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国经济下一个30年

2010-09-20刘遵义

决策与信息 2010年4期
关键词:资本出口发展

文/刘遵义

(作者: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执行副理事长、香港中文大学校长。)

中国的发展前景是好的。20年之后,中国GDP可以赶上美国的GDP,再过25年,中国人均GDP将赶上美国。

过去30年中国主要靠有形资本增加

过去30年,中国非常成功。而在30年前,所有的人却都看不到这一点。1979年我们(参加经济计量学颐和园讲习班的7位美国教授)访问中国之后,与会的有关学者开了一个总结会议,探讨1979年之后的中国会如何发展?当时我的看法是,中国在今后应该以8%的速度成长,当时这种预测速度是最高的,其他人都没有我这样乐观。然而实践证明,中国的确做得非常出色。

中国成功的原因是什么?首先,从基本面来看,中国经济增长的源泉主要是投入的增加,其中,有形资本的增加是最突出的。有形资本增加主要在建筑物、机械、基础设施建设等方面。我们近期的研究结果表明,在过去30年里,中国产出增长中80%来源于资本投入,而不是技术进步。这一点和日本在明治维新之后的发展,以及中国台湾和新加坡早期发展非常相似,即产出的增长主要是由投入的增加形成的。

投资高是优势后发也是优势

以后中国会怎样发展呢?我认为,从长期来讲,还是要看资本投入,当然技术进步也需要关注。首先,资本投入的高低主要看储蓄率的高低。在东亚,除了菲律宾之外,其他国家和地区都有很高的储蓄率。中国也一样,储蓄率非常高。因此,外国投资虽然对这些国家和地区的经济增长有贡献和影响,但是外国投资并不是他们最主要的资本来源。比如,这些年来外商直接投资在中国总投资的比重没有超过10%。最近这几年所占的比重则更少。所以,中国在资本投入方面不会有问题。

其次,在劳动力方面,中国在未来二三十年劳动力投入也不会存在迅速减少的情况。尤其是中华民族一直是一个注重教育、注重学习的民族,所以人力资本也是中国未来经济成长的源泉之一。到目前为止,中国还有40%的劳动力在生产10%的GDP。也就是说,中国还有剩余劳动力,今后30年在第一部门就业的劳动力还会继续下降,中国仍然可能在今后很长的时期继续高速发展。

从另一个角度讲,中国目前相对比较落后的状况可能是一个优势,即中国可以进行跨越式发展。比如,中国居民大部分都是手机用户,固定电话相对而言已经很少了,因此在通讯手段上,中国可能实现跨越式发展。再例如,在美国搞电动汽车很困难,美国现有的汽车都是使用汽油的汽车,到处都是加油站,建充电站则很困难。中国则不然,很多地方都开始建充电站,在使用电动车方面的后发优势很大。

中国的市场很大,无论做什么,中国的成本都会做到最低。全世界发表的科学论文来源国中,第一大国是美国,第二就是中国。因此,中国经济发展的前景是很好的。另外,虽然克鲁格曼在1995年撰文指出,经济增长如果只靠资本投入的话,则增长不可能是无限的。但是对于中国来讲,我们的人均资本占有还非常少,加上中国正慢慢走上科技创新的发展道路,所以中国在今后30年维持快速发展是没有问题的。

链型模式:内陆省份更有相对优势

中国未来的发展潜力还可以用链型模式来解释。链型模式是日本经济学家提出来的一个概念。我们通过一个例子来解释这个概念。在亚洲工业化过程的初始阶段,日本在各方面处于领先地位,并且最早进入了工业化发展阶段。当日本经济增速慢下来时,其工资成本的大幅提升以及在出口方面受到的种种限制,使得日本不得不把一些工业品的生产转移到香港。但是香港很小,这种转移过程很快就结束了。然后,下一个转移的目的地是台湾,继而是韩国、东南亚,最后是中国大陆。这就是链型模式的一个典型例子。在中国国内,我们同样可以推测存在这样一个转移过程,即某些工业品的生产最初由亚洲其他国家转移到中国广东、长江三角洲这些地方,然后可能慢慢转移到河南,一个省一个省地转移,这与从日本到香港到台湾的转移过程相似。因此,我们可以推测,链型模式可能是中国在未来能够持续快速发展的原因之一。

