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李德生:万水千山石油情

2010-10-13张起花

中国石油石化 2010年14期
关键词:李德生玉门油田

■文/本刊记者 张起花

李德生:万水千山石油情

■文/本刊记者 张起花

摘掉“贫油国”的帽子,把新中国建设成为一个石油生产大国,是李德生一生的追求。朴素的爱国情怀支撑他在60多年的石油地质生涯中南征北战,成为当之无愧的陈嘉庚科学奖获得者。

他才思敏捷又敢讲真话,依靠科学又笃信实践,曾在将军部长余秋里的带领下披荆斩棘、风里踩浪,颠簸前行,参与了历次重要石油大会战,为新中国成立后石油工业的蓬勃发展立下了汗马功劳。他就是石油地质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李德生。

在60多年的地质生涯中,李德生在我国陆相油气形成和聚集规律、中国含油气盆地构造类型、陆相湖盆储层特征、复式油气聚集带的成油规律、古潜山油气藏、海相碳酸盐岩储层、低渗透储层的勘探开发等方面做了大量创新研究工作,为我国石油工业发展做出了卓越贡献。耄耋之年,他获得了中国科学院最高奖项——陈嘉庚地球科学奖,成为我国石油系统第一位获此殊荣的人。

炎炎夏日,记者前往中国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拜访这位将大半生精力奉献给石油工业的老人。虽已过八旬高龄,饱经风霜,但李老依然面色红润、耳聪目明、精神矍铄,花白的头发梳理得一丝不苟。提及获奖一事,他摇摇头,颇为严肃地说:“一切成绩的取得都是所有石油人共同努力的结果。而今,只是需要有这么一个代表站出来接受这份荣誉,我非常荣幸能够获奖。”

石油人生从玉门开启

对于荣誉李老看得很轻,但对我国石油工业所走过的每一阶段路程却记忆深刻。在李德生清晰的思路和有条不紊的讲述中,60多年前的画面栩栩呈现眼前。

在上海弄堂长大的李德生年少时代颇受社会动乱之苦,初中毕业后因1937年七七卢沟桥事变,日军大举侵华,全国军民奋起抗战。一·二八战火蔓延到上海,李德生被迫碾转到丽水碧湖浙江联合高中读书。1941年5月,日军侵占浙东温州,联高被迫迁址,李德生毕业后到湖南衡阳参加高考。在考取了重庆中央大学地质系,选择了经济地质专业后他与石油结下了不解之缘。

“当时,日本侵略军占领了我国东部和中部半壁江山,我国西北和西南抗日后方汽油和柴油奇缺。从学校沙坪坝通往重庆市区的校车都是用木炭炉产生的煤气作燃料行驶,有时候用桐油、茶油、菜子油等植物油炼制的柴油作燃料。”李德生回忆说,“用这种油发动汽车速度非常慢,走走停停,一个小时的车程通常需要花费两个多小时。”艰苦的条件使李德生产生了一个非常朴素的爱国思想:“中国一定要走工业化的路子,走工业化的路子一定要找到各种矿产资源,而我就要为国家勘探开发石油做出努力!”

1945年,李德生大学毕业时,甘肃玉门油矿局的矿长严爽来学校招聘人才。他表示,有多少人愿意到玉门,就要多少人。由于玉门条件艰苦,有些同学选择了中央研究院、地质调查所、学校等工作单位。地质系应届毕业的同学,只有3人毫不犹豫地选择到玉门油田去,李德生是其中之一。

从重庆到玉门,2500多公里的路程花了李德生两个月时间。雪峰连绵的祁连山下那片荒凉的戈壁滩成为李德生石油地质生涯的起点。在玉门油田地质室报到后,李德生被分配到由我国著名地球物理学家翁文波领导的第一支重力队,在河西走廊东起武威西至敦煌从事1∶5万比例尺的重力、磁力测图工作,并进行路线地质调查。虽然交通工具是驴车和马匹,条件非常艰苦,但李德生执著前行,乐此不疲。为得到祁连山重力降的数值和地壳均衡补偿校正值,他三次穿越祁连山脉分水岭。1946年,李德生又参加了由著名石油地质学家孙健初领导的地质详查队,每天步行穿越于丘陵山地之间,住在蒙古包中,完成了1∶1万祁连山前大红圈背斜带地质构造图。

李德生参加工作那年,玉门油田只有3万吨的年产油量,且全部用在前线军事上。后来,在玉门石油人的共同努力下不断取得突破,7万吨、30万吨、70万吨、140万吨……一步步奠定了我国石油工业的基础。去年,我们国家的石油产量已经达到了1.89亿吨,天然气产量850亿立方米。对此,李德生深感欣慰地表示:“60多年来我目睹了我国石油工业由小到大,由弱变强,发展到现在跃居世界石油生产大国的过程,我们这辈人总算对国家和人民有了一个交代!”

