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流程、多技能、多任务”式教学模式的研究与实践
2010-09-11刘佳,刘琳
刘 佳,刘 琳
(1.中国环境管理干部学院信息工程系,河北秦皇岛066004;2.秦皇岛职业技术学院信息工程系,河北秦皇岛066100)
“多流程、多技能、多任务”式教学模式的研究与实践
刘 佳1,刘 琳2
(1.中国环境管理干部学院信息工程系,河北秦皇岛066004;2.秦皇岛职业技术学院信息工程系,河北秦皇岛066100)
基于“工作过程”教育教学理念,提出“多流程、多技能、多任务”的教育教学模式,将学生的学习课程进行分解、重组,按照“典型任务分析—学习领域设计—具体教学任务实施”的原则,研究了典型任务抽取、学习范围划分以及项目任务的情境教学与实施,并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取得了良好的学习效果。
工作过程;教学模式;典型任务;学习领域;多流程、多技能、多任务
随着科技发展和经济全球化进程的加快,世界各国越来越深刻地认识到,未来综合国力的增强,既需要高层次的创新人才,更需要大批有文化、有知识、能够将先进科技转化为生产力的高素质普通劳动者。
德国不莱梅大学技术与职业教育研究所(ITB)Felix Rauner教授和他的同事于20世纪90年代提出的“基于工作过程的教学方法”,是以现代工作整体化分析和描述为基础进行的工作过程系统化课程设计方法,又称典型工作任务分析。美国职业技术学院规模较大,教学硬件建设十分先进,建有实习车间,教学环境就是工作环境的模拟,有些课程甚至到企业去完成,使学生置身工作现场,教学效果非常好,学校各专业科目和课程经常调整,针对市场行业变化情况增加或减少教学科目和课程。
目前各个国家的职业教育都在不断改革,大都坚持以“实践”为主的原则进行课程的改革来适应劳动力就业和提高人力资源的迫切需求。当前中国的高等职业教育界推崇的课程开发方法即为德国式的职业教学方法——基于工作过程的教学方法。德国式“基于工作过程”的课程建设思路可以完全采纳,但具体的实施方式需要根据各自教育的不同目的进行优化。经过教学实践发现,如果直接照搬,则会出现如下问题: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不能同步;学生的技能单一,同类竞争力加大;不能满足所有学生的学习需求,没有多能力的区分。
综上所述,本文基于工作过程的教学法,研究并实践了“多流程、多技能、多任务(Multiprocess,Multi-skilled,Multi-tasking—3M)教学模式改革,改善了单纯的“基于工作过程”教育模式的弊端。
1 3M教学模式的相关概念
多流程:将学习对应的实际工作岗位所操作的实际工作过程引入课堂教学,从中提取实际工作任务,进行任务分解、重组成多个分项工作流程,并确保每项工作过程的完整性。
多技能:每个工作流程对应一个或多个学习领域(知识领域),每个工作流程可以通过多种方法讲解及训练,从而形成多技能,并确保多种技能有主有次。
多任务:根据工作流程操作步骤,布置给学生独立完成的工作,要求每个工作满足一个或多个分项工作流程所涉及的内容。
典型任务:教学过程中所讲解的案例在实际工作过程中具有特殊性,可以起到由点到面作用的案例。
学习领域:每个分项工作流程所涉及的相关理论知识点,一个工作流程可以有多个学习领域,学习领域的划分尽量避免知识重叠。
2 3M教学模式分析
3M教学模式要求整体性,从专业方向的确定到专业核心课程设置,再到任务的实施,对多个核心课程要综合分析,避免知识重叠,又保持其拓扑关系,以便从中抽取典型任务。
典型任务要具备职业特征,在体现任务综合性的同时更要具有任务特殊性,能够完成从特殊到一般的顺利过渡。不能简单地把实际工作搬到课堂,要将实际工作中各个关联的任务进行重组、归纳、整合,从而体现职业特征,并具有教学价值。
将典型任务按照其职业特征分解为多个由浅入深的工作流程,并划分学习领域,根据学习领域设定教学情境。以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为前提,诱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以观察、感受为基础,强化学生对学习的探究性;以发展学生的思维为中心,着眼于培养学生的创造性;以陶冶学生的情感为动因,渗透教育性;以解决实际问题为手段,体现实践性。其开发结构如图1所示:
图1 多流程、多技能、多任务教学模式开发结构
3M教学模式分析如下:基于职业分析,通过市场实际调研,确定培养方案,制定核心课程;基于工作分析,围绕核心课程,确定基础课程,并设置专业知识拓展课程(强调以“环境应用“为知识背景),结合专业核心课程,确定延展课程;基于任务分析,确立核心课程的工作流程,抽取典型任务,每个任务可根据需要分解多个分流程,并将理论知识按照分解的工作流程划分,其原则为减少重叠、保证贯通;基于能力分析,模拟实际工作流程,设定教学情境;根据学生不同的能力,担当不同的角色,激发学生积极性,培养最佳学习状态;基于层次分析,以多种方法讲解各个典型任务,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需求。
3 3M教学模式的实施
本研究的研究对象为信息系5个专业的大一班,教授课程为专业基础课《程序设计基础》,所有任课教师为该课题的研究人,采用相同的课时,不同的教学方法,其中环境信息管理专业大一班采用3M模式教学,其它班级为传统模式教学。
传统授课班,采用顺序式教学模式,先讲授相关知识点,再按课本的基本要求进行练习,老师额外再选取与课本要求相关的练习来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
3M实验班,其基本教学步骤为:
(1)教师引入典型案例(案例可以是现有熟悉的任何MIS系统,本例选择“学生综合测评系统“),按照案例功能模块,划分5个工作流程:学生基本信息管理、课程基本信息管理、成绩基本信息管理、学生奖惩信息管理以及综合测评管理。
