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校户外运动类体育课的组织与管理研究

2010-10-09孙镭

赤峰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0年2期
关键词:户外运动体育课形式

孙镭

(福建医科大学 体育部,福建 福州 350108)

高校户外运动类体育课的组织与管理研究

孙镭

(福建医科大学 体育部,福建 福州 350108)

新兴户外类体育课程的开展在高校已然成为一种趋势,而寻求一种行之有效的教学组织、管理模式似乎也成为必需.本研究结合福建省高校户外类课程的教学实践,采用文献法、访谈调查法、逻辑分析法、数理统计法等对目前高校户外类课的组织与管理形式进行探讨,旨在为此类课程的进一步发展提供参考依据.

户外运动;课程;组织形式;管理形式

体育教学的实施涉及到体育课堂教学的组织与管理.户外类课程的教学具有与传统体育课堂教学不同的组织管理形式,户外运动的教学尝试突破传统的合班教学而采取小组或团体的教学形式,其课堂的组织、管理形式发生新的变化.新兴户外运动项目作为体育教学的内容目前在高校还没有形成一种固定的值得推广的有效模式.因此,对其模式进行探究对促进户外类体育课程的教学具有一定的深层意义.通过查阅大量相关文献资料后发现国内也少有对此类课程的组织、管理形式进行的研究.结合教学实践,笔者从本校教学实际出发对比目前福建省各有开展户外类体育课程的高校所采取的教学组织与管理形式,旨在寻求行之有效、科学合理的体育教学组织管理模式.

1 福建省高校体育课组织与管理形式分析

1.1 福建省高校传统体育课的组织管理现状分析

组织和管理一般被认为是管理学里的范畴.一般而言,管理包括四个基本要素:管理主体、管理客体、组织目的、组织环境或条件;组织又可以分为正式组织与非正式组织.我们谈到的组织一般都是指正式组织.正式组织一般是指组织中体现组织目标所规定的成员之间职责的组织体系.其具有成员间保持着形式上的协作关系,以完成目标为行动的出发点和归宿点的特征.把管理学上的理论应用于体育教学,是由于课程发展所需形成的.体育课堂教学组织与管理指的是体育教师为了保证体育课堂教学的秩序和效益,对体育教学环境、人际关系、教学纪律以及教学反馈等方面进行的设计与控制[1].

通过走访调查发现,目前我省高校传统体育教学组织与管理模式普遍离不开这四项.一般按“三段式”进行教学.随着课程的改革发展,传统的教学组织与管理出现了松散的局面.很多高校体育教学出现了形而上的现象,被冠以“‘放羊式”教学.而对新兴的户外类课程,由于其组织与管理更具挑战性,这种传统的组织与管理形式显然不能适应新课程的发展要求.

1.2 福建省新兴户外运动类体育课的组织与管理现状分析

目前我省各高校开展体育活动采取的形式比较单一,见表1,这直接影响了我省高校开设户外运动类课程的教学组织与管理形式的发展.我们知道传统体育课“课的组织形式”是指体育教师根据教学特点任务和实际情况,对学生、场地、器材进行合理安排时所采取的措施.具体包括:教学分组采用形式、场地器材的布置、教学内容的安排等等.而对课的管理也仅是为了服务于教学.可以认为这些传统体育课的经验模式对新兴户外运动课程的借鉴的意义值得深究?而新兴户外类课程的组织与管理模式是本文着力探讨的部分.福建省部分有开展相关户外类体育课程高校的体育课堂组织形式情况统计.见表1.

表1 福建省部分高校公共体育课组织形式

2 高校户外运动类课的组织与管理形式分析

2.1 户外运动类课程的特征分析

户外运动从广义的字面上可以简单理解成:一切在“室外”开展的人类活动.其狭义上根据国家体育管理中心对户外运动的定义为:“户外运动是一组以自然环境为场地(非专用场地)的带有探险或体验探险性质的体育运动项目群.”从其定义可以看出,户外运动是一项具有挑战性的体育运动.基于此,在课堂的组织与管理上其有更高的要求.目前高校户外运动课程采用“选项制”、“校内俱乐部制”等形式开展,在俱乐部制与选项制之间进行户外类课程的教学孰优孰劣?还是各有千秋?因此组织形式在进行户外运动类课程的教学之前是必须进行考量的.

2.2 户外类课程组织与管理的发展趋势分析

2.2.1 户外运动的“小团体”教学

户外运动的特性是决定其教学模式的重要影响因素.而教学模式又影响着课的组织与管理形式.户外运动类课程在高校教学中的“小团体”教学的尝试是成功的.在教育师资、场地器材等的配置制约因素下,小范围下的教学成为了现代户外教学的趋势.在整个社会强调“以人为本”,课程强调“以学生为中心”的大背景下,户外类体育课程“小团体”教学也更加突出组织形式与管理形式的人性化.

