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勤人员夜磨牙症的流行病调查分析
2010-09-10266071济南军区青岛第二疗养院马才顺单守勤郑梁周炜孙永春徐辉
266071 济南军区青岛第二疗养院 马才顺 单守勤 郑梁 周炜 孙永春 徐辉
睡眠时有习惯性磨牙或清醒时有无意识的磨牙习惯称为磨牙症[1]。夜磨牙的病因尚不清楚,目前认为与精神性、情绪性、牙源性、系统性、职业性、自发性等多种因素有关[1]。近年来,随着人们工作竞争的日趋激烈和生活压力的增加,夜磨牙症的发病率呈明显上升趋势,它已成为严重危害人们口腔健康的常见病、多发病[2]。特别是特勤人员,由于其职业的特殊性,夜磨牙症发病率逐年上升,严重地影响了特勤人员的口腔健康。为了进一步研究夜磨牙症对特勤人员的影响,笔者对2008—2009年间来我院疗养的631例特勤人员进行了夜磨牙症的问卷调查,并对结果实施了回顾性分析,旨在为夜磨牙症的预防及口腔卫生保障提供客观依据。
1 对象与方法
1.1 对象 调查对象为2008—2009年来我院疗养,进行常规口腔健康检查的631名特勤人员,包括空勤和海勤人员;年龄21~50岁,平均37岁。
1.2 方法 先开展宣教活动,使被调查者了解夜磨牙症的病因、症状及危害,取得他们的重视和配合,相对提高阳性诊断率。调查采用调查问卷与临床检查相结合的方法,调查材料包括两方面:一是调查表,二是专科人员的检查。
1.3 诊断标准 ①病史夜磨牙时干扰同住者的睡眠,故常有患者的亲友、同学及同事叙述患者夜间磨牙情况,个别夜磨牙严重者自觉醒后仍有牙齿磨动。②临床症状患者晨起常有颞区胀痛及面部酸胀感。严重的夜磨牙患者,也可出现咀嚼肌和颈肌的触痛。在颞颌关节X线片中可见有形态和器质性病变。③检查仔细检查牙齿因磨动过度所出现的水平型磨损小面,并注意所在牙的部位、面积和磨损程度。④夜磨牙严重患者,一般均可见嚼肌肥大,下颌角变小,下颌前伸及侧向运动超过正常生理运动范围。符合其中一项或几项即可确诊为夜磨牙症。
1.4 资料采集与处理 调查人员为我院3名口腔专科医师,调查前统一检查标准,并在10名特勤人员中进行了统一调查培训学习。
2 结果
2.1 特勤人员的夜磨牙症发病率(表1)
表1 特勤人员的夜磨牙症发病率[n(%)]
空勤人员夜磨牙症在所有空勤研究对象中的发病率为15.33%,海勤人员在所有海勤研究对象中的发病率为29.90%,海勤人员的整体夜磨牙发病率要高于空勤人员。特勤人员(包括海勤和空勤)的总发病率为19.81%。
2.2 特勤人员夜磨牙症的相关因素分析(表2)
表2 特勤人员夜磨牙症的相关因素分析[n(%)]
3 讨论
夜磨牙症俗称夜磨牙,是人在非生理功能的状态下发生紧咬牙或磨研牙齿的现象,好发于儿童及青壮年。夜磨牙症在特勤人员中的发病情况目前并无相关报道,本研究针对这一问题,对特勤人员夜磨牙症的发病情况进行了深入的调查研究,获得了翔实的参考资料,为进一步预防和治疗特勤人员夜磨牙症奠定了基础。严重的夜磨牙症不仅会引起特勤人员的口腔疾病并发症,而且会影响自己以及周围人员的睡眠,影响特勤人员的战斗力。从我们的调查研究发现,特勤人员的夜磨牙症发病率约为19.81%,其中海勤人员29.90%,高于空勤人员的15.33%,这可能与海勤人员长期的航海工作有直接的关系,进一步的原因分析仍在进行。
夜磨牙症的发生,主要和3类因素有关[2]:①心理因素。当大脑长时间处于高度兴奋和紧张状态,患者的各种情绪在睡眠状态可下意识地表现出来,夜磨牙就是这种表现形式之一。②牙颌因素。包括牙颌畸形、缺牙、牙齿缺损或过长、单侧咀嚼等,可引起咬合障碍。所以在深睡眠时,机体就会增加潜意识的下颌运动,通过摩擦牙齿这个自纠性动作,以求达到咬合平衡。③其他因素。寄生虫、血压波动、缺钙、胃肠功能紊乱、遗传因素等,都有可能引起夜磨牙。特勤人员由于长期从事高度紧张的军事任务,其夜磨牙症大多源自心理因素的影响。
从年龄层次分布我们发现,空勤人员在31~40岁区间的夜磨牙症发病率最高(64.18%),这和空勤人员的构成有关,在此年龄区间其飞行压力和任务都是相对最高的,故其伴随的夜磨牙症的发病率也较高;而在海勤人员,21~30岁是高发区间(75.86%),由于海勤人员的构成与空勤人员不同,21~30岁大多出海任务较多,周期长,长期的海上作业就会导致心理的紧张以及随之而来的夜磨牙症[3]。从发病时间我们不难发现,1~5年的持续时间是夜磨牙症最多的表现期,由于这段时间内,特勤人员的工作相对较为紧张集中,而且对于夜磨牙症也很少进行相应的治疗和预防;在5年以上时,较严重的夜磨牙症患者一般都会进行相应的治疗,因为长期的夜磨牙症已经导致了患者口颌系统的功能障碍。
综上,夜磨牙症是一类严重影响特勤人员口腔正常功能的疾病,亟需引起我们足够的重视,而且较早的预防介入效果可能会带来更好的效果。
[3]王克伦,王毓英.磨牙症病人的个性倾向[J].中国心理卫生杂志,1991,5(4):166-1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