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边拍电影 一边办杂志徐静蕾其实很商业
2010-09-20胡媛
文/胡媛
一边拍电影 一边办杂志徐静蕾其实很商业
文/胡媛
老徐早已不是当初那个跟在王朔身后亦步亦趋的女文青了,在被商业经历改变之后,她正尝试用更商业的方式改变电影。
作为一位曾经与章子怡、周迅、赵薇并称“四小花旦”的女演员,徐静蕾没有沿着演员这条路坚定不移地走下去。其他三位花旦在商业电影的大潮里比拼得如火如荼的当口,她却忙着折腾独立电影,忙着在博客上与韩寒过招,甚至从2007年起每年只出演一部片子,以便腾出手来经营别人口中的“完蛋东西”—电子杂志。如果往严重里说,这完全可以称得上“不务正业”。连一贯支持她的父亲都看不下去了,教训她:“为什么不好好拍戏?”
现在,淡出大银幕四年的徐静蕾回来了,带着一部和她钟爱的文艺范儿毫不相干的《杜拉拉升职记》。让人意外的是,该片居然为老徐赢得了自拿起导演筒以来最大的商业成功。她还宣称:“这是一部不怕商业的电影”。
杜拉拉实验
当初拿着《杜拉拉升职记》的剧本找到徐静蕾时,张一白做好了“被老徐踢出门外”的心理准备。他在《将爱情进行到底》中与徐静蕾合作过,知道其对文艺片有种莫名的偏爱。这种偏爱不仅仅体现在欣赏口味上,从《我和爸爸》开始,它始终贯穿于不多几部由徐静蕾执导的电影之中。而现在,张一白想请徐静蕾担任《杜拉拉升职记》的导演,这是国内第一部职场类型影片,并且是一部纯粹的商业电影。
徐静蕾的反应让张一白大为意外,看过剧本后,她说这是一部她想看、也想拍的电影。作为多年的老相识,张一白感到徐静蕾变了:“老徐这几年做企业很辛苦,现在她更想看一些轻松、快乐的片子。”在完全陌生的商业世界摸爬滚打的经历,改变的不仅仅是徐静蕾的电影观,她甚至开始尝试用商业世界的规则改变国内的电影行业。
《杜拉拉升职记》最初的投资人只有徐静蕾和张一白两个人。虽然徐静蕾过去执导的三部电影全部由她自己投资,但那都是小成本影片,而现在她想将《杜拉拉升职记》打造成一部时尚大片,“不是几百万元的投资就能做的”。为了拉到新的投资人,他们像创业公司包装自己的项目一样,开始包装《杜拉拉升职记》,先是请来13位世界500强企业的人力资源总监和高管,让他们担任《杜拉拉升职记》的荣誉编辑,引发企业圈对这部电影的关注,之后又邀请《欲望都市》的造型师派翠西亚·菲尔德加盟该片,在时尚圈造势一番。两轮营销下来,已经有投资人找上门来,更重要的是,他们引来了一个重量级的合作伙伴—中影集团。“整个过程就像一个创业企业在不断稀释原始投资人的股权,不断引入更大的投资”,作为影片监制,张一白这样总结。
在制作模式上,《杜拉拉升职记》还有这样一个创新:它的制作成本不高,只有不到2000万元人民币,对于自己的导演费,徐静蕾并没有开出一口价,而是以制作成本为基数,拿一定比例的制作费,再与投资方就票房收入进行分成,类似“保底分红”。这种投资方与制作方就票房收入进行分成的商业模式在国外电影界的运作已经非常成熟,但依照国内惯例,影片票房收入归属于投资方,绝大部分导演的制作费是固定的,不与票房挂钩。“从公司运作角度来讲,想让一个人很好地、持续地做下去,需要给他期权,国内电影业却没有这样,结果是谁也不用特别负责”,徐静蕾现在已经在用商业的眼光审视电影业了。
她想通过《杜拉拉升职记》尝试这样一种全新的电影制作模式:导演能够在自己拍摄的影片中拥有一定的“版权”,以此作为投资,在影片中占有一定比例“股权”,从而体现电影创作者的知识产权的价值。不过她也承认,在国内电影市场上,大部分投资人并不认同这种“舶来”的模式,打破既有规则非常艰难。
