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不一定知道的全球设计新力量
2010-10-111980
1980
你不一定知道的全球设计新力量
1980
设计界和娱乐圈有着相同残酷的法则——口味都是喜新厌旧。
正因如此,面对咄咄逼人的设计新力量,“老法师”们会感叹“设计英雄好几辈,一入江湖岁月催”,因为有新人的崛起,紧迫的焦虑感促使他们必须打起精神应战。
而对市场来说,由新的力量带来的新旧碰撞的过程中,我们所看见、所感受到的,其实也都是潮流法则所精心筛选的成果。
我们鼓励良性竞争,我们渴望百花齐放,所以我们必须好好去审视这些新的力量并尽可能地为他们叫板传统的底气与豪情喝彩。
Todd Bracher:凌乱生命
托德·布拉赫尔(Todd鑫Bracher)的设计似乎都经过几番历练,没有杂质而清新自然,如他自己所言,这是将设计归为自然的过程——它们是“演进”的结果!
出生于纽约的托德·布拉赫尔就读于名校普瑞特艺术学院(Pratt),专攻工业设计,之后,托德曾经在哥本哈根、巴黎、米兰和伦敦工作,现在,他回到了纽约的布鲁克林。对托德来说,哥本哈根是可以与灵魂共处的城市。他在那感觉非常好,不过,回到纽约一样快乐,纽约每天都有惊喜——无论是好是坏,这令托德的观点保鲜,且总是处在一种学习的状态。所以,最终没有某一座具体的城市对托德产生影响,这些城市你中有我,我中有你。每座城市都有精彩的事件,而现在都转化为了托德的设计DNA。
批量生产的艺术
旅欧的经历帮助托德找到了设计的“诗歌”,这无关形式而直指理念。我们能够把一件设计作品剥离到可以直面功能,不过,还需要留下某些“值得想象和展望”的东西,设计不可能只是一件中性的物体。
在从事眼镜设计之前,托德还从事过烧烤架和雨伞的设计,但无论设计什么,他对自己所有的作品的每个微妙细节与具有主导作用的元素都一视同仁,它们的意义是一样的。他对作品的态度则是全情投入,似乎它们是“批量生产的艺术”,从观念到执行,方方面面必须在视觉、情感与概念上相互连接。
而作品名称则是传达某个概念的另一件工具。名称帮助人们以充满情感的方式与某个具体的物品发生联系。“80年代的超模辛迪·克劳馥为何如此美丽?”托德曾经思考并审视她的肖像,他的发现是——这和她的美人痣有关。因此,托德希望创作一款图标,其作用好像眼镜上的一颗“美人痣”,它令眼镜更加漂亮,但永远不会成为其间最显眼的一环。TOD品牌就此诞生。
在感慨想象力无边的同时,托德仍继续在除了眼镜设计以外的其他新的、具有挑战性的领域中工作,邂逅涉足他一无所知的项目的机会、试验“稀有”的想法,同时并不否认过去、未来与设计的过程是具有连贯性的。
填补生活的沟壑
由托德的作品所组成的宁静与美好,是设计师将身边的世界进行挑选整理的结果。他和我们生活在同一个世界上,听得见周围的噪音、看得见周围的障碍。只不过托德给自己的角色设定是创造出某种物体以弱化生活中的沟沟壑壑,以别样的方式,以冷静的姿态面对各种各样的风潮。多年游历欧洲的经验赋予托德“没有根的状态”,这更加有益于他以某种其他设计师所不能的方式探索设计。托德认为自己的设计都是带有信仰和信念的,此点反映在他对新技术的态度上,在发现许多公司没有意识到新技术潜在的问题与危险性的现实之后,托德仍然继续使用“老”技术工作,除非遇到一位可以让他见证其观念运用新技术全过程的制造商。在托德那里,好的设计没有刻意取悦的机巧,却沉静持久。
虽然托德创作的是批量生产的“艺术”,设计师本人秉承的理念并非是将设计“艺术化”,在他看来好设计是自然而诚实的……在意识上尽可能地接近自然。托德非常努力地消除“出自我的手”的痕迹,因为这不是关于“我”、或是“我对形式的感受”。这有关物体需要怎样呈现与怎样才是最佳的应用方式。一副眼镜是因为其功能和目的而具有特定形式——托德的工作就在这样的意识中展开。
1.选择优良苗种,加州鲈鱼苗的质量会直接关系到自身的抗病能力,选择健康优质的种苗,可以提高育苗成活率和提高鱼仔活力和健康指数,从而为后期的成鱼养殖提供可靠的保障,使加州鲈养殖效益提高。
灵感的来源不仅仅是自然。托德把自己的作品看作是物质与观念之间的翻译工作,创造出来的形式不是设计师本身的看法,它们是因为某个特定的任务而实现的自我发现,或者说是设计师期待进行交流的试验性的观念,它们具有开放性——因此,他的作品往往充满了惊喜!人们很难想象TOD鑫1的原型——这款眼镜简单、有结构,却不容易直接将其与鱼的骨架产生关联,而事实上,它们有近似的外观,且一样轻捷。功能是一件帮助去除设计作品中“我的想法”的重要工具。托德制作带有一定功能的物品,不然,他没有足够的理由赋予这个物品“肉身”。
一个字的选择
为了追逐理想而从纽约远赴丹麦,辗转意大利、法国和英国,不断寻找、不断有所发现的托德坚持认为学校是探索自身内在理念的地方。在这段时间里形成自己对设计世界的看法,并发现自己可在哪些方面有所贡献。这不是关于物质与应用的,这是用于反思和内省的时间。现在他仍然保留着向自己提问的心境。托德觉得目前主要的问题是许多设计师不完全理解他们的角色。设计师有责任和机会以清晰的方式诉说有意义的事。“我每天自问,如果只能说一个字,你会选哪一个?”
