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动态血糖监测系统的应用及护理
2010-10-17于春凤任建功胡雪剑陈爱荣
于春凤,任建功,胡雪剑,陈爱荣
(兰州大学第二医院内分泌科,甘肃 兰州 730030)
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动态血糖监测系统的应用及护理
于春凤,任建功,胡雪剑,陈爱荣
(兰州大学第二医院内分泌科,甘肃 兰州 730030)
目的 应用动态血糖监测系统(CGMS)监测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的血糖变化,分析动态血糖检测与传统血糖检测的血糖数据,并对佩戴CGMS的患者进行护理工作方面的总结。方法 选择34例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采用CGMS进行72小时的血糖监测及指尖血糖监测,记录血糖数据。结果 CGMS监测到共有26例次低血糖发生,其中无症状低血糖15例次,指尖血糖监测未监测到低血糖数据。结论 CGMS可覆盖多次指尖血糖监测的血糖点,并且还可以监测到不易被发现的高血糖和夜间低血糖,结合对佩戴CGMS患者进行全方位的护理工作,才能最有效地发挥CGMS的优势,对患者的诊疗起到指导作用。
老年糖尿病;动态血糖监测系统;护理工作
随着社会人口的老龄化,老年糖尿病患者呈逐年增加的趋势。老年糖尿病患者大多病程长,并发症均已相继出现,以夜间无症状低血糖的发生居多。因此,血糖监测在老年糖尿病患者的诊治过程中极为重要。动态血糖监测系统可持续监测患者血糖水平的变化,全程客观地反映患者各时段的血糖水平,充分利用动态血糖监测的优势可提高血糖控制的精细程度,有利于对患者进行健康教育。2009年3~9月,我科通过使用CGMS监测34例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的血糖变化,比较动态血糖检测方法和传统血糖检测方法的不同,对CGMS在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中的应用和护理进行了观察分析。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09年3月~9月住院治疗的60岁以上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34例,其中男20例,女14例,平均年龄(68±8)岁,病程5~18年。其中接受常规胰岛素注射者18人,接受常规胰岛素注射联合口服降糖药者10人,接受胰岛素泵治疗者4人,口服降糖药者2人。入选标准:诊断均符合1999年WHO标准,糖化血红蛋白在7.0%~8.0%之间,排除糖尿病急性并发症、肝肾功能不全、心功能不全及其他影响糖代谢的疾病。
1.2 材料与方法
选用美国Minimed公司生产的CGMS,连续监测72小时。操作方法:患者平卧位,选择平脐两侧5 cm处,避开腰带部位做穿刺点,将探头置入皮下组织,连接记录器并调试至正常工作,固定保护膜。动态血糖监测系统进行初始化1 h后,测指尖血糖值输入动态血糖监测系统,CGMS开始工作。期间每天输入至少4次指尖血糖数据,并且输入大事件(包括饮食、运动、药物治疗、低血糖事件等)。同时使用美国强生稳步血糖仪每天8次监测患者指尖血糖:监测三餐前及三餐后2小时、睡前(22:00)、凌晨3点血糖并做记录,持续3天。血糖<3.9 mmol/l为低血糖。
1.3 数据处理
采用SPSS16.0统计软件对CGMS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实验数据均以均数±标准差(±s)表示,各组间计量资料比较采用t检验,以P<0.05为有显著性差异。
2 结果
通过CGMS对34例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的血糖监测得到的数据,与指尖血糖监测的数据相比,CGMS不仅覆盖了多次指尖血糖监测的血糖点,而且可以监测到不易被发现的高血糖和夜间低血糖点(见表1)。由CGMS监测到的低血糖有26例次发生,占监测总人数的76%,其中无症状低血糖为15例次,占监测总人数的44%,并且观察到低血糖多在餐前和夜间发生,至少持续10 min以上,最长时间达145 min。指尖血糖监测未监测到低血糖。
表1 2种方法监测血糖最高、最低值(±s)
表1 2种方法监测血糖最高、最低值(±s)
注:*P<0.01
方法 血糖最高值(mmol/l) 血糖最低值(mmol/l) 平均血糖(mmol/l)CGMS检测指尖检测7.23±1.43 7.45±1.38 13.16±2.08 11.48±1.75*4.42±1.01 5.95±0.93*
3 监测过程中的护理
3.1 糖尿病患者饮食及运动护理
护士应告知患者饮食的种类、数量和性状对血糖产生的影响。护士根据患者的身高、体重和工作强度来决定患者应摄入的热量,将糖、蛋白质、脂肪进行合理搭配,三餐食物量按1/5、2/5、2/5或1/3、1/3、1/3分配,并坚持定时定量定餐,同时强调运动强度和持续时间对血糖的影响,规定每天饭后的活动时间应以20~30 min为宜。患者在运动中要注意选择适当的锻炼方式,尽量保持每日运动量相对稳定,同时保持情绪稳定。
3.2 心理护理
