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高新区政策评价与发展建议
2010-09-12刘会武王树海
刘会武王树海
(1中国科学院科技政策与管理科学研究所 北京100190 2国家科技部火炬高技术产业开发中心北京100045)
国家高新区政策评价与发展建议
刘会武1王树海2
(1中国科学院科技政策与管理科学研究所 北京100190 2国家科技部火炬高技术产业开发中心北京100045)
自上世纪80年代末以来,党中央、国务院陆续出台了一系列税收、财政、土地、人才等倾斜性政策,重点支持以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简称国家高新区)为载体的高新技术产业。20年后的今天,作为政策推动的结果,国家高新区是否已承担起党中央、国务院赋予的“发展高科技、实现产业化”的使命?对中国经济发展和创新型国家建设的贡献如何,以及后金融危机时期国家高新区未来发展的目标导向在哪里?带着这些问题,本文从政策评价的视角,讨论了国家高新区对创新体系建设、经济增长、社会发展及制度创新等方面的作用和目标实现程度,同时,结合全球经济一体化和社会发展变化,提出了高新区新需求中的问题及未来发展的导向建议。
国家高新区,政策评价,历史贡献,发展建议
刘会武助理研究员
自上世纪50年代以来,随着信息技术、生物技术等新兴技术的快速发展,以美国硅谷为代表的一大批科技园区纷纷成立,为国家或区域经济发展起了重要的支撑作用[1]。 我国自1998年批准建设北京市新技术产业开发实验区以来,陆续出台了一系列税收、财政、土地、人才等倾斜性政策,支持创建了56个国家级高新区,旨在紧紧抓住新一轮科技革命的重大机遇,促进科技与经济相结合,重点发展高新技术产业。20年来,作为政策推动的结果,国家高新区是否已承担起党中央、国务院赋予的“发展高科技、实现产业化”的使命?对中国经济发展和创新型国家建设贡献如何,以及在后金融危机时期国家高新区未来发展的目标导向在哪里?
作为一种新兴的产业空间,科技园区自创建以来就引起学界的极大关注,特别是近20—30年,关于科技园区的成功要因、管理模式以及政策动力等研究成为热点话题。本文从政策评价的视角,围绕上述问题,重点讨论了国家高新区对创新体系建设、经济增长、社会发展及制度创新等方面的作用和目标的实现程度,同时,结合全球经济一体化和社会发展变化,提出了高新区新需求中的问题及未来发展的导向建议。
1 政策评价的概念及内涵
政策评价,本质上属于公共政策评价的研究范畴,是以目标为核心,对政策或计划的有用性或价值做出判断[2],其特点是:(1)政策评价依赖于价值和事实,即评价诉求既取决于“目标”,又取决于“事实”;(2)评价诉求是以当前和历史的结果为基础,而不是以未来的状况为基础。开展政策评价,首先要弄清政策的价值问题,即政策设计本身的目标导向,也就是建立政策评价的靶向和标杆;然后再去评价政策在各个方面的执行效果。
政策评价,不同于一般的系统评价。系统评价,以自身运作为目标,重点评价系统运行的成功与否及效率高低等。如果说系统评价是一个局部效率性评价,那么政策评价就是一个考虑整体发展目标的导向性评价。当前,从政策评价的视角研究高新区的文献相对较少,不过,政策评价在环境分析、可持续发展等方面的应用却非常广泛。有专家认为,政策评价是环境影响评价(EIA)的一种,是对政策及其各种替代选择的环境影响进行系统地、综合地评价的过程。我国早在1993年在上海召开的 “国际环境评估学会第十三届年会”上,曲格平教授就正式提出要开展发展战略及发展政策的环境影响评价;近些年,英国环境部陆续制定了《政策评估和环境》和《政府部门中的环境评估》等指南;美国环保部也正在开展战略性(政策、计划和规划)评价,把政策评价作为可持续发展的有效工具[3]。
本文从政策目标的角度对高新区的发展做出评价,不仅是政策评价方法的推广和应用,也是对高新区评价的一种创新。
2 政策演变与高新区的发展
自1988年北京设立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以来,国务院于1991年和1992年在智力资源相对密集的大中城市,分别批准设立26、25个高新区,后又陆续建立陕西杨凌农业高新技术产业示范区(1997年)、宁波高新区(2008年)、泰州和湘潭(2009年)高新区,截至目前,国家级高新区已达56个。
从政策设计的目标看,20年来,高新区承载的使命经历了两次转变:
