塑料薄膜包装对冷藏黑宝石李果实品质的影响
2010-09-19王华瑞李建华赵迎丽闫根柱刘联生王春生
王华瑞 ,李建华 ,赵迎丽 ,闫根柱 ,刘联生 ,王春生
(1.山西省农业科学院农产品贮藏保鲜研究所,山西太原030031;2.山西大学化学与化工学院,山西太原030006)
黑宝石李(Prunus salicina Lindell cvFriar)系美国品种,为Gariota×Nubiana的杂交种,具有抗旱、耐瘠薄、适应性强等特点。其果实营养丰富,含有糖、酸、蛋白质及多种矿质元素和氨基酸,酸甜爽口,风味独特,很受消费者青睐。但其成熟期为8—9月份,正值高温季节,李子又是呼吸跃变型果实,采后短期内极易软化、伤烂,直接影响其流通、商品价值及国内外市场占有率[1-3]。因此,黑宝石李的贮藏保鲜研究工作,对我国当前李果产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山西省农科院农产品贮藏保鲜研究所采后生理课题组于2007年和2008年连续2年系统研究了黑宝石李采后生理及贮藏保鲜技术,主要探讨包装材料、贮藏温度、气体成分以及保鲜剂等对黑宝石李贮藏效果及贮藏品质的影响,以期为我国的李子贮藏保鲜产业提供一定的理论和实践指导。
1 材料和方法
1.1 材料和处理方法
于硬熟期(2007年8月8日)在翼城县北撖村采收黑宝石李,第2天运回实验室,0℃下预冷24 h。挑选八成熟(硬熟果)、果皮紫红色、果肉黄绿色、核黄色、硬度8.5 kg/cm2以上的好果以及九成熟果(软熟果)、虫害果、伤害果的残次果(不影响食用)等进行处理。
试验设5个处理:高渗CO2保鲜袋;0.05 mm PVC保鲜袋;0.03 mm PVC保鲜袋;0.05 mm PE保鲜袋;0.02 mmPE保鲜袋。以0.02 mmPE打孔袋(打8个烟头大小的孔)为对照。每处理40个果,每隔20 d测1次包装袋内O2和CO2浓度,温度为0~1℃,贮藏至2个月时检查保鲜效果。
1.2 测定项目及方法
果实硬度用GY-1型硬度计测定,每次随机取8个果(去皮),单果重复2次,取平均值;可溶性固形物用手持折光仪测定;果肉相对电导率采用DDS-11D型电导仪测定(打孔器直径为0.8 cm);可滴定酸采用标准NaOH滴定法测定;包装袋内氧气和二氧化碳浓度用便携式气体测定仪定期测定;好果率和腐烂率(好果数和腐烂果数分别占总统计果数的百分率);货架期(果实商品率保持在80%以上的最长时间)。
2 结果与分析
2.1 不同包装材料对黑宝石李果实品质的影响
从表1可以看出,不同处理的果实硬度较贮藏前明显下降[4-6]。贮藏前,黑宝石李果实硬度为8.81 kg/cm2,到贮藏结束时,好果、残次果的果实硬度都下降至5.00~6.00 kg/cm2,好果的果实硬度较残次果高。与贮藏前相比,贮藏结束时,果实可溶性固形物含量有所升高,其中,残次果较好果上升幅度大。
表1 不同包装材料对黑宝石李果实品质的影响
可滴定酸是衡量果实品质的一个重要指标[5-6]。在整个贮藏过程中,所有处理的可滴定酸含量都呈下降趋势,好果的可滴定酸含量较残次果下降慢,但处理之间差异不显著。
果肉相对电导率是衡量果肉细胞膜完整性的一个重要指标,其大小反映了果实受冷害的程度[7]。在贮藏过程中,所有处理的果肉相对电导率都较贮藏前有所提高,其中,残次果的果肉相对电导率较好果上升幅度大。
2.2 好果贮藏2个月的保鲜效果和货架期试验结果
由表2可知,所有处理和对照的果实果面均无下陷斑,说明果皮未受到冷害。处理0.03 mm PVC保鲜袋,0.02,0.05 mm PE保鲜袋的保鲜效果较好,好果率均在92%以上,果肉有轻微冷害症状,出库后的货架期为4 d;0.05 mm PVC袋和对照的保鲜效果稍差,尽管好果率也在85%以上,货架期也较长(分别为7,10 d),但果肉冷害较重(20%果果肉有水浸斑),果实品质有所下降;高渗CO2袋保鲜效果最差,好果率仅为78.38%,且冷害也最严重。
2.3 残次果贮藏65 d的保鲜效果和货架期试验结果
