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日本岩手牧场奶牛的管理技术

2010-09-15李国江

兽医导刊 2010年10期
关键词:牧场犊牛奶牛

李国江

(黑龙江省安达市畜牧局,黑龙江安达 151400)

2004年6月中旬至8月上旬,笔者受日本JICA专家组的选派,到日本岩手牧场进行了近两个月的研修,从亲身经历的生产实践活动就可感受到世界发达国家奶牛生产与科技水平的制高点。

一、岩手牧场的地理位置

牧场位于本州岩手县境内,盛岗市北郊下厨川区(从地图上看,平行于我国吉林省四平市,与北京同在一个纬度线上),海拨200~280 m,海洋性气候使岛国的牧场更加山青水秀。岩手牧场是日本家畜改良中心(独立行政法人单位)下设的十一个研究牧场之一,它的发展方向已从娟姗牛饲养转向荷斯坦牛繁育,尽可能多地培育出遗传基因优良的种公牛后代,以此建立高水平的繁育体系,缩短世代间隔的改良速度,推进优良种群一代高过一代。

二、岩手牧场的发展历史

岩手牧场已有近百年的历史。该场前身是1907年建立的种马场,曾为日本马匹改良和马业振兴做出卓越贡献。1946年改组为多种家畜的养殖场,曾进行过绵羊的养殖、猪的繁殖、安哥斯肉牛生产。1954年开始娟姗牛的改良,直到现在仍在继续。但随着日本奶业振兴,1975年又开始注重荷斯坦奶牛的后代选育。该牧场的百年发展,不仅没有使环境遭到破坏,而且成为各种鸟兽的自然保护区。每年10月的“牛节”,牧场都向市民开放1天,让游人尽情享受大自然的美丽风光。

随着时代的变迁,牧场现在已成为国家级、现代化、高科技的研究牧场,场内分设种畜课、饲料课、卫生课和总务课,共有83名职员。办公大厅内每人拥有1台电脑,全部联网,牛群生产实行电脑管理;查询资料非常方便。牧场占地面积650 公顷,其中420 公顷为饲草地,30 公顷为玉米青贮地、46 公顷为苜蓿地。一年三茬牧草收获全部是机械化作业,饲草生产可以满足本牧场需要。该牧场目前饲养荷斯坦奶牛650 头、娟姗牛80 头,年均单产鲜乳9 200 kg,初产牛单产达9 000 kg以上,生产年限4~5 产。

三、现行的饲养管理措施

种畜课下设调查系、种雌牛系、育成系、繁殖技术系,9名技术管理人员从不同方面对牛群进行技术研究。还有1个综合作业组,由30名技术专门职员(饲养员)承担全部的饲养作业任务。无论荷斯坦品种也好,还是娟姗品种也好,只要转入繁殖阶段,每头牛前腿系关节上都配戴一个远红外线监控器,营养状况、泌乳性能、生殖活动都可以从电脑中得知。除了人工授精、人工修蹄、人工接产、兽医治疗外,平日的给料、清粪、榨乳、卫生管理全部实行机械化、电气化、电脑化。技术职员每天大部分时间都充当了机械手的作用,每个人可以熟练地操作机械、电脑,而每天又不重复同一种工作。只要一进入工作岗位,人人都尽职尽责地努力工作,无须旁人督促、指点,生产劳动是在一种自然、和谐气氛之中进行。

(一)榨乳牛的管理技术岩手牧场采用散放式牛舍的管理方式,将经产牛、初产牛、干乳牛、病弱牛分成ABCF4个阶段群体,分别按不同的饲养标准进行阶段性管理。对于泌乳牛,每日早7时、晚5时两次榨乳,每班两人作业,严格按程序操作(鱼骨式挤奶台,每侧18头床位),具体操作步骤:每组6头牛,分3组循环作业。依次手挤乳头,弃掉头两把奶,以刺激产生泌乳反射,然后用0.1%酸性药物进行乳头药浴。第一工序完成后,回过头来用消毒纸巾擦干乳头,立即挂机榨乳,从刺激、药浴到挂机,力争在1.5 min完成。所有奶牛挂机后,观察,调整,等待6~8 min后,待榨乳机自动脱落时再用1%碘液进行第二次药浴。根据往日产奶成绩,一旦发现产奶量突然下降或感观异常,立即用PL试剂检测,发现阳性乳立即将病牛牵入F组群体隔离治疗。

(二)榨乳机的清洗技术

榨乳前30 min,用6%次氯酸钠300倍稀释的杀菌剂35℃~43℃热液,开机自动清洗5 min。榨乳后,首先用35℃~40℃热水冲洗5 min,再用碱性洗涤剂60℃~80℃热液冲洗13 min。最后用酸性洗涤剂35℃~40℃热液冲洗10 min。机械清洗都按电脑程序进行,只要认真对待就可以。对于贮奶罐每天运奶之后冲洗1次。第一天、第二天用35℃~40℃的碱性洗涤剂冲洗10min,第三天用酸性洗涤剂冲洗10min,同样按程序开机,每3天重复1次。另外要求每月进行1次人工清洗,使奶罐保持高度清洁、无污染状态。