第一次转变就是高新区的创建,从无到有(1988—2002年前后)。上个世纪50—80年代,伴随以微电子为核心的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美国诞生了一批如惠普、IBM、微软、英特尔、苹果等高科技企业,引起了世界各国政府的高度关注。当时,虽然我国改革开放刚刚起步,计划经济开始向市场经济转轨,但国务院对建设高新区寄予了高度的关注,并且强力推进。1988年3月,《国务院关于深化科学技术体制改革若干问题的决定》明确指出:智力密集型的大城市,可以积极创造条件,试办新技术产业开发区。这是国务院第一次提出鼓励地方政府探索建设科技园区,为发挥地方政府的积极性、创造性释放了巨大空间。同年5月,国务院批准北京市建立新技术产业开发区试验区,并制定了18条支持性政策。8月,国务院批准设立高技术产业开发计划(“火炬计划”),明确提出把创办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和高新技术创业服务中心作为“火炬计划”的重要组成部分。为此,国务院不仅授予地方政府“建设科技园区的权力”,而且通过“火炬计划”给予具体的政策支持,并且通过中关村试点给予示范与引导。由此,中国建设高新区的“序幕”被拉开。邓小平同志在1991年发出的“发展高科技、实现产业化”的号召,成为建立和发展高新区的 “旗帜”,为1991年和1992年批准设立的51个高新区树立了导向。
在此阶段,有两项政策对高新区初期的建设和发展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一是地方政府单独划拨土地,实施单独管理。每个高新区被划定了几十到几百平方公里的土地,并设立了市政府的派出机构,专门针对高新区进行土地开发、招商引资等方面的管理。政府派出机构,均被赋予市级的行政权限,并具有独立的财政制度。这在中国制度建设中具有开创性的意义;二是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关于企业所得税若干优惠政策的通知》(财税字〔1994〕001号)规定:高新区内经认定的内资高新技术企业,减按15%的税率征收企业所得税。新办的高新技术企业,从投产年度起免征所得税2年等等。这项税收优惠政策在当时政府财政资金支持有限的条件下对吸引社会资源、外商投资、聚集企业资源等起到了很大的激励作用。
这些支持性政策的微观目标就是“引导市场化的企业资源向高新区聚积,与原有的科研院所、大学等知识性载体相结合,促进科技与经济相结合,推动高新技术产业化”。截至2000年,53家国家高新区均取得了跨越式的发展,在电子信息、现代通讯、生物医药、新材料等高新技术领域培育出了一大批高新技术企业,如联想、四通、北大方正、深圳华为、长沙远大、青岛海尔、海信、四川长虹等,形成了具有区域优势和特色的支柱产业。当年,国家高新区技工贸总收入从1991年的87.3亿元增长到2000年的9 209.3亿元,增长了105.5倍;工业总产值从71.2亿元增长到7 942.0亿元,增长了111.5倍;实际上缴税收从3.9亿元增长到460.2亿元,增长了118倍;出口创汇总额从1.8亿美元增长到了185.8亿美元,增长了103.2倍。高新区2000年从业人员已达到251万,为社会创造了大量的就业机会[4]。
第二次转变就是引领自主创新,深化发展(2001年至今)。虽然在第一次转变中也蕴藏着自主创新的内涵,培养出一批自主品牌的企业,诞生了一批自主创新的成果,但是,受制于我国当时的财政收入有限、科技与经济相脱离的现实以及企业创新能力和市场竞争能力不足、市场制度发展不完善等因素,当时主要的目标是促进科技成果的市场化、利用内外资资本来聚集企业和促进区域的经济增长。不过,国家科技部在武汉纪念邓小平“发展高科技、实现产业化”题词10周年暨2001年高新区所在市市长座谈会会议上提出了国家高新区的“二次创业”,即以提高自主创新能力为核心,促进高新区走向内涵式经济发展道路,由此开启了国家高新区引领 “自主创新”深入发展的步伐。2008年,国家科技部出台《关于建设国家创新型科技园区指导意见》(国科发火〔2008〕152号),标志着高新区“二次创业”指导方针和路线得到进一步明确。高新区进入引领国家自主创新的新阶段。
随后10年,首先在宏观方面,党中央在“十七大”把自主创新和建设创新型国家作为国家战略,为新时期高新区发展提供了新的发展方向。2005年,温总理视察中关村高新区对国家高新区提出“四位一体”目标定位[1],以此构建了新的国家高新区评价指标体系(国科发火〔2008〕191号),成为指导国家高新区发展的基本方针。另外,国务院出台的《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年)》(国发〔2005〕44号),并配制的60条政策,虽然部分政策的执行效果还有待加强,但是毕竟对国家科技创新具有长远指导意义,客观上对高新区开展自主创新也起到了舆论性的支持作用。