鳌背山水库供水复线规划的几点设想
2010-09-11刘雨战济源市水利局河口村水库工程建管局
□刘雨战(济源市水利局)□张 华(河口村水库工程建管局)
鳌背山水库供水复线规划的几点设想
□刘雨战(济源市水利局)□张 华(河口村水库工程建管局)
近年来,济源市在解决山区群众饮水用水困难方面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取得了显著成绩,随着社会经济发展,山区群众对用水要求也日益提高,规划新的引水、供水设施已成为促进社会发展的必然需求。
饮水;供水;山区;规划
一、工程概况
鳌背山供水复线工程位于济源市邵原镇境内,它是以鳌背山水库为水源,通过管道(渠道)、调蓄池对水库来水进行科学调度,将平时多余的水提前引至田间地头,通过蓄水池将水蓄起来,在农田灌溉时节适时对农田进行节水灌溉,提高农田灌溉供水的保证率,同时提高水资源的利用系数。
鳌背山供水复线工程包括总干引水工程、干支管分水工程和调节池三部分。鳌背山水库位于逢石河支流东洋河上游,坝址位于山西省阳城县横河乡境内。坝址以上控制流域面积127km2,水库兴建于1978年,后于1989年、1993年、1999年分别进行加高,2007年水库大坝被鉴定为三类坝,属病险水库,2008年底开始对水库进行除险加固。水库加固后,总库容为336.42万m3,其中兴利库容为159万m3。
二、规划任务和目标
(一)规划工作的主要任务
1.摸清邵原镇水利工程基本情况现状,摸清邵原镇农田灌溉面积、农作物组成。在此基础上,合理确定农作物灌溉制度,分析农作物、人畜饮用水及工业的需水量。
2.研究鳌背山水库在不同供水保证率情况下的来水量。在此基础上,研究水量调度方案,优化水资源配置,最大化合理地利用水资源。
3.研究水量调度最优化的工程方案。按照以人为本以及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要求,根据对地区未来经济社会发展以及用水的需求分析,提出工程措施,指导邵原镇水利工作的发展方向,为下一步工程设计打下良好的基础。
4.根据确定的主要工程措施,确定建设方案、规模,制定实施计划,估算建设投资。按照轻重缓急和实施的可能,提出近期重点的建设项目。
(二)规划工作的主要目标
合理调配水资源,优化水资源调度方案,尽量减少水库弃水。水库来水在设计保证率的前提下最大限度地满足邵原镇人畜、农业、工业用水。根据邵原镇的实际情况,确定布袋沟供水工程负责邵原镇境内人畜用水和工业企业用水,鳌背山供水复线工程负责农业灌溉工程,电站发电利用水库汛期弃水发电。
三、水量平衡分析
坝址处无水文站和气象站,河道下游东洋河有八里胡同水文站,水文站有1960年至1990年31年的流量资料,因水库控制流域属该水文站流域面积内,且水文自然条件相似。计算中以八里胡同水文站为参证站,按照相似流域对比法推求王屋山水库坝址处的径流资料。根据频率计算,在设计灌溉保证率为75%时,年径流1104万m3。
灌溉用水涉及邵原镇44个行政村,3000hm2土地。其作物种植面积为小麦995.33hm2,玉米 690.67hm2,烟田 735.33hm2,林果 752.67hm3,制种 320.8hm2,其它作物 504.2hm2,复种指数 1.33。
引水方案按以下四种情况进行分析。
情况一:总干采用渠道引水,分干采用管道引水方案
灌溉每年从水库的引水量为:533/0.8/0.95/0.95/0.9=820万m3,水库余水为:1104-55-93-820=136 万3,满足 3000hm2农田用水需要。
情况二:总干采用管道引水,分干采用渠道引水方案
灌溉每年从水库的引水量为:533/0.95/0.8/0.8/0.9=974万m3,水库余水为:1104-55-93-974=18 万 m3,不满足 3000hm2农田用水需要。水库对农业灌溉最大供水量为:1104-55-93=956万m3。田间每年可用水量为:956×0.95×0.8×0.8×0.9=523万m3,可满足灌溉面积为:523/118=2933.33hm2。
情况三:总干分干均采用渠道引水方案
田间每年可用水量为:956×0.8×0.8×0.8×0.9=440万m3,可满足灌溉面积为:440/118=2466.67hm2。
情况四:总干分干均采用管道引水方案
灌溉每年从水库的引水量为:533/0.95/0.95/0.95/0.9=691万m3,水库余水为:1104-55-93-691=265 万 m3,满足 3000hm2农田用水需要。
由以上计算可知,鳌背山水库在首先满足人畜用水的前提下,情况二和情况三无法满足项目区农田灌溉用水需求,其它两种情况均满足需求。
尽管情况一和情况四水源可以满足项目区农田灌溉用水需求,但是这种满足仅仅是总水量的满足,由于鳌背山水库兴利库容较小,对水的调节能力有限,能否将来水适时地调入灌区,将是下一步设计工作研究的重点。
四、工程规划
(一)复线规划方案
根据常用的灌溉引水方式,结合山区农田水利建设的基本特点,拟采用管道引水和渠道引水进行不同的方案组合。根据不同的组合形式,共有以下四种引水方案。
1.总干采用渠道引水,分干采用管道引水方案
总干利用鳌背山水库灌区原有的总干渠引水,在东西干分水闸处建调蓄池(库),然后通过管道向东、西干的灌区供水。
2.总干采用管道引水,分干采用渠道引水方案
总干通过管道将水库的水引至原灌区东西干分水闸处,利用原有的灌溉渠系向灌区供水。
3.总干分干均采用渠道引水方案
对原有的灌溉渠道进行维修改造,提高水利用系数,减少水量渗漏,向灌区供水。
4.总干分干均采用管道引水方案
利用管道直接从水库引水,并通过管道将水送入田间地头,供农田灌溉。
(二)方案的比较与选择
以上四种方案各有优劣,为提高水利用系数,追求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最大化,对四种方案分别从工程投资、新增占地面积、设计灌溉面积、引用水量等方面进行比较,择优选取工程方案,详见上表。
各种方案比较表
从表中可以看出,从工程总投资来讲,方案三最小,但其设计灌溉面积小,每hm2投资最大,暂不作考虑;方案二灌溉面积较方案一、四均小,但总投资最大,也不作考虑。方案一与方案四相比较,其灌溉面积相同,方案一总投资和亩均投资均小于方案四,应属较优方案。但方案一水利用系数较低,从水库引水量大于方案四129万m3,对于相对缺水的山区来说,显然是不利的;方案四工程建设一次投资较大,但水利用系数最高,从节约用水,便于管理等方面来讲,显然是有利的。
因此,经综合比较,选用方案四为工程设计方案。
(三)工程设计
通过各种方案比选,确定最优的设计成果。根据作物需水量推求管道的设计流量,按经济流速推求经济管径。
(四)工程投资估算
工程估算总投资8349.06万元,其中建筑工程投资1803.45万元,设备及安装工程投资5168.53万元,临时工程投资117.47万元,独立费用500.61万元,工程预备费759.01万元。
(五)工程管理
工程建设落实项目法人制、项目招标制、项目监理制和项目质量监督制。
工程管理建议成立鳌背山水库供水复线灌区管理所,负责该工程引水、供水、维护等日常工作。
工程管理范围:总干管与灌区渠道管理范围相同;其余干支管为管道外2m范围内。工程保护区范围为工程管理区范围边界线外延50m。
2010-06-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