2009-10-14

中国石化总公司重大科技攻关项目“中国南方(中上扬子)大陆构造与海相油气前景(G0800-06-ZS281)”资助。

郝义(1982-),男,硕士研究生,从事盆地构造分析研究。Email:chhy0533@163.com 通讯作者:李三忠,Email:sanzhong@ouc.edu.cn

①该图是以1∶20万地质图为底图和野外资料编制的,所以褶皱轴较密集;而文章后面的图2、图3、图6、图10是根据1∶250万地质图绘制的,以反映该区总体构造轮廓,所以褶皱轴较为稀疏。

②广西壮族自治区地质局区域地质普查大队.1965.1∶20万地质图(荔浦幅).

④广西壮族自治区地质局区域地质普查大队.1967.1∶20万地质图(融安幅、兴安幅).

⑤江西省地质局区域地质测量队.1966.1∶20万地质图(永新幅).

猜你喜欢

加里东扬子寒武
扬子石化:呵护好醉美“蓝鲸蓝”
浅谈湖南省加里东期花岗岩地球化学特征及其成矿作用
2019南京扬子当代艺术博览会
岔路失羊
浅谈西大明山地区寒武系构造特征
四川盆地寒武系底部黑色岩段对比与沉积相初探
闽西南含稀土矿文坊岩体的锆石U-Pb定年及其地质找矿意义
云南马关—麻栗坡地区早寒武世地层的识别及意义
红雪
四川盆地加里东古隆起构造演化与油气聚集的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