但不可否认,《杜拉拉升职记》在商业上的成功是徐静蕾当导演以来的第一次。该片在4月15日上映前,已经通过各类商业合作(主要是植入式广告)收回2/3的制作成本。“先不说票房将来会怎么样,但照现在看,收回成本其实已经没有问题”,老徐的口气有点小骄傲。在她看来,《杜拉拉升职记》是一部不怕商业的电影,“有些电影太牵强,去做商业是不舒服的,但《杜拉拉升职记》更像一本时尚杂志,商业就是内容”。
而回过头来看,这几年无论是写博客还是创办电子杂志,徐静蕾都觉得自己的时间没有被浪费。当年创办《开啦》时,她就希望能够通过这本电子杂志打通和企业的通道。《开啦》积累的广告资源和人脉,也确实帮助《杜拉拉升职记》找到了大量商务合作伙伴。
被商业改变
2007年4月16日,徐静蕾创办的新媒体《开啦》电子杂志上线。从知道什么是电子杂志到创办公司只有一个多月,徐静蕾以其特有的“盲目的乐观主义精神和比较可以的执行力”,把自己扔到了一个完全未知的领域。
徐静蕾说,她本人对互联网并没有“野心”,但谁都知道,她和互联网特别有缘。老徐在新浪博客创造的点击量纪录,至今还没有人能够打破—尽管她到现在也没有完全搞明白,自己的博客为什么那样火。“博客女王”的头衔不仅为她带来更高的人气,同时也帮她结交到不少互联网行业的朋友。
占座网的COO谢炜和乐淘的创始人毕胜,都为徐静蕾创办《开啦》电子杂志提供过不少建议。虽然直到今天,仍然有人告诫徐静蕾,电子杂志就是一个根本不可能成功的东西,但徐静蕾觉得也许她能够坚持下来,“也许我可以做成一个”。
现在《开啦》做了三年多,每期的平均下载量达到1000万,而且拥有了几十万的固定读者,也拥有了一些广告客户,徐静蕾说这对于她就是成功。“做事情要懂得变通,要不断寻找自己的生存方式,(办电子杂志)这个事情从互联网角度来看可能做不成,可我是从媒体的角度来看,这是不一样的角度”。
管理一家真正公司的经历让徐静蕾“迅速成长”。公司初创时,徐静蕾发现自己管理剧组的经验完全不适用:“剧组是个临时团队,几个月就解散了,大家在那种临时团队里,都会表现出自己的优点。在公司里就完全不一样了。”挑战了自己的极限以后,徐静蕾的最大收获就是知道了自己到底干不了什么:比如管理公司,“还是交给合适的人去管理吧”;比如看报表,“打死我也看不懂”。
而与商人打交道的经验,也逐渐加深了文艺女青年徐静蕾对商业的理解。从最初听到一个商业合作机会就觉得特兴奋,到现在可以分辨出哪个是应该合作的,哪个是不应该合作的,徐静蕾已经有了自己的判断力。她还会一个个分析那些夭折的合作意向:“问题到底出在哪里,是专业还是人?”对于投资,徐静蕾也变得更加审慎:“我需要弄清楚要的到底是什么,是钱还是资源?甚至要考虑合作伙伴的性格合适不合适。”
虽说这几年在影视上没有太多作品,但徐静蕾觉得从商的历练让自己的素质得到了全面提升。这种提升在她拍摄《杜拉拉升职记》时有所体现:“无论是在资源利用还是人才储备方面,做法明显比拍前三部电影时成熟很多。”
现在《开啦》已经进入良性运行阶段。2009年一年,徐静蕾大部分时间在外拍片,《开啦》都运转正常。而且徐静蕾发现,《开啦》已经可以作为一个品牌独立存在,吸引商家前来洽谈品牌授权的合作了。就在今年春节前,由《开啦》授权的女性饰品开始在走秀网上热卖。
“我现在要做的是把《开啦》的品牌维护好,把杂志办得更好,让年轻人更喜欢它。”至于“开啦饰品”如何销售,徐静蕾表示:“我不懂,还是要人家懂的人去做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