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论欧阳询之书法创作观

2010-09-27

陕西开放大学学报 2010年2期
关键词:欧阳询结体千字文

何 薇

(西安文理学院中文系,陕西 西安 710065)

【中国文化研究】

论欧阳询之书法创作观

何 薇

(西安文理学院中文系,陕西 西安 710065)

唐代欧阳询在继承大于创新的初唐书坛上,孜孜不倦地追求书学气质中的“法骨”,以其强烈的风格卓然独立,其书论、书作都表现出重法尚意、质妍互重的美学风气。

欧阳询书法创作;质妍互重;重法尚意

“我国的书法艺术,自南北朝时期‘南书北渐’,开始出现南北书风融合。至隋代统一中国,书风融合则成大势,书学思想也从崇尚意韵转向追求确立新的法度,终于开创了我国书法史上的全盛时期——唐代书法。”①享誉初唐书坛的四家之一欧阳询历经三朝,其一生主要活动在隋代,因此,有理由相信欧阳询的书学气质是初唐诸家中最具隋碑风格的。关于他的书学风格,评论者多云其效法王羲之,然而,在继承王氏书风的同时,他又自觉地从北碑中汲取朴茂凌厉的美学元素,因而他的书作,一扫齐梁秀媚萎靡之风,既得北朝方正峻厉之势,又兼有南朝风姿秀雅之韵。终而形成其重法尚意、质妍互重的美学风格。

一、规矩森严的楷书

欧阳询在他长达85年的岁月里,留下了大量的作品,其中以楷书居多。欧阳询最重要的楷书代表作品《九成宫醴泉铭》(见图1,藏陕西省麟游县文化馆)是由魏征撰写,于贞观六年(632)四月镌立。此碑寓险峻于平正之中,融丰腴于瘦硬之内,含韵致于法度之外,将南派书风的和雅与北派书风的质朴完美地融合在一起。因此,此碑不仅是他个人的代表作,也是唐楷的典范,历来被推为学书之正途、初学之典范。通观《九成宫醴泉铭》,用笔精谨险厉,瘦硬遒逸,结字内敛竣整,雍容婉丽,整幅作品静穆安详、神清气爽。可以看出是承继了王氏书风的秀约典雅,清逸和谐。“询喜字,学王羲之书,后险劲瘦硬,自成一家”。②

图1

欧阳询传世法书最为著名者,除了《九成宫醴泉铭》,当数《化度寺碑》(见图2-3),明《珊瑚网》称:“欧阳率更书,米海岳称其真到内石,石刻惟《醴泉铭》、《化度寺》二碑特妙。”③《化度寺碑》全称为《化度寺故僧邕禅师舍利铭》,立于唐贞观五年(631),李百乐撰。《化度寺碑》与《九成宫》所立时间相隔一年,因而在形神上极为相似,都体现出了欧阳询瘦劲刚硬的用笔,修长险绝的结体。不同于《九成宫》明显地具有北碑镌刻痕迹的锋芒外露,《化度寺碑》则是以一种含蓄、饱满的笔意来传达欧阳询对意韵美的追求,较之神采略显单薄的《九成宫》,《化度寺》所展现出的则是丰腴、朴茂的美学元素。他将中国传统文化中理性规范与感性生命的对立、冲突与调和完美地融合在了一起。因此,《化度寺》更能体现出欧阳询重法尚意的美学观。

图2

图3

欧阳询重法的作品还有《皇甫君碑》(见图4),《皇甫君碑》全称为《隋柱国左光禄大夫宏议明公皇甫府君之碑》。亦称《皇甫诞碑》,无年月,于志宁撰,欧阳询书。28行,行59字,额篆书“隋柱国宏议明公皇甫府君碑”。

图4

“唐人书尚法,规矩森严,以欧阳询为最,欧阳询书瘦劲险绝,以《皇甫》为最。”④《皇甫君碑》和欧阳询的其他作品相比,最能代表欧书险峭的风格。纵观此碑,碑文用界格排列,左规右矩,用笔方圆兼备,以方为主,凝重有力,入木三分;结体稳固严谨,庄严肃穆,章法规整疏朗,空灵透气。其应规入矩,颇有些许庙堂气,于平正中见险劲,又险而不绝,为欧阳询炉火纯青之作,唐楷之优。

《虞恭公碑》亦称《温彦博碑》(见图5),全称为《唐故特进尚书右仆射上柱国虞恭公温公碑》,于贞观十一年(637)十月立于陕西礼泉,岑文本撰文,欧阳询书。36行,行77字,额阳文篆书“唐故特进尚书右仆射上柱国虞恭公温公之碑”。欧阳询书此碑时已80岁。明赵涵《石墨镌华》曾评:“此碑字比《皇甫》、《九成》善小,而书法严整,不在二碑之下”并叹“时信本已八十余,而楷法精妙如此。”整篇书法浑穆峭劲,稳健流畅,为其晚年精心纯熟之作。

