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治黄大业要从近期治理走向长治久安

2010-09-13潘家铮编辑

中国三峡 2010年3期
关键词:小浪底库容调水

文/ 潘家铮 编辑/ 陈 陆

黄河“蓄水池”甘肃玛曲湿地草场植被明显恢复 摄影/曹志政/CFP

黄河灾害是中国的忧患,治黄历史几乎和中国文明发展史一样久远。新中国建立以来,我国的水利部门和水利专家,进行了艰苦卓绝的斗争,已取得无可否认的成就:数千公里大堤的全面加高培厚,60多年来黄河的年年安澜;黄河水资源支持了两岸广大地区人民的生存和发展;小浪底水利枢纽的建成投产,调水调沙初步实施……这些都是前人所不敢想象的成就。现在,小浪底已进入后期拦沙运行,古贤枢纽的建设正在抓紧准备,以求继续减淤冲沙。但水库拦淤的期限毕竟有限,黄河如何才能做到长治久安呢?这恐怕是每个中国人都关心的大问题。

黄河的复杂性在泥沙,治黄的关键在于科学认识和处理泥沙问题。泥沙主要产自中游,祸在下游。从原则上讲,要解决泥沙问题,必须做到两条:

滩区的重要功能是泻洪,可肥沃的土地总是吸引着农民耕种。水利专家认为,黄河滩区不应该有人居住,因为黄河要通过漫滩来维持河槽与滩地的同时并涨,这样才有利于维持黄河的正常形态。 摄影/吴宏/CFP

刘家峡库区启动治理工程 摄影/于永昭/CFP

一是使下游河道中泥沙进出平衡,河床不致持续淤高;

二是下游要有一条断面合理、河势稳定的河道,能满足冲沙防洪的要求。

为此,必须采取综合措施,治本治标兼施,远期近期兼顾,开源节流并重,上游下游通盘考虑,局部服从大局,近期服从长远。在这些原则上制订一个统揽全局的长期规划,并在实施中动态调整完善,最终达到长治久安的目标。

对黄河特性了解最清楚、打交道最长、取得经验最多的是中国的水利工程师和科学家,他们是最有发言权的权威。数十年来,他们积累了丰富的经验,总结了客观的规律(如处理泥沙的“五字真言”),不断提出治黄规划,但多加以“近期”的冠词,所谓远景,常也只到2030年,一眨眼就到了。我认为现在到了从近期治理走向考虑长治久安问题的时候了,理由如下:

1.小浪底水库已进入后期拦沙运行阶段,古贤水库建成后,只剩下一座碛口水库,没有更多王牌了;

2.六十多年来已积累了丰富和宝贵的经验与教训;

3.科技水平迅速发展提高;

4.国家经济实力有了极大增长。

具体的长远规划当然要由水利专家来研究,在这里我愿以外行人的身份说几句话,外行人因为不懂,敢于说话,说错了也不要紧。

坚持不懈地搞水土保持和沟壑治理工程,减少入黄泥沙

近年来入黄泥沙不断减少,有的同志认为是水量减少所致,对水土保持的效果信心不足。我认为不能失去信心,进行那么多年的水土保持和沟壑治理,对减沙肯定起了作用,哪怕只占30%至40%,也不是小数,持之以恒就能收到大效。现在已有不少好的治沙经验,哪怕是局部的,都值得珍惜和重视,因地制宜推广、改进。对排粗沙的小支流,更要下决心、下本钱治理。减少入黄泥沙是釜底抽薪之举,从根本上缓解问题。

据了解,水保工作未能按规划实施,我深感不安。我们能发射宇宙飞船、修建三峡工程、建设高速铁路、对几十条河沟的泥沙就无计可施?能否总结经验,制定一个实事求是的目标,痛下决心,全面治理,坚持不懈,把最终进入古贤水库的泥沙量减到最低限度,例如年平均4亿吨、3亿吨以下甚或更少,且基本上是细沙。

继续修建骨干枢纽,拦淤放淤

三门峡、小浪底、古贤、碛口四大拦淤骨干枢纽,三门峡已建多年,拦沙库容已淤满,小浪底也已运行十多年,剩有50多亿立方米拦沙库容,约可拦沙70亿吨,到古贤投入时,恐怕所剩有限。古贤有170亿立方米库容,拦沙库容有130亿立方米。再就剩下一个碛口了。据了解,古贤和碛口共能拦沙300亿吨,加上小浪底的70亿,共370亿吨;另外,小北干流可放淤100亿吨,相当于一个小浪底(也许还有更大潜力),这就是我们现在手中所有的王牌。

世界上最大的双排机水电站--青海黄河李家峡水库 摄影/牛文怡/CFP

我们应按规划兴建这些骨干枢纽,实施拦沙放淤计划。古贤早建更有利,可与小浪底、三门峡联合调度,发挥最大效益。通过兴建骨干枢纽和大量放淤,充分发挥为下游减淤作用,延长减淤时间,希望至少能给我们赢来百年以上的时间。

