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应对家庭人均发展的住区规划设计

2010-09-11赵冠谦ZhaoGuanqian

住宅科技 2010年4期
关键词:环境景观住区人车

■ 赵冠谦 Zhao Guanqian

住房是民生问题的重要因子之一,是亿万百姓关注的大事。近年来,我国住房建设发展迅猛,无论在数量和质量上都有很大的进展,值得骄傲,但由于住房市场的跌宕起伏也引起群众的焦虑,大家更关心的焦点还在于是否能实现“人人享有适当的住房”和“住有所居”。基于此,国家不断出台相关调整住房供应结构,抑制住房价格,促进住房建设稳步健康发展等政策,近期刚结束的十一届人大三次会议决定,继续把“住房作为民生大事的重点来抓”,给群众解决住房问题投下了一颗定心丸。

住房的有无当然很重要,但住房的质量也决非次要。在解决有无的同时,还需要不断提高住房质量,而住房质量又牵涉到多方因素,诸如策划、规划、设计、建造、维护、管理等环节,作为一名住宅设计科研人员,借用《住宅科技》这个宣传宝地,谈谈如何作好今日住区的规划设计,做到与时俱进。

经常说规划设计是建设的龙头,因为它是先行者,也是决定以后实施过程的命运,如果规划设计未做好,以后的工作也难以弥补这个缺陷。住区规划设计要遵循众多原则,但必须做到以人为本、可持续性,与当今国策、专业规范相符。

1 结构模式

常规的住区结构为小区-组团-院落,并且以封闭管理和纯居住为主,目前根据节约资源、和谐社会、科学管理等原则,住区结构可为混合型、开放型、混居型。

1.1 混合型

混合型是改变单一居住功能的形式,即将住宅、商业、办公、文化等公共建筑混合建在同一个地块上,这样可以集约利用土地,就近解决就业以及方便生活,还可创建多元化的城市空间。

1.2 开放型

开放型是改变大院封闭的形式,即将住区管理缩小,住区主路向城市开放,可以做到资源充分利用,即住区配套公建和公共绿地可为附近市民和小区居民共享,城市交通不再被长距离、大范围的封闭单元所阻断,使住区居民出行距离与时间可大大缩短。

1.3 混居型

混居型是改变同一阶层居民居住的形式,即不同阶层居民混居在同一住区内,从住区建设发展的历史经验来看,居住群体的多元化是创造多样化生活和维持住区活力的重要因素。混居方式便于居民交往、思想交流,促进社会融合。混居型可采用大混居小集中方式来规划,而住区的公共性设施、空间绿地可共同使用,在使用过程中进行思想沟通,和谐相处。

2 交通组织

住区内交通分动态即与车行与人行、静态即车辆停放两类,一般来讲,从安全、方便出行角度讲动态交通应采用人车分流的方式,即人车各行其道,但要做到绝对的人车分流决非易事,必会多化钱,多用地。需要因住区规模、基础形状而制宜。较合理的人车分流为车在外围跑,人在中间行,此种方式适宜用于窄长的地块。另一种为立体式人车分流,即车一到达住区即刻进入地下空间,不影响人流在地面上行进,这种形式可节约土地,但需增加投资。目前比较常用的为适当的人车分流或称基本做到人车分流,大部分主路由车辆行驶,有些主路仍免不了人车混行,因此做好人车混行,解决好步行环境就成为非常重要的问题。那么究竟怎样做好步行空间呢?首先,步行系统要有连贯性,不能中断,不因无路可走,只好选择无安全保障的车行道。其次,步行道要做得丰富而温馨,增加适当的宽度,还应有变化,以绿篱与车行道隔离,虽属人车混行,却又让人感到与车分流。再次,步行空间要附有多种功能:布置椅凳时可休息交往;布置游戏健身设施时可娱乐锻炼;布置绿化时可休闲观赏,使步行者身在其中而永不感到枯燥乏味。当前,由于低碳经济的要求,如何在交通问题上解决低能耗,低排放,少污染,就要仰仗以自行车替代汽车,于是组织好自行车道与自行车库,将成为新的课题。

