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还原一个真实的马应龙
——重现北京马应龙眼药(店)1957年前的历史

2010-10-19马永福

首都食品与医药 2010年5期
关键词:眼药马应龙定州

文◎马永福

北京前门外的西河沿,比邻大栅栏与琉璃厂,是一条历史悠久的街巷。这里有著名的正乙祠戏楼、裘盛荣故居、盐业银行旧址,还有老北京曾经最为繁华的劝业场。解放前这一带是商贾云集之地。而今,北京马应龙眼药店的老铺依旧坐落在这条街巷的东边。

说起北京马应龙眼药,北京的老辈儿们都有耳闻。当时大栅栏流传着这样的顺口溜:“身穿瑞趺祥(布店),脚踏内联升(鞋店),头顶马聚源(帽店),眼看马应龙”。北京马应龙眼药得到了民间的广泛认可,同时,还创造了传统成药出口海外的佳绩,北京马应龙的后人至今还保留着当年海外采购的邮件照片。

历史已经远去,但在这些珍藏下来的老照片、残缺了的店铺原址以及各种丰富的史料中,依然蕴含着有关北京马应龙无尽的历史韵味,从中我们仍可清晰地看出这个几经起伏的成药老号曾经的荣耀与旧日轮廓。

北京马应龙的起源

马应龙眼药源于定州马氏眼药。关于定州马氏眼药确切的起源情况,在对现有的历史资料、文物和档案的整理研究过程中,笔者始终无法找到与其起源背景及年代有关的史料与实物证据。

目前只能从流传于民间的传说中了解到,在明万历年间马氏家族先人马景标在河北定州完成了眼药创制。因此,我们姑且将民间所传说的明朝万历年间当作马应龙眼药的前身即定州马氏眼药成方的起源年代。

明清时期的手工业,普遍沿袭着字号以先父之名命名的传统。“马应龙”在形成和发展过程中也遵循了这一传统。马氏眼药经过数代传承,在清朝末年,由马万兴启用其父马应龙之名作为字号名,并在清光绪元年(1875年)从河北定州迁址到北京前门西河沿开设“北京马应龙眼药铺”,自此以后,北京西河沿始终是马应龙眼药传承和生产的中心。

其后,马万兴之子马丽(立)亭,鉴于“同仁堂”始终保持其字号,生意日渐兴旺,意识到消费者有只认字号不认人的心理,在继承北京马应龙眼药店后决定从此打破传统,世代沿用“马应龙”为字号。因此可以说,是马丽(立)亭的突破创新及其对品牌价值的认识,才使“马应龙”这一字号最终得以确立并沿用至今。

马氏家族与马应龙眼药

马应龙眼药的历史同时也是一部马氏家族的历史。其间无不铭刻着马氏家族的艰辛与智慧。在马应龙眼药的历史长河中,有三位我们不能忘记的人物。他们是创始人马景标、将定州马应龙眼药迁址北京西河沿的马万兴以及将马应龙推向全国并率先使中医眼药出口海外的马丽(立)亭。

先说马景标。马景标系河北定州人,回族,相传在明朝万历年间马景标基于宫廷秘方创制了马应龙眼药的前身马氏眼药品牌,并在定州开店经营。他的后人马锦绅、马金堂以及很多未曾流下名字的先辈,在实践中严格遵循传统的制药工艺,并进一步完善了马应龙眼药的疗效,使之发展成为治疗眼疾的系列产品,以此奠定了马应龙眼药深厚的历史积淀。

▲位于前门外西河沿的北京马应龙眼药铺旧址

马万兴在定州继承了马氏眼药,并遵照传统,以其父之名改字号为“马应龙”。马万兴并未局限于在定州的发展,而是眼望京城,并于清朝光绪元年带着马应龙眼药从河北定州来到北京,选址在前门西河沿开设了北京马应龙眼药铺。此后,马万兴凭借马应龙眼药的疗效在京城站住了脚跟,并得到了广泛的认可。

马万兴迁址京城的这一举动为马应龙眼药的发展带来了新的空间,奠定了日后马应龙眼药向全国发展的重要基础。而今,我们可以将清朝光绪元年确定为马应龙眼药的第一个重要转折期。

在传承人的选择上,马万兴也颇具魄力,独具慧眼,他坚持择优单传的原则,选择了三子马丽(立)亭作为其传承人。马丽(立)亭生于1907年正月,自幼聪明、坚定、正直、善良。自懂事起跟随父亲学习制药、经营之道,并于1923年继承“北京马应龙眼药店”,成为马应龙眼药惟一的继承人。此后,马丽(立)亭开始了北京马应龙眼药店及马应龙眼药的第二个重要发展期,最终扩大了北京马应龙眼药店这一品牌的影响力,并为日后以北京为总店向全国各地发展分号以及向海外出口奠定了基础。

解放后直至全行业公私合营,因马丽(立)亭在北京中药界的成就,他先后在行业公会等组织中担任了以下各项社会职务:北京国药业同业公会常委、北京市国药业委员代表大会主席团成员、北京市成药业同业公会筹备委员、北京市第六区街代表、北京市保卫世界和平反对美国侵略委员会委员,1957年公私合营后担任北京市药材公司加工科副科长、定州第七届政协委员、中国民主建国会北京市委员会会员等。

