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学生生活事件、应对方式与主观幸福感的关系
2010-09-29星谷广彬赵小军
尹 星谷广彬 赵小军
高三学生生活事件、应对方式与主观幸福感的关系
尹 星①谷广彬 赵小军
目的 了解高三学生生活事件、应对方式与主观幸福感的关系,并探讨应对方式的调节作用。方法 采用青少年生活事件量表、中学生应对方式量表、生活满意度和情感平衡量表对237名高三学生进行测查。结果 ①学习压力(β=-0.272,t=-2.464,P<0.05)、受惩罚(β=-0.047,t=-2.486,P<0.05)是影响高三学生主观幸福感的主要影响因素;生活事件总应激量对主观幸福感影响显著;②问题解决(β=1.881,t=3.572,P<0.001)、退避(β=1.605,t=2.652,P<0.01)、忍耐(β=-1.028,t=-1.993,P<0.05)对生活满意度的影响显著;求助(β=-0.189,t<-2.074,P<0.05)对正性情感具有显著影响。结论 ①重要生活事件对高三学生主观幸福感有显著影响;②积极应对对主观幸福感具有良好的预测作用;③积极方式的调节作用显著。
主观幸福感;高三;调节作用;积极应对
主观幸福感(SubjectiveW ell-Being,SWB)是个体依据自定的标准对其生活质量所作的总体评价与体验,是反映某一社会中个体生活质量的重要心理学指标[1]。它包括生活满意度和情绪体验两个基本成分,前者是个体对生活总体质量的总体认知评价;后者是指个体生活中的情绪体验,包括积极情绪体验(舒适、愉快等)和消极情绪体验(焦虑、紧张等)两方面。
生活事件是一种重要的应激源,但目前与主观幸福感的关系尚未形成一致的看法[2]。罗伟的研究说明生活事件对主观幸福感的直接影响不显著,但经应对方式的调节作用,生活事件对主观幸福感有很强的间接影响[3];应对方式作为个体内在因素对主观幸福感有一定的影响[4],作为调节变量与生活满意度具有显著相关,对主观幸福感具有重要调节作用,但这种调节功能还没有得到统计上严格的论证。本研究选取高中的特殊阶段—高三学生作为研究对象,考察生活事件、应对方式对主观幸福感的影响,并探究了应对方式在生活事件与主观幸福感之间的调节作用,这有助于我们了解高三学生主观幸福感的特点,为教育过程中采用适当的方法提供参考。
1 对象与方法
1.1 对象 采用整体随机取样,在安徽省两所示范类中学选取高三学生237名,其中男生101人,女生136名,文科179人,理科58人,平均年龄17.65岁。
1.2 测量工具
1.2.1 主观幸福感问卷 该量表由生活满意度量表和情感平衡量表组成;生活满意度量表由D iener等人编制,郑雪修订,用于评价主观幸福感的认知成份,该量表有5个题项,选项从“强烈反对”到“极力赞成”7点计分,分数越高幸福程度越高,本研究中量表的Cronbachα系数为0.717;情感平衡量表由Bradburn等人编制,范肖东修订,共有10个题项,用于测量积极情感和消极情感,要求被试根据最近2个星期体验到的情感来回答,量表间隔3天重测一致性系数为0.76,其中正性情感项目重测一致性系数0.83,负性情感项目重测一致性系数为0.81。
1.2.2 青少年生活事件量表 由刘贤臣修订[5],由该量表包括6个分量表:人际关系、学习压力、受惩罚、丧失、健康适应、其它因子,采用5级评分法,各分量表得分为所含条目分数之和,累计各事件得分为总应激量;本研究中量表的Cronbachα系数为0.866。
1.2.3 中学生应对方式量表 该量表由黄希庭等人编制[6],包括问题解决、求助、退避、发泄、幻想和忍耐6个因子,其中可将其解决问题和求助归为积极应对,将退避、发泄、幻想和忍耐归为消极应对;全量表共30个条目,采用从“从不采用”到“基本都采用”5个等级进行评价,具有较好的信度和效度,本研究中该量表的Cronbachα系数为0.809。
1.3 统计分析 采用SPSS 13.0统计软件进行回归分析。
2 结 果
2.1 生活事件对主观幸福感的影响 我们将生活事件各个因子和总应激量作为自变量,以生活满意度、正性情感和负性情感为因变量,分别进行回归分析;结果发现,总应激量对情感体验(正性情感、负性情感)的影响显著,对生活满意度的影响不显著(β=-0.117,P>0.05);在各类生活事件上,学习压力是高三学生生活满意度和负性情感的主要影响因素;受惩罚是影响学生正性情感主要因素,见表1。
表1 生活事件对主观幸福感的回归分析
表2 应对方式对主观幸福感的回归分析
2.2 应对方式对主观幸福感的影响 以应对方式为自变量,生活满意度、正性情感和负性情感分别为因变量,进行多元回归分析,结果发现,问题解决、退避和忍耐是生活满意度的主要影响因素;求助对正性情感的体验直接效应显著;积极应对对生活满意度的影响极其显著,具有很好的预测作用(β=0. 254,P<0.001);积极应对对正性情感的影响达到边缘显著水平(β=-0.126,P=0.066);应对方式各因子对负性情感均无显著影响,见表2。
2.3 应对方式在生活事件和主观幸福感之间的调节作用为了分析应对方式的调节作用,我们参考了温忠麟等人的做法[7],先将各自变量和调节变量做中心化处理(用变量减去其均值),然后进行层次线形回归分析,共有两步:第一步,将自变量和调节变量对因变量进行回归,第二步,将自变量×调节变量进入回归方程,考察该效应的大小,如果该效应显著,则表明调节作用显著。
我们将积极应对和消极应对分别作为调节变量,将生活事件作为自变量,主观幸福感各成分为因变量,进行层次回归分析,结果发现,积极应对在总应激量和正性情感之间的调节作用非常显著(β=-0.196,P<0.01;积极应对在总应激量和负性情感间的调节作用也达到显著水平(β=-0.166,P<0. 05),见表3。结果表明,积极应对在生活事件和主观幸福感的情感体验成份之间的调节作用显著,在对生活满意度的调节作用不显著;消极应对在总应激量和主观幸福感各成份之间的调节作用均不显著。
表3 积极应对在生活事件与情感体验中调节作用分析
3 讨 论
