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将答案放在最后更有魅力——“后作交代”写作手法探析

2010-09-26福建傅望华

中学生 2010年3期
关键词:T恤作业本篇文章

●福建 傅望华

高明的作者在写作时往往充分利用人们的“求知欲”,将文中的答案放在最后,从而紧紧地抓住你的眼球,使你总想知道这是怎么回事,尽早地寻求到答案,让你来个先睹为快!这样的写法多采用“先不说出,后作交代”的手法。

下面我们先读一篇作文——

那一件反穿的T恤

当校长宣布由杨老师接手那个班之后,她的心窝上似乎有一种说不出的沉重,热情本来像正午的向日葵一样,现在仿佛已经到了日落时分。她迈着不太畅快的步子走进教室。

“同学们,你们好——”话才出口,她突然发现底下的一双双眼睛就像一个个小小的太阳一样,照耀着自己,那一刻,她突然醒悟,所谓慢班,其实并不比快班的学生差多少,因为从这些眼神中,她已经再次获得了向日葵的引力。

一段简短的自我介绍之后,杨老师开始上课。学生们也乐意捧她的场,布置的作业都能够很认真地完成。直到有一次,杨老师发现作业本老是少了一本,一查,是一个男孩的名字,杨老师默默地记着。

第二天放学,大家都在寻找自己的作业本拿回去做,而坐在最后一排的一个男孩,却做好了从后门溜出去的准备,这一切都被杨老师看在眼里,她一把揪住了男孩的衣襟,等大家都走了之后,杨老师很亲切地跟他做了交谈。男孩也答应要把作业补上来。末了,杨老师轻轻拍了一下男孩的肩膀,说:“可得注意形象哦!瞧,你的T恤穿反了!”杨老师才说完,男孩脸一红,丢下一句:“我会穿好的!”然后就溜走了。

过了一天,趁着晨读时间,杨老师早早地来到了教室,她一边数讲桌上的作业本,一边往最后一排扫视。等她数完了,发现还是少了一本。放学后,杨老师把男孩叫进办公室,拿出一本作业本要男孩带走,并且提醒男孩把T恤穿回来。看着男孩一副虚心接受的样子,杨老师轻松了许多。

又是一个阳光明媚的早晨,杨老师迈着轻松的步伐,哼着小曲儿,进了教室。她轻轻地走近男孩,向男孩伸手,男孩怯生生地从书包里掏出本子。杨老师一翻开,脸上的阳光一下子被乌云给遮住了,那本子分明还是崭新的,上面一点笔爬过的痕迹也没有。杨老师什么也没有说,她呼了一口气回到了讲台。

放学后,教室里,只剩下杨老师和男孩在互相对视着。“哼!你看看,一点都没变,T恤又穿反了!”杨老师开口了,她的口气带着火药的味道在教室里弥漫。男孩突然瞪了她一眼,甩手冲出教室,这让杨老师很意外,她急忙一伸手。

“哧——”男孩的T恤在教室门口发出了一声沙哑的尖叫。一刹那,男孩呆住了。杨老师也呆住了,她看见了那件T恤正面上的内容:举报有奖,如发现此小子上网,请拨打其家长电话135×××,当场奖现金100元。

杨老师全明白了。看着眼前不断落泪的男孩,杨老师伸手抹去了他的泪水,然后很郑重地对男孩说:“对不起!”之后,杨老师吩咐男孩别动,过了一会儿,杨老师匆匆赶来,递过一件崭新的T恤要男孩套上,然后发动摩托车,她准备做一个临时家访。

之后,教室里那件反穿的T恤消失了,又多了一个漂亮的作业本子,上面那些笔爬过的痕迹清晰而明亮。杨老师欣慰地笑了。

上面这篇文章,通过一位教育有方的老师和一位“反穿T恤”的男生的故事,意味深长地表述了对孩子的教育,正面关怀鼓励远比反面的遏制惩罚好,反面教育使孩子愈加产生逆反心理,而关爱信任却能春风化雨,让孩子健康成长!文章写到杨老师在教学中发现一个小男孩不交作业,并注意到他的T恤穿反了,她提醒小男孩,说:“你的T恤穿反了!”小男孩也答应说,“我会穿好的!”但下一次又是这样。文章就这样写下去,这到底是怎么回事呢?作者有意先不说出,吸引着读者去猜、去想、去构思,去参与作者的“创作”,使得这篇文章的作者和读者有了“互动”,读者读起来也感到格外有味、有意思。直至文章的结尾,通过杨老师“意外”地看到了孩子“T恤”正面的文字,才将小男孩“T恤穿反”的“答案”告诉大家。试想,假如作者一开始就直接说出了小男孩“T恤穿反”的“原因”,这篇文章还能有如此的意味和魅力吗?

爱好写作的青少年朋友们,读了上面的文章,你是否感受到“将答案放在最后”这种写法的魅力了呢?如果你有兴趣的话,就请拿起笔尝试一下这种“后作交代”的写法,也许会有意想不到的收获!

猜你喜欢

T恤作业本篇文章
作业本
作业本里的故事
神奇T恤助力防止中风
换作业本
神奇的笔
如何做好现代能源经济这篇文章
搞笑作业本
空间的维度(从一维多十维)
我父母的第一次相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