图5

法度森严的欧书,在初唐书坛中以方正俊厉的风貌独树一帜,风格也最为强烈。这种书风在欧阳询晚年时已臻于化境,书写《温彦博碑》时已完全体现出其书法艺术强烈的个人特点,细观此碑书法已逐渐脱离了“欧体”在《九成宫》、《化度寺》中所具有的凝厚严谨的特征,而更趋于自然流畅,更具意趣美。说明此时欧阳询作楷书已能随心所欲,运笔自如,完全将“意”、“法”兼容并蓄于其书法创作中。这种理论与创作实践的高度融合,体现出其不仅强调书之“法”,而且处处渗透并映现出“意”的美学追求。欧阳询关于书法结体的阐释,严密确定地运用中国传统哲学中“和而不同”的辩证思想,于相反、相成中寻求书法合乎法度的严谨与均衡。这虽隶属于民族色彩很浓的美学范畴,但同样是中国人哲学思维的反应。

欧阳询在书法创作中一直致力追求对“法”的建立,将书法艺术的意象之美纳入规矩严谨的法度之中,对恣意的抽象美作了精金美玉般的雕琢,“法”与“意”两个互生的美学元素在欧阳询的《温彦博碑》及书论中得到了完美的契合。

二、刚健峭厉的隶书与劲险刻厉的行书

欧阳询的隶书作品《房彦谦碑》“重法”的风格最为强烈。《房彦谦碑》全称《唐故都督徐州诸军事徐州刺史临淄定公房公碑铭并序》,唐贞观五年(631)年立。李百乐撰,欧阳询书。36行,行78字,额篆书“唐故徐州都督房公碑”。

此碑是欧阳询唯一的一件隶书作品,书法介于隶楷之间,紧健峭厉,有晋碑的风貌,可见欧楷的渊源。与其他的作品想比,此碑的艺术特点极其鲜明,很明显可以追溯欧阳询由隋入唐所保留下的北派书法固有的书风。亦楷亦隶的书写倾向与隋代的《青州默曹残碑》有几分相像,在唐楷中却极为罕见。《房彦谦碑》完全是北派的笔法,相较唐代的文人书法,此碑缺乏艺术上的匀称及和谐感。创作过程中用笔的粗率随意有如刻工斧凿,再加上结体的俯仰大小以及章法上的参差正倚使得《房彦谦碑》更像是一件隋代的作品。

在欧阳询的行书作品里,“尚意”的创作风格也很突出。《仲尼梦奠帖》(见图6)是欧阳询的行书作品,9行,共78字。唐初,“世人竞学兰亭面”,帖学之风盛极,惟有欧阳询将北碑和南帖兼收并蓄,确立其重法尚意的美学风格。同样在欧阳询的行书作品《仲尼梦奠帖》里,这种审美观念也体现得十分充分,曼妙的笔法与精美的结构,渗透了质妍互重的美学情趣。

图6

细观此帖,用墨浓淡相宜,笔法劲挺瘦硬、洗练老道,无一笔不妥,无一笔凝滞。运笔从容,起运流畅,转折处锋棱凛凛,清劲健拔,金石味之强,既具有碑的厚重质实,又有帖的清逸灵动;结体取纵势,稳重沉实,倚正相合,体方而笔圆。险劲中不乏平正,妩媚刚劲;其章法上下脉络清晰,行气斜倚有度,错落有致。纵收互补,清劲绝尘中完全一派南帖的自然风范。

元代郭天锡跋此帖:“信本行书蝉联起伏,凝结遒耸,裁萧永之柔懦,拉羲献之筋髓。比之诸势,出于自得。此本劲险刻厉,森森焉如府库之戈戟,向背转摺,浑得二王风气,世之欧行第一书也。”⑤正是通过此帖所表露的魏碑中瘦硬峻拔,肃穆雄浑的笔墨情趣,看到了二王书风中的气韵神采。这是欧阳询传世墨迹中最为可信、也最为精彩的一种,其中显示出充满自信的意趣。美妙的情调与意趣,渗透了对新笔法与新形式的自负与自由。因此,可以说,欧阳询重法尚意的美学特点在他的行书作品《仲尼梦奠帖》中得到了极好的诠释。

《行书千字文》(见图7)也是欧阳询流传有绪的名迹之一,此帖曾归宋王诜所有,其后经贾似道等收藏,明代入项元汴天籁阁,清乾隆初年归安歧所有,并摹勒上石,后入清内府。现藏于辽宁省博物馆。欧阳询书《千字文》,见于著录的共有三本:一为蔡襄题识过的《草书千字文》,一为南宋初期扬无咎藏的《楷书千字文》,一为现存的这本千字文。

