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东营凹陷广北区沙四段剩余油分布研究

2010-09-29郭小燕于雷

石油地质与工程 2010年6期
关键词:砂组水淹断块

郭小燕,王 成,韩 颖,于雷

(1.中国石化胜利油田分公司清河采油厂,山东寿光262714;2.成都理工大学“油气藏地质及开发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3.中国石化中原油田分公司采油四厂;4.中国石油长庆油田公司第六采油厂)

东营凹陷广北区沙四段剩余油分布研究

郭小燕1,2,王 成1,韩 颖3,于雷4

(1.中国石化胜利油田分公司清河采油厂,山东寿光262714;2.成都理工大学“油气藏地质及开发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3.中国石化中原油田分公司采油四厂;4.中国石油长庆油田公司第六采油厂)

广北区是八面河油田的一部分,位于东营凹陷南斜坡东段,是一复杂断块油藏,经过20多年的滚动勘探开发,目前已进入快速递减期,剩余油分布更加零散、复杂。基于现有地质资料,分别从油藏沉积微相、构造特征、储层特征及井网、采液强度方面分析剩余油分布的影响因素,总结出剩余油在平面和纵向上的分布规律,并根据剩余油分布规律提出下步调整对策。

剩余油分布;断块油藏;沉积微相;储层特征;影响因素

1 研究区概况

广北区构造位于东营凹陷南部边缘斜坡,地处山东省广饶县,在八面河油田的北部,东临羊角沟凸起,西接纯化镇—草桥断裂鼻状构造带(图1),整体为一向北西倾没的单斜构造[1],面积约为76km2。

图1 研究区构造位置

工区由广2、广 6、广 8、广 9、广 10和莱 10块 6个断块组成,油气储层为三角洲—湖泊沉积体系的各类储集砂体,共有113个油砂体,每个油砂体即为一个独立的油藏,其主要圈闭条件是断层,岩性次之,大部分油砂体与断层作用形成各种类型的油藏,属多油水系统的复杂断块油藏。

工区含油层系为古近系沙河街组,主力油层以沙四段为主,东南方向砂岩厚度大,砂岩含量百分比高,向西北方向砂岩厚度减薄,砂岩含量百分比降低。油层埋藏1500~3200m,平均孔隙度29%,地层压实性强,不易出砂。该区地面平均原油粘度为63.7mPa·s,属稀油油藏。

1986年投入滚动开发,目前已进入高含水上升、高自然递减的“双高”阶段,油田稳产难度大。因此,进一步研究剩余油分布规律,对油区稳产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2 剩余油分布规律及控制因素

2.1 剩余油分布规律

2.1.1 平面剩余油分布特征

研究认为,平面上“剩余油全面分布,局部集中”,归纳起来有以下几点认识:

(1)动用程度低,目前无井控制的砂体剩余油富集。研究区目前有18个砂体由于调层、套变等原因无生产井点控制,地质储量29.8×104t,占工区总储量的5.6%。例如:广6块的3砂组有10×104t的储量无生产井控制,剩余油富集。

(2)断层边角、构造高部位井网控制差的区域剩余油富集。研究区目前25个砂体井网待完善,分布于广 2、广6、广8、广 9块,地质储量 120.2×104t,占工区总储量的22.5%。例如:广6块的6砂组、广8块的2砂组共计56×104t储量井网控制差,剩余油局部富集。

(3)油水井间的滞留区,主要是因多井相互干扰产生的压力平衡区,其剩余油饱和度高,但多呈零散分布。

2.1.2 纵向剩余油分布特征

纵向上由于受油层非均质和注采系统的影响,导致层与层之间的水淹状况及剩余油分布存在较大差异[2]。

(1)层间分析,剩余油主要分布在采出程度低的1砂组、6砂组,及原始物性好、储层厚度大的3砂组、4砂组。

(2)层内分析,剩余油分布受储层沉积韵律影响,不尽相同,但总体而论,剩余油集中分布在储层顶部。

2.2 剩余油分布控制因素

综合分析,影响剩余油分布的因素主要包括两方面:先天因素和后天因素。先天因素是指沉积相、构造及储层特征等,由于古构造运动造成,伴随油气藏的生成形成的;后天因素主要指油藏投入开发后井网设计、采液强度等对剩余油分布的影响。

2.2.1 沉积因素

油层的沉积相类型以至层理等微沉积相类型不同,以及沉积相或沉积微相的组合,在开发后期都会形成特定的剩余油分布特点[3]。

分析认为,研究区内共有以下三种亚相:扇三角洲前缘亚相、三角洲前缘亚相和滨浅湖亚相。

(1)扇三角洲前缘亚相。研究区主要发育水下分流河道微相、水下分流河道间微相和河口坝微相。

水下分流河道微相主要分布在4砂组,沉积物为粗砂岩、含砾粗砂岩,砂泥岩分异较好,沉积层序以正韵律层序为特征;水下分流河道间微相在3砂组部分发育,沉积物以粉砂岩及细砂岩为主;河口坝微相在3砂组部分发育,以砂岩为主,具反韵律特征。

