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0.5%罗哌卡因在80岁以上高龄患者下肢骨科手术腰-硬联合麻醉中的应用

2010-10-17敬勇君姬桂荣邹昌骝石浩文

中国医药导报 2010年4期
关键词:下肢骨腰麻罗哌

敬勇君,姬桂荣,张 原,邹昌骝,邓 超,石浩文,陈 姜

(深圳平乐骨伤科医院,广东深圳 518001)

腰-硬联合麻醉既具有腰麻起效快、肌松完全,又具有硬膜外麻醉可以延长麻醉时间、术后可实施硬膜外术后镇痛等优点。罗哌卡因是2008年才取得我国腰麻认可资格的腰麻药物。本研究旨在观察0.5%罗哌卡因在80岁以上高龄患者下肢骨科手术腰-硬联合麻醉中应用的临床效果。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 2008年 3月~2009年 5月的130例ASAⅢ~Ⅳ级80岁以上老年患者,男75例,女55例;年龄80~103岁,平均(87±11)岁。其中,全髋关节置换术67例,人工股骨头置换术32例,股骨粗隆间骨折行DHS内固定术31例。多数患者术前有高血压、冠心病、老年慢性支气管炎等内科疾病,排除心功能Ⅳ级的患者以及腰椎X线片或透视示L3~4脊间孔不清楚的患者。随机将患者均分为硬膜外麻醉组(EA组)和腰-硬联合麻醉组(CSEA组)。两组患者的性别、年龄等一般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1.2 麻醉与监测

术前30 min肌注曲马多50~80 mg。连续监测ECG、HR、NIBP和SpO2。两组均用面罩吸氧0.5~1.0 L/min。EA组经L3~4侧入路实施常规连续硬膜外麻醉,平卧位注入2%利多卡因试验剂量4 ml和0.67%罗哌卡因3~4 ml,调节麻醉平面T10以下。CSEA组经L3~4侧入路硬膜外穿刺成功后,置入针内针腰麻针,脑脊液回流通畅后以0.08 ml/s的速度注入0.5%罗哌卡因 6~10 mg(1%罗哌卡因 1 ml加脑脊液 1 ml稀释),退出腰麻针,向头端置入硬膜外导管4 cm,平卧后测试麻醉平面,低于T11以下,通过硬外导管追加2%利多卡因调节麻醉平面至T11以上(手术超过2 h或患者诉说手术部位有疼痛时,硬膜外导管追加0.67%罗哌卡因3~4 ml)。麻醉后插尿管,术中输液按 6~8 ml/(kg·h)输注血定安和复方乳酸钠,根据血红蛋白量和红细胞压积以及心功能情况,酌情输红细胞悬液,血红蛋白10 g/dl以上、红细胞压积30%以上。尿量控制在 50~100 ml之间。

1.3 观察指标

观察EA组和CSEA组局麻药用量、感觉阻滞起效时间、阻滞平面、阻滞完善时间、痛觉恢复时间、辅助用药、失血量和输液量。观察两组的麻醉效果、血流动力学、不良反应和术后并发症等。

1.4 统计学分析

2 结果

CSEA组局麻药用量明显少于EA组(P<0.01)。CSEA组感觉阻滞起效时间、阻滞完善时间明显快于EA组(P<0.05或P<0.01)。EA、CSEA组患者麻醉情况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的麻醉情况

血流动力学影响EA组大于CSEA组(P<0.05);CSEA麻醉平面下降较快(P<0.05)。EA组不良反应大于CSEA组,EA组硬膜外阻滞后,有8例术中麻醉不完善,需追加咪唑安定1~2 mg 和(或)芬太尼 0.05~0.08 mg 后,才完成手术,其中,有1例患者需面罩加压给氧后SpO2才恢复正常,有9例麻醉平面达到T7,有10例患者血压下降,用麻黄碱5~8 mg纠正恢复正常,有2例心率下降用阿托品纠正。CSEA组有2例麻醉效果不满意需追加麻醉药调节,有1例麻醉平面达T8,其余麻醉平面均满足手术需要,有2例血压下降需麻黄碱纠正,心率均较平稳,SpO2均维持在95%以上,EA组出现寒战2例,用曲马多纠正有效。两组均无术后头痛患者。术后用单纯罗哌卡因镇痛效果满意。