Claesson,Koivisto and Rune:发展、提高、永不重复
瑞典设计事务所Claesson,鑫Koivisto鑫and鑫Rune,简称CKR,可以说是瑞典当代新锐设计的标志之一,这个横跨家具、配饰、玩具、眼镜等多个设计领域的团队自创办以来,4次获得瑞典优秀设计奖和其他重要设计奖项,声名斐然。将多元化、情感表达的潮流趋势与传统的简约和功能奇妙地融合在一起,CKR的设计不仅带给人无法抗拒的新鲜感,同时也显示出3位设计师熟极而流的创造功力。
3人结识于斯德哥尔摩艺术大学之前,分别在纽约、哥本哈根、伦敦、赫尔辛基工作和学习过,成立工作室后,在眼镜设计领域中又有日本的同事加入进来,因此CKR的眼镜设计既继承了瑞典的设计传统,又具有广阔的国际视野。
值得一提的是,CKR的成员在经营事务所的同时,也是大学的资深教师,科维斯托与鲁尼现在分别担任斯德哥尔摩艺术大学与贝克汉大学的教授,实践与研究结合在一起,使得设计变成一种动态的探索,而实际上,“发展、提高与永不重复”是CKR的设计规则。在被问及除了设计外最想做的职业时,3人异口同声地说是音乐总监。国际视野、设计研究与艺术,构成了CKR创意水池中涌动的浪花,时刻激起灵光闪现的绚丽时刻。
线条的微笑
当德国式冷峻的现代主义风潮上世纪初登陆北欧时,那里的人文主义设计师并没有一味接受,而是回应说:线条应带有一丝微笑。瑞典设计的奠基者强调现代主义的功能主义原则,但是同时也强调装饰、传统与自然形态的重要。在他们看来这两方面不应是矛盾的,而应是统一体。CKR继承了这样的传统,不管是哪一条产品线,外在表现都是干净利落的线条传递丰富的情感,许多设计散发出个性的光芒。拿眼镜设计的例子来看,CKR鑫2010款双层绿框光学架,灵感来自亚马逊热带雨林,那里的植物为争夺阳光而展开生存竞赛,层叠的浓密树冠即刻化身为日常的配件,以简洁的线条营造意境,通过横竖斜线寥寥几笔的勾勒,热带雨林与冰原荒疏而寂寞的味道一下迸发出来,神秘而时尚。
CKR认为,设计需要满足维特鲁威所提出的实用、坚固与美观三要素,就必然是复杂和矛盾的。今天,即使是再简单的一副无框眼镜,其设计、结构及表现形式方面的要求也会出现难以想象的差异和冲突。我接受矛盾及复杂,目的是使设计真实有效和充满活力。
CKR喜欢基本要素混杂而不要“纯粹”,折衷而不要“干净”,扭曲而不要“直率”,含糊而不要“分明”。宁可不一致、不肯定也不要直接的和明确的,主张意义的丰盛胜于简明、杂乱而有活力胜于明显的统一。在他们那里,出色的眼镜设计模板必然是充满矛盾和复杂的,而不是非此即彼的纯净的或单一的。好的款式必然有多重含义和组合焦点,它的组合要素会一箭双雕地既实用又有趣。
好设计的定义
CKR承认设计的复杂性,但也不否定这几年大家都在说的“追求简单的欲望”,用他们的话说,就是能深刻有力地满足人们心灵需求的简单的美,都来自外在或内在的复杂性。现在数得出来的经典眼镜款式,它们的简单大都是通过精美而准确的几何曲线形成的。通过真正的复杂才形成明显的简单。当失去了复杂性时,简单变成了平淡。
不定性,有好有坏,常常被用来谴责诗人观点的模糊而不赞扬他思路的复杂。然而,不定性凝聚着达到最富诗意效果的路径,不论是文学还是设计都是如此。围绕这一系列主题的词汇可被归结为多样化、复数的、尊重个性、反讽、即兴创造等。此外还可以加上共同体、交流与联系。CKR喜欢设计那些顽皮的款式,顽皮而不是古怪的,他们不会因此而惭愧。当然还有最后一个词,进化——对风格主义的呼应,进化,而不是革命。