(2)三角洲前缘亚相。研究区三角洲前缘亚相主要发育在2砂组中,发育水下分流河道微相、河口坝微相和支流间湾微相。

水下分流河道微相和河口坝微相均为灰、浅灰色中-厚层状砂岩,前者多为正粒序,砂体沿水流方向呈条带状,发育于广8、广9块,后者多为反粒序。支流间湾微相为深灰、灰色中-厚层泥岩夹薄层砂岩,砂岩相对较薄,泥岩夹层多,呈席状分布。

对于扇三角洲-三角洲前缘亚相沉积体系,沿着河道延伸方向 ,非均质性较强,集中在河道储层顶部,尤其是主河道区一般表现为强水淹;河口坝微相砂体层内非均质性较弱,剩余油分布总体上很少,尤其是在砂坝主体部位,水淹程度较高,砂坝侧缘,水淹程度相对较低,剩余油分布较主体部位要高。

(3)滨浅湖亚相。研究区发育滨浅湖滩坝微相、滨浅湖泥岩微相和滨浅湖滩砂微相。

滨浅湖滩坝微相主要发育在6砂组东南部、1砂组东部和莱10块,坝砂不发育,分选差,多具有正序结构;滨浅湖泥岩微相广泛发育于1砂组和6砂组西部,以厚层浅灰色、灰绿色泥岩为主;而滨浅湖滩砂微相,主要分布在5砂组,砂层一般2~4m,与泥岩互层,分选较好。

对于滨浅湖亚相沉积体系,沉积厚度小,滩坝微相和泥岩微相物性差,纵向上水淹差异小,横向上剩余油分布规律性差。

2.2.2 储层因素

尽管储层的发育程度主要受沉积微相控制[4],但由于储层是油气聚集的重要场所,是油气勘探和开发的直接目的层,其好坏(非均质性特征)直接影响到油层的产能及剩余油分布[5-6]。

微观上,沙四段孔隙度最小值为3.5%,最大值为29%,平均值为17.5%,其中孔隙度主要分布在4%~6%和16%~28%区间。渗透率主要分布在(1~10) ×10-3μm2区间(占 57%),渗透率在(10~100)×10-3μm2和(100~1000)×10-3μm2区间分别占21%和19%[1]。储层非均质特征在横向与纵向上都有所表现[6]。

从层内分析,纵向上受沉积韵律影响,渗透性存在差异。对于正旋回层序储层,在中高含水期中上部剩余油富集,而底部驱油效率较高,剩余油很少,而且随着含水率上升,中上部与下部差异增大;反旋回层序储层则比正旋回层序储层要复杂,在驱动力、流动阻力、重力、毛细管力的共同作用下,注入水沿反韵律砂体上部、中部和下部全面向前推进,驱油效率总体上很高,但不同部位存在一定差异性,顶部剩余油相对富集,而中下部开采程度较高,剩余油较少;对于复合旋回储层,则根据最高渗透层所在层段而水淹程度不同(图2)。

图2 广9块 G9-16吸水剖面

从层间分析,剩余油的分布主要受层间非均质性的影响。在垂向上,各个小层之间存在非均质性,1砂组渗透率最低,一般(5~20)×10-3μm2,其次是6砂组,3、4砂组渗透率相对较高,对于多层合采的井,因渗透性差异造成层间出力不同、水淹程度差异大,储量动用不均衡,1砂组目前采出程度仅为15%,剩余含油饱和度高。

平面上,储层非均质性使剩余油局部富集[7]。对于注水砂体,储层中部渗透率高,注入水突进,水淹程度高,而砂体内部和局部物性差的部位,注入水难以波及,采出程度低,为剩余油富集区。例如广6块沙四6砂组(图3),低部位及中部已基本水淹,剩余油聚集在边部及采出程度低的断层附近高部位;对于非注水砂体,边水沿生产压差方向指进,井间狭长区域、断层附近高部位及局部物性差的部位,成为剩余油聚集区。

图3 广6沙四6砂组1号层水淹程度

2.2.3 构造因素

研究区多发育断层-岩性圈闭,但由于沙河街组发育的断层多为四级小断层,断层规模小,延伸长度短(一般延伸长度小于5km),研究区均为小断块油藏,油藏含油面积小,控制井点少(存在单井控制油藏),且大多数断块边水活跃(莱10块边水能量弱)。因此,开发过程中,注入水(广北区注水井分布于广6、广8、广9的主力砂体中)单向突进和边水侵入较明显,同一断块油井含水与构造高低有明显相关性。一般情况下,在砂体未完全水淹时,断层倾角越大、构造位置越高处油井含水越低,断层附近高部位通常是剩余油富集区。

2.2.4 井网因素

开发过程中的井网控制和采液强度使得剩余油分布更加复杂,做剩余油分析时必须考虑这方面因素。研究区属复杂断块油藏,含油面积小,形状不规则,所以井网布置一般无规律性,导致注采结构不合理,注采比低,这就使地层天然能量的利用及储量动用程度受到限制。