2.2.2 选项制和俱乐部制是课程发展的主流

从目前被调查的我省各高校的体育课组织形式看(见表1),选项制占主流,也是户外类课程组织管理发展的趋势.但是同时还存在多种形式的课的组织形式如,福建中医学院、福建工程学院等还保留着基础班的教学模式,这决定了户外类课程在福建省高校开展的组织管理形式可能是多样的,但是户外运动类课程究竟该采取何种形式?这是目前值得深入研究的.而从目前户外运动类在开设学校的发展现状看,泉州华侨大学的“俱乐部制”教学形式对拓展训练比较适应,厦门大学和我校的选项制对户外运动的开展也是比较有利的.可以说这两种主流形式对户外运动拓展训练各有千秋,它们是否能适应各高校现有的组织形式,还是催生出新的课程组织形式与之相适应呢,相信课程的发展规律会做出选择.

2.3 新兴户外类运动项目的课程组织与管理形式的时代特征

户外运动从其产生到发展,从流行到大众化这一发展过程,体现了社会和课程发展的需要.而课程的组织形式又决定了其所采取的管理方式.从访谈得知,由于户外运动属于户外类的项目其操作程序、组织和管理都与常规课堂有不同.从目前教学的实际出发看,高校户外类课程的教学组织管理也是处于尝试阶段,所以很多延续了传统的教学组织管理的手段,创新性不高.因此,要使新兴户外运动的体育教学组织与管理有所突破,要反映时代特征就应该在其课堂组织、管理的基本矛盾中寻求解答.

2.3.1 矛盾一:师生关系

传统教学师生关系就是简单的教与学的关系,在户外课程的小团体教学中教师对学生的组织与管理显得更加重要.新兴户外运动的教学过程不只是教与学的简单过程,它要求教师必须是课程的引导者,参与的主体是学生个体.因此如何让处理好教师教与学生学的关系,作为引导者的教师如何把握这一尺度都是处理好这一矛盾的关键.

2.3.2 矛盾二:学生需求与供给不足的矛盾

这一矛盾在传统体育教学中已然存在,户外运动由于史新课程,其课程的开展、建设处于起步阶段,经费短缺的现象普遍存在,如何克服学生的需求不断增长与场地、器材短缺之间造成的矛盾?因此,户外运动类体育课对加强教师的课程开发能力,场地资源的利用能力,此外教师的教学技术水平等.总之,户外运动的教学就是需要教师加强对课程资源的组织与管理,促进课程教学的合理化,最优化.

2.3.3 矛盾三:教学内容与课时的矛盾

由于户外运动是新兴的运动(如攀岩、轮滑、定向运动等)其学习需要投入较长的时间,而常规一次体育课的时间只有90分钟.因此,要解决这一矛盾,在选择教学内容时应该结合实际,使有限时间里完成教学任务.同时这也使得部分学生的需求得不到满足,不能真正反映“学生为中心”,要真正解决这一矛盾充足的课时保障是解决问题的出路.学校可以尝试课程时间的改革,加强任课教师对课时的组织与管理.

3 结语

户外运动是新兴体育运动项目,进入高校体育课堂的时间比较晚.对户外运动课的组织与管理的研究还处于探索阶段.良好的课堂组织与管理是体育教学质量的保证,也是体育教师业务能力的基本内容之一,更是体育教师教学能力的重要体现.新兴户外运动作为高校体育课程的有益补充,在教学中实施有效的教学组织与管理正是户外体育课程朝健康发展的保证.目前户外运动类课程的教学组织、管理形式还处于摸索阶段,没有现成的模式可依,新时期加强教师对户外课程教学的组织与管理研究具有重大意义.

〔1〕毛振明.体育教学论[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263-264.

〔2〕朱慕菊.走进新课程:与课程实施者对话[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

〔3〕余强译.课程文化/(美)约瑟夫等著,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2008.

〔4〕(英)麦克·扬.未来的课程.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3.

〔5〕周学荣,李文辉,周家祥.高师院校课外体育组织管理的改革研究[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4,9(09):1246-1250.

〔6〕(英)迪尔登,(英)福斯特.组织管理决策.上海:上海远东出版社,2003.

G807.4

A

1673-260X(2010)02-0158-02

猜你喜欢

户外运动体育课形式
冬季户外运动
小议过去进行时
微型演讲:一种德育的新形式
体育课
搞定语法填空中的V—ing形式
新西兰皇后镇的户外运动
数说户外运动行业前景
发现“形式” 践行“形式”
户外运动:做一个野孩子
上好期末三节体育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