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一个日本僧人孤独的“谢罪”路

2010-09-20赵涵漠黄丹羽

博客天下 2010年12期
关键词:卢沟桥硬纸板亡灵

文/赵涵漠 黄丹羽

一个日本僧人孤独的“谢罪”路

文/赵涵漠 黄丹羽

在日本曾经侵略过的国家里,岩田隆造的“谢罪”之路已经走了整整15年。他年逾七旬,全身是病,一贫如洗,受人排斥,有时这个老僧也会觉得,自己“一步也走不动了”。

<四年前,岩田隆造曾到日伪统治时期辽源煤矿死难矿工墓的179具白骨前跪拜诵经、祈祷忏悔。

如果卢沟桥上空真有徘徊不去的战争亡灵,他们能感应到来自人间的呼唤与抚慰吗?

岩田隆造相信这一切。5月26日下午,这位74岁的日本僧人来到卢沟桥头,他双手合十、下跪、叩首,在这座曾经见证日本侵华战争的古老灰色石桥上,这个动作重复了3次。然后,他在被太阳晒得发烫的石板上盘膝而坐,击打太鼓,念经祈福。

在沉闷而有规律的鼓声中,他的右手不时地指向卢沟桥的上空。“这里有很多不幸福的亡灵,我希望他们升上天国。中国人和日本人,一起。”他说。

这是他在卢沟桥“谢罪”的第三天了。两天前,刚刚到达中国的他,从旅馆边上的一个小卖部里讨要了一个“康师傅绿茶”的纸箱子。他从上面裁下一块硬纸板,在上面用毛笔写上“谢罪,绝食三天,日本僧岩田隆造”。

在硬纸板的另一面,写着从他的住地到卢沟桥的路线—“624路,我到抗战博物馆(卢沟桥)下车”。这个走起路来总是弓着腰,步伐缓慢,手也不停发抖的老人,打算一路举着这块牌子,在这个陌生的城市里,依靠公共交通,来完成这次“谢罪”之旅。

现在,这块硬纸板就摆在他的面前,从他面前走过的游客,都能看到上面的字。不时有人驻足围观,并对这个来自日本的老和尚指指点点。

岩田隆造并不懂这些中国人在说什么,除了简单的招呼“你好”,他几乎不会中文。在人群中,他披着的那件桔黄色的僧袍很显眼,而更显眼的是,僧袍的左右两侧,都斜背着一个褐色布袋,上面挂着写着大大的“谢罪”二字的白布。在中国的这些天,即便只是出门买4个苹果,他也要将袋子背在身上,因为,“只有这样,人们才能知道我来中国干什么”。

这已经是岩田隆造第三次来中国“谢罪”了。2005年和2006年,他已经来过中国两次,哈尔滨、长春、北京、天津、洛阳、青岛、南京、武汉、重庆……在这些当年日本军队犯下过累累罪行的城市里,他一次次重复着以上的仪式。

岩田隆造和那场残酷的战争并没有直接关系。1936年,他出生在中国台北,9岁回到日本。他长于战后的长崎,在那里读完大学。不过,直到今天,他仍然记得高中时,只比自己年长5岁的历史教师岸本很激动地告诉学生们,“日本的军队曾经发动过一场残忍的战争,我们必须向中国和韩国道歉。”

在那座经历过原子弹爆炸的城市里,有很多因战争而落下残疾的人。至今,岩田仍记得一个街头的残疾人告诉他,“年轻人,你要回报社会,帮助穷人、残疾人,祈祷和平,远离战争。”于是29岁那一年,他辞去工作,致力公益,随后又在日本的一家寺庙剃发为僧,并终身未婚。

2005年第一次来中国之前,他已经前往韩国、菲律宾等地谢罪。但几乎没有人支持他到中国进行这样一场近似苦行僧式的旅程。从韩国出发来中国前,当地人也劝他,“不要这身打扮,小心挨揍”。

但在中国,岩田却发现这个国家的人们,竟然对他十分亲切。从上海至福冈的飞机上,空乘人员主动将他的座位从经济舱升到商务舱;在公交车上,会有人给他让座;开水果店的大婶会送他水果。甚至有一次,他在饭店里吃饭,有顾客对店主说,“他是从日本来华谢罪的,账我付。”