其次,围绕高新区发展,国家有关部门也出台了专门性的支持政策。典型的有,国家科技部2008年4月下发的《高新技术企业认定管理办法》(国科发文〔2008〕172号),对高新技术企业给予了严格的界定,为提升高新技术产业的质量和水平树立了标杆。其他类似鼓励集成电路、软件以及科技型中小企业创新基金、风险投资引导基金、小额贷款公司等方面的专项政策在国家高新区也在逐步推广和深入落实,进一步完善了高新区的创新创业环境。最后,2007年3月16日《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所得税法》的通过,标志着执行了14年之久的专门针对高新区企业的税收优惠政策,自2008年1月1日起将由高新区内的高新技术企业扩散到全国范围,至此,高新区的区域性的优惠政策被取消。这项新政策一方面利好于全国范围的高新技术企业,但一方面使得高新区的企业聚集效益开始弱化。
总之,在各种直接或间接政策的鼓励和引导下,国家高新区的管理机构围绕“自主创新”快速推动科研机构、创新平台、创新资金等创新要素向高新区的聚集、聚合,使其成为区域创新体系建设的重要载体;在“一次创业”的基础上,高新技术产业继续做大做强,成为中国经济创造世界奇迹的重要支撑;同时,在现代化城市建设的过程中,高新区的城市功能也不断增强,制度辐射能力开始显现,成为区域品牌提升和社会作用增强的示范基地。当然,客观地说,国家区域政策转向产业政策,对国家高新区高端产业聚集,特别是中西部地区“一次创业”尚未完成的高新区而言,缺乏明显的动力。
图1 高新区科技活动经费筹集情况
3 创新推动及创新体系建设评价
高新区聚集了众多科研机构和大专院校,政府资金扶持力度较大,为园区企业发展提供了知识载体和资金支持。从2009年的统计数据看,高新区内聚集的各类高等院校已经达391所,促进了高新区的企业与大专院校、科研院所建立各种合作关系,积极推动了产学研合作体和共建研发基地等的建设。除智力载体外,高新区为企业创新创业提供了强有力的资金支持。当年,用于对科技型中小企业创新基金配套的资金已达37.0亿元,比上年增加15.9亿元;用于扶持创业投资机构的资金已达189.2亿元,比上年增加111.9亿元;用于扶持担保机构的资金已达116.3亿元,比上年增加89.3亿元。以上3种资金共计342.5亿元,资金总量高出2008年171.3亿元。在政府资金的支持和引导下,国家高新区企业2009年用于科技活动筹集到的资金总额已达3 066.6亿元,高出上年445.7亿元,年增长17%。其中,企业筹集资金达2 601.3亿元,来自金融机构的贷款90.4亿元,来自各级政府部门的资金230.2亿元,来自各事业单位的资金6.1亿元,来自国外的资金81.9亿元,来自于其他方面的资金56.7亿元(见图1)。
图2 2010年国家高新区战略研讨会暨国家高新区(贵阳)创新发展高层论坛
从创业孵化到企业成长及产业创新,高新区已基本形成完善的组织载体,成为区域创新体系建设的中枢。(1)拥有庞大的创业企业孵化空间,孵化器数量达614个,孵化面积2 270万平方米,在孵企业44 750家,每年毕业数达9 515家,另外还有262家大学科技园区。毫不夸张地说,我国科技企业孵化器规模和数量已居世界前列。(2)聚集了一批产业技术开发机构和服务组织。目前高新区内集聚了国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263个、开放实验室860个、产业技术检验检测平台 417个、技术转移中心175个。(3)拥有诸多的软件产业基地、专业基地、特色基地等产业化载体。(4)已有近一半的高新区与国际机构开展合作。其中,26家加入国际科技园区协会,部分高新区加入欧盟项目中心、信息中心网络,甚至在国外设立科技园区等。未来的高新区,毫无疑问将成为创新型国家建设的核心支点,拥有无限的创新潜力,是实现我国经济结构调整、培养具有国际竞争力或进入世界500强民营高科技企业的主要载体。
4 经济增长及科学发展带动评价
高新区经济的井喷式增长,成为中国创造世界经济增长奇迹的驱动力。2009年,56家高新区(含宁波、泰州和湘潭)营业总收入达78 706.9亿元,工业总产值61 151.4亿元,工业增加值达到15 416.7亿元,净利润4 465.4亿元,上缴税额3 994.6亿元,出口创汇2 007.2亿美元,与2000年相比,年均分别增长 26.9%、25.4%、25.6%、25.0%、27.1%和30.3%(见图3),远远高于国民经济9%左右的增长速度,对中国经济的快速增长做出了重大贡献[5]。
图3 2002与2009年主要经济指标对比
