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ABC分类法与设备管理

2010-09-28河南省地矿局第一地质勘查院刘永典

财经界(学术版) 2010年24期
关键词:分类法分类因素

河南省地矿局第一地质勘查院 刘永典

ABC分类法与设备管理

河南省地矿局第一地质勘查院 刘永典

本文简要介绍了日常管理中非常实用的ABC分类法及其在设备管理中的作用,包括其实施程序和对策,列举了其中的几种分类方法和管理方法,可操作性较强,对于设备数量较多的单位,比如地质勘查单位,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ABC分类法 设备管理 地勘单位

地勘单位由于其特殊的野外性质,高度流动分散,设备管理的难度一直很大。特别是企业化改革以来,因为尚未完全去掉事业单位帽子,也就未能实行真正意义上的企业管理,设备管理亦有不同程度的忽视,现状不容乐观。加之近年来政府对找矿设备投入加大,进口设备大幅增加,如何管好、用好设备,使其发挥最佳的投资效益,已成为摆在地勘单位尤其是专职设备管理人员面前的迫切问题。

设备管理工程学认为,设备管理是围绕设备开展的一系列技术、经济、组织和计划工作的总称,即从设备的计划、研究、设计、制造、购置、安装、使用、维护、改造、更新直至报废的全过程进行综合管理。具体到某一个地勘单位,设备繁多,千差万别,工作环节复杂,若不分轻重,眉毛胡子一把抓,势必陷入事务主义的泥潭,尽管整天忙忙碌碌,辛苦异常,也可能事与愿违,劳而无功,甚至有可能抓住芝麻,丢了西瓜。

?

那么,如何做到抓住重点,照顾一般呢?运用ABC分类管理法,不失为一个行之有效的好办法。

ABC分类法是由意大利经济学家维尔弗雷多·帕累托首创的。1879年,帕累托在研究个人收入的分布状态时,发现少数人的收入占全部人收入的大部分,而多数人的收入却只占一小部分,他将这一关系用图表示出来,就是著名的帕累托图。该分析方法的核心思想是在决定一个事物的众多因素中分清主次,识别出少数的但对事物起决定作用的关键因素和多数的但对事物影响较少的次要因素。后来,帕累托法被不断应用于管理的各个方面。1951 年,管理学家戴克(H.F.Dickie)将其应用于库存管理,命名为ABC法。1951年~1956年,约瑟夫·朱兰将ABC法引入质量管理,用于质量问题的分析,被称为排列图。1963年,彼得·德鲁克( P.F.Drucker)将这一方法推广到全部社会现象,使ABC法成为企业提高效益的普遍应用的管理方法。

一、基本程序

1.收集数据。即确定构成某一管理问题的因素,收集相应的特征数据。以库存控制涉及的各种物资为例,如拟对库存物品的销售额进行分析,则应收集年销售量、物品单价等数据。

2.计算整理。即对收集的数据进行加工,并按要求进行计算,包括计算特征数值,特征数值占总计特征数值的百分数,累计百分数;因素数目及其占总因素数目的百分数,累计百分数。

3.根据一定分类标准,进行ABC分类,列出ABC分析表。各类因素的划分标准,并无严格规定。习惯上常把主要特征值的累计百分数达70%~80%的若干因素称为A类,累计百分数在10%~20%区间的若干因素称为B类,累计百分数在10%左右的若干因素称C类。

?

?

4.绘制ABC分析图。以累计因素百分数为横坐标,累计主要特征值百分数为纵坐标,按ABC分析表所列示的对应关系,在坐标图上取点,并联结各点成曲线,即绘制成ABC分析图。除利用直角坐标绘制曲线图外,也可绘制成直方图。

二、实施对策

这是“分类管理”的过程。根据ABC分类结果,权衡管理力量和经济效果,制定ABC分类管理标准表,对三类对象进行有区别的管理。

1.确定分类依据。在完善基础资料的前提下,根据设备原值大小及重要程度,即发生故障和修理停机时对生产、质量、成本、安全、维修等方面的影响程度和造成损失大小等因素,将其划分为A类—重点设备、B类—主要设备、C类—一般设备。

2.确定分类方法。第一,经验判断法;由设备管理部门根据日常使用、维修中积累的经验,初步筛选出对生产影响大的关键性设备,征询有关部门意见后报领导审定。此法简便易行,但主观性强,正确度差,属不得已而为之,应尽量少用。第二,分项评分法;按照所确定的分类依据中的生产、质量、成本、安全、维修、原值等几个方面,进一步细分为若干项,按三种情况定出每项的评分标准及分值,对每台设备进行评分,根据分值高低划分为A,B,C三类,其中A类重点设备以不超过10%为宜。见表1。

3、进行统计分类。对本单位的所有设备进行彻底清查,按照表1的标准逐台进行评价打分,根据得分区间分类汇总,计算出设备数量、分数合计及所占比例,然后经过归纳整理得到《设备台数及评价统计分类表》(表二)。

根据抓住重点,照顾一般的原则,我们对这三类要区别对待,采取重视程度不同的管理策略。

4.分类管理。重点设备要投入最大精力实行精细化管理,具体要做到:

1)、建立重点设备台账及技术档案,内容齐全,专人管理;

2)、重点设备上应有明显标志,可在编号上加以区别;

3)、严格选拔操作人员,能正确操作和做好维护保养,人机要相对稳定;

4)、明确专职维修人员,逐台落实定期点检(保养)内容;

5)、优先采用检测诊断技术,组织好重点设备的故障分析和管理;

6)、优先储备配件;

7)、各项考核指标和奖金额适当提高;

8)、尽可能实行集中管理,采取租赁和单机核算,力求提高经济效益;

9)、优先安排修理、改造、更新等计划,认真落实;

10)、加强操作和维修人员的技术培训。

其余B、C两类设备的管理标准可作相应的适当降低,具体做法详见表3。

需要说明的是,运用ABC分类法管理设备,必须具备一定的前提条件,即有完善详尽的设备管理基础资料,并能对其进行科学正确的分析归纳,而且,分类是一个动态的过程,并非一成不变,任何期望一劳永逸的想法都是不切实际的,甚至是有害的。

同时,该方法的局限性也是显而易见的,它容易造成对大量一般设备的粗放管理,从而对设备的整体使用效益带来负面影响。因此说,ABC分类法虽好,也不是灵丹妙药,不能包治百病。设备管理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需要多方并举、全员参与、齐抓共管。还要与时俱进,开拓创新,不断探索新方法,解决新问题,大胆借鉴国外的先进管理经验,才能跟上时代的步伐。

(责任编辑:何秀秀)

猜你喜欢

分类法分类因素
分类算一算
分类法在高中化学中的应用
解石三大因素
分类讨论求坐标
数据分析中的分类讨论
教你一招:数的分类
K 近邻分类法在岩屑数字图像岩性分析中的应用
短道速滑运动员非智力因素的培养
基于贝叶斯分类法的股票选择模型的研究
ABC分类法在介入耗材库存管理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