图7

帖后仅存王诜跋:“东坡云,欧阳率更书非托于偏险,无所措其奇。其末流遂至李国主辈五降之后,不容弹矣。仆非唯爱此评,又爱其笔札瑰伟,遂白主人而取之。主人自有好事之病,怜我病更甚,故取之而不拒之也。晋卿书。”

此本无论从哪方面来看,与欧字所具备的特征都是极为相近的。点画之间清秀挺拔,转折自如,笔力遒劲,锋芒外露,气宇轩昂;结体取纵势,狭长纤细,似具有千钧之力;其章法气势贯通,舒卷自如,可以看出承继了晋人的风韵。但是,此帖仍存在争议,其中“书”字误书为“画”,而李渊的“渊”字缺笔以避讳。据陈垣《史讳举例》考证,唐碑之中避讳缺笔的,最早见之于高宗乾封元年赠《泰师孔宣碑》。若此本为欧阳询早年所书,那就更没有必要避“渊”字讳。

徐邦达《古书画过眼要录》在提到本帖时曾指出,黄伯思《东观余论》卷上论虞书千字文时说过:“世有欧(阳)率更行书《千文》一卷,乃是集其字为之者。”所述不知是否此卷,但无论是欧阳询所书,还是集字而成,《行书千字文》所蕴涵的审美风格与欧阳询重法尚意的美学观是统一的,因此,亦可以称为欧阳询的一时之绝。

此外,还有《卜商帖》(见图8)。《卜商帖》为墨迹本,6行,共53字。现藏于北京故宫博物院。宋《宣和书谱》、清吴升《大观录》、清安歧《墨缘汇观》著录,冯铨《快雪堂法书》摹刻。此帖亦是欧阳询的行书代表作,结字与欧阳询的楷书作品比较类似。从笔意上看,线条力度极强,粗细变化悬殊,多呈饱满丰腴之状,笔画之间牵带较少;其结体狭长,上紧下松,有明显的左低右高倾斜之势;通篇看其章法,疏密有间,字聚行稀,气韵流畅,神采飞扬,可谓欧书“真迹上上神品”。⑥唐初的欧阳询意识到,书法作为艺术的结构观与其作为汉字的结构观不能定为同一概念。因此,书法艺术在取得线条美的探索之后应更重视对书法结构的整理,在其书论中,“排叠、避就、穿插、顶戴、朝揖、向背、覆盖…”等关于结字的概念便是对楷书结构艺术的定义。其《九成宫》、《温彦博碑》、《化度寺碑》等被称为唐楷的典范,在结构上都展示出严密精致的空间美,而欧阳询更是将自己所追求的结构美运用到行书的创作中来。在《卜商帖》中,字的结体变化丰富,有的字用笔粗大,密不容针,有的结构疏朗,疏可走马,形成强烈的对比。真可谓极具中和美,内敛稳健,奔放恣意中展现出简洁平淡的审美追求。

图8

另外,在此帖中,我们还可以看出欧阳询在书法创作风格上的一些探索。楷书中的瘦硬朴茂,在这里转化为金刚般的锋利笔锋,鲜润厚重的墨气,却隐隐透着北派书法的方劲凌厉。可以说,欧阳询的作品或以北派书法的拙朴笔意来展示来自南派书风的优雅;或以南派书法的简约线条来诠释北派书风的气宇轩昂。他在书法创作中不断地完善自己的美学概念,在书法创作及书论研究中兼容不同的美学元素,因而形成其重法尚意的美学思想。

体现重法尚意的美学观的作品还有《张翰思鲈帖》(见图9)。《张翰思鲈帖》亦称《季鹰帖》,墨迹本,唐宋间的摹本,10行,98字。此帖宋代藏内府,有瘦金书跋语。清初归冯铨所有,刻入《快雪堂帖》,后归清内府,并刻入《三希堂法帖》。

图9

此本秉承欧书的一贯风格,字的重心压在左侧,而以千钧之势出一奇笔压向右侧,使每个字的结体形成一种逆反之势,然后再向右用力使之化险为夷。再加之结实刚健的用笔,紧凑舒展的结体,以及汲取晋人婉约典雅的美学特征,形成了《张翰思鲈帖》妙趣横生的韵律感。唐代张怀瓘认为欧阳询行书出于王献之而自成一体,森若矛戟,风神严峻,跌荡流畅。观其书,凝重结实、挺拔遒劲的用笔加之中宫紧凑,收放有致的结体,明确体现了欧书孜孜追求的法度。然而,却是在这样的法度之下,尽显章法曼妙、气韵温厚的意韵。正如欧阳询《八诀》中所说“气宇融和,精神洒脱”的境界一样,欧阳询的行书正是在追寻这样的美学精神,以用笔及结体的洒脱恣意营造章法上的气韵融合。他将碑学中粗犷端庄的美学特点融入到具有极高人文主义色彩的帖学之中,以质妍互重的中和美树立了欧书的美学思想。