经济质量不断提升,是高新区发展的重要特征,更是落实国家科学发展观,肩负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重要基地。2009年,国家高新区工业增加值率为25.2%、园区利润率为5.7%,这两项衡量经济质量的重要指标,近10年基本保持在24%和4%以上水平。当年,高新区企业人均营业总收入达100.3万元 /人,比上年高7.2万元/人;人均工业总产值78万元/人;人均工业增加值20万元/人;人均净利润 5.7万元/人;人均上缴税额5.1万元/人;人均出口创汇2.6万美元/人。与2008年相比,除人均出口创汇略低于上年0.2个百分点以外,其它各项人均指标均高于2008年度数值。充分显示出,高新区人均创造价值的能力继续得到提升。
高新技术产业不断发展壮大,产业结构不断优化。2009年,国家高新区企业在各高新技术产业领域中,电子信息领域继续领先,产品销售收入达13 883.4亿元,远远高于其他领域,比上年增加1 052.7亿元,占产品销售收入总量的30.4%;光机电一体化发展也较快,达6 809.2亿元,比上年增加797.4亿元,占产品销售收入总量的14.9%;新材料领域达5 880.8亿元,占产品销售收入总量的12.9%;生物技术领域为3 789.8亿元,占产品销售收入总量的8.3%;新能源及高效节能技术3 595.1亿元,环境保护技术524.4亿元,航空航天技术247.7亿元,分别占产品销售收入的7.9%、1.1%和0.5%。
高新区经济在其所在城市所占份额逐步增加,对区域经济发展的贡献度越来越大。2009年,工业增加值占所在城市比重达30%以上的高新区有23家,比上年增加4个。园区生产总值(GDP)占当地城市GDP达到20%以上的高新区有16家,比上年增加4个。即使一些经济总量较小的高新区,对当地经济发展作用也非常明显,为区域经济发展确实起到了积极推动作用。
纵向相比,高新区对区域经济增长、高新技术产业壮大、产业结构优化、内生式经济发展等也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这一点毫无疑问。但是,伴随着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完善的过程,我国高新区毕竟才走过20年的道路,即使以正在努力创建世界一流园区的北京中关村、上海张江、深圳、武汉、西安和成都6家高新区与国际先进科技园相比,仍还有相当大的差距。譬如,新竹本科以上学历人员占园区总人数的55.8%,硅谷为70%以上,而大德科技园硕士以上学历人员占比更是达到33.7%,但是,我国6家高新区中,本科以上学历人数占比最高的中关村科技园区,也仅为33.7%,硕士以上学历占比11.4%。再看研发投入占销售收入的比例,2009年中关村科技园区仅基本维持在5%,至少落后2008年新竹科技园区3.2个百分点,落后硅谷5个以上百分点。特别是在人均产出方面,我国高新区的落后尤为明显。硅谷(2009年)人均增加值为12.7万美元,约合人民币90万;新竹(2009年)人均增加值高达683万元新台币,约合人民币145万;我国6家高新区人均增加值最高的为上海高新区,也仅为24万元左右。因此,我国国家高新区在国际化人才聚集、风险资本富集、资源利用效率、创新文化建设、产业国际竞争等方面还有不小的差距,即使按照过去10年的增长速度,要想在未来20年进入国际一流园区序列,也是非常不易的事情。
5 社会作用及体制机制创新评价
在集中力量发展高新技术产业的同时,高新区积极引领社会功能和生态环境建设。在基础设施建设方面,大多数高新区都与所在城市的长远发展统筹考虑,坚持在高起点上进行规划和建设,基本实现了交通便利、通讯发达、环境优美。在思想文化建设方面,高新区通过坚持不懈地宣传党的创新创业政策,倡导勇于创新、敢冒风险、理性怀疑、允许失败、自强自信、锲而不舍的新型社会文化,逐步形成了有利于创新创业的良好社会文化氛围。现在,不少高新区已成为城市功能建设的核心和对外开放的“名片”,成为所在城市走向现代化的引领和示范。在社会就业越来越难的情况下,国家高新区依靠庞大的科技型中小企业逐渐承担起吸纳就业基地的重要角色。2009年,高新区就业人口为815.3万人,是2000年251.6万人的3.2倍,相当于每年平均新增就业人口约63万人,占当年大学毕业人数的1/10,不仅成为高层次人才聚集的载体,更是社会就业的吸纳源,也是人才培育的孵化器。