(2)掌握理论知识点,参照划分的工作流程将知识点根据案例划分、重组,形成新的学习领域。本例中涉及控件的使用、窗体的设计、数组的应用、函数的应用以及数据库的连接等。
(3)选取核心操作软件及辅助操作软件,如VB及VB.net。教师讲解时选择一个作为核心应用平台,学生可以先模拟老师操作,然后使用另一种操作软件完成同样任务,并且可以选择任何一种软件完成老师课下布置的其他任务。本研究中,选择VB作为核心讲解工具,学生根据教师讲解的内容完善该系统,并完成老师布置的“学生档案管理信息系统”的设计。
(4)设定教学情境,根据分项工作流程,给学生设定操作角色以及权限,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本研究中将学生分组,每组5人,分别对应不同的工作流程,完成自己的部分后要配合其他人将所有内容整合,形成一个完整的系统,并一起通过测试。
(5)学习领域知识讲解,在不同的工作流程中,教师适时插入相关资料,渗透探究应该注意的问题以及如何解决等,以保证必要的学习支撑。本研究中,教师全程跟进学生的模拟练习及自我提高练习,主要做理论指导工作,实际动手操作由学生独立完成。
本研究选择了专业基础课作为实验对象,原因是专业基础课的授课班级较多,具有一定的普遍性、代表性,容易反映问题。
4 3M教学效果分析
经过一个学期的研究性教学后,课题组教师对两种方法实施教学的上课效果、操作能力进行了分类、整理和统计,并对学生开展了问卷调查和个别访谈,最终的研究数据统计如下:
表1 学习《程序设计基础》课程一学期后调查统计分析
实验结果的分析与讨论:
(1)实验班与普通班学生在学完课程后对该门课的兴趣差异显著,从而导致了对老师的教学效果的满意度不同,而对老师的认可源于教学方法的认可。
(2)由于3M所设定的模式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案例的设定使得学生在教学情境中找到满足感,进而产生深入学习的想法。
(3)个别学习特别突出的学生产生想从事软件编程工作的想法,极大地提升了学生的自信,找到了自己的兴趣点,明确了学习目标。
(4)由于案例选择具有实际意义,且能够应用于现实中,所以实验班的同学大多数能够有自己的创意作品,有利于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
5 结束语
应用3M教学模式进行教学,是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及创新意识的一种有效途径,是一种师生双方共同参与课堂教学的过程,具有良好的互动性,是一种理想的工作环境模拟,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工作适应能力,对当前高职教学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1]美国国家研究理事会.科学探究与国家科学教育标准(教与学的指南)[M].北京:科学普及出版社,2004.8.
[2]谢艳梅,杨晓峰.基于工作过程的《电子商务网站设计与开发》[J].教学改革研究,2009,(6).
[3]杨群.基于工作过程的《统计学基础》教学方法的探讨[J].农业科技与信息,2009,(8).
[4]凌方.基于工作过程的Java课程教学方法探析[J].科教文汇,2009,(13).
Research and Practice on Teaching Model of Multi-process,Multi-skilled,Multi-tasking
Liu Jia1,Liu Lin2
(1.Inf ormation Engineering Department ofEnvironmental Management College of China,Qinhuangdao Hebei066004;2.Inf ormation Engineering Department of Qinhuangdao Institute ofTechnology,Qinhuangdao Hebei066100)
Based on the"work-process"concept of education and teaching,it put forward the"multi-process,multi-skilled,multi-tasking"model of education and teaching,broke down and restructured the learning courses.In accordance with the"typical task analysis-design in learning areas-the implementation of specific teaching task"principle,it studied typical tasks extraction,learning areas division,situational teaching and implementation of project tasks,and achieved good learning results in practical teaching and learning process.
work-process;teaching mode;typical tasks;learning areas;multi-process,multi-skilled,multi-tasking
G642.0
A
1008-813(2010)03-0082-03
10.3969/j.issn.1008-813X.2010.03.024
2010-03-20
刘佳(1978—),女,黑龙江省鹤岗市人,毕业于燕山大学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硕士,主要从事GRS数据处理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