除了自有品牌,在CKR与之合作的眼镜品牌中,绝大部分是世界著名高端品牌,也即意味着它们大多数都是限量生产的品牌。“我们的设计都是精致的。”在CKR看来,过量生产往往使设计师无法控制产品的品质,同时这种生产方式也不利于表现设计的诚意,设计不应被很快抛弃,而应持久地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享受。真正的好设计能与人们的感觉产生诗一般的对话。设计是文化的一部分,如同音乐与艺术一样值得品味。
Kim Parker:独特的风格密码
Kim鑫Parker,英国设计师,1975年生,强调设计是梦想的载体,奇妙综合纯洁与危险的双重气质,产品模糊艺术与设计的边界。
总是有人试图将Kim鑫Parker归类,说他像高迪、像达利、像阿尔莫多瓦,其实他并不像任何人,他只是他自己,他的创造来自于他头脑中的世界,他有着自己的独特的风格密码。
Kim鑫Parker鑫“超级平常”的概念很伟大,它是另一种看待设计的方式。当然,他的产品在功能上是很好的,但对他而言更重要的是,设计并非仅关乎功能,而是关乎梦想与叙事,Kim鑫Parker的设计是“超级不平常”的,是那种给作品加上个人标签的设计师。
Kim鑫Parker在做设计的加法,总是想赋予一个物品更多东西。不同款式的眼镜,戴上去有的可以带来公主般的感觉,有的也可以让消费者笼罩在女王的威严下。因此他不是传统意义上的设计师,而更像是艺术家,将自己的梦幻世界融入作品,希望它们感染他人。世界需要美丽而富有表现力的事物,给日常生活增加积极的气氛。
在Kim鑫Parker看来,我们生活的当下,是设计迷失的当下。自19世纪发起的设计,一开始是与艺术与工艺分离的。但是在这之前是没有这种分类的。米开朗基罗是时装大师,达·芬奇设计产品和发明数学理论,一切都非常完美。过去的20多年中,功能主义渐渐消退,设计正处于不知所往的时代。设计与艺术正在融合中,正在回到米开朗基罗和达·芬奇的时代。艺术家也是设计师,设计师也是艺术家。艺术家发售限量版复制品,设计师的作品飙升至天价。这是非常有趣的时刻,设计正在寻求新的定义。
管理是可以学习的,但创造力是天生的。当Kim鑫Parker鑫22岁时,已在管理一个设计部门,他说,最重要的东西不是钱,不是做大,而是喜欢你干的事情。年轻时其实你并不知道自己想要什么,直到有一刻幡然醒悟,直到有一天你心中狂野的动物结束冬眠,你知道自己想要一种不同的生活。我朋友看到我空闲时间画的设计草图,说,为什么你不试着做这个呢?因此一切从零开始,从此一切一发不可收。鑫鑫
Kim鑫Parker的灵感来自生活,显然并非来自于艺术、设计或任何实现的东西。例如构思一副眼镜时,他的头脑被蝴蝶点亮,他喜欢它透明的翅膀,非常美丽。灵感总是来自于观察、来自于构想事物可能样子的过程,每件环绕Kim鑫Parker的东西都可能启发他。
有人问起Kim鑫Parker对“绿色设计”、“可持续设计”的看法,他说,你应该换种视角,一件好的设计品或艺术品其实是更持久的,即使它很贵,但你能传给你的儿子、孙子甚至更远的后辈,他甚至开玩笑说:“我希望我的设计当海啸来临时,你还会戴着它一起逃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