当然,也有一些不太友好的举动。当岩田在南京“谢罪”时,一个围观者往他身上“扔东西”。而他出行时,也常有一些中国人嘲笑这个打扮怪异的老头。

在每次持续数日的“谢罪”仪式中,岩田隆造近乎断食,每天只吃少量的水果和糖,对于一个年逾七旬的老人来说,这是相当危险的举动。但在日本文化中,满腹饱食的人是无法与天国的亡灵沟通的。

不过,在自己的祖国,这种诚意极少被人理解。对于岩田的“谢罪”,家人坚决反对。在他的寺庙里,几乎没有人愿意和他讲话。因为他的存在,一些日本右翼团体常常去他所在的寺庙捣乱,甚至放火焚烧。在网络上也充斥着有关这个老人的流言,“他们说我来中国就是住高级宾馆,拿中国政府的钱。”右翼分子甚至将谣言印成传单,分发给寺庙周围的居民。

最终,他被寺庙赶了出来,和许多乞丐挤在一起,在火车站附近露宿,或是蜷缩在咖啡厅外面的长椅上。就在他上一次来到卢沟桥谢罪时,他还曾碰到日本右翼分子旅行团。几个人一边殴打这个老人,一边怒骂:“你为什么要在这给日本人丢脸?”

第三次来中国“谢罪”的12天时间里,他的生活贫穷而拮据。除了两个钉有“谢罪”的布袋,他的全副家当只有一个蓝色的双肩书包。他没有手表或手机,只有一套换洗的内衣。他选择最廉价的机票,住在经济型酒店里,每天只吃很少的食物。

在三天的绝食“谢罪”后,他十分焦急地向中日友好协会和中国政府有关部门邮去了两封信。“我不需要中国政府给我钱或者任何物质上的东西,我写信给他们,只希望他们能给我颁发一张‘中日和平奖状’。”他说。

岩田隆造总会提起这张“想象中的奖状”,这是他“整个世界中最重要的东西”,“我希望中国人能接受我的道歉,如果授予我一个奖,就代表着对我这种行为的肯定,这样,也许日本也将有越来越多的人来做‘谢罪’这样的事情。”

为了等待回信,岩田隆造几乎很少走出那间狭小的酒店房间。与时间同时正在被消耗的,是他所剩无几的存款。上次回日本,老人在深夜偷偷地去寺庙附近的小邮电局里查看自己的存款,尽管节衣缩食,但存款的余额也“只够未来5年的生活费了”。他的前途几乎是可以预见的一片灰暗。这次“谢罪”结束后,老人想不出自己数年后该怎样生活,甚至也想不出回到日本后,可以住在哪里。

从1995年开始,在日本曾经侵略过的亚洲国家里,岩田隆造已经走了整整15年,为了一场他没有参与的战争而“谢罪”,他并不知道这趟旅程将终于何处。老人的腰部和腿部都有严重的疾病,他常常觉得,自己“一步也走不动了”。

“我已经老了,没有气力了,但只要我还活着,这仍是我必须做的事,即使人人都反对,被大家讨厌。这不是我个人的问题,而是日本和中国的问题,所以我会拼命到最后。这样我的生命才有意义。”老和尚絮絮叨叨地来回念着。有时,他的脑海里也会响起另一个稚嫩的声音,那是2006年他在卢沟桥“谢罪”时,一个中国小孩摸着这个7旬老人的背说:“知错就改,就是好孩子。”他说自己能从中得到安慰,就像那些亡灵从他的祈祷中得到的一样。

联系编辑:liuyangshuo@blogweekly.com.cn

猜你喜欢

卢沟桥硬纸板亡灵
卢沟桥建桥八百年
硬纸板老鼠
城市与亡灵
亡灵节
站立的花
盛世光环下凄凉的亡灵岛
硬纸板变存钱罐
祭祀亡灵:庄严又搞怪
卢沟桥醒狮越野跑活动书画展
卢沟桥,跨越历史之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