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动机与激励在网络课程中的应用
2010-10-10潘来奇
☆ 潘来奇 曹 娟
(山东师范大学传播学院,山东济南 250014)
尽管网络教学方式有着巨大的优势,但是实践证明网络课程中学习者的学习动机令人担忧。一项针对网络学习者学习行为调查的数据显示:网络学习者对网络课件的访问率为54%,全部学完课件比例仅为13%,参与师生交互的学习者的比例仅为14%,学习者对网上课程学习平台的兴趣适中偏下。[1]
出现此现象的原因何在?笔者认为原因是多方面的,但主要原因之一是网络课程内在激励策略匮乏导致学习者学习动力薄弱、甚至缺乏学习动机、缺乏学习动力与学习目标。因此,研究学习动机与激励在网络课程中的应用,对提高网络学习者的自主学习质量具有积极的意义。
一、网络学习环境对学习动机的影响
心理学研究认为,诱发学习者学习动机的因素,可以称为驱力。根据驱力是来自学习者自身还是外部环境,可将产生学习动机的驱力分为内驱力与外驱力。驱力包括环境变化、任务分析、目标确定、预期功效、结果归因、好奇心、焦虑、求知欲、兴趣、价值观以及工具手段等诸多因素。[2]当这些因素发生变化时,会引起学习者学习动机的变化。
网络课程融合了“技术”这一时代最能动的要素,表现出传统学校课程所不具有的诸多特征,[3]在课程系统中融入新的要素必然会对学习动机产生了新的影响。
1.“准永久性分离”导致内驱力缺失
网络课程的师生通常是在“准永久性分离”的情况下开展学习的,师生基本不会在同一物理时空,只是在虚拟的时空中开展学习。由于虚拟网络缺乏固定的人际关系,网络学习环境很难像传统学习环境一样提供稳定的外部学习动机,所以学习者必须具备很高的自我控制能力,因此必须从情感的因素出发营造一些虚拟的人际关系,以弥补网络学习环境的不足。
“准永久性分离”会导致学习者自主性降低,进而造成学习内驱力降低,因此,在设计网络课程时,必须要针对以上方面设计出合理的激励策略。
2.资源超载导致信息迷航认知超荷造成外驱力降低
网络课程中,学习者可以利用各种工具搜索各类学习资源,同时网络资源的共享性也为学习者提供了大量的学习资源。自主性强的学习者可以轻松地驾驭各种网络学习工具去获取想要的学习资源,但是自主性差的学习者可能迷失在网络课程提供的信息海洋中,导致学习者信息迷航。
从认知心理学的观点来说,认知是对信息的加工,是通过选择性注意、编码、贮存和提取等进行信息加工的过程。[4]认知负荷是指人在信息加工过程中所必需的心理资源总量。[5]根据资源有限理论,人的认知资源特别是短时记忆容量是有限的,如果同时从事的多种解决问题或学习活动所需要的资源量超过了个体的资源总量,就会产生“认知负荷过重”。[6]当学习者认知超载时,丰富的资源以及多种信息呈现方式并不能促进学习,相反会降低学习的效果。
综上所述,资源超载会导致信息迷航认知超荷造成,造成学习者外驱力降低,因此我们在设计网络课程时必须要从网络学习环境对学习动机造成的影响出发,探索出适合网络学习的激励策略。
二、网络学习者学习动机的特点
网络学习主要是以学习者为中心的自主学习,由于网络学习的虚拟性、自主性、开放性[7],网络学习者的学习动机与传统课堂中学习者的学习动机有着非常大的区别,我们将分别从个性化、不确定性、动态性和自主性四个方面进行分析(如图1)。
图1 网络学习动机特点
1.网络学习动机的不确定性
网络学习可以不受时空的限制,网络学习环境没有固定的教室、固定的课程表、固定的人际交流环境、固定的课程体系。
在传统课堂学习中,即使学习者缺失了学习所必须的内部动力(也称内部诱因),也能够从外部环境中获得相对稳定的学习动机,学习活动依然能够保证。
然而在网络学习环境中缺乏外部诱因,学习者动机主要依靠个体的特征来维持。相关研究表明,学习者个体特征呈现多样性,因此,网络学习动机呈现很强的不确定性。
2.网络学习动机的自主性
网络环境下的学习多为以学习者为中心的自主学习。自主学习的最终目的是把学习者培养成为愿学、乐学、会学、善学、自励、自控、选择性、竞争性、合作性的学习者,也就是通常讲的策略型学习者。策略型学习者能够认识到动机对其学习行为的影响,能够认识到教师角色对他们的作用是引导者而不再是控制者,从而实现真正意义上的自主学习。
3.网络学习动机的个性化
网络环境下的学习,学习者学习动机的激发主要是依靠学习者的个体特征维持,由学习者选择适合自己的学习策略和动机激发策略,所以说网络学习动机呈现很强的个性化特征。
4.网络学习动机的动态性