在未来的经济发展中是广东、江苏发展比较快,还是内陆省份比较快?链型模式告诉我们,不同地区发展速度的快慢可能是一个慢慢转移的过程。尤其是在当前出口市场没有内需市场好的情况下,内陆省份有相对优势。因为中国目前的出口供应商主要集中在沿海地区,如果出口形势不好,一些商品的生产有可能往中部地区转移。

从需求面看:中国不能再靠出口

从供应方面讲,中国有这个能力继续保持8%左右的增长。但是从需求的角度讲,未来30年总需求也需要继续增加,如果没有需求的话,8%的增长目标也难以达到。所以,中国政府要同样重视需求方面。

在需求方面,我们先看看中国未来的投资情况。除基础设施投资外,在未来经济增长过程中,中国还有几个投资方向可以考虑。

第一个方向是自有住房的发展。其他国家和地区的发展经验告诉我们,在经济快速发展阶段,住房的改善对经济的拉动作用很大。这个阶段对于美国来讲发生在二战之后,对于香港来说发生在1955年~1975年,台湾则稍微迟一点。

住房的改善会产生什么样的效果呢?很明显,住房建设将增加对建材的需求,如水泥、钢铁、玻璃等。而且住房改善将增加对其他产品的衍生需求,如对家电、家具等的需求。而这些需求将极大地促进中小企业发展。更为重要的是,中下阶层住房的改善需要长期贷款,而这种投资需求是长期的、较大的投资。这种投资往往和银行贷款紧密相联。以美国的房贷市场为例,美国房贷一般是35年固定利率的贷款,贷款时间越长,每个月的供款越少,居民更有能力买比较大、比较好的房子。此外,美国房贷一般采用固定利率,这样,买房子感觉更安全放心。对于居民来说,贷款购房可以尽早实现安居乐业,而对于银行来说,由于居民的未来收入可以预见,银行也可以为资金找到稳定安全的回报。

第二个方向是把高科技引进教育和其他部门。当前高科技出口影响力很大。现在也许是中国把高科技引导到中国国内市场的最好时机。比如,对于网络技术,中国政府应当鼓励上网,通过互联网把全国教育水平、知识水平拉近一点。另外,政府还需要给老百姓或企业提供平等的上网机会,比如,大企业和小企业都可以有自己的网站,可以借助网站来做广告宣传和交易等等。

第三个方向就是加快中国的城市化进程。中国有很多剩余劳动力,这就需要中国建造一些新的城市,把资本带到有劳动力的地方。过去30年,中国的做法是把人带到有资本的地方,下一步应该倒过来,把资本带到有人的地方,就地发展。在城市化进程中要发展交通运输产业。可以想象,如果中国每一个家庭都有汽车需求,这个需求就不得了。并且汽车的发展可以带来大量的就业。最后,我们还要提绿色经济,即中国政府可以在再生能源产业和大力发展公共交通事业等方面挖掘潜力,这些也都是中国未来发展的方向。综上所述,中国在未来的总需求方面也没有太大的问题。

关于中国外需的前景。过去几十年中国的出口占GDP的比重一直是上升的,但是最近有所下降。在接下来的30年中国不能再靠出口,而是要充分利用自己的大市场。美国出口占GDP的比重是10%左右。日本虽然是出口大国,但其出口占GDP的比重也是10%左右。中国最终还是要以内需市场为主。现在全世界都在看着中国市场,中国人更加要看中自己的市场。

猜你喜欢

资本出口发展
上半年我国农产品出口3031亿元,同比增长21.7%
资本支出的狂欢:投资潮即将到来 精读
迈上十四五发展“新跑道”,打好可持续发展的“未来牌”
金茂资本 上地J SPACE
资本策局变
砥砺奋进 共享发展
第一资本观
改性沥青的应用与发展
给情绪找个出口
米弯弯的梦里有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