不同包装材料对黑宝石李残次果的贮藏效果影响较好果明显。从表3可以看出,与对照相比,处理0.03 mm PVC袋的果实品质最好,无明显冷害症状;处理0.05mmPE袋和0.02 mmPE袋保鲜效果接近,好果率大于94%,二者比0.03 mm PVC袋保鲜效果略差,个别果有轻微冷害症状,出库后货架期为8 d;处理0.05 mmPVC袋和高渗CO2袋保鲜效果最差,不及对照,二者都表现明显冷害症状,口感有较重的水煮味。
表2 好果贮藏2个月保鲜效果和货架期试验结果
表3 残次果贮藏65 d保鲜效果和货架期试验结果
2.4 贮藏期间包装袋内气体浓度变化
降低氧气浓度,提高二氧化碳浓度,以降低果实呼吸强度、延长贮藏期,是水果进行气调贮藏的原理[8]。由表4可知,除高渗CO2保鲜袋外,其他几种保鲜袋的CO2浓度都在5%左右,接近李子果实标准气调的CO2浓度;高渗CO2袋内的CO2浓度只有0.2%,与空气差不多,不能有效降低李子果实的呼吸强度,保鲜效果最差。从表4还可看出,贮藏过程中,0.03 mmPVC保鲜袋的氧气浓度(8%~9%)较其他几种保鲜袋(大于11%)低,有效抑制李子果实的呼吸消耗,延缓其新陈代谢,对延长贮藏期、提高保鲜效果有一定的促进作用,这可能也是好果或残次果,0.03 mmPVC保鲜袋的保鲜效果都较好的部分原因。
表4 贮藏期间包装袋内气体浓度 %
3 结论与讨论
本研究选用了5种塑料薄膜包装,在低温条件下贮藏黑宝石李60~72 d,结果表明,0.03 mm PVC袋的果实品质最好;0.02,0.05 mm PE袋的好果率也在92%以上,但果实有轻微冷害,品质受到一定程度的影响;0.05 mm PVC袋和高渗CO2保鲜袋的保鲜效果最差,冷害和腐烂较重。在贮藏过程中,黑宝石李果实硬度和可滴定酸含量呈下降趋势,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和果肉相对电导率呈上升趋势,处理之间差异不明显。
成协设等[9]对黑宝石等布朗李的简易气调试验表明,硅窗袋的保鲜效果优于0.025 mm PE塑料薄膜包装;而朱向东等[10]对澳李14的研究结果显示,在低温条件下,硅窗膜的保鲜效果不及0.025 mmPE袋。因此,李子选用哪种塑料薄膜保鲜效果最好,目前尚无定论。
[1] 李清泽,郁香荷,罗楠,等.NY/T 839—2004 鲜李[S].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05.
[2] 王华瑞,王春生,赵迎丽,等.贮藏温度对黑宝石李生理及品质变化的影响[J].保鲜与加工,2010,10(2):24-27.
[3] 黄鹏,路生林.国外李品种区域化栽培试验[J].河北林果研究,2006,21(1):59-62.
[4] Guerra M,Casquero P A.Effect of harvest date on cold storage and postharvest quality of plum cv Green Gage[J].Postharvest Biologyand Technology,2008,47:325-332.
[5] Carlos H C,David G.Increasing‘blackamber’plum(prunus salicina lindell)consumer acceptance[J].Postharvest Biology and Technology,2004,34:237-244.
[6] 李鹏霞,胡花丽,梁丽松,等.不同贮藏时期李果实货架期品质的变化[J].江苏农业学报,2009,25(1):169-173.
[7] 赵迎丽,李建华,石建新,等.1-MCP处理对猕猴桃果实采后生理的影响[J].山西农业科学,2005,33(1):56-58.
[8] 杜玉宽,杨德兴.水果蔬菜花卉气调贮藏及采后技术[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00.
[9] 成协设,邓伯勋.布朗李果实耐藏性与简易气调贮藏试验[J].保鲜与加工,2005,5(3):32-35.
[10] 朱向东,刘倩叶,刘粉粉.不同包装对李果实贮藏品质的影响[J].陕西林业科技,2007(1):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