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高校体育社团现状调查与分析
2010-09-16樊贤进徐勇军
樊贤进, 徐勇军
(1.巢湖学院体育系,安徽巢湖238000;2.当涂第二中学,安徽当涂 243110)
安徽省高校体育社团现状调查与分析
樊贤进1, 徐勇军2
(1.巢湖学院体育系,安徽巢湖238000;2.当涂第二中学,安徽当涂 243110)
运用了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电话访问法对安徽省部分高校学生体育社团的现状进行了调查研究,从体育社团的特点、体育社团发展现状及存在问题等方面进行阐述,并对新时期如何促进体育社团健康发展提出了建议。
体育社团;现状;对策
1 研究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安徽省普通高等院校(教育部承认的公办学校)体育社团。
1.2 研究方法
1.2.1 文献资料法
查阅和收集有关社会体育社团、民间体育社团及高校体育社团相关文章和资料,并了解现状,进行归纳整理和分析研究,加以总结。
1.2.2 咨询访谈法
通过与体育社团的管理者、教练员、会员进行座谈,咨询相关方面的知识或提供宝贵建议。
1.2.3 问卷调查法
根据研究需要,在查阅书籍、文献的基础上设计问卷,征求有关专家、学者、同仁对问卷题目进行认证和筛选,并经过信度和效度的检验后,确定抽样原则与方法,对抽样的学校进行相关问卷调查。
1.2.4 数理统计法
对调查问卷所得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处理。
2 高校体育社团的概念与特点
2.1 高校体育社团的概念
在中青联于2005年发布的《关于加强和改进大学生社团工作的意见》文件中这样定义大学生社团:“大学生社团是由高校学生依据兴趣爱好自愿组成,按照章程自主开展活动的学生组织”。
高校体育社团是以学生共同特征的人相聚而成的互益组织。它具有民间性、非盈利性、互益性和同类相聚性等基本性质,它们的目的是为了开展课余体育活动,满足学生健身、健心、健美和社交等要求而设立的体育组织,大多是按运动项目而设立,在高校学生的体育活动中起到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2.2 高校体育社团特点
2.2.1 组织形式的自由性
高校体育社团一般均应由某一项目的体育爱好者组成。此类体育社团对于加入成员除项目上要求统一外,其他不加以限制,充分体现其成员来源的广泛性。目前,高校大部分相关的体育社团已经具有一定的规模,登记在册的社团成员已经占全校学生的三分之一以上,而且社团每年的发展趋势比较明显。因此,参加对象相对稳定。
2.2.2 参与运动的自律性
由于社团成员的兴趣浓,先天条件要比普通学生好,多数学生都愿意在课余时间接受系统性训练。这种建立在自愿基础上的系统训练,所遇到的阻力比较小,师生配合较为默契,交流也顺畅,教师的教学也就有了积极性,这样往往能够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2.2.3 活动开展的业余性
社团活动多利用课余时间或周末,与上课时间不冲突,可作为课堂教学的延续。有调查显示:在上足球选修课的同学中,100%是在册的足球成员,而每天下午和周末参加足球训练的同学中,尽有80%以上选修了足球课。
2.2.4 参与成员的可塑性
从社团中选拔优秀选手可参与校代表队的建设:社团可作为校代表队人才培养的基地,以往体育社团的运动水平不高,影响了人的可塑空间。随着高校体育社团逐步规范化,并将系统训练引入社团的内部活动中,使社团成员的专项运动水平有了显著地提高。因此,可塑的空间加大,使得社团成为校代表队的人才培养基地的可能性大增。可以预见,当系统训练引入社团内部活动之后,这种人才培养的方式将受到重视,随之高校体育社团的发展也将进入一个崭新的时期。
3 安徽省本科院校体育社团的现状
3.1 体育社团形成的历史背景和主要原因
