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的中国梦的生成和展开
2010-09-08冯博一
冯博一/文
新的中国梦的生成和展开
冯博一/文
The generation and development of new Chinese dreams
图1 竹林七贤 杨福东作品
图2 对话和拆 张大力作品
图3 复制 邢丹文作品
在看一位年轻的摄影艺术家的作品资料时,给我印象较深的是他将自己的图片作品辑录印刷成册,精致而清晰。他的创作已经摆脱了艺术干预生活的一厢情愿式的天真,而是更倾向于营造自我的话语空间。这对我来说有种新鲜的时尚感觉。所谓的时尚,不是指他的创作与媚俗的流行文化同流合污,而是他利用数码影像合成的新技术所呈现于画面上的视觉张力,惟美、自恋、自信和对未来的想象。同时,在其作品和行为方式中,我明显地感到我们的社会文化已经在市场化基础上开始形成,有着消费文化特征的价值取向和游戏规则。
对很多年轻的摄影艺术家来说,那些更多地带有逃避意味的作品,几乎每幅中的表现因素都被巧妙地偏离现实,漂浮而无所归宿。生活在物的夹缝中的都市人,是很难发觉一丝精神绿地抑或价值深度的,于是“无家可归”、“漂浮”与“逃离”便成为这类都市文本中一道奇特的风景。但逃避只是一种最本能的摆脱方式,有所归期才是需要探讨的问题所在。也许,在创作中,此类题材的作品通过艺术家对影像的选取和加工,可以用来描述中国当代都市青年的心态:作品里有种浪漫主义的梦幻情调,轻盈的飞翔,无所顾忌的奔跑,用“奔”的冲动来直面全新速变的世界,虽然在其“奔”或“捕”的过程中会显露出不知何为的茫然与迷惑,但值得肯定的是他们正在挣脱原有的规范与秩序,显示了中国年轻人重建规则时所迸发出来的创作生命力与自信心;同时,也用暧昧的情绪挑战不再明确的性别伦理和变得模糊的道德约束,具有某种叛逆性与顺应性的混合。
图4 大礼堂 邵逸农 慕辰作品
图5 荣荣 映里作品展览现场
图6 《木木》系列之《废墟》 蒋志作品
但我更关注这种倾向后面的深层背景,它来自于一个新的中国梦的生成和展开。这个中国梦不再仅仅是中国的百年强国梦的延续,而且是新的梦想的展开。这个梦想是个人寻找成功的机会,以自己的能力创造自己的未来的梦想。这个梦想只能是未来性的,未来存在于现实的展开之中,现实存在于未来的承诺之中。现实和未来的混淆正是问题的关键所在。今日在高速剧烈的发展变化中,虽然充满了问题和矛盾,但也充满了活力和欲望。它不是一滩死水,却是到处喷发的美丽的混乱。它不合乎我们的理想的标准,却展现了超出我们想像力的能量。总之,这样的摄影作品正是显示了在中国城市化的社会背景中前倾的姿态。因此,倘若从这样的深层背景对其进行考察,我们会发现,实际上其昭示着新一代年轻的摄影艺术家相对于20世纪八九十年代的中国艺术家在创作意识形态上的转变,和在审美观念、趣味上的新趋向。
在中国社会发生激烈转型的时刻——有着期待与怀疑的焦灼困惑——这些青年摄影艺术家相对而言是在不稳定的经济与社会生活中体验人生。悲欢离合的命运,感情的悲喜波澜,事业的成败得失,一切的考验年轻人不得不用自己的选择加以面对,而不是将问题表述为由“环境”所支配的无能为力的痛苦。当他们已经有机会在一种普遍的个体的命运中展开自身的选择时,在他们作品中呈现出的自我认同、自我焦虑与自我的逐渐成熟,也就不难于理解了。
辑录自冯博一《异界几重天?》