绵竹年画,在传习中复兴
2010-10-19陈晖舒小铃
陈 晖 舒小铃
“年画传习所的建成,让我欣喜万分。我做梦都没有想到,从艺24年后,我会在家乡带领姐妹们创业;我更没有想到,绵竹年画会在灾后重建中得到如此好的发展机遇。”绵竹市遵道镇棚花村“绵竹年画传习所”(以下简称“传习所”)带头人李英说。
在棚花村村支书朱明俊看来,将独具特色的绵竹年画融入灾后重建和新农村建设中,并由此提升传统文化在旅游开发中的优势才是灾后重建的题中应有之义。
全国年画基地在废墟上诞生
“东门河坝去赏花,南华宫里去看画。”过去,这句民谣曾在绵竹广为流传。自古以来,绵竹年画享誉四方,而棚花村是绵竹北派年画的发源地之一。
“地震前,棚花村是我们全市农家乐、全市旅游开发的一个亮点,不料地震却对村里的基础设施造成了毁灭性打击。”遵道镇镇长甘德福回顾说。
对此最有感触的莫过于震后第一个拿起绣针的钟思琦。记者赶到传习所时,23岁的她正在绵竹市拍婚纱照。电话中,她告诉记者:地震中,她家花了两万多元刚装修起来的房子毁于一旦,从小疼爱她的奶奶也遇难了。“当时心里很不好受,在救灾帐篷里,我就一针一线地绣起未完工的‘三星高照图。最让我们振奋的一件事是,‘三星高照图以2300元的高价被买走了。”钟思琦说。
绣年画,不仅让擅长年画刺绣的钟思琦们减轻了伤痛,还有了直接收入。钟思琦坦言:“地震后这两年,感觉自己成熟了许多。我想告诉关心我们的人,经过大家辛苦建设,我们的家园比震前还要美好。”
“让我最欣慰的是,村上30多名年画艺人没有一名伤亡,年画博物馆里大量精品、绝版年画和雕版文物未受到损害,呈现绵竹年画发展脉络的大量珍贵资料得以保留。”朱明俊说。
正是这些宝贵的文化资源让援建方有了因地制宜的援建举措,江苏常州市援建了传习所。作为绵竹灾后第一个文化援建项目,目的是让更多的老百姓从事年画制作、生产、销售,延伸产业链。“从长远来看,这个项目也是一个有造血功能的项目,能带动这里的老百姓致富。”江苏常州援建指挥部副总指挥严永志说。
建成后的年画传习所面积有2850平方米,现已成为全国最大的年画基地。开馆第一时间,绵竹年画北派代表人物、中国民间文化杰出传承人李方福就卖出了20多幅年画作品。
年画艺人的执著坚守
“李老师,你看看这里是不是该用果果針?”传习所里,10多名绣女正在飞针走线。李英走来走去忙着给大家指点。
地震前,李英在绵竹市的“迎春画社”工作。“我15岁开始学习年画技艺,如今从事年画刺绣24年了。”她告诉记者,在画社每月有5000—10000元的收入;2006年刺绣作品“和合图”还获得过四川省百佳作品称号。如果继续留在画社,业务上会有进一步的提高。2008年11月,她毅然从画社辞职回到家乡,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地震中她的父母受了伤,是乡亲们和常州援建者帮助她家渡过了难关。“有舍才有得,我回来就是为了感恩。因为地震过后很多外地人都来帮助我们绵竹,我是本地人,更应该回来,为绵竹年画的发扬光大作点贡献。”
李英信心十足地说:“下一步,我要注册成立刺绣合作社,建立网站,拓宽销售渠道,寻求更广泛的合作,把绵竹年画更好地保护和传承下去。”
从200万元到2000万元的传奇
“地震后,在社会各界的支持下,年画逐渐复兴,现在已经成为我们的支柱产业。”棚花村党支部委员陈俊说。
以“感受农耕、感知生态、感悟文化、感怀震情”为理念的棚花村重建模式为昔日满目疮痍的乡村带来了新的希望。
如今,年画传习所已成为年画走市场、谋求发展的新依托。由此产生的文化、旅游效应正在凸现。“化地震之灾为发展之机,对年画的传承和创新都将超越震前,绵竹年画这个传统的文化元素在灾后重建中发挥了重要作用。”绵竹市委宣传部副部长陈斌表示,“棚花村这两年的发展变化无疑是一个文化元素在灾后重建中发挥重要作用的典型样本。”
在“5·12”汶川大地震中,绵竹年画产业基地、画舫几乎全部被夷为平地。但在两年的时间里,绵竹市从事年画产业的人,从300人左右迅猛发展到目前的2000多人,年产值从200万元飞跃到2000万元。
走产业化、市场化之路,为绵竹年画的长久保护寻找到了适宜的土壤。正像李英的名片上“绣出美好明天”所预示的那样,目前这项被誉为民间“大百科全书”的传统艺术,已越来越多地出现在新兴载体之上,得到了更为广泛地传承和市场认可。
在灾后重建中,在文化产业发展中,绵竹年画获得了“重生”,带给人们的依然是欢乐和对未来美好生活的期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