三、起伏跌宕的草书

这种“尚意”的美学特点在欧阳询的草书作品《正草九歌千字文》(见图10)中也可见一斑。米芾《书史》,对欧阳询的草书赞道:“草帖乃暮年书,精彩动人。”不同于王羲之的平和宁静,欧阳询的草书《正草九歌千字文》写得婉转婀娜、起伏跌荡,与其相比毫不逊色。此本虽是其草书的代表作,但也遵循了欧书的一贯风格,在奔放洒脱之间仍然保持半点不差的法度,充分地考虑了点画之间的主次关系,穿插挪让以及章法上的和谐典雅。

图10

欧阳询在《传授诀》中强调:“每秉笔必在圆正,气力纵横重轻,凝神静虑。当审字势,四面停匀,八边具备;短长合度,粗细折中;心眼准程,疏密欹正。最不可忙,忙则失势;次不可缓,缓则骨痴。”欧阳询在草书创作过程中亦是融微观的润燥、轻重、短长、粗细、疏密、欹正、疾缓等因素趋向于大姿态的统一,以沉静流畅的气韵构成赏心悦目的《正草九歌千字文》。细观此本,挥洒之间,用笔结体不流于形式上的拘谨而重于笔墨与意韵的完美结合。尚意之气尤为强烈,深得《兰亭》飘逸灵动的神采。

“其实唐代大书家都在追求‘意’”⑦,连法度森严的欧阳询也在创作中追求“意”与“法”的兼容,这种追求,在其草书书作中展现无遗。“时运交移,质文代变”,⑧欧阳询将晋书之风韵、隋碑之洗练与唐楷之法度完美地相结合,使得《千字文》处处精彩、生气盎然。通观全帖,纷错跳耀,仿佛“大珠小珠落玉盘”,每行字的大小、俯仰、正侧、映带相成、呼应有致。凝练的线条若柔韧的蒲草,从容的行气好似行云流水,最终实现“法”与“意”的完美融合。

孙过庭强调作品以“志气平和,不激不厉”为上。欧阳询的创作中,以险劲打破齐正,以凌厉打破优雅,以朴拙打破秀美,形成强烈的视觉感受,最终于冲突中寻求和谐美,真可谓险中求稳,别有乐趣。此时书法中的技巧因素已经位居次要,作品折射出的美学精神成为衡量艺术价值的最终条件。欧阳询所要诠释的重法尚意、质妍互重的美学思想便是于不激不厉之中达到志气平和。

欧阳询在创作中亦遵循其书论中重法尚意的美学观,通观其楷书、行书、隶书、草书,无一不散发着质妍互重的审美情趣。用精金美玉般雕琢的用笔与结体展示来自章法气韵上的华美。对于欧阳询的楷书,或许有人讥笑为“馆阁”体之滥觞,然而,“对大多数学书的人来说,不是嘲笑“馆阁”,而是写得达到“馆阁”的水平也就勉为其难了。”⑨正所谓无规矩何以成方圆,先从规矩入手,后从规矩出,由巧至拙,再由拙返巧,方能在继承的基础上创新。欧阳询在书法美学上的探索,便是由法往意,再由意返法的过程,最终形成其重法亦尚意的美学思想。

[1][2][3][4]刘正成.中国书法鉴赏大词典[M].北京:大地出版社,1989:454,455,453,451.

[5][6]张弘.欧阳询书法鉴赏[M].北京:远方出版社,2004:445,198.

[7]钟明善.中国书法文化根性的超越[J].书法报,2003,(3).

[8]刘勰.文心雕龙[M].北京:新文化书社,1934:279.

[9]钟明善.中国书法史[M].石家庄:河北美术出版社,2002:101.

[责任编辑 张君宽]

J292.24

A

1008-4649(2010)02-0034-05

2010-03-09

何薇(1980—),女,陕西省咸阳市人,文学硕士,西安文理学院文学院教师。

猜你喜欢

欧阳询结体千字文
《真草千字文》
书法家欧阳询貌不如字?
规范化的清代刻本宋体字与楷书结体差异浅析
唐欧阳询《用笔论》
何诗铭?《千字文》等
千字文
篆书条幅《游金山寺》创作说明书
结体:小学软笔楷书教学的重点
《泰山石经》文字结体特点刍议
唐代书法家欧阳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