(三)乳房炎的诊治要点判为乳房炎阳性牛榨乳时采用牛床式榨乳系统,榨乳完成,从乳量杯中采集1瓶奶样,按号送入检验室进行技术检查。①接种于羊血培养基,经3 h温箱培养看菌落颜色、大小、形态等反应。②奶样无菌操作,涂片,干固,革蓝氏染色镜检,以求检出病菌并定性。③查乳中体细胞数,采用自动检测仪进行综合判定。④细菌培养后进行药敏试验,选择理想药物实施治疗。主要治疗药物有卡那霉素、金霉素、红霉素、头孢唑啉、双氯青霉素、苯唑青霉素、新青霉素等。经3 d乳头注药,结合PL试剂检测,阴性乳休药3天再取样分析,治愈后放回健康生产群,阳性乳继续治疗。还有一些患急性乳房炎病牛需要进行全身治疗。笔者在研修过程中,每天有15~20头观察、治疗牛,其中有2头阳性牛20 d还没有治好,说明乳房炎治疗是很棘手的。

(四)围产期的管理要点干奶牛在产前1个月分离到F群组进行饲养,逐头进行尾部、乳房剃毛,以利分娩卫生。产前1周开始测量体温,每日下午2:30检测1次,当体温从38.5℃~39.5℃突然下降到38.5℃以下时,表明该牛在12 h之内行将分娩,这时需要特别精心的看护。母牛分娩后,一次性灌服营养钙制剂500 ml,按预定时间榨乳。初乳按榨乳次数分别装入塑料袋中标记、冷冻保存,2 kg/袋,以备新生犊牛哺乳。第五天直检,判断子宫复位情况,尾静脉采血5.0 ml,测试血中营养含量并进行PL试剂检测。血钙含量低于7.0%的牛或阳性乳反应者,将实行针对性的隔离治疗;如一切正常则解除隔离,由F群转向A群。

(五)全群牛的乳质测定泌乳牛群每月进行1次乳质测定,分早晚两回进行全体乳质测定和体细胞检测,以确保奶牛的高质量状态,进一步筛选隐性乳房炎阳性牛。牧场乳质标准要达到乳蛋白3.0%、乳脂3.5%、乳糖4.5%、干物质12.0%以上,并努力使全群乳牛体细胞数总量不超过10万个。场内备有丹麦制造的双项自动检测仪(价值6 000万日元,约合人民币400万元),只要把奶样放入检测仪并输入程序,3~5 min便可看到结果,非常准确快捷。

四、育成牛的胚胎移植

牛胚胎移植技术在日本早已实现商品化运行。在岩手牧场,主要选择10~12月龄、发育优良、体形健美的小牛做供体,同时也在经产牛中选择产奶量高、遗传力好的个体做供体,进行超排,以加快获得优良种性基因。牧场的技术设备十分先进、优良,一切均按照家畜改良中心的技术要求开展工作(2001年该牧场超排成绩见表1)。

一头育成供体牛一年可超排2~3次,翌年改为冻精配种,转为正常生产群。选择15月龄的受体牛进行冻胚移植,成功率约为50% 。在考虑受体牛能否移植时,其中一个重要手段是在发情第6 d采集子宫颈口粘液,经涂片、染色、镜检观察,通常把子宫黏膜上皮细胞分为星空状、云雾状、绳索样等几种类型,以此作为能否移植的判断标准。因为绳索样上皮细胞凝集性好,反映了体内免疫性能良好,胚胎移植容易着床;而星空状、云雾状上皮细胞凝集性不好,其体内激素调节、免疫原性较差,不宜移植。

五、犊牛的哺喂方法

新生犊牛必须在产后60 min内吃到初乳。没有吸吮功能的,接产人员要用手指刺激犊牛口腔以引发吸吮反射。初乳是其它分娩母牛分泌的袋装冷冻的,提前用50℃热水冲解备用,然后再装入哺乳瓶中,待40℃奶温时进行诱导哺乳。犊牛身体强壮后再行体重、体尺测量。头5 d日喂3次初乳,每次奶量2.0 kg,以后改为代用乳和人工乳料,日喂2次,并把犊牛移入犊牛岛进行犊牛培育,具体方法如图所示:

表1 2003年岩手牧场超排成绩

表2 哺乳犊牛人工喂养方法

六、牛群的成绩展现

2004年岩手牧场资料显示,荷斯坦犊牛出生重平均为42.2 kg,比全国标准值高处0.2 kg,12月龄体重348.9 kg,超标21.4 kg,24月龄体 重 579.9 kg, 超 标 39.6 kg,。 体高差别较小,24月龄为139.1 cm,也超标1.4 cm。2001年该场平均年产奶量为9 336 kg,比岩手县同期水平通过139 kg,增长率为29.7% 。从以上研修情况看出,岩手牧场奶牛群的生产水平是比较高的,但与同类型的研究牧场相比还有一定的差距。在研修中本人有幸参加了该牧场“牛群诊断鉴定会”,岩手大学农学部教授冈田启司先生通过血液、饲料成分分析指出:由于浓厚饲料比例增加,牛群表现出营养过剩和瘤胃环境不良的倾向,于是存在“潜在性脂肪肝”的可能性。这个结论,给牧场管理者敲响了警钟。是人们一味追求奶牛高性能的发挥带来的不良特性,还是电脑设计与牛体营养之间发生了偏差,还有待于进一步研究,面对高科技的信息化时代,采取什么样的经营策略去借鉴和发展我国的奶牛业,也值得人们去冷静思考。

猜你喜欢

牧场犊牛奶牛
乍暖还寒时奶牛注意防冻伤
夏季奶牛如何预防热应激
海上牧场
奶牛吃草
一列犊牛消化不良性腹泻的诊治
犊牛腹泻的发生和防治
叮当牧场
Gift Horse
《奶牛的家》
犊牛水中毒的发生及预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