高校体育社团经历了一个“从无到有”的过程。较早的学生体育社团可以追溯到上个世纪八十年代,当时的体育系学生组建了“武术协会”、“足球协会”等自发性学生体育组织,当时的这些学生体育组织类型单一,规模偏小,主要是在体育专业学生内部开展活动,影响力不大。随着二十多年来社会经济的发展和体制改革,人们的思想意识在逐渐的转型,高校学生的主体意识、参与意识也得到空前提高,加之高校教育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学分制的实施,给学生体育社团的发展营造了宽松的外部环境,带来了良好的发展机遇。自1998年新的《社会团体登记管理条例》颁布以来,在校注册登记的学生体育社团就有武术协会、博弈棋协、篮球协会、排球协会、足球协会、羽毛球协会、乒乓球协会、田径协会、手球协会、网球协会、体育舞蹈协会、健美操协会和健美爱好者协会等14个学生体育社团。通过访谈及对社团成员参与动机的抽样调查分析。高校的学生体育社团主要是由体育专业相关运动项目的学生在“自娱”与“娱人”的情况下倡导产生的,他们以“自我教育、自我服务”为目的,充分发挥自身专业特长,吸引了广大学生的参加,在校园中的影响力、凝聚力正不断增强。
3.2 体育社团的组织管理现状
社团成员的结构主要是相同体育兴趣爱好的同校学生、同年级、同系、同班及同寝室同学组成。部分社团还有专门的后勤服务人员和拉拉队;以公益为主流的社团活动。各个社团都有固定的名称和负责人,但是,社团负责人普遍缺乏对体育社团发展的长远规划和发展目标。绝大多数体育社团对章程及组织结构、数量规模、活动项目、资金筹集与运营、信息化建设等方面较混乱;社团负责人的换届缺乏思想上的沟通,新上任的负责人多数推翻前任负责人制定的计划、目标和管理方法,造成社团发展和内部管理低层次的重复发展、停滞不前。
表1 学生对体育社团组织管理运行情况的一览表表
3.3 体育社团活动的运作现状
体育社团以单项运动形式构成为主,业余训练常以比赛的形式进行,有些项目学生意向虽强烈,但受场地、设施和训练指导的条件限制,如:拳击、体育舞蹈、武术、游泳、网球等项目一时难以达到愿望。
体育社团中,绝大部分是男性社团,只有占调查总数4%的几个女性社团;而且所有社团基本上没有理论和技术指导,运动水平普遍低,组织活动层次不高,对高年级学生不具有吸引力,三四年级退出社团的学生比例高。
4 安徽省高校体育社团的存在问题分析
4.1 社团活动单一,人员流失多,稳定性差
表2 大学生参加体育社团的主要动机
从调查结果看,大部分体育社团每年开展2-3次活动,主要形式为竞赛型占41.7%;培训型和健身型各占16.7%;表演型和交往型各占12.5%;休闲型的活动没有,有些社团由于主客观等方面的原因,在开展活动时,往往有始无终;还有些社团每年仅开展两次活动,一次是迎新生表演活动,还有一次就是招收新会员;更有个别社团干部责任心不强,收取会费后根本不组织会员开展活动。这些现象与大学生参加体育社团的主要动机(见表2)相去甚远,极大地挫伤了学生的积极性,造成了社团成员流失多,稳定性差。出现了参与社团活动的学生一、二年级人数多,三年级零零星星,四年级几乎无人参加的现象,社团活动成了“昙花一现”。
4.2 场地设施不完善
大多数高校体育社团的活动环境简陋,不符合规定,有的甚至没有专门的活动场地,学生自己选择活动场所;缺乏足够的体育设施,不能供学生自由选用,限制了学生体育兴趣的发展。现在每个学校都在扩大招生,学生人数每年都有所增加,而场地器材的变化不大,人均占有场地设施的下降造成现有场地的拥挤。学生在参加社团活动时,不能尽情挥洒他们的体育热情,很多社团成员(尤其是女生)在拥挤的空间、贫乏的器材条件下不愿活动,对体育社团由最初的满腔热情转化为心灰意冷,逐渐退却了。
4.3 活动经费紧缺,活动层次低
体育社团活动的经费主要来源于会员会费、校方划拨和社会资助三个方面,由于会费及其有限,学校用于社团活动的总经费不多,用于体育社团的经费相对也较少,同时体育社团活动主要局限于校内,活动层次不高、自身运动水平低,外来社会赞助极少或根本没有,造成体育社团活动经费严重短缺。由于经费因素的制约,极大地限制了学生体育社团的发展。
4.4 组织管理不到位
有效地管理是一个组织发展的根本前提,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大多数高校学生体育社团采取“自我组织、自我发展、自我管理”的运作方式,这对社团的组织管理提出了很高的要求。而现实中很多高校体育社团组织不当,管理散漫,没有形成严格的组织管理机制,无法有效地约束成员的行为,整个社团秩序混乱。
5 结论与建议
5.1 结论