国家高新区自创立起,虽然在土地、税收等方面得到国家政策的大力支持,但是,不可否认的是,在其发展阶段,国家对高新区几乎没有直接的财政投入。在这种条件下,国家高新区通过市场化改革、制度创新和社会化融资,逐步走出了一条“自我发展、自我积累、自我再发展”的创建道路。江泽民总书记曾经指出,20世纪在科技产业化方面最重要的创举是兴办科技工业园区。这种产业发展与科技活动的结合,解决了科技与经济相脱离的难题,使人类的发明或发现能够被畅通地转移到产业领域,实现其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能够走出这样一条道路,离不开国家高新区管委会行政职能向服务职能的转化。大部分国家高新区,基本摆脱了过去完全行政化的职能,按照“小政府、大服务”的思路,构建了“一站式、一条龙、全方位”的政务体系,引导银行、税务、工商、海关等在区内设立分支机构,建立健全人才市场、劳务市场、会计师事务所、资产评估所、担保公司等中介服务机构,为企业发展提供了全方面的服务体系。
然而,由于缺乏自上而下的统一指导和主管部门引导手段单一等原因,目前部分高新区的体制管理有回归“行政化”的趋势,从而对形成专业化的服务能力、探索新兴的发展路径、开展体制机制创新等产生诸多不利影响。通过建设高新区促进高新技术产业发展,在中国本身就没有现成的经验借鉴,需要以持之以恒的精神开展自我突破、自我探索。推动科技与经济相结合是一个永恒的话题,在当前全球经济一体化的背景下,其很可能还需要与金融、教育等功能相结合,成为一个极具挑战性的课题。如果高新区旧体制回归,必然按照已有的行政化模式运行,则高新区管委会既没有动力积极学习开展探索工作,更没有胆量去不断地实现创新突破,也就不可能担负起新的使命。因此,系统化认识高新区的制度环境,尽快建立起相对统一的指导思想,形成以能力建设为核心、上下互动的管理体制,就成为当前科技主管部门研究的重点课题。
6 新时期国家需求下的导向建议
当前,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正经历着本世纪以来最严峻的挑战:国际贸易封锁难以突破、自主创新的需求日益迫切、创新体系建设有待完善、企业成长能力需要加快等等。正如世界银行与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在2009年4月发表的《全球监测报告》中所指出的,自2008年以来世界经济明显恶化,金融危机可能演变成人类和发展的危机,全球正面临前所未有的经济危机,个别国家或地区的经济发展甚至面临着崩溃。
全球金融危机和近些年的国际经济争端给我国企业造成了巨大损失,这再次证明,培育新型高端产业、突破国际技术锁定、加快产业价值升级、加速全球能源布局、提升国际金融话语权、应对全球粮食危机以及引进和培养国际创新人才等,已经成为我国经济实现国际化的必修之课,这也是国家高新区新时期肩负新使命的决定因素。
为此,新时期国家高新区的发展,首先要突破当前面临的6大问题:(1)国家与地方政府所赋予的高新区发展目标导向不一致;(2)国家向高新区配置资源的能力明显不足;(3)高新区的法律地位与体制改革方向尚不明晰;(4)高新区市场化组织建设和服务能力较弱,尚难以弥补政府与市场间的功能缺位;(5)国家高新区全国布局有待与区域发展相结合,实现进一步空间优化;(6)在国家层次,高新区主管部门内部职能需要协同和优化。然后,以“发展高科技,引领新经济”为旗帜,围绕高新区,打造引领中国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的“创新经济体”(简称“五位一体”)——即成为促进知识创造、流动和价值快速实现的制度创新示范区(制度示范);成为推动科技进步、引领产业技术突破和增强自主创新能力的技术创新先行区(技术极);成为引领新兴战略性产业崛起和高科技产业优化升级的经济增长先导区(增长极);成为融科技教育、产业经济、生态环保、城市建设等功能为一体的现代文明新城区(创新极);成为走向国际、实现开放创新、多民族人群和多元文化共存的全球化运作功能区(全球化)。
图4 中关村科技园区管理委员会传达温总理在中关村科技园区调研时的重要讲话精神
根据新的发展导向,首先建议恢复“国家火炬计划管理办公室”的组织与功能,在更高层次上,统筹协调国家高新区的主管工作,积极树立国家高新区新时期的发展旗帜,并以高新区为核心载体,健全全国创新创业环境的建设工作;第二,结合国家数十个区域发展规划的审批,进一步优化国家高新区的优化布局,特别是对创新需求比较旺盛的地区,譬如山东的西部地区、资源性城市转型压力较大的区域、传统产业急需升级的城市等,适当增加国家高新区的数量,同时,进一步支持科技部火炬中心推进 “园区分类管理指导”的工作;第三,针对国家高新区当前 “回归行政体制”的管理趋势,充分发挥胡锦涛总书记在深圳改革开放30周年时强调的“勇于变革、勇于创新,永不僵化、永不停滞”的改革精神,研究制定高新区体制机制创新的指导原则,进一步提升园区管理机构的学习能力、服务能力和产业发展能力;第四,围绕战略性新兴产业培养和经济增长方式转变,进一步完善国家高新区在产学研合作、科技资源共享、信用社会建立、国际创新网络、科技金融创新、产业链竞争以及高端人才引进等方面的功能性政策。