转战南北谱华章

“毕业后我也准备去玉门,到时候我们把家安在玉门。”在李德生离开重庆去玉门的那天,当时还是中央大学师妹的女友朱琪昌跑去车站送他,依依不舍间说出的这句话让他至今回忆起来仍感动不已。朱琪昌毕业后也在玉门,主要做油层物理方面的实验室工作。随着勘探工作的进展,他们先后参加了新中国历次重要的石油大会战。

甘肃—上海—陕北—四川—黑龙江—山东—天津—河北—辽宁—河南……搬家是再平常不过的事情,用木板钉几个箱子,拖着行李就出发了。因后三个儿女都出生在油田,李德生以地名为他们取名,分别是李肃(甘肃)、李玉(玉门)、李延(延长)。大女儿叫李允晨,上海出生。

转战南北,李德生的足迹遍及国内主要含油气盆地和重要油气田,其中不乏精彩片段,将这一个个片段串起来,宛若珍珠般光彩夺目。

在那个“有条件上,没有条件创造条件也要上”,风风火火搞建设的年代里,摆脱“洋油”生产出自己的工业血液成为国家领导人心头的一块巨石。时任石油部长的余秋里肩抗重担,心急如焚。吸取了川中会战的经验教训,他对松辽盆地地下油藏的勘探和开发慎之又慎,也格外尊重技术人员的意见。当问及李德生的时候,他丝毫没有因川中会战时大胆表达意见受到批评而不敢言语。

本着科学家应该敢讲真话的原则,李德生手指着地震资料图,在北部杏树岗、萨尔图、喇嘛甸三个构造高点上画了一个三角形,回答说:“大庆长垣北部构造面积大,近物源,储层厚度可能增大,可以向大庆长垣北部甩开勘探。”

余秋里的右掌一下重重落在李德生肩上,信任地说:“既然这样,我把这三个井的定井位和钻探设计任务交给你了,得用最快的速度搞出来!”

1960年1月,李德生与地质司调度处处长邓礼让带着一个测量队一起到野外,穿过莽莽的草原和水泡子,根据大庆长垣背斜带1∶10万地震构造图,测定了萨尔图、杏树岗和喇嘛甸三口发现井井位,萨1井(后改编号为萨66井)完钻后测试获日产原油200吨,杏1井(杏66井)和喇1井(喇72井)测试获日产原油100~200吨。经仔细研究喇嘛甸、萨尔图、杏树岗等3个构造具有统一的油水界面,含油面积连为一体达920k m2,证实了特大型大庆油田的出现。谈到这些,李德生倍感精神,依稀间还能闪现曾经日夜奋战的岁月。

诸多故事中,1964年渤海湾盆地济阳坳陷胜利油田石油会战的情景也值得浓墨重笔。当时,李德生担任胜利油田地质指挥所副指挥兼地层对比室主任。他和同事们呕心沥血,夜以继日,很短时间内根据微体古生物化石和测井曲线确立地层对比标志,又根据岩芯分析资料确定了济阳坳陷各井第三系的分层数据,同时通过井与井的对比,确定了油田内复杂的正断层系统。1964年底,探井坨9井和坨11井从渐新统沙二段地层内测试获高产油流,发现了胜坨大油田,成为胜利油田第一个主力油田。

此后,李德生被下放到大港油田、任丘油田工作五年,并担任渤海湾综合研究大队地质顾问。1976年辽河发现西斜坡大油田,李德生被石油部派往辽河曙光油田会战前线。在曙光地区大约200km2范围内进行全面勘探和开发。后又被派往中原油田,参加科技攻关会战,探明了黄河以北近500km2的含油面积和储量……

立足大量第一手资料是李德生能够不断创新的基础。1945年到现在,无论是野外调查、井口工作、开会听报告、座谈讨论,他都眼到、耳到、心到、手到。60多年来,他的工作记录本累计有数百本之多。他在多种场合下说过,只有博闻强记,才能推陈出新。尊重科学,敢讲真话是科学家应有的品格。

信心满满展未来

八千里路云和月,李德生院士的经历起起伏伏。总结几十载风雨历程,李老眼里最大的压力并不是转战各油田的辛劳会战,而是文革时期的政治运动。在那段特殊的年代,李德生用异常的毅力和坚定的信心来面对逆境。他认为:“自己的专业不能放弃,再大的委屈终究还是能搞得清楚的。”于是 “大批判小干,小批判大干,不批判勤干”,李老希望通过不断提高自己的专业技能,解决我国石油地质方面遇到的各种复杂问题。

1978年,全国科学大会的召开带来了科学的春天。李德生被石油工业部调回北京,任石油勘探开发科学研究院总地质师,教授级高级工程师,博士生导师。在这个岗位上,他一直工作到现在。1991年,李德生当选中国科学院院士。站在新的起点上,他信心满怀:“我们国家曾经有过30年时间的石油自给自足,到2020~2030年,加上海外油气田的权益产量,我们仍然有可能实现第二次石油自给。”

今天的李德生不断思考着未来的方向:人们对石油地质规律尚有许多未认识的领域,许多油气藏隐伏在地下,尚待去探索和发现。依靠日新月异的勘探技术进步,不断发现新的油气储量增长点是今后努力的方向。与此同时,还要依靠科技进步开发各种非常规油气资源,并着手开展对清洁能源和各种可再生能源的研发工作。

生命不息,努力不止。这就是李德生的精神和风范!他将一腔热情倾注在石油地质工作,又用毕生的岁月绘就了勤奋努力,充实而淡泊的人生。

猜你喜欢

李德生玉门油田
我国海上全新“绿色油田”建成投产
我国海上油田新发现
油田工人
这里是玉门
叩问玉门
玉门文物
掘金油田环保
毛泽东两次当面考察李德生
邓小平说:李德生同志一身清
永远学习李德生老将军的崇高品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