体育社团的发展还有待于进一步的开发,在符合学校体育教育发展目标同时,顺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大潮,努力开发校园体育文化与体育商业化相结合的区域市场,形成社会、学校和学生共办校园体育的新局面。高校体育课程、课堂教学等相关体系的改革新思路,为成立大学生体育俱乐部,开设体育选修课提供了充分的条件及依据,充分运用和发展体育社团,有利于学生个体努力的目标与整体学校体育教育思想的一致性。
5.2 建议
第一,健全制度,科学管理。各高校必须建立健全社团管理制度,除了《学生社团管理条例》、《学生社团财务管理制度》等之外,还必须出台《优秀学生社团评比办法》。第二,加大重视力度,保证经费投入。学生体育社团需要团委部门充分认识到社团在提高大学生综合素质工作中的地位与作用,加对体育社团活动经费的投入力度。另一方面,体育部门除了给予学生体育社团一定的财力物力支持外,更应注重社会方面的赞助。第三,加强体育社团骨干的培养。社团干部是社团的骨干力量,其素质的高低往往决定社团活动质量的高低,体育社团管理部门要注重对他们的培养。第四,提高指导教师的责任心。要想提高指导教师的责任心,一方面要求社团管理部门加大管理审核力度。另一方面也要考虑体育社团指导教师的经济利益,高校应将教师指导体育社团的工作纳入到年终考核范围内,并根据指导教师的工作量程度,给予一定的经济报酬,如此才能激励指导教师的工作积极性。
[1] 卢元镇.论中国体育社团[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1996,(1): 1-7.
[2] 田慧芬.我国高校学生体育社团的现状与对策研究[J].山西体育科技,2006,(1):59-60.
[3] 肖 嵘,汤起宇,吕万刚.我国省级体育社团管理队伍现状及发展思路[J].体育学刊,2004(6):17-19.
[4] 柏松岚.高校学生社团组织的研究[J].机械职业教育,2004, (2):41-41.
[5] 杨 左.对大学生体育社团的发展现状及对策研究[J].湖北体育科技,2005,24(4):534-537.
[6] 马新高.对当前我国大学生体育社团功能的调查和研究[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
[7] 王 名,何见宇,刘国翰.中国社团改革[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0.
[8] 秦 军,苏国红.新时期高校学生社团现状调研及对策[J].安徽农业大学报200514(3):97-99.
[9] 陈 健.普通高校学生体育管理和发展[J].解放军体育学院学报,2003,(3):95-97.
Investigation and Analysis of the Present Condition of College PE Societies of Anhui Province
Fan Xianjin1,Xu YongJun2
(Department of Physical Education,Chaohu College,Chaohu 238000,China;2.Dang Tu NO.2 Middle School,Dangtu,243110,China)
By means of documentation,questionnaire and telephone interview,the status of spo rts societies in some of the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of Anhui p rovince is investigated.And then their features, status and p roblem s are discussed and some suggestions on how to facilitate their healthy development are put fo rw ard as w ell.
spo rts societies;p resent condition;measures
book=0,ebook=58
G87
A
1673-1794(2010)02-0084-03
樊贤进(1975-),男,巢湖学院体育系讲师。
2009-10-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