动态性是网络学习动机的最本质的特点之一。由于网络学习的不确定性,学习动机会随着学习的进展呈现很大的变动,因此对网络课程学习动机的动态信息记录模块提出了严格的要求,详实的动态记录可以帮助教师和学习者根据当前的学习动机情况进行下一步的调整,以达到最佳学习状态。
三、网络课程中的学习动机激励策略
动机是个体积极学习的一种固有的自然倾向,它只能被激发而不能被建立。[8]心理学研究表明:好奇心、焦虑、求知欲、兴趣、价值观等因素发生改变,势必会影响学习者学习动机。因此,根据网络学习的特点及其对网络学习动机的影响,针对影响动机的一系列因素,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加强网络课程中的学习动机和激励设计。
1.设置合适的目标导向,激发学习动机
合适的目标导向有助于学习者明确学习任务,避免信息迷航与认知超荷。维果斯基的“最近发展区理论”认为学生的发展有两种水平:一种是学生的现有水平,另一种是学生可能的发展水平。两者之间的差距就是最近发展区。网络教学设计应着眼于学生的最近发展区,为学生提供带有难度的内容,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发挥其潜能,超越其最近发展区而达到其困难发展到的水平,然后在此基础上进行下一个发展区的发展。
具体的动机与激励策略设计如下:
其一,模拟游戏通关模式,设置合理的关卡,促进学习者的认知学习。
其二,设置课程导航或者认知地图,避免学习者的信息迷航现状。
2.师生交互与感情交往
由于网络学习是师生处于时空分离的状态进行的教与学,假如再不鼓励提倡师生交互,那么网络学习纯粹成为知识的传授过程,教育的价值会大打折扣。因此,网络课程学习中必须大力提倡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的互动过程,以弥补时空分离造成交流障碍,以增加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的相互认同感。
网络课程学习不仅仅是知识的认知过程,同样也是情感交流获得自我归属感的过程。在网络课程学习中可以引入合作学习,并引入适当的竞争机制。
研究表明颜色等视觉因素会对学习动机产生一定的影响,恰当的背景颜色可以调动学习者的情绪,提高其学习兴趣。例如:蓝色代表积极,容易使学习者产生愉快的感觉。
具体的动机与激励策略设计如下:
其一,建立虚拟学习平台,实现小组共同学习,加强师生与生生之间的交互,并且建立适当的竞争激励,实现学习者的自我归属感。
其二,网络课程背景设计选择适当的颜色,激发学习者的学习兴趣。
3.设置合理的评价反馈体系
网络课程的首要任务是为了促进学习者的自主学习,因此,对学习者的评价也是至关重要的。合理的评价能够维持学习者的学习动力,促使学习者自我反思、自我改进,促使其不断进步。不合理的评价则会打击学习者的学习兴趣,阻碍学习效果的提高。
具体的动机与激励策略设计如下:
其一,针对学习者自身特征进行公正、及时、客观合理的评价。不要使用模糊评价,如“有进步”,要给学习者明确的反馈。
其二,设计智能化反馈词库,例如:“XX同学,恭喜你完成本课内容,马上可以进入下一个内容的学习”、“XX同学,距离学完本课内容,你还需要学习一下X个知识,加油哦!”。
其三。另外设计良好的人际关系也有助于学习者的自主学习。
基于计算机技术和多媒体技术的网络课程,使任何人、任何时间、任何地点进行自主学习成为了现实,但是要想利用网络课程取得令人满意的学习,仅仅从动机这一个因素来考虑还是不够的。相信还有其他方面的激励机制,包括交互性界面的导航等。最终能够实现学习者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形成一个良性的循环,促进有意义的学习。
[1]曾祥跃,袁松鹤.远程学习网络学习行为的调查与分析[J].中国远程教育,2008,(4).
[2]冯锐.关于网络教学中激发学生学习动机的有效策略的研究[J].扬州大学学报(高教研究版),2005,(2).
[3] 赵剑.网络课程研究[D].重庆:西南大学,2007.
[4]赖日生,曾晓青.从认知负荷理论看教学设计[J].江西教育学院学报,2005,(2).
[6]张慧,张凡.认知负荷理论综述[J].教育研究与实验,1999,(4).
[7]张东梅,柴阳丽.基于网络的远程学习动机激发研究[J].开放教育,2006,(2).
[8]Barbara L.McCombs等.学习动机的激发策略[M].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