回归分析结果表明,生活事件各因子累计作为总应激量,对正性情感、负性情感影响有显著意义;重要的生活事件(学习压力、受惩罚)会影响高三学生的幸福感水平,这与已有研究结果相一致[8-9],高三阶段是高中最为特殊也最关键的时期,学习压力对他们身心的影响不可忽视,伴随着学习压力,可能让他们处于焦虑紧张状态中,担心因学习带来的父母或老师的惩罚,这势必会降低他们正性情感的体验;总应激量对生活满意度影响不显著,对情感体验(包括正性和负性情感)有显著地影响;适应理论认为,人们对重复出现的刺激反应减弱,并逐渐构建新的平衡系统,使人们情绪系统对新的生活事件反应随时间推移,逐渐减弱[10],这种适应或习惯化使人们在一定程度上能适时地调整自己的情绪,从而保持较稳定程度的主观幸福感;但我们认为,生活事件对幸福感的影响应该因不同研究对象及背景不同而异,重要的生活事件的影响是持续的、深远的,短时间内难以排除其消极影响,往往这类事件所带来的消极情感会持续影响着个体,进而影响到被试的主观幸福感,这种影响更易体现在主观幸福感的情感体验上,但不一定会影响他们对幸福感的认知,即对生活满意度的影响。
应对方式对主观幸福感的影响显著,其中积极应对方式对主观幸福感具有很好的预测作用,问题解决、退避、忍耐对生活满意度的影响显著;求助对正性情感具有显著影响;应对是一种积极主动的心理过程,具有理性行为、精神信仰、给普通生活事件予以积极意义、对事件进行积极评价、问题焦点式应对以及寻求帮助等有效的应对策略的人,其主观幸福感水平高[10];还有研究认为生活事件与应对方式整合在一起协同作用,应对方式作为个体内部因素的一部分,对幸福感具有重要的调节作用[3];调节作用分析表明,积极应对在生活事件和正性情感、负性情感之间的调节作用显著,采用积极的应对方式有利于减弱生活事件对主观幸福感的负面影响,这些都验证了应对方式对个体主观幸福感有重要影响,同时它在外部消极事件对个体的负面影响具有“缓冲”功能。
[1]Diener E,Eunkook M S,Richard E L.SubjectiveW ell-being:Three decades of progress[J].Psychology Bulletin,1999,125(2):276-294
[2]任志洪,叶一舵.国内外关于主观幸福感影响因素研究述评[J].福建师范大学学报,2006,4:152-156
[3]罗伟,孙雅娜,王滨.大学生生活事件、应对方式和主观幸福感之间的关系[J].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2007,15(4):405-406
[4]PoythressN G,Skeem J L,L ilienfeld S O.A ssociations amongearly abuse,dssociation,and psychopathy in an offender sample[J].Journalof Abnormal Psychology,2006,115(2):287-288
[5]汪向东,刘贤臣.心理卫生评定量表手册[J].中国心理卫生杂志, 1999
[6]黄希庭,余华,郑涌,等.中学生应对方式的初步研究[J].心理科学,2000,23(1):1-4
[7]温忠麟,侯杰泰,张雷.调节效应和中介效应的比较和应用[J].心理学报,2005,37(2):268-274
[8]肖建伟,石国兴.高中生生活事件与心理健康及主观幸福感的相关研究[J].河北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5,7(2):75-78
[9]何晓萍.高中生生活事件、应对方式、社会支持与其主观幸福感的关系研究[J].现代中小学教育,2008,7:11-14
[10]吴明霞.30年来西方关于主观幸福感的理论发展[J].心理学动态,2000,8(4):23-28
Relationships among L ife Events,Coping Pattern and SubjectiveWell-being in Sen ior Three Students.
Y in X ing,Gu Guangbin, Zhao X iaojun.A nqing T eachers’College,A nqing246011,P.R.China
Objective To know the relationships among senior three students’life events,coping pattern and SWB,and talk about coping pattern’s effect.M ethods A total of 237 senior three students were assessed w ith addescent self rating life event checklist,m iddle school students’coping pattern inventory,life satisfaction inventory and emotional balance inventory.Results ①Study pressure and being punishedwere themain factorswhich affect Senior Students’SWB(β=-0.272,t=-2.464,P<0.05);life event total pressure had an obvious effect on SWB.②Solving problem(β=1.881,t=3.572,P<0.001),back off(β=1.605,t=2. 652,P<0.01)and tolerance(β=-1.028,t=-1.993,P<0.05)affect life satisfaction obviously;asking for help had great effectson objecttive felling(β=-0.189,t<-2.074,P<0.05).Conclusion ①M ajor life event affects Senior Students’SWB obviusly.②A ctive response has a good prediction function on SWB.③A ctive response’s control response is obvious.
SWB;Senior three;Control response;A ctive response
2010-04-30)
① 中国.安徽安庆师范学院 246011 E-mail:1989yinxing@sin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