3 讨论

全髋关节置换术、人工股骨头置换术和股骨粗隆间骨折行DHS内固定术的患者大多为老年患者,常合并高血压、冠心病、老年慢性支气管炎等内科疾病,选择全麻虽容易控制术中氧供,但麻醉费用较高,部分患者脱管困难。既往选择椎管内麻醉较少主要有两方面的原因:硬外定位困难;穿刺困难。笔者的经验是穿刺前用C形臂X线机透视定位和选择旁穿。有资料显示椎管麻醉可使手术后死亡率和发病率降低[1-2],与其他麻醉方法相比,深静脉血栓的危险性降低近50%,行矫形术者可达80%,肺梗死发生率减少50%,心肌梗死发生率降低2/3,切口感染肺炎发生率明显降低,术中需输血2 U以上者减少1/2,术后需要输血的也减少一半。实施腰-硬联合麻醉,术后可采用硬膜外镇痛,硬外镇痛可以减少镇痛药的使用,从而降低因镇痛药对老年患者呼吸抑制的影响。与周子戎等[3]腰-硬联合麻醉在80岁以上高危老年患者骨科手术的应用及徐桂茹等[4]用0.5%罗哌卡因轻比重腰-硬联合麻醉用于侧卧位下肢骨科手术的报道一致。笔者在此项研究中应用0.5%罗哌卡因溶液,平均剂量6~10 mg。由于局麻药用量小,麻醉平面相对较低,既能满足手术的需要,对老年患者罗哌卡因对神经纤维的阻滞较弱而慢,有利于心血管中枢起代偿作用,维持血压平稳[5],在吸氧的情况下SpO2较麻醉前均明显改善,不吸氧也不会明显下降,麻醉效果满意。0.5%罗哌卡因在80岁以上高龄患者下肢骨科手术腰-硬联合麻醉中应用较硬膜外麻醉效果更好,更安全。

[1]Glantz L,Drenger B,Gozal Y.Perioperative myocardial ischemia in cataract surgery patients:general versus local anesthesia[J].Anesth Analg,2000,91:1415-1419.

[2]赵雪莲.硬膜外麻醉或腰麻可使手术后死亡率和发病率降低[J].国外医学:麻醉学与复苏分册,2002,23(1):44.

[3]周子戎,汪春英.腰-硬联合麻醉在80岁以上高危老年病人骨科手术的应用[J].临床麻醉学杂志,2008,24(1):40-41.

[4]徐桂茹,贾方,桂晓臣,等.0.5%罗哌卡因轻比重腰-硬联合麻醉用于侧卧位下肢骨科手术的可行性[J].临床麻醉学杂志,2006,22(6):518-519.

[5]Rosenbery PH,Kytta J,Alila.Absorption of bupivacaine,etidocaine,lignocaine and ropivacaine into N heptane rat sciatic nerve and human extradural and subcutane ous fat[J].Br J Anaesth,1986,58:310-314.

猜你喜欢

下肢骨腰麻罗哌
芬太尼与曲马多复合罗哌卡因骶管注入在小儿术后镇痛中的应用对比
X线与CT在下肢骨关节骨折中的诊断价值分析
下肢骨关节损伤患者综合康复治疗的疗效分析
超声引导下神经阻滞麻醉在老年患者单下肢骨科手术中的应用效果分析
分析舒芬太尼、盐酸罗哌卡因在无痛分娩中应用效果
保留自主呼吸浅全麻复合腰麻在老年患者人工髋关节置换术中的治疗体会
Ilizarov贯穿固定钢针和环形外固定系统治疗下肢骨不连的护理
罗哌卡因在临床麻醉及疼痛治疗中的应用分析
妇科患者腰麻术后酮咯酸氨丁三醇注射液镇痛的应用效果
腰麻-硬膜外联合麻醉在双胎剖宫产术中的临床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