蓄水175米,三峡工程的成人礼
2010-09-11
中国三峡 2010年9期
细数三峡工程综合效益
三峡蓄水成就水上高速公路
对话陈厚群:解码水库蓄水与地震及地灾
高峡变平湖,青山绿水依然美
张博庭:水库调度亟需研究“动态汛限水位”
“更立西江石壁,截断巫山云雨,高峡出平湖。”
走过18年艰辛历程,褪去襁褓与青涩,三峡工程终于迎来了她的成人礼。
2010年秋季,在世人瞩目下,三峡工程175米最高水位蓄水第三次启动,有着2008、2009年两次实验性蓄水积淀的经验,这一次,我们有理由相信,175米蓄水会在众望所归中走向成功。
采取“一级开发、一次建成、分期蓄水、连续移民”方案建设的三峡工程,在施工建设过程中,已先后于2003年和2006年分别实现了135米和156米水位的蓄水目标,175米蓄水目标是工程设计的最高水位也是最终水位。
蓄水175米,标志着三峡工程调蓄能力增加,长江中下游防洪条件得到极大改善。长江最险处荆江河段的防洪标准,将从十年一遇提高到百年一遇,即使出现千年一遇的洪水,辅助采取分洪措施,也可避免下游江汉平原发生毁灭性灾害。
蓄水175米,标志着三峡电站的发电量及调峰能力都大为提高,26台70万千瓦的巨型发电机组,可以从容地达到其设计能力,可向电力系统提供更加稳定和充足的电能。三峡电能更大可能地惠及全国。
蓄水175米,标志着上游航道加深扩宽,长江航运条件进一步改善,长江航道将成为名副其实的 “黄金水道”。
神女依然无恙,世界却已大殊。
回眸三峡,让我们一起收获在成熟的九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