1宁越敏.世界著名高科技园区的营运和发展.世界地理研究,2002(3):1-7.
2王胜光,刘会武等.国家高新区评价方案与研究报告.中国科学院科技政策与管理科学研究所,2006,9.
3李巍等.战略环境影响评价研究.环境科学进展,1995,3(3):1-2.
4科技部火炬中心.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十年发展数据报告(1991—2000).北京: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2001:73.
5科技部火炬中心.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发展发展报告,2001—2009年.
AbstractSince the end of the 1980s,the State Department has made public a series of taxation,finance,land and talented person favoring policies to support the national high-tech industry development zones.Nowadays,20 years later,as a result of policies promoting,have these zones completed the mission"developing high technology and realizing industrialization"?How about the contributions to the development of China's economy, and where is the future development goal orientation of the national high-tech industry development zones during the post-economic crisis?With these questions,this paper,from the policy evaluation perspective,analyzes its contribution to construction of the national innovation system,economic growth,social development and institutional innovations and the extent of realizing the goal.Finally,some new issues about the new demands and guiding suggestions are proposed for high-tech zones in the future combined with global economic integration and social development and changes.
Keywordshigh-tech industrial development zones,policy evaluation,historical contribution and problems, proposals
刘会武 中国科学院科技政策与管理科学助理研究员,1973年出生。主要从事科技园区、创新政策、中小企业等方面研究,发表各类文章20余篇。E-mail:hwliu@casipm.ac.cn
王树海 女,中国高新区协会副秘书长,原科技部火炬中心政策调研与统计处处长,高级工程师。澳门国际公开大学硕士研究生。E-mail:wangsh@ctp.cn
Policy Evaluation of High-tech Industrial Development Zones and Proposals for Development
Liu huiwu1Wang shuhai2
(1 Institute of Policy and Management,CAS 100190 Beijing) (2 Torch High Technology Industry Development Center 100045 Beijing)
10.3969/j.issn.1000-3045.2010.05.004
*修改稿收到日期:2010年9月9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