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衡发明,今人再造被误解的地动仪
2010-09-20杨东晓
■文/杨东晓
■http://www.xfgjls.com/?action-viewnews-itemid-13285
张衡发明,今人再造被误解的地动仪
■文/杨东晓
■http://www.xfgjls.com/?action-viewnews-itemid-13285
国人耳熟能详的国宝级发明张衡地动仪,是上世纪50年代才造出来的“古董”,并非1800年前的原物。
冯锐和工作人员在精心调试龙机的机械性能。
一代又一代的中国学生,从老师那里听到东汉时期的科学家张衡发明地动仪的故事,地动仪也被当作中国伟大科技发明的典范。但大多数学生,包括老师可能并不知道,直至1950年代,地动仪才被“制造”出来,并进入教科书中,演变成几代人的集体记忆。
1934年,燕京大学研究生院历史专业的学生王振铎,想要复原史书中记载的张衡地动仪。他认真地研究了史书的记载,在1936年,画出了第一套自己复原的地动仪模型图稿。他还手绘了一套内外结构图样做论文的配图。1937年,日本地震学家萩原尊礼也发布了他复原的张衡地动仪论文。不同于王振铎,萩原尊礼提出了直立杆原理。
中日两国在复原地动仪上的争论还没开始,两国之间就爆发了战事,于是,孰是孰非,就没了下文。
1949年新中国成立,王振铎的新职务是文化部文物局博物馆处处长。当时,国家要求博物馆复原一批代表古代文明的器物作为陈列和宣传之用。王振铎接到的任务中,包括“四大发明”中的张衡地动仪和司南。这一次,王振铎否定了自己1936年的设计,于1951年重新复原出1:10比例的木质“张衡地动仪”模型。这一概念模型一问世就受到了空前关注。它成为新中国唯一一件“张衡地动仪”宣传模型。
1952年4月号的《人民画报》对这尊模型的成功复原进行了报道。中央人民政府文化部社会文化事业管理局的王天木,用一整版的篇幅图文并茂地向读者讲解了地动仪的结构和工作原理。
接下来,这尊由王振铎复制的“张衡地动仪”就被编写进入全国中小学教科书—不同于《人民画报》的是,后来历次修订的教科书中,不再提这是后人根据文献和自己的理解复原的概念模型,一代代教师和学生就这样认为课本上的图片就是当年的张衡地动仪。
对于这座再次震动了地震界的“张衡地动仪”,只能说它是我们在当前这个时代对张衡的理解。
在全国上下都沉浸在古代伟大发明的荣耀之中时,王振铎的老朋友、中国地震学奠基人傅承义院士当面指出了1951年模型的原理性错误。
那是1976年的一天,两位老友聊天的时候谈到了地动仪,傅承义说了一句,房梁下吊块肉都比你那个模型强。在地震学家的世界里,所有悬挂物都是天然验震器。
比这种当面批评更尴尬的是,在出国展览时,由于没有合理的内部结构,也没有模仿地震的震动台,龙口中的铜丸无法吐下来。一张1988年“张衡地动仪”访问日本奈良时的照片,记录下这样的情景:中方解说在向日本观众讲解地震仪工作状况时,手持一根木棍,木棍捅一下,龙口中的铜丸才会掉到下面青蛙的口中。
2003年,河南博物院决定在官网上张榜招贤,让张衡的地动仪真正能动,不要再通过人为控制进行“表演”。
通过翻阅文献资料以及对波形图的计算,“张衡地动仪科学复原”课题组证明张衡的地动仪在公元134年的确测到了陇西的地震。张衡地动仪不再是“传说”和“神话”。
课题组组长冯锐复原的地动仪于2009年9月初小学开学不久,安装在北京市重点学校史家小学。
此时,全国中小学教材在讲到地动仪时还在延续“直立杆”理论。而冯锐已经多次与人民教育出版社沟通,最初得到的答复是需要地震局的证明文件,但当看到最新修订的《中国大百科全书》,对于“张衡地动仪”这一词条已经做出修正,人教社便准备在2010年有所改动。
2009年9月20日,中国科技馆新馆开幕,地动仪在新馆与观众见面,并在地动仪模拟的地震波中进行吐丸的工作。观众可以亲自动手按下按钮,观察在不同波型下地动仪的不同反应—只有横波到来它才吐丸,其他来自纵波的震动,都无法使地动仪有任何反应。这就排除了其他的干扰,如很重的关门、汽车过境的震动、巨大的炮声等。
美籍华裔理论物理学家、国际华人物理学会会长杨炳麟,访华期间听了冯锐在中科院理论物理所作的报告会后,认为从这部机器上可以看出,张衡应该是最早利用惯性原理验震的人,这是物理发展史中的里程碑。
2010年1月24日,冯锐接到教育部长袁贵仁的电话,袁贵仁在仔细阅读冯锐修改教科书的建议和相关资料后,原则同意修改“张衡地动仪”这一章节。2010年秋季教改出台以后,按照教学大纲,“张衡地动仪”已不再是历史课本中的内容。
对于这座再次震动了地震界的“张衡地动仪”,冯锐认为:“只能说它是我们在当前这个时代对张衡的理解。”他希望未来还会有人能够超越,能够更加接近张衡。
清华大学美术学院雕塑系王培波在对地动仪做局部修整。
联系编辑:daiti@blogweekly.com.cn
复原2009年中国科技馆新馆开幕时展出的地动仪,历时近3年复原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