首先,糖尿病是一种常见的内分泌系统疾病,心理因素在糖尿病发生、发展和转归的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尤其是不良情绪如焦虑、抑郁,对糖尿病患者的代谢控制及疾病转归都有消极影响。CGMS作为一种新型的血糖监测手段,其优越性未被大多数患者认识。护士应鼓励患者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给患者耐心讲解应用CGMS监测的意义、方法和效果,使患者消除顾虑,积极参与,了解糖尿病的基本知识,学会记录血糖监测日记,这样可以更好地控制高血糖、防止低血糖的发生。
3.3 植入过程的护理
血糖监测系统的探头置于0~4℃的冰箱内储存,以免探头失效而影响血糖监测的准确性,从冰箱取出的探头需在室温放置10 min后方可使用。使用的碱性电池必须每30天更换一次。如果CGMS正在患者身上,应在5 min之内换好电池,避免数据的丢失。严格执行无菌操作是为了预防感染,用75%的酒精消毒患者探头埋植部位皮肤2次,待皮肤干燥后再植入探头,部位首选腹部,避开腰带周围疤痕处以及皮下有硬结的部位,离开胰岛素注射的部位5~7 cm,避开经常进行屈伸等运动的部位,以免影响探头的工作。用助针器将探头以45度角迅速刺入皮下,再用两手指压住探头两翼,另一手将引导针拔出,用敷贴固定,将探头与仪器连接。电极埋置成功后,需要60 min初始化时间。护士应指导患者防止线路折叠的方法及注意事项,比如仪器可置于腰带或衣袋中,佩戴CGMS期间不能进行CT、X线、MRI等影像学检查。如出现仪器报警,患者应及时与护士沟通进行处理。
3.4 安装后的护理
在动态血糖监测过程中,应注意观察仪器的电流信号是否正常,探头是否松动、脱出,贴膜是否在位,置入局部有无红肿、出血、疼痛情况[1]。若有少量出血,一般不影响探头的性能,若发现其他情况,应立即更换部位重新埋置。新埋置点和原埋置点应间隔5 cm以上。护士能否熟练掌握动态血糖监测系统的操作程序、探头初始化电信号的正确评价和处理,及时发现和处理报警是动态血糖监测顺利进行的保证,是确保数据完整性和准确性的关键。
3.5 血糖的监测
指尖血糖监测在动态血糖监测过程中有着重要的作用,通过指尖血糖数据的输入可以校正CGMS的血糖数据,所以应该每24小时至少向血糖记录器中输入代表患者血糖数值范围的4个血糖值。相邻的监测时间不能超过12小时,并且以空腹、三餐前、睡前监测血糖最佳。需要注意的是指尖血糖监测要在血糖含量相对稳定时进行,避免在注射胰岛素后、运动后立即监测。此外,应在采指血后5 min内将血糖值准确输入血糖记录器中。通过血糖数据的监测,为医生及时调整患者的用药提供依据,以使血糖得到平稳控制。
3.6 低血糖的护理
本研究监测到26例次低血糖事件,其中15例次为无症状低血糖,11例次患者均有低血糖症状发生,表现为心慌、出冷汗、有饥饿感、手抖、无意识障碍及定向力下降、神经系统症状表现等。但是给予患者口服50%的葡萄糖40 ml后症状均消失,30 min后监测血糖上升至正常,随后分析患者发生低血糖的原因,并对其饮食、运动、药物进行调整。随访中无低血糖事件发生。临床中重症低血糖伴有意识障碍患者可静脉推注50%的葡萄糖40~100 ml,并适当补充碳水化合物至患者意识恢复,意识恢复后至少监测血糖24~48 h。
4 讨论
动态血糖监测系统(CGMS)是一种新型的连续式动态血糖监测手段,每隔5 min记录1次血糖,24 h可以记录288个血糖数据[2],与常规血糖监测的血糖数据相比,CGMS可以监测到不易被发现的高血糖和夜间低血糖点[3~4]。本研究中,通过CGMS监测到的低血糖多发生在餐前和夜间,其中44%为无症状低血糖,而常规血糖监测方法难以发现隐藏的低血糖。由于老年糖尿病患者感知功能减退,低血糖可引起患者的神经系统损害、严重的心脑血管疾病甚至致残,使其生活质量下降,严重时还会危及患者生命。因此,临床中应警惕老年患者低血糖的发生,尤其是无症状低血糖。CGMS通过连续动态血糖数据制成血糖谱,可为医生提供更详细、准确、完整的血糖信息,从而有效解决了在糖尿病治疗中血糖监测的盲点问题,具有安全、可连续、准确的特点,可以使医生为临床患者制订出更为合理的个体化的治疗方案。同时,由于在CGMS血糖监测期间对患者进行了相关知识的教育和护理指导,使患者对CGMS有了更准确的认识,提高了患者的依从性,从而更好地配合医生的治疗。
[1]林艳玲,黄志勇.护理干预对糖尿病患者饮食控制依从性的影响[J].中国医药导报,2008,5(15):130.
[2]Toth Heyn P,Korner A,Madacay L.Continuous glucose monitoring system,as a valuable tool in the care of children and adolescents with diabetes mellitus[J].Orv Hetil,2004,145(24):1265~1270.
[3]Klonoff DC.Continuous glucose monitoring:roadmap for 21st century diabetes therapy[J].Diabetes Care,2005,28:1231~1239.
[4]陈爱荣,何继瑞.糖尿病病人动态血糖监测临床应用研究进展[J].国外医学·内分泌分册,2004,24(B05):46~48.
R195
B
1671-1246(2010)24-0145-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