科学调水调沙,塑造好下游河道

再大的拦沙库容终要淤满,只留下有限的调节库容,所以建库后必须科学运行,合理拦淤放淤和调水冲沙,尽可能把进入下游河道的泥沙排到外海,延缓河床升高,塑造稳定的河道。

要调水冲沙,一要库容,二要水量,三要科学的调度方案。库容就由骨干枢纽提供,水量在近期内从黄河自身取得。黄河水量有限,中下游、左右岸都要发展,都要水,矛盾怎么解决?那就小道理服从大道理。原则上讲,各地区继续发展所需水量只能从节水中来,从污水回用中来,从雨水、洪水中来,从南水北调中、东线实施后黄河水量再分配中来,而不能挤占必需的冲沙水量。

以后还要从长江调一点水,虽然目前讲这个有点不合时宜,但从全局看,黄河的水量确实不够,调点长江水是必要和合理的。调水不是为发展工农业和满足城市用水的,主要用于“维持黄河健康生命”。现在为救治病人,陌生人都可以捐献器官与骨髓,从姐妹一样的长江调百来亿立方米水就不可想象了,这合理吗?有人对千里调水来冲沙感到不可思议,说太浪费了。打个比方,一个人每天要喝多少水,只有极少量变成血液或其它体液,绝大部分都排泄掉了,你能说这是浪费?解决黄河尤其下游的长治久安是压倒一切的民族任务。像目前那样两级悬河、主槽不断萎缩,建一座枢纽缓解一下,不久又走上老路,这个局面不改变,总不是办法。希望通过深入论证,确定一个合理的、可行的、各方能接受的调水量,尽早实施,进入黄河。

充分利用采沙、挖沙、疏浚手段,解决泥沙平衡问题

至于冲不走的泥沙,并不是一块铁板,可以挖走。这在过去也许不可行,今后却能做到。目前长江口依靠几条吸沙船,每年可挖除几千万吨泥沙,维持十多米深水航道,千里黄河就不能通过重点疏浚和全面挖沙,每年清除一两亿吨?而且泥沙也是资源,可以用来固堤、造地,作为建筑材料,甚至可运回上游沙漠去。我们一定要最终做到河道中泥沙进出平衡,河床不再淤高。

黄河三门峡库区,天鹅在宽阔湖面上飞翔。 摄影/史家民/CFP

我的设想是:1.修建古贤、碛口这些大型拦沙枢纽为下游河道减淤,以保安澜,这事势在必行,虽然拦沙期有尽,但可赢得对治黄来说是十分必要的时间。2.必须在这段时期内抓紧做好几件关系长治久安的大事(这可是最后机会,因为我们已没有其它的牌了),这些大事包括:

(1)全面治沙,百年不懈,将最终入黄泥沙减到最低限度;

刘家峡水库大坝 摄影/牛文怡/CFP

(2)完成黄河流域和黄河供水地区经济转轨及节水减污的改造大业,及时建成适当规模的西线调水工程,使黄河有足够的“生态流量”和入海流量;

(3)通过不断试验探索,找出最优的调水调沙运行方式,能利用“生态流量”和调节库容,最大限度地将泥沙排入大海;

(4)完成塑造下游河道、整治滩区的任务,使河势稳定,有足够的平滩流量,常年洪水不上滩,特大洪水上滩不成灾,保证在各级洪水下的安全;

(5)大力进行挖沙疏浚技术的研究,研制适应黄河的巨型采沙设备(包括下游河道和上游水库清淤),全面开展采沙挖沙固堤造地工程。这样,在拦沙库容淤满后,黄河下游泥沙已达进出平衡,河床不再累积性淤高,河势稳定,在战略上就达到长治久安目标。

其实所有上述各点,水利部和黄委都提出过,研究过,试验过,都列在流域规划的计划之中,只是我总觉得人们对兴建枢纽工程的劲头大,对其它措施劲头和决心信心就没那么大。我希望水利部和黄委能够将考虑期延伸到百年以上,并规划出在此期内的治黄大计,在重要节点上有较明确的目标。希望能够证明:只要全面科学整治,在一两百年后黄河泥沙终于能进出平衡,河床不再无限制淤高,河道能稳定平顺,遭遇各级洪水都有解决措施,这就达到长治久安的要求。有这么一个规划,就能够使中央和全国人民放心,并可使中央决策做一些大事(包括进一步全面治沙,修建古贤、碛口枢纽,实施小北干流大规模放淤,兴建规模合适的西线调水工程,在下游全面开展挖沙疏浚工程,塑造新河道和改造滩区工程等,至于全流域的经济转轨和节水治污更是必须做到的任务)。

猜你喜欢

小浪底库容调水
三峡-葛洲坝两坝间动库容概化计算研究
小浪底飞出欢乐的歌
小浪底飞出欢乐的歌
江苏南水北调工程第一阶段向山东调水任务圆满完成
调水专家倾囊相授15年心得,解答底改重要10问
黄河上的小浪底
重大报道中的“微表达”——以湖北日报《琼瑶话调水》专栏为例
青海引大济湟调水总干渠输水隧洞全线贯通
白龟山水库动用死库容应急供水研究
水利企业监督管理措施探讨——以黄河小浪底水资源投资有限公司为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