北京马应龙的历史成就

北京是马应龙眼药的重要成长地。“马应龙”的历史,也就是以北京马应龙眼药店为主线的历史。

根据记载,继任者马丽(立)亭于1923年将北京马应龙眼药店定址在北京前门西河沿52号(现店址尚存,牌匾依稀可见)。并从1930年开始,先后通过设立分店和邮寄的方式,将马应龙眼药销售到天津、南京、上海、镇江、安徽、河南、湖北、湖南、江苏等省份,实现了马应龙眼药以北京马应龙眼药店为中心向全国大规模推广的突破,并在上海通过好友吴麟阁先生的引荐办理了出口欧洲的证件,率先开创了中医眼药出口海外的先河。

在其经营时期,北京马应龙眼药取得了瞩目的成绩:民国五年五月,获得农商部奖三等奖;民国二十四年获得实业部优等奖状,同年获得铁道部全国铁路沿线出产货品展览会一等奖;民国二十五年,获得南京政府优等奖;民国二十六年获得美国旧金山巴拿马博览会奖章等。

北京马应龙眼药不仅获得了经营上的佳绩,同时也赢得了西方人对中国传统中医乃至东方文化的认同。根据美国普林斯顿大学官方网站的记载,该大学杰斯特东方图书馆的捐赠人——美国工程师莫尔·杰斯特(Moore Gest)于上世纪30年代前后在北京期间曾使用马应龙眼药医治他的眼疾并取得很好疗效。也正是此事促成他购买了一批中国传统医书。后来,这批书籍成为日后普林斯顿大学东亚图书馆的第一批馆藏。

北京马应龙的现状

解放后,北京马应龙眼药生产实现了半机械化,得到了更好的发展。在这期间,北京马应龙眼药店的销售情况呈现出了递增的良好趋势。

1957年,在全行业公私合营的背景下,北京马应龙眼药店更名为“公私合营马应龙眼药店”。此后北京马应龙眼药仍然被作为中药保密品种加以保护,其配方也被收录在当时北京公共卫生局编印的《北京市中药成方选集》中。1957年公私合营后,马丽(立)亭调往北京市药材公司,不再负责马应龙眼药的生产;同时,在扶持国药、整合成药的背景下,马应龙眼药逐渐淡出了人们的视线,至今已中断了50年。

▲马丽(立)亭

1985年,随着各项政策的调整、落实,马丽(立)亭重新获得了党和政府的肯定和褒奖。因其“在发展祖国传统医药学、保障人民身体健康的工作中做出的贡献”,当时的国家医药管理局特颁发老药工证书。至此,这位在中药业辛苦耕耘了一生的老人,终于获得了圆满的人生。

回顾近50年来的北京马应龙,它和笔者的家族命运一样经历了太多的起伏跌宕。而今,新的机遇为之提供了更广阔的发展空间,我们又踏上了北京马应龙的复兴之路。近年来,在北京市及宣武区各级政府对老字号的政策支持下,作为北京马应龙的后人,我们再一次开始了对北京马应龙的恢复工作。与众多老字号的恢复工作一样,我们在商标及字号方面同样遇到了困难,但是,我们知道老字号真正的核心价值与精髓是对传统技艺和人文历史的传承,而这也是我们再一次努力恢复北京马应龙的动力,同时更是一份责任。

链接:汉口马应龙生记眼药店

我们通过对档案、出版物及招股说明书的比较分析,从不同的史料中对汉口马应龙生记眼药店的历史进行了全面的考证。

武汉有关部门在50年代初对私营工商业的调查表显示,汉口马应龙生记眼药店于1919年3月20日由马万兴的堂孙马岐山开设于汉口汉正街,并在店铺的门楣上书“北京马应龙定州眼药店分此”。相关的文献记载也多次提到马岐山在汉口开设“北京马应龙定州眼药分店”、“马应龙眼药分店”等有关汉口马应龙生记的设立情况。此后,汉口马应龙生记眼药店改组为马应龙生记制药厂。1956年以马应龙生记制药厂名义参加公私合营,至1966年改为武汉第三制药厂;1994年5月9日,在武汉第三制药厂整体改组的基础上,由武汉第三制药厂作为主发起人,与湖北省中药材公司、武汉第四制药厂共同发起,以定向募集方式设立的股份有限公司,即武汉马应龙药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在历史上,汉口马应龙生记眼药店生产的眼药品种为:珠珀拨云散、马应龙生记眼药复明散、马应龙生记眼药膏。我们从马岐山口述文献中进一步了解到,“1951年后,汉口生记又增加了很多新的品种,如马应龙眼药膏,八宝眼药粉,清凉油等”。

从上个世纪80年代起,该厂开始将生产重点转为痔疮用药,至今已经形成以“马应龙麝香痔疮膏”等外用中药及痔疮诊治医院为重点的药品生产与诊疗体系。

猜你喜欢

眼药马应龙定州
眼药种类多,用对了才管用
中国银行股份有限公司定州分行
河北省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群众文艺云上展演(雄安、辛集、定州专场二)
地奥司明片联合马应龙痔疮栓治疗混合痔术后并发症的临床观察
痔科消炎膏与马应龙痔疮膏治疗痔肿痛的疗效比较
中医药堂传奇 第五十六回 陈李济绝境中新生 马应龙停产后复工
BOTTOMS UP
想念定州
眼药放置盒在眼科点药护理安全中的应用效果分析
中医药堂传奇第二十六回白氏创制敬宇眼药 数代皇族传递奇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