其次,由于工区原油粘度低的特点,油井具有初期产量高、含水上升快、水淹快、调层频繁的特点,由此造成两方面的影响:第一,调层射孔频繁导致套管损坏,井网遭到严重破坏(目前套变计关井占总井数的19.15%),由此造成的储量损失达18.2×104t,这部分区域通常也是剩余油分布区。第二,由于含油条带窄、面积小,注水砂体的注水井受效方向单一,提高驱油效率的同时也提高了砂体水淹速度,剩余油零星分布,且通常处于生产井点难以控制的区域。

2.2.5 采液强度

在边水活跃及有注水井对应的砂体中,单井采液强度大小与水淹程度有直接关系。采液强度大的井水淹速度快、程度高,水线突进明显,剩余油被驱散,油井稳产期短;采液强度小的井,邻井水淹速度也慢,剩余油相对富集,稳产期长。表1是构造高度相近的3口电泵井与普通泵抽油井对比情况,从表中可以看出:采液强度大的井含水相对高。

表1 采液强度与含水关系统计

通常情况下,采液强度越高,邻井水淹速度越快,剩余油容易被驱散,因此,提液措施最好选在砂体低部位的油井或单井控制砂体。

研究区油藏埋藏深(1500~3200m),采液强度影响套管使用寿命。2007~2008年间,共对8口油井实施电泵及大泵提液措施,初期虽然取得一定增油效果,但由此造成了4口油井套变被迫封井或调层生产,间接破坏了现有井网,造成储量损失。

3 下步挖潜方向

通过对研究区剩余油分布规律的综合分析,认为下步应从以下几个方面确定挖潜方向:

(1)平面上,可通过侧钻、新井、长停井恢复和老井调层来合理井网,挖潜储层平面剩余油。

(2)纵向上,充分利用动态监测资料及动态分析。对注水砂体,加强注采管理,及时调整注采比,通过卡堵水、分注、调剖等措施,缓解层间矛盾;对非注水砂体,局部分析与整体调整相结合,单层开采与多层开采相结合,及时科学合理地调整生产参数,提高砂体采出程度。

(3)针对该区断层复杂、含油面积小、层位单一、油气再运移快的特点,对一部分井采取轮采,避免强采,提高砂体采出程度。

4 结论与认识

广北区目前已进入高含水上升率、高自然递减率的“双高”阶段,研究剩余油分布规律,对区块下步稳产具有重要意义。

影响剩余油分布的要素包括先天因素和后天因素,如沉积、构造、储层、井网和采液强度等方面因素。总结认为,平面剩余油分布主要受构造及平面储层展布控制,受生产井网及采液强度影响;纵向剩余油分布主要受储层层间性质差异及层内韵律控制,即受沉积因素控制。

对于研究区,平面上剩余油分布在断层附近高部位、井间区域、物性相对较差区域及水驱波及不到的地方;纵向上,层内剩余油分布与沉积韵律密切相关,而层间剩余油分布与层间物性差异有关,研究区剩余油主要分布在物质条件优越的3、4砂组和采出程度低的1、6砂组。

针对研究区平面及纵向剩余油分布特点,下步可分别从平面和纵向进行剩余油挖潜工作。

[1] 向树安.八面河油田广北地区沙四段沉积相研究 [J].河南石油,2005,19(3):4-7

[2] 李海鹏,邱坤泰.双河油田437断块Ⅱ1-2层系剩余油分布规律研究[J].石油地质与工程,2008,22(4):52-55

[3] 刘吉余,马志欣.高含水期剩余油分布研究现状[J].石油地质与工程,2007,21(3):61-63

[4] 贾容.东营凹陷沙河街组碎屑岩储集层非均质性研究[J].石油地质与工程,2007,21(1):18-24

[5] 苏学军,李建明.东营凹陷广北区沙三段沉积微相与剩余油分布关系[J].海洋石油,2004,24(2):13-17

[6] 高保国,徐福刚.渤南油田十区断块油藏剩余油分布规律[J].断块油气田,2006,13(4):32-33

[7] 于翠玲.储层非均质性对油气成藏与分布的影响研究[D].中国石油大学(华东),2007:76-92

编辑:吴官生

TE313.1

A

2010-04-07;改回日期:2010-07-23

郭小燕,1984年生,2006年毕业于西安石油大学石油工程专业,从事油气田开发研究工作,现为成都理工大学油气田开发专业在读研究生。

1673-8217(2010)06-0062-04

猜你喜欢

砂组水淹断块
浅析消费者在水淹车下的权益保护
复杂断块油藏三维地质模型的多级定量评价
濮城油田S3S5-10油藏剩余油分布规律研究
断块油藏注采耦合物理模拟实验
港中油田南一断块高含水后期提高开发效果研究
水淹吕布
断砂耦合对阿尔伯特凹陷北部转换带油气富集的控制作用*
石南21井区水淹解释方法对比及应用
模糊聚类神经网络技术在识别水淹层中的应用
低渗透复杂断块油藏套损机理及数值计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