3 配套公建

过去住区的配套公建均按千人指标来设置,有时出现使用上的忙闲不均,譬如幼儿园、小学因招不满生源而无法运转,日用百货商店、服务设施又因缺少而难以满足需求,因此,住区配套公建需要选项适当、规模适宜、位置合理。还是以小学为例,它可以与周围的住区公建,规模适当扩大,师资设施充实,教育质量提高,生存能力加强,位置应选择在住区想邻边界上,各方使用均方便,做到资源共享,品质提高。配套的商业设施,有条件可建成独立商场,与居民不相干扰,或可作为步行商业街,居民既可购物,又可交往休闲。上述两种形式均需面向城市,使服务面扩大,也增加了生存率。会所是居民生活条件改善、经济能力提高后的产物,但很多住区的会所因缺乏资金而停业,因此必须考察业主的需求与消费能力而选择设置的项目,切不因提高品牌而盲目设立高档游乐设施。为了扩大业务范围,也可将会所设在住区主入口,外侧为市民服务,在这种情况下,住区可增设泛会所于公共绿地,设立的项目可为大众化的棋牌室、文艺室、书画室、茶室等,使居民少化钱即能享用。

4 环境景观

今日住区非常重视环境景观建设,因为它能为居民提供和创造一个身心健康的良好环境。环境景观建设需要强调功能性、艺术性、经济性的统一,注重生态、环保与文化。首先要保护和利用基地的地形、地貌和地物,同时还要与周边环境相协调,其次要重视功能性,环境景观要为人服务,不要成为只能观赏,不能使用。再次不化过多的经费,善于使用本地材料,避免一味追求高档材料,做到减少浪费,降低成本,保证良好的性价比。具体讲:绿化设计植物配置要合理,应选用本地区植物,保护原有的高大树木,切忌从异地他国移植古树名木;塑造水景要充分考虑地域水资源情况,即使是水源丰富地区也不能泛造水景,避免绿花场地尽被水系占用,以致造成活动地面的匮缺。水源短缺地区更应少做、不做水景,不致为此动用禁用的自来水;环境景观文化性可从环境整体性规划和环境单体元素去塑造,宏观上从遗风故俗、史跡文物、市井文化以及街巷肌理去整合,使居民欣赏建筑文化印记,居住环境脉络,地域景观风貌等等,从而提升居住文化品质。

5 住宅品质

住宅品质是指室内使用功能和环境性能的质量。我国住宅曾从功能不全、功能紊乱走来,现在面积增加了,空间增多了,就要讲究功能的合理,也就是要做到室内公私、洁污、动静分区明确、清晰,还要将关系密切的房间集中或相邻布置,做到使用方便,交通路线短捷,活动路线不相干扰,互不穿行。此外,功能空间面积要适当,能满足该空间的主要家具、设备、设施的大小与人体活动所占面积等因素,并进行有机组合,保证空间面积紧凑合理,使用得当。

环境性能指的是室内声、光、热和空气环境质量。如果这些环境能达到优良等级,提高居住舒适度和健康性就有了保证。住宅声环境要求室内没有噪声干扰,保持安宁平静状态,主要指分户墙与楼板的空气声隔声、楼板撞击声的隔声效果,当前要重点解决楼板撞击声的隔声技术,如采用浮筑隔声垫的技术。住宅光环境要求室内有充足的天然光照,不阴暗,具体指房间能得到天然采光标准值,一般通过开窗而达标,而房间开窗大小需符合窗地面积比值,但应该注意窗面积并不是愈大愈好,过大会带来能耗大,私密性差,甚至不安全等的负面效果。住宅热环境要求室内夏季不闷热,冬季不寒冷,具体指房间的保温隔热性能,不同地区需要强调不同重点和采取不同措施。相关规范还规定了体形系数和窗墙面积比值,从而减少住宅采暖制冷的能源消耗,因此需要特别提醒建筑设计不要因追求立面造型的“现代化”与“艺术性”,故意造成立面的凹凸面与巨大的玻璃窗面,结果与节能减排背道而驰。空气环境要求室内空气清新,无污染,关健是保证室内空气对流,形成良好通风。

6 结语

时代在进步,科技在发展,家庭人均需求在演变,全球经济对房地产业提出了低碳战略目标,期望建造住房的各方人士,能在各自岗位上为创造住房的绿色、低碳、可持续性作出应有的贡献!

猜你喜欢

环境景观住区人车
项目教学法在环境景观教学中的应用探究
“人车合一的体验很奇妙”
平巷人车连杆式自动连接装置的设计应用
混合功能住区对城市可持续发展影响初探
基于“人车互等”智能公交站台的创新研究
基于最小开发单元模型的住区紧凑度测算与评价
城乡结合部环境景观规划与建设问题初探
浅谈竹文化在环境景观中的运用
内蒙古高原传统聚落环境景观的当代构建
旧住区出